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7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有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的急迫性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66954/web 

◆  聯合報社論/政府對人民的關心,如果有對高端那麼多
◆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表姊夫上場了
◆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有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的急迫性






經濟日報社論/台灣有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的急迫性


2021-07-27 00:18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半導體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代表我國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致詞時談到他對愈來愈多國家要求半導體本地製造政策的憂慮。在 APEC 這個高度政治性的會議上,張忠謀談半導體供應鏈的話題並不尋常,他說:「如果沒有人講任何話,也許發展會相當可怕。」這代表半導體製造不再只是經濟議題,印證張忠謀多年前的預言台積電將成為地緣政治家必爭之地

解讀張忠謀在 APEC 的談話,必須回顧今年稍早他的另一場公開演講。今年4月張忠謀出席本報大師智庫論壇時發表珍惜台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專題演講,他在這場演說總結:半導體晶圓製造是一個攸關民生、經濟、國防的重要產業,也是第一個台灣在世界競爭裡得到相當優勢的行業,這優勢得來不易,守住亦不易,期望政府、社會、台積電本身都要努力守住。張忠謀呼籲的對象包括政府、社會與台積電。不到三個月,張忠謀再度對半導體業發展提出警告,這一次的對象提高至對全球政治領導人,凸顯張忠謀對近兩年半導體供應鏈重組,尤其是西方大國開始推動半導體境內製造風潮擔憂

張忠謀的擔憂可能出自於三個層次。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而言,張忠謀心中的完美路徑是透過自由貿易的環境讓每個國家找到自身產業發展的競爭優勢,半導體供應鏈會在自由貿易體系中找到最佳的布局策略。對台灣而言,半導體業是台灣位居全球領先地位的行業,不論對國家競爭力、經濟發展與人才就業都有深遠影響。對台積電而言,即將在美國展開的新廠投資以及可能在日本的布局,對台積電長遠的競爭力究竟是好是壞,仍值得觀察。

包括美國、日本與歐洲各國,在過去一年出現的晶片荒後都有加速推動本地半導體業製造的趨勢,這除了將晶片供應提升至國安層次,亦有兼顧自身產業鏈發展就業的考量。至於能不能解決晶片荒問題,包括張忠謀與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都不認為半導體設廠位置是造成這一波晶片荒的主因。張忠謀兩次演說的內容更不看好半導體境內製造風潮,他預期這會形成不完整的供應鏈並導致成本上揚

我國半導體業者若為配合歐美國家的半導體境內製造政策而赴海外設廠,要面臨如同張忠謀示警的兩大挑戰:產業鏈能否如在台灣一樣綿密?生產成本能否如在台灣一樣具競爭力?張忠謀曾說,在台灣一流的經理人,在國外未必也有一樣好表現,加上美國近20年來輕忽製造業優秀人才是否願意到晶圓廠上班仍有疑問,能否像台灣這樣擁有輪班與調度的彈性,也考驗台積電管理能力

對台積電本身而言,創辦人的建議當然有其參考性,但最終仍得回歸到台積電董事會的決策。據外電報導,目前台積電在海外布局除了中國大陸與美國,日本很可能是下一個據點,另外德國官員也表示歡迎台積電前往設廠。台積電的全球布局究竟要發展到怎樣的規模,才能對台積電自身與股東權益最大化達到最佳效果,將是未來數年的最大挑戰

對台灣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精進現有的半導體供應鏈,更具體來說是如何提高台積電未來在國內擴增產能的誘因。近年台積電在國內擴產面臨到的最大挑戰是水電供應環評進程半導體先進製程的能源使用量愈來愈高,穩定的水電與綠能供應對半導體業發展至關重要,但這兩年政府在供水、供電與綠能發展上仍有多處令人憂心之處。在全球都在向台積電招手的同時,政府守住台灣經濟瑰寶的動作也得更加把勁。












聯合報黑白集/總統表姊夫上場了


2021-07-27 02:3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吳明鴻。圖/最高行政法院提供


最高行政法院並無難以回復之損害為由,撤銷北高行停止執行婦聯會美齡樓移轉國有的裁定,逕裁定須移轉國有。一個月前,最高行也以同一手法將中華救總財產收歸國有。以轉型正義之名而為的政治清算,正變本加厲。

最高行對救總和婦聯會的裁定,巧合不少。時機上,都在疫情荒亂之際,避開了國人的注目;判準上,一反過去各級行政法院認定不動產權利義務關係複雜,「不可回復性明確,遇爭議停止執行的原則,接連兩次打破慣例

最高行共有七個庭,救總和婦聯會兩案「恰好」都分給同一庭,由相同法官審理更弔詭的是,各最高法院包括最高行將案件發回重審、更審、重裁所在多有,逕為裁判則少見。這次,最高行突然「勇於任事」,接連兩案採實體裁判。諸多巧合,疑竇難消

黨產會成立以來,四處獵巫;但在各級行政法院卻未討到便宜,甚至有法官共同聲請釋憲。在多個黨產案進入終審之際,蔡英文去年底無懼清議提名表姊夫吳明鴻出任最高行院長,現在外界自然合理懷疑此中的關連。

要以司法阻止政府濫權,終不脫大法官釋憲、行政法院裁判兩途徑。黨產議題,大法官已藉釋字七九 三號表忠,最高行則由「總統表姊夫」領銜配合。司法改革,終究笑話一場














聯合報社論/政府對人民的關心,如果有對高端那麼多


2021-07-27 02:1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指揮官陳時中每天處理疫苗的採購、分配與施打,常常充滿矛盾與反覆。圖/指揮中心提供


歷經兩個月的本土疫情衝擊和三級警戒,台灣今起調降為二級警戒,但基本上降級不解封」,雙北和宜蘭則另有標準。對民眾而言,這次其實是「無感降級」,與微解封差異不大,都意味著回歸正常生活還有遙遠的距離。原因是,政府訂出的「七原則」,對人員與空間管制到枝微末節的地步,就是不想為降級的後果負責,因此不願拿掉封條和柵欄,甚至把執行責任丟給地方政府。

對這樣「降級不解封」的措施,民眾會有雀躍之喜嗎?出門仍需戴口罩,進出任何場所仍需採實聯制,這是民眾自保與互保的基本措施;但人們可以在哪裡吃飯喝水,可以在哪裡活動健身,規定仍一片混沌。更糟的是,延宕已久的開刀手術能否重新排診,家屬能否前往照顧住院的親人,都仍處處受限或混沌未知。人們被剝奪的日常,何止三餐飲食或開店營業的自由,還有沒完沒了的行政管制四面八方卡著

行政院宣布「降級不解封」,是唯恐疫情再度趁虛而入,因此要民眾繼續保持高度警戒。說穿了,台灣沒資格談「解封」,關鍵原因就是疫苗接種覆蓋率太低,至今還有七成四的人無法受到任何疫苗的保護,貿然解封當然有很大的風險。但回到原點,造成台灣疫苗不足困境的,不正是蔡政府和指揮中心的官員和專家嗎?這批人從未承認自己的眼光失準決策錯誤,也從未為兩個多月來喪生的近八百條人命道歉,如今卻仍大剌剌地在那裡指手劃腳作統帥領導狀,把台灣人民當順民驅使,他們的能力和品格配得上其權位嗎

僅看指揮中心的演出,陳時中每天處理疫苗的採購、分配與施打,常常充滿矛盾與反覆。他的自信,並非來自專業,而是仗著大權一把抓,沒有人能監督、節制或奈他何也因此,他官腔官調拖延永齡、台積電和慈濟的購捐疫苗,完全不顧台灣年輕世代沒有疫苗可打。也因此,他任意改變國人疫苗施打的順序和規則,忽而宣稱莫德納第二劑要相隔四週,忽而改口要間隔十到十二週;他忽而宣稱不得混打,這兩天又忽而宣稱可以混打,完全不顧民眾期待疫苗無著的失落感。

陳時中要求莫德納第二劑必須間隔十到十二週,原因沒有別的,就是手上疫苗即將用罄,而進貨日期又遙遙無期。為掩飾此一窘境,陳時中先宣布政府已追加採購三千六百萬劑莫德納的「喜訊」,緩和人們的焦慮。事實上,這三千六百萬劑莫德納,今年第四季能到貨的僅一百萬劑,其餘都是明後年才能到貨。也正因為數百萬人等待的第二劑莫德納下落無著,陳時中才被迫宣布開放「混打」;原因是,即使等上十二週許多人也打不到疫苗,遑論那些上網登記希望唯一第一劑接種莫德納的人。

陳時中如此反反覆覆,暴露他毫無部署,更對全民防疫漫不經心。且看,最近衛福部奉為頭等大事辦理的,只有護航高端一樁。短短一週間,食藥署專家委員會先通過高端的緊急使用授權,然後又由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接種組ACIP接手,將它納入公費疫苗施打計畫。如此一來,儘管高端安全性及量產都問題重重,卻輕舟已過萬重山,只等著打到百姓身上了。

蔡政府對高端萬般關愛重重護航比起它對台灣人民疫苗接種權利重視,乃至對人們防疫生活自由種種限制,簡直如天淵之別。對高端是無盡的放水,對百姓則層層管制永不嫌多。一個不把心放在人民身上的政府,降級不解封讓誰有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