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陳冲:比特幣是Noxious Poison?\星期透視/戴遐齡:教育部長應有的民主風範

.名家縱論/陳冲:比特幣是Noxious Poison?
.星期透視/戴遐齡:教育部長應有的民主風範
.馬英九 國民黨選舉的小暖流?
.此時的花蓮 需要你的足音
.只要用心體會 住在台灣很幸福
.電價漲 挑戰「非核家園」神主牌
.乾淨的煤? 想到用愛發電…
.發現志趣 人生路上好風景
.聯美制中? 越南想起兩山輪戰
.畫中有話/忍受孤獨 追求完美







名家縱論/陳冲:比特幣是Noxious Poison?


2018-03-17 23:21 聯合報  陳冲
中國、美國、日本政府近期對虛擬貨幣釋出加強監管力道,甚至有意關閉「礦場」,導致近期比特幣重挫逾兩成、跌破1萬美元大關。 (歐新社)


農曆年前,全球股市震盪,大宗物資及油金商品也不能倖免,反而是經驗上波動最大的「資產」比特幣在震盪期間回穩,一時間支持者大為興奮,認為比特幣在一片混沌中具避險功能。日前,Facebook及Google相繼宣布禁止比特幣相關廣告,比特幣支持者如洗三溫暖
早在二○一四年新春,我就發表兩篇專欄,談論比特幣,基本上雖肯定比特幣背後的技術,但也認為比特幣只是商品,不是貨幣,更不是法償。如用於交易媒介,需要交易雙方同意,有如民法所承認、網路上也通行的「互易」(Barter)。四年來,筆者對比特幣看法並無根本改變,近年來在電視專訪中也維持此觀察。也因此,不僅有國內學者相邀討論,還有虛擬貨幣發行者及比特幣交易平台廠商來洽,期待給予支持。近日知悉美國有關單位正調查該交易平台營運是否違法,這也是當初未同意參與該廠商活動之原因。
不少媒體朋友問為何認為比特幣是「商品」,除請參考四年前文章外,有兩項「常識性」解釋:比特幣在產生的過程中,運用大量的電力及電腦進行演算,稱之為「挖礦」(mining),這與商品中hard commodity諸如油、鐵、銅、金、鉛開採過程相同,都是mining。
其次近年來類似比特幣的虛擬貨幣或加密貨幣(其實在法律上都不是幣),流行初始原幣發行(ICO),此用語源自證券市場的IPO,須用現實世界的法償去換取(僅二○一七年就有約五百億美元),這也說明「加密貨幣」發行目的不在用於支付,而是日後持續換手的次級市場交易。二月下旬,英國央行總裁卡尼表示,比特幣成貨幣功能願景,「基本上已宣告失敗」,也是本於同一意旨。
雖說比特幣在二月股市劇變中相對穩定,但想到近十年比特幣起伏,投資人難免不安。就以去年十二月比特幣一度上看美金二萬元,至今年二月初只喊價六千元,就可知道「央行中央行」國際清算銀行總裁Agustin Carstens在上月表示「比特幣是泡沫、龐氏騙局以及環境災難的綜合體」的憂慮不是無的放矢;這其中任何一項都是夠分量警告,更何況是三項總和。
巧合的是,幾乎同時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奇在歐洲議會回答時首次以very risky assets字眼形容比特幣,明顯對其未來不看好。
BIS及ECB兩大巨頭對比特幣表態,其實有跡可尋,近三月來法國、德國、日本均在不同場合表示將在本月阿根廷登場的G20會議提案加強管制比特幣等虛擬貨幣。而歐美主要銀行原就配合國際防制洗錢要求,加強注意以比特幣洗錢的可疑行為,二月間更陸續宣布禁止持卡人以信用卡購買比特幣。
比特幣是否會成為國際投資專家Munger(巴菲特副手)在農曆春節時所說的「劇毒」(Noxious Poison)?以目前比特幣用在投資工具遠勝過用於支付工具的情況觀之,令人不禁想起十七世紀時,荷蘭因熱炒鬱金香花球,價格甚至一度超過正常勞工年薪十倍的Tulip mania,結果在一六三七年二月市場崩解,馬車又變回南瓜。任何商品如果沒有基本面,也無固有價值(intrinsic value),就好似比特幣與支付工具基本屬性漸行漸遠,絢爛終將歸於平淡,也許擁護者認為比特幣用於支付不多,是因為手續費偏高、價格看俏、持有者吝於使用之故,但這也說明比特幣在交易媒介、記帳單位等貨幣四大功能上的貧乏
最後還有一點令人不安,比特幣宣稱總量二千一百萬個單位目前發行約一千六百一十萬個),不會如現實貨幣浮濫發行,沒有QE問題。然而在市場上每一單位的比特幣早已向下裂解(crack),目前最小單位為十的負八次方,即億分之一未來也不排除協議再創更小單位,這種「下行延伸」的「數量寬鬆」,是否已抵銷外界對「去中心化」的期待呢?只要看看程式設計師Hanyecz 在二○一○年五月廿二日用一個比特幣買兩個披薩,聞名全球今年二月廿五日他又買兩個披薩,卻只花○.○○六四九個比特幣,就知道單位的微細化,也是一種QE,大家不妨再思。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







星期透視/戴遐齡:教育部長應有的民主風範


2018-03-17 23:28 聯合報  戴遐齡/台北市立大學校長
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右四)召開記者會,針對大陸對台措施提出因應措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北京公布對台卅一項措施,引發熱烈討論,教育部潘部長率先在立法院答詢時,批評北京是不懷好意地施展統戰變形手法,試圖以強烈譴責式政治語言,嚇阻台灣年輕人,以壓制北京對台新政策的擴散效果!
教育部如此過於粗糙的即興式反制手法,恐適得其反,引起更多利害關係人,尤其是年輕朋友的高度關注!
可想而知,向來主張台獨的深綠人士,對北京新政策,自然是粗魯地全面否定,並以恐嚇違法、運用行政機關的權力強勢禁止,企圖在第一時間消滅對台可能的衝擊!然而,政府機關這種檔次不高的嚇阻策略,誠只適合應付一下立法院答詢的緊急場面;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當深入思考戰略目標為何,以確保我們最根本的戰略利益,在短線戰術上,考量台灣內部相關的各階層、各族群之極大利益!
教育部千萬不要將現象簡化為單純的人才外流!因為從一九六○、七○年代,大學畢業生選擇離台赴美留學,至一九八○年代,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早期外流的人才便紛紛選擇返台打拚。
可知對現今憧憬未來而赴陸就學或就業的台青,政府更應考量的是民心之向背,這是兩岸爭奪主導權的關鍵!尤其兩岸關係已步入深水區,「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政府的決策當在此一時代轉捩點上,順勢而為、與時俱進啊!
反觀行政院施俊吉副院長聲稱,北京對台卅一項措施,大多是舊瓶裝新酒,無太特別之處,以及教育部潘部長在立法院對大陸新政策的反應,誠令人啼笑皆非啊!強台八大政策,基本上不是緩不濟急,就是充滿泛泛空洞的口號,不僅缺少戰略高度,未預判更長久、更深一層的變化,似展現其毫無能力推出足以抗衡對策之窘態!
試問政府除了譴責和千方百計阻撓那些計畫以均標以上的學測成績,至大陸申請大學入學許可或赴大陸創業的台青,以及懲處赴大陸參加專業研究計畫和任教的大學教授之外,沒有其他想法和作為嗎?
台灣之所以能夠自一九四九年兩岸分裂以來,面對中共強權,仍堅持到現在,靠的是一步一腳印,所創造的高度民主化開放社會!這正是對抗不民主敵國之致勝利器!
執政者強制限縮國民的就學、就業,甚至居住、投資地點的自由選擇,不僅不智,也不會有效,同時還可能涉及違憲!那麼人民將會用手中的選票,修理這傲慢的政權!優秀的台灣青年,也會因時勢所逼,做出他們生涯中最重要的選擇!
民主的政府應該思考,如何創造最優質、最有競爭力的生活環境,才是兩岸競爭的正道!危機正是轉機,面對對岸大張旗鼓的提供各項產業優惠政策,吸引台商和科技人才,強挖牆角,大幅放寬台生的就學限制。
台灣執政者當展現民主的風範,順應潮流,用更寬闊的胸襟,看待赴大陸就業和就學的台青,而不是全力封鎖,或懷抱楚材晉用的狹隘想法,多方阻撓。那麼有朝一日,今日選擇離鄉打拚的台青,何嘗不會如一九六○、七○年代留學歐美的學子,回台貢獻所學,再次繁榮昌盛台灣社會。





畫中有話/忍受孤獨 追求完美


2018-03-17 23:37 聯合報  文/陳柏亨
新的一年,毫芒雕刻家陳逢顯展現精湛的手藝,雕刻出1毫米大小,僅能透過放大鏡觀賞,世界最小的「狗」。 圖/陳柏亨

毫芒雕刻家陳逢顯雕刻出1毫米大小、世界最小的「狗」。 圖/陳柏亨


新的一年,毫芒雕刻家陳逢顯展現精湛的手藝,雕刻出1毫米大小,僅能透過放大鏡觀賞,世界最小的「狗」。
在這一切講究成本、尋求效率最大化的年代,無論是細膩的心思還是執著的態度都是珍貴而奢侈的。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曾說:「全心投入工作,窮盡一生磨練技能,才是成功秘訣」。米其林指南日前公布的台北星級餐廳評鑑,引發新一波追逐美食的熱潮,就是最好的證明。
敬業、嚴格、追求完美的態度,是成就一代大師必經之路,陳逢顯失敗百次,費時三個月才完成的作品,這份孤獨的執著,又豈是時下追求速成的年輕人所能體悟?




聯美制中? 越南想起兩山輪戰


2018-03-17 23:33 聯合報  黎建南/自由作家(高雄市)
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訪問越南峴港4天。 (路透)


五日美核動力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抵達越南峴港,展開五天訪問行程,是自一九七五越戰結束以來,美軍艦艇首度訪問越南,美越會結盟制中嗎?
美國總統川普一上任就提出「自由印太戰略」,即將太平洋連接印度洋,同盟的四個核心國是美、日、印、澳。太平洋要接連印度洋,得經過南海中共近年來的極速擴張,已讓美國看得刺眼,所以印太戰略的關鍵舞台是南海。同盟四國中,因為這條線是日本生命線,所以日本死心塌地配合,印度想借勢抬高與中較勁,但印中衝突陸域遠高於海域,所以只能三分投入,至於澳洲關心在第二島鏈,第一島鏈則意興闌珊,所以婉拒了美國共同巡航南海之邀。
卡爾文森號在到越南前,曾經在南海與中共軍艦「目視對峙」,看似緊張,其實美國航母群是正常部署,路過南海得刷刷存在感,不然怎麼鼓舞印太戰略夥伴的士氣?而中共在「目視距離」內盯梢,同樣是宣示主權存在及捍衛決心,提醒老美,也提醒世界。
由於中美早簽訂「海空相遇安全行為準則」,彼此均會依此原則,發生擦槍走火機率,微乎其微。
卡爾文森號罕見在南海上接待國際媒體開記者會,中共刻意發布SU-35在南海戰巡的消息,是異曲同工;都是為求「媒體叫陣」的效果,只是警告,不會緊張。
其實,中共在南部戰區部署東風21D反航母導彈部隊,已對美國構成有效威懾,而以「陸域吹填」在南海島礁完成大規模造島,在島上也完成了機場、港口、雷達、通訊與相關部署後,美軍南海叫陣只是狗吠火車。
南海右邊是菲律賓,左邊是越南,越軍不論男女均勇猛善戰,且與中共有作戰經驗,其戰鬥力遠非菲律賓能及。所以美國想拉越南制中,但越南會願意嗎?
越南恨中國是有歷史的,越南民族英雄均是敢反抗中國的,一九七九中越戰爭後,越南恨中情緒有增無減眾所皆知,但後來的「兩山輪戰」影響更大,卻少有人知。
兩山輪戰,是一九八四到八九年間,在老山與者陰山兩山間的拉鋸戰。一九七九年中越戰爭打了四星期,雙方均宣稱勝利。但「兩山輪戰」打了五年,雙方傷亡懸殊,成了中共練兵場,七大軍區輪番派部隊上場歷練,而每場戰役傷亡人數均不到越南十分之一。
兩山輪戰讓越南對中共由恨變悟,深知與中共為敵乃是不智之舉,所以開始與中友好;慘痛的歷史教訓,讓越南不會當美國的馬前卒,成為制中的急先鋒。當然,面對中共南海擴張,美國要虛張聲勢,越南也想虛抬聲勢,雙方會有些合作友好的架勢;真正結盟制中,越南人不笨,不會也不敢
美國川普總統在台灣旅行法自動生效前夕簽署,蔡英文總統在推特發文感謝;然而我們的執政者要認清台灣的戰略地位與情勢,正如配合美國川普總統亞太戰略,希望能參與印太戰略,只是實質上大大提高的絕不是聲勢,而可能會是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