2022年6月3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貿易體系的危機與轉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敢為扁除罪,民進黨還有什麼不敢做?
◆  聯合報黑白集/沒臉說上海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貿易體系的危機與轉機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貿易體系的危機與轉機


2022-06-03 03:50 經濟日報/   本報訊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左起)、美國總統拜登與印度總理莫迪廿三日在東京參加印太經濟架構啟動儀式,其他創始國領袖遠距參與。(路透)



《WTO快訊》日前刊文《葉倫和拉加德的演講意味著全球貿易體系的死亡》,文章指出,最近兩個月在全球貿易領域發生了許多值得關注的動向,包括美國政府提倡的新貿易架構及拜登的亞太之行等,值得注意的還有4月間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和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的公開演講。

葉倫和拉加德的講話表明,這兩位原本最堅定的多邊主義及全球化的支持者,都已經認識到當今世界的貿易和投資,主要驅動力將不再僅僅是經濟效率,對共同價值觀和地緣戰略兼容性的需求,影響正變得愈來愈大。這意味著無視任何價值差異或地緣政治安全的全球化時代,正在接近尾聲。

與葉倫及拉加德論點相呼應的是拜登在東京宣布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這一個與傳統自由貿易區域協定在本質上明顯不同,不再強調無條件的自由貿易和投資,而是刻意地加入了包括勞工與環保等價值及產業鏈等安全因素的成分。看得出來,一個由美國主導、歐洲認同,明顯又是針對中國的新貿易理念及戰略正在逐步成形,這無疑對今後全球的經濟發展、地緣政治乃至全球的權力架構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美國作為全球20世紀的霸主,進入新世紀後,卻開始面對中國快速崛起,在經濟、產業、科技、地緣政治及軍事等方方面面的挑戰,壓力與焦慮日增可以想像,可是從歐巴馬到川普,歷任兩屆共12年的遏華戰略似乎收效甚微,拜登政府於是再全面審視,發現自二戰結束以來一貫由美國制定、倡議並主導推動的WTO版全球化,正是中國在短短40年左右從極端落後,經過發展再迅速壯大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主要養分供應者;因此對症下藥,針對「價值」與「安全」這兩個最有可能阻斷中國繼續自全球化吸取養分的兩大罩門著力,但美國此一看似符合美國利益邏輯的對中國戰略,看來難以避免三個考驗和挑戰:

一、在運作上必然面對的技術操作難題,是不僅在「價值」,甚至在「安全」概念上都涉及到如何判斷、如何取捨的問題。此一挑戰也正是IPEF被批評為華而不實,以及儘管號稱有14個成員加入卻有不少國家心存觀望的主要解釋。

二、俄烏戰爭提供了又一個很好的例子。一開始,美國號召美、歐一眾西方國家共同制裁俄羅斯,拒絕購買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時,確實立場一致。

曾幾何時,普亭的盧布結算令一出,聯合戰線便立即瓦解了。另外,還有許多大國如中國、印度、巴西、印尼、南非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均未響應美國號召制裁俄國,可見各國均有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絕難單憑「價值」一個簡單概念即能主導。

三、與此類似的是,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明白表示,機會和市場都在中國,各國不能不和中國做生意,並且歡迎來自中國的投資。李顯龍指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占比已增加,不與中國發展貿易會付出很大代價。

可以看到,這三個方面都是美國不惜打破原本由它倡議主導並讓世界受益的全球化,建構旨在對付中國的新貿易政策必然要面對的考驗。儘管如此,我們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各國企業還是必須面對這樣的新形勢,在經營及投資策略中適當考慮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與元素。

全球化是否真的已接近尾聲,其實也不必過於悲觀,正如李顯龍所言,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之後,進一步在最近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應該是全球未來共同努力的大方向,新加坡支持此一倡議。

新一階段的全球貿易體系的領導者,將是美中兩強爭霸的新篇章。










聯合報黑白集/沒臉說上海


2022-06-03 03:50  聯合報/   黑白集
上海昨解封,在家悶了兩個月的上海人昨天紛出門,或逛街或到河邊野餐,享受久違的戶外生活。(路透)



「上海解封了!」六月一日凌晨零時,上海人高聲吶喊,將封城多時的苦悶、興奮與喜悅,一古腦吼出來!他們像賽跑選手衝出小區封鎖線,爭睹久違的街道。黃埔江的跨江橋隧道重啟,南京路步行街的水馬、反光錐一夕撤除,歷史地標外灘上汽車一齊轟鳴。

煙火氣回來了,備嘗艱辛的上海人描述此刻心境:有人說比過年還像過年,有人說這是第二次解放,一九四九是第一次。官方的標誌性說法則是:打贏了大上海保衛戰。

一座二千六百多萬人的超級城市,被一道命令封了近三個月,硬是將一天數萬例的確診,降到個位數。然後,以勝利的號角解禁,千萬人從房子裡走出來。如此詭異的操作,不但全世界看不懂,還不免在心頭上打個問號:這國家怎麼能忍受失去自由的滋味?

自由與生命孰輕孰重,是人類亙古的難題!上海自二月廿六日到解封前夕,染疫死亡數僅五八八人;這數字,竟比人口少上海兩百多萬人的台灣在五月最後一個禮拜逝去的七○一人還少!上海可謂用千萬人的數十日自由,換取數以千萬計的珍貴生命。

嚴酷的圍城確實是傻,但看得出,上海畢竟把每條命都當命。台灣的共存哲學也很聰明,但防疫指揮官每天冰冷報數,生命不如草芥。說句小孩走了很多就要被圍剿、懲辦的台灣,沒臉說上海!











聯合報社論/敢為扁除罪,民進黨還有什麼不敢做?


2022-06-03 03:50  聯合報/   社論
新冠疫情持續高峰之際,民進黨立委挾人數優勢,強行將攸關國務機要費除罪的會計法修正案完成三讀。記者蘇健忠/攝影



正值大疫罩頂,又是選舉當前,立法院民進黨團竟不顧國人的困頓和對貪汙的憎惡,大剌剌挾國會多數強勢通過《會計法》修正案,幫前總統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貪汙除罪。民進黨寧願背負千古罵名,也要「以全黨救一人」,除了正義與良知蕩然,還有什麼字句足以形容?然而,若仔細爬梳民進黨全面執政以來的種種作為,這樣的行徑其實軌跡清晰。

主導此事的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宣稱,國務機要費和特別費都是「歷史共業」,也是「轉型正義」的一環,經此修法,「陳水扁再也不是政治提款機」,國民黨應走出「逢扁必反」的時代。真的是這樣嗎?扁家極盡貪瀆的醜態,已寫下台灣民主政治史上最汙穢的一頁;陳水扁早已變成民主笑話,被掃入歷史灰燼,台灣還有誰「逢扁必反」?

說穿了,真正走不出「陳水扁情結」的,是民進黨自己。陳水扁在位時,整個黨被他用權與錢裹脅,將他的濫權貪瀆合理化;即使在東窗事發且判刑確定多年之後,民進黨還千方百計想要幫他脫罪洗白。這種心態,若非「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就是「一丘之貉」的團結共識了。六年來,民進黨仗著「完全執政」大權獨攬,利益吃乾抹淨;如今,修法幫貪汙犯解套還自詡為正義,正是走向集權獨裁的又一底線測試。民進黨認為,民眾對此不會有反感嗎?

民進黨不惜秀下限,也要幫陳水扁的貪汙案除罪,暴露它已完全悖離自己的創黨理念。堂堂的國會「立法權」,拿來向一個貪汙者示好,民進黨覺得很威風、很有成就感嗎?這次的修法,特別規定「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卅一日前」的機要費涉及刑事責任者「不罰」;此一條件,就是專門為陳水扁「量身打造」。要說這沒有私心,誰會相信?

這種把法律的鬆緊當成伺候特定對象的工具,民進黨的「創意」,還不止這一案。以《黨產條例》為例,適用對象是「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前成立」的政黨,雖有十個政黨適用,但蔡政府實際操作卻僅針對國民黨,別無其他。再如,《促轉條例》將適用日期定為「民國卅四年八月十五日至八十一年十一月六日」,當然也是專為對付國民黨而訂。在民進黨眼中,法律並不是為了國家的制度化治理,而是為了打擊政敵、迴護自己人。

遠的不提,且看近兩年的《新冠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民進黨仗著立法權獨攬,賦與行政部門及指揮中心無上的權力,卻毫無監督及究責設計。因此,編列了高達八千四百億元的預算,但一路防疫下來,不斷發生缺口罩、缺疫苗、缺快篩試劑、缺兒童疫苗、缺口服藥、缺醫療補助的亂象。十多名兒童走了,但該扛責的官員卻還在那裡發號施令。

立法院是全國最高民意機構,但在民進黨一黨獨大下,當綠營立委都變成政府的歌頌者,「制衡」就失蹤了,「民意」則被埋藏。一個徇私濫法的國會,忘記了制衡的天職,它就變成國家的災難。民眾不妨想想:我們多久不曾聽到民進黨立委對行政院官員提出有意義的監督或質詢了?沒有!搜索枯腸,幾乎找不到。不僅如此,在蔡總統大權獨攬下,司法權與監察權也變成無脊椎的機構,主事者寧可瞻望上意,不惜整死基層辦案檢察官,也不願保持司法獨立。

民進黨為陳水扁修法,只是一個浮光掠影,反射的是忘記執政初衷、忘記民意、忘記民主與正義的蔡政府,正以獨斷的姿態腐蝕國家,把台灣帶回威權和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