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7003/web/
.聯合報社論/總統權力大到隨心所欲,卻不知用來造福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還忙世代之爭?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停火...戰術的妥協
經濟日報社論/美中貿易停火...戰術的妥協
2018-05-21 00:4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與中國大陸第二輪貿易談判上周結束並發布聯合聲明,雙方指出在採取有效措施、大幅減少美中貨品貿易逆差上,達成共識;中方同意大量增加自美購買商品和服務;另雙方也同意,將「顯著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並由美國派出工作小組與中方協商細節;雙方也在智財權保護、鼓勵雙向投資、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等方面達成一定共識,且同意將繼續展開高層對話,積極為雙方所關切的經貿議題尋求解決途徑。
美中第二輪貿易談判達成相當程度的共識,事前已有跡象可循,如日前川普指示商務部協助被制裁的大陸科技業者中興通訊恢復營運;大陸商務部公告終止對進口美國高粱的「雙反調查」;雙方互釋善意,明顯是為談判達成協議創造條件。
儘管如我們一再指出,美中貿易戰是源自核心利益的尖銳衝突,雙方談判達成全面協議的難度極高,但從政治現實面考量,雙方也都有作出局部妥協的龐大壓力。從川普角度來看,11月美國國內將舉行期中選舉,和中國達成妥協,避免支持川普的農業州受貿易戰衝擊,必然是川普首要考量。再者,6月12日川普將和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川金會」,需有北京協助才能保證成功,而美中貿易談判若有進展,可以影響北京的態度。至於北京方面,雖無民意壓力,但為避免美中尖銳衝突影響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大業,故而和美國達成一定妥協,降低貿易戰衝擊,亦是不得不爾的政策抉擇。
然美中巨額貿易逆差是結構性問題,儘管雙方在大幅減少貿易逆差上達成共識,但如何落實執行,仍是很大問題。稍早外媒報導,川普政府官員透露,大陸提出一項包括削減關稅及增購美國產品的貿易妥協方案,以減少每年2,000億美元的對美貿易順差。不過,該報導立刻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否認。而雙方聯合聲明中亦未提及具體數字及相關細節,僅在川普關切的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方面,宣布美國將派工作小組與中方磋商細節。由這些訊息研判,北京必然在降低關稅、市場准入及增加對美採購等方面,作出一定承諾,但要實現雙方共識,包括減少貿易逆差的具體數額、執行方式、所需要的時間等,勢須作更多的後續協商,才能明朗化。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是,聯合聲明並未提及中興通訊制裁案。川普在13日命令商務部協助中興通訊恢復營運,並推文指商務部制裁「讓中國失去太多工作機會」。但川普指示立刻遭到美國各界及國會的嚴厲抨擊,美國眾議院上周四更一致表決通過要求商務部維持對中興通訊的制裁,也迫使川普在推文上改口。
依據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的最新說法,中興通訊若要美國撤銷制裁,就必須改組公司管理階層,包括須重新指派董事會成員等。由於美國對大陸高科技業制裁及限制措施,牽涉到中國的根本利益,中興制裁案後續如何處理,將是一個重要指標,也是雙方貿易戰能否暫時趨於緩和的關鍵。
至於北京特使、也是中方主談代表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美中貿易談判最大成果,是雙方達成共識,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徵關稅。這項說法迄未獲得證實,近日美國貿易代表署是否啟動301條款對進口中國產品加徵關稅清單的國內聽證程序,即可見其端倪。
整體來看,美中第二輪貿易談判成果可說是雙方在戰術上的妥協,但能延續多久,關鍵在美中巨額貿易逆差能否在短期內大幅縮減,這對北京無疑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
至於美中戰略利益的衝突和矛盾,目前仍看不出有根本解決之道,故而美中世紀對抗的格局並未改變,美中貿易戰只是暫時緩和而已。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還忙世代之爭?
2018-05-21 00:0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立委江啟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和江啟臣競逐立院黨團總召,是為「世代之爭」,黨中央意向有決定性作用。日前傳出黨中央似對江啟臣不滿,已有屬意人選,費鴻泰則順勢交心「願當黨團做工的人」。兩人的競爭,黨內似乎早已有了定奪,難怪有人說「世代對立是真的」。
費鴻泰和江啟臣專業領域不同,形象和口碑社會自有公評。重要的是,在這個關鍵點上,要看誰關注的格局更大、誰能產生的激發作用更強。撇開歷史紀錄不論,僅談「世代」因素,且看台灣社會氣氛,國民黨還有本錢在世代交替題目上和稀泥嗎?
國民黨和民進黨相比,競爭力最弱處就是世代交替。國民黨「老人政治」的形象揮之不去,又和派系勢力的結構因素勾勾纏,馬英九任內欲改革而遭掣肘,來自黨內大老的阻力恐怕不小於在野黨。
尤其太陽花學運後,台灣政治生態加速改變。民進黨凡事向青年示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唯恐不及;對比之下,國民黨對此麻木無感,令藍營支持者乾著急。上屆台北市長選戰,連勝文還算以青年才俊為標榜,但競選文宣「這一票聽父母的話」令人啼笑皆非;尤其投票前夕一排大老站台相挺的畫面,「廉潔」和「朝氣」立刻破功,結果輸得多難看!
民進黨執政爛成這樣,很多選民卻仍未敢信任國民黨。垂垂老矣國民黨該如何重振形象?擺脫貪腐之外,快踏出世代交替這一步吧!
聯合報社論/總統權力大到隨心所欲,卻不知用來造福
2018-05-20 23:5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總統蔡英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執政兩周年》系列之三
蔡英文總統執政短短兩年,即將民進黨政府打造成史上最強悍的政權,可謂當之無愧。兩年來,民進黨法案想要怎麼修都能心想事成,錢愛怎麼花預算就能怎麼過關,想要清算誰都可以找到罪名,民間團體的職位要搶便搶、財產要沒收便沒收,五權憲法全拋在腦後。蔡英文權力大到如此隨心所欲,卻無法為她博得民心,主要在她不知造福興利,卻嚴重破壞了台灣的民主根基。
蔡總統曾誇稱,「我們會因為民主而偉大」;諷刺的是,她領導的政府,卻帶來台灣民主法治的大崩壞。在她主政下,民進黨把「完全執政」當成「全面為所欲為」,掠奪權位、變更法律、侵害人權、分而治之、破壞兩岸和平等手段層出不窮,在在都在撕裂台灣社會既有的價值。可笑的是,蔡英文不同意柯文哲所提的「兩岸一家親」,竟要求他重新論述「台灣價值」;試問,難道要把兩岸弄到兵戎相見,台灣變成國際社會棄兒,才是台灣價值?
蔡政府推動的各種所謂「改革」,其實暗藏各種私心。黨產會和促轉會的成立,表面上要推動「轉型正義」,實際動機在打擊政敵;就手段而論,也違背了法治國家「無罪推定」及「不溯及既往」的原則。更嚴重的是,這種粗暴的潑糞法,也將過去的政府在政治、經濟、社會上的成就一律抹殺,其心可誅。民進黨不僅修改「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將政治的手伸進文官體制,更將以意識形態為出發點的全面掌控工程擴及司法、監察體系。以《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條例》的爭議為例,在野黨的提案在立院遭議長蘇嘉全無理退回,在野黨聲請釋憲,又在司法院遭大法官會議以踰憲方式駁回。執政黨的濫權及交叉掩護,已凌駕了憲政體制。
蔡總統至今以為其支持度大跌是因為改革,她難道不知道,民進黨吃相難看多麼讓選民厭憎?不僅如此,蔡總統補提名的監委們上任後,監察權也正式參與民進黨「全面掌控」台灣的任務。陳師孟赤裸裸演出的「辦藍不辦綠」、「司法除垢」戲碼,總統以為人民會甘之如飴嗎?再看台大校長遴選,只不過區區一個校長職位,竟能勞動整個行政院出動跨部會力量羅織罪名,連北檢和監察院也加入圍剿陣容。蔡政府無法包容異己,掩不住器量狹小;而看在百姓眼中,任意動員公權力來對付不同黨派,隨意羅織罪名,這算那門子法治?又是那門子民主?
行政權的無限制擴張,其實也對一般百姓的權利和自由造成戕害。包括軍公教年金改革、課綱修訂或深澳環評在內的各種公聽會,都被化約成最簡單的形式主義,只求應付,無意傾聽人民的聲音。當民眾走上街頭,民進黨更動用各種手段抹黑、打擊、外加拒馬來對付。近日文化部發文要求各出版社所有大陸書籍在台出版必須送審,它所根據的卻是一紙《出版法》廢除前即已訂定、多年來未被提及的行政命令;且其中關於「不得宣揚共產主義」部分,早被大法官釋憲宣告違憲。這難道不是民主的大倒退?
面對這些濫權踰法的現象,不論輿論如何批評,民進黨仍自以為是,毫無自省的意願。無論面對多離譜的立法、多誇張的施政行徑,民進黨上下總是選擇為同黨護航,而不願就事論事,渾然不顧自己在野時曾堅持過的民主價值。當當政者輕易把反對的聲音二分為「藍綠對立」或「反改革力量反撲」時,民進黨的「反民主道路」也就走得毫無愧色了。
人們在乎的,其實不是民進黨的墮落,而是台灣數十年來累積的經濟成果及民主根基,竟在短短兩年內被蔡政府糟蹋得不成模樣。蔡英文能教行政、立法、監察、司法等權都聽命於己,她卻無法讓人民心服,原因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