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全力確保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顢頇政務官和造假黨幹部,只是偶然嗎?
◆  聯合報黑白集/王國材這把火
◆  經濟日報社論/全力確保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







經濟日報社論/全力確保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


2021-06-14 00:3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台積電。 本報資料照片


過去二個月,美歐接續分別發動了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引擎;中國大陸更是在20年前就已起跑。台灣是全球供應鏈的重鎮,不但要掌握趨勢更要超前部署,才能維持未來長期的地位不墜。

歸納美歐推動的共同重點一是供應鏈改組分散二是關鍵產業國產化及重建製造能量。這些舉措背後,反映出幾個基本態度的逆轉改變。第一是對中國態度的逆轉。以美國為例,自川普到拜登,已確立中國不再是合作夥伴,而是戰略競爭對手的立場。歐盟的戰略自主性雖然看似中性,若搭配其將中國視為競爭者及對抗者的新定位,也是類似的思維。當意念改變、如過眼雲煙,全球生產供應高度集中在中國(也就是所謂世界工廠)的現狀,就會從「效益最佳化」組合變成「風險最大化」結構,因而需要調整。

第二是生產布局考量的逆轉。60年前,美國的製造業面對來自日本生死存亡般的競爭壓力,開始將產線外移,政策也配合鼓勵,當時甚至還立法給予在海外組裝的美國產品部分關稅減免的優惠。當時搭上這班順風車的台灣,從加工出口區開始帶動了經濟起飛,之後陸續移轉到大陸,奠定了世界最大代工網絡的基礎。60年後,美歐思潮逆轉,先是製造業失業問題實在嚴重,至少足以讓川普在爭議中當選,而且連任失敗但還有超過七千萬票。再者,隨著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變化以及新冠疫情,使得經濟安全問題受到重視;成本、效率及收益不再是美歐思考的唯一考量,供應的分散、多元,以及重要物資國產化,成為主流思維

中國大陸其實是供應鏈自主的先行者。北京對與西方世界的合作,向來抱有戒心。改革開放40年來,也逐漸領悟西方國家只願意將中國定位為「世界工廠」,關鍵技術不會移轉的道理,擔心科技被西方「卡脖子」就難逃被牽制拘束的局面。過去數十年來一方面積極成為全球供應鏈核心,另方面也將科技獨立自主作為重要目標。近年受注目的「中國製造民國 114 年(2025)」算是最新版本,而「十四五」計畫階段更要透過「新型舉國體制」,突破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領域,達到自給自足目標。

美歐中三股力量都在拉扯供應鏈,要避免重組已無可能。所幸供應鏈難建,拆解重組也很耗時,因此研析預判拆解路徑,提早調整因應,是台灣接下來的重點。首先,大家最擔心的「一個世界、兩套產線系統)」的結構恐難以避免,甚至會出現表態選邊的壓力。不過目前看起來這種壓力只會出現在少數先進尖端技術製程領域多數成熟技術大量生產供應鏈關係,應可維持「同時服務美、歐、中各方」的現狀。然而各國降低集中度期待,還是會帶來重組壓力。未來集中生產供應全球的結構會逐漸重組,「在地供應在地市場」可能會成為主流。

解讀對台灣的意義。少數涉及美歐中所認定之先進尖端技術的台商,長期而言兩邊討好的挑戰會愈來愈大,選邊站的壓力可能會日漸明顯,要有所準備。同時選邊站不只是技術及生產選邊,連生產地點也要選邊。此外雖然機率不高,還要提高警覺注意美歐是否會學習中國路線,假安全之名扶植本地企業,進一步擠壓台商的空間。

至於在大陸的台商,早在數年前就感到變局開始重組調整,反應迅速。不過要注意的是如何將「在地供應在地市場」趨勢納入新供應鏈的設計規劃,降低重組只是另尋他處重建「小中國」(世界工廠)的性質,才是具有彈性的作法。最後,政府也應循著台商變遷脈絡方向,按性質提供協助支援,政府和企業協力確保台灣繼續作為全球供應鏈核心的地位。
















聯合報黑白集/王國材這把火


2021-06-14 02:4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為擋民眾在端午連假返鄉,交通部長王國材提出「不擋國道、擋匝道」的發明,用儀控超長秒差讓汽車上不了路。圖/取自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


彷彿嫌台灣民怨還不夠高,交通部長王國材又火上加柴,把怒火燒得更旺。為了阻擋人們在端午連假返鄉過節,王國材提出他「不擋國道、擋匝道」的天才發明,用儀控超長秒差讓汽車上不了路。他成功了!但這下子,台灣果真是四處「怨聲載道」。

在三級警戒下,許多人自動退了鐵公路票取消返鄉,放不放假其實差不多。宜蘭縣府還建議,端午假期不如改為中秋連休,合情合理。但執著的蔡政府,腦筋來不及轉彎。於是,王國材端出他「管匝道」的天才創意目的就是要讓民眾上不了路

但問題來了,匝道管成這副德性,返鄉的人沒走成,不返鄉的人也動彈不得。國道上是罕見的淨空,匝道則是史上最塞,一路回堵塞死市區平面道路。如果這就是王國材期待的效果,那他真是太厲害了。但我們懷疑王國材心中其實有些忐忑,生怕自己的攤子搞得太大,所以悄悄指示放寬了十幾匝道的管制。

去年武漢封城後,我們看到不少隔鄰鄉鎮在路上堆置水泥塊,或者乾脆挖斷馬路,防止武漢人越界進入。那些,不過是粗鄙鄉民的手法。哪像王國材,一聲令下就能讓全國公路形同癱瘓,這才是交通部長的最高境界

不凡的時代,總有不凡的人物。王國材這招無畏民怨的「端午卡路」,值得讚頌久久。















聯合報社論/顢頇政務官和造假黨幹部,只是偶然嗎?


2021-06-14 02:4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波波漫畫


本土疫情大爆發,徹底戳破台灣「防疫模範生」的神話。令人意外的是,蔡政府非僅未虛心檢討,還盛氣凌人將企業及地方自購疫苗拒於門外,甚至大肆推卸防疫失利責任。衛福部長陳時中堅不承認華航諾富特失守是他決策失當,他的次長石崇良則直接把責任推給「萬華」,綠營黨政高官則極力歸咎「雙北」防疫不力。一個失去責任倫理無法自我修正的政府,只是偶然的現象嗎?

顯然不是。民眾都看出,部署遲緩的陳時中其實已失去指揮衝鋒的能力,但蔡總統和蘇揆卻只能用空洞的背書力挺他;其中原因不外三點:其一,總統和閣揆均知自己才是若干錯誤防疫決策的拍板者,他們要負更大責任;其二,政府人才庫已空,提不出更佳人選;其三,情勢失控至此,已難以找到願意接手的人選。也因此,府院唯一的選擇就是力挺陳時中,而為了正當化這個選擇,即使必須扭曲事實抹黑造謠,也在所不惜

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在立法院答稱,這次的防疫破口是出在「萬華」;這與其說是失言,不如說是包藏禍心的白色謊言,意圖幫陳時中的「三加十一政策脫罪。從雙北的角度,萬華或許是一個破口來源;但立委追問的是整個台灣的防疫破口,石崇良竟大剌剌指向萬華,只能說是厚顏到難以想像。一個受過醫藥科學訓練的人,竟能不顧道理信口開河,這若不是當官心切,就是奉承成習,他從沒想到自己的職務要對兩千萬人民負責嗎?

石崇良身為次長,為了幫長官開脫而不惜指鹿為馬,這樣的政務官到底有什麼服務人民的信念?陳時中也是如此,他為了減少篩檢的麻煩,不惜放任人民染疫而不自知;因為拙於調度醫療資源,讓確診者在家病故而無法送醫;為了凸顯自己的官威,寧可讓民眾無疫苗可用也不開放民間購捐;直到逼不得已,才開放企業可以進行快篩檢測。包括蘇貞昌的滿口官腔,寧可將精力用在砲打在野黨,或對藍綠白縣市進行差別待遇,也絕不表現閣揆的公正無私。這樣的政府,到底有什麼引領人民嚮往的信念?

再往上看,蔡總統總能選在適當的時機出來呼喊「團結防疫」,唸一唸文青宣言;然而,人們看不到她積極因應情勢,拿出必要的人事或政策調整。那些文青喊話,比較像是為了使自己心安,而不是為了讓人民心安。此外,人們不斷看到黨政機器邪惡操作目的是為了混淆民眾認知,而不是為了讓決策更透明,更不是為了紓解人民的痛苦及困惑。

舉例而言,民進黨中央的網路社群中心最近即涉及至少兩起造假事件。一起是該中心主任范綱皓為了幫護航國產疫苗,在網上散布全球疫苗都「僅完成二期試驗」即取得緊急使用授權的不實消息。另一起,則是該中心副主任楊敏之夫林瑋豐涉及在 PTT 網站反串不同角色,鼓吹網民刪除疾管家帳號,被網友揭穿。這個網路社群中心是蔡英文去年連任後所設置,總統在施政上不斷訴求「打假」,但她領導的黨機器卻以「造假為務她難辭其咎。最近,總統府參議郭昆文在臉書發文狂酸「侯友宜得第一」,也是意圖將新北的疫情推給侯友宜領導防疫失當。如此澆薄、趁火打劫的心態,究竟期冀與誰「團結」?

顢頇的政務官當道,造假的黨幹部橫行,並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整體政治文化敗壞使然。其結果,是外界的建言管道阻塞,有良知的學者羞與為伍,而民間的怨怒四起。其間責任,蔡英文絕無法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