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經濟/落實三跨三實 全力拚經濟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8067/web/

.聯合報社論..可嘆!蔡英文竟搬修憲來擋赦扁
.聯合報黑白集.「沒有不敬」的統計事實
.經濟日報社論.落實三跨三實 全力拚經濟







經濟/落實三跨三實 全力拚經濟


2017-09-25 02:0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率領副院長施俊吉、秘書長卓榮泰以及所有政務委員、交通部長賀陳旦等「半個行政院」官員到經濟部聽取產業「五缺」的情形及因應對策。賴院長致詞時表示,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很多,只要「誠實面對」、「務實擬定策略」、「踏實解決問題」,相信每一個問題都可以好好解決。他並訓勉經濟部,要用解決問題的態度,而不是消極解釋問題的方法來解決「五缺」。經濟部長沈榮津則表示將依照核心施政任務來推動各項工作,並點名產業、能資源、經商環境、經貿發展四個面向,列為重點工作。
觀察現階段台灣產業所面臨的問題,除了五缺之外,還包括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遲緩及投資環境有待改善等問題,的確需要政府以做實事的態度來面對與解決。賴揆首次視察部會即選擇經濟部,顯見其對經濟民生發展的關心與重視,產業界也都寄予殷切的期待。不過我們要提醒的是,產業要能健全發展,其所牽涉的部會眾多,如何讓大家齊一步調前進,在在都是考驗。以下是我們的幾點觀察與建議。
首先是跨計畫整合與聚焦的問題。觀諸目前政府所要執行的計畫,整體資源的投入相當可觀,如何讓這些計畫能夠在方向上更聚焦,在資源整合上能夠更集中,從而發揮最大的效益,建議負責的各部會有關單位應重新盤點與檢視所有實施中,及即將實施的相關計畫,是否有資源重複、錯置的問題,或者是在優先順序上有調整的空間;尤其是跨部會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推動計畫,常常因為彼此之間的本位主義及門戶之見,加上績效爭取上的競爭,不僅在資源投入上重複浪費,也讓施政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是跨部會與地方整合協調的問題。行政院應成立跨地方與部會的經濟政策協調機制與平台,定期檢討與追蹤重大產業投資及推動事項。過去每當檢討經濟成長困境時,矛頭全指向經濟部,其他的部會似乎多置身事外。事實上,經濟發展並非經濟部獨有之任務,而是行政院所有部會需要共同承擔的責任,甚至有些非經建部會,其功能或主管職責更直接影響著經濟的發展。
以五缺之缺工、缺人才及缺地為例,人才是教育部主管,勞工政策歸勞動部,有些土地則歸地方政府,而攸關投資環境的稅賦為財政部,匯率則由中央銀行主政。而當想要發展金融科技產業,或者醫療產業時,主管單位如金管會或衛福部的角色多為監管,產業發展的任務與目標不明。如何務實且迅速解決產業發展所碰到的各種難題,絕對需要跨部會的緊密合作
因此如何運用部會改組的契機,建立跨地方與部會的經濟政策協調機制與平台,落實產業發展綱領與產業創新條例之精神,讓以振興產業為前提的跨部會合作成為可能,並促使各部會落實產業發展及輔導的任務,進而加速新興產業的發展與宿疾沉痾的解決,重拾國人信任。
最後是產業發展方向與執行的問題:建議政府公開發表重大產業經濟建設發展藍圖與期程白皮書,整併及落實既有方案,並淘汰不合時宜政策,可思考由行政院率各部會首長針對5+2產業創新計畫、能源轉型、前瞻基礎建設、改善投資環境及新南向政策等計畫,由政府主動檢視及發布相關進度,在全球及各國時局變遷的前提下,主動與民眾溝通進度與困難,聽取各界建言,重振社會信心。
面對快速變遷的國際經濟情勢及我國產業當前的課題,政府不僅應該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擬定策略,並且踏實解決問題,更應該鞭策各部會在同一方向上,齊一腳步,同心協力,並且能夠與產業同甘共苦,台灣的經濟才有振興的可能。



聯合/「沒有不敬」的統計事實


2017-09-25 02:0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賴揆的「愛滋首因男男同性戀」之說惹爭議。 報系資料照



賴揆的「愛滋首因男男同性戀」之說惹爭議,行政院急滅火。賴清德一開始就強調「統計事實」,表示「沒有不敬」。賴清德醫師出身,相信科學事實,不若多數滑頭的政客唯以政治正確表態。但他身為政治領袖,也許該更深刻、更謹慎去理解,很多所謂「事實」背後的社會制度性陷阱
數字會說話,但統計上相關性高的現象,卻不一定能反映因果關係的「真相」。例如,根據統計,美國非裔男性犯謀殺案且被定讞的比率,遠高於白人,這是事實;但真相是,非裔受害於社會歧視、甚至審判制度偏見,比率更高得多。
也是根據統計,許多國家的貧窮階層,在智商測驗及學業成績的分數低於全國平均,這是事實;但真相是,那些孩童從人生之初就處於資源不利的起跑點,且各項測驗設計本身就存在文化偏差因素。再如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桑默斯,曾說女性在科學及工程領域的頂尖成就比率偏低,原因包括女生在校的科學和數學成績低於男學生,結果引發抨擊。雖有人以統計「事實」相挺桑德斯,但大部分民眾憑常識就能看出後天的社會因素影響,菁英的教育工作者此言確實不妥。
很多刻板印象存在,一開始確實基於「事實」但社會若要往更平等、更公義前進,就得挖掘「真相」,減少因社會歧視所造成的「不平等事實」。賴清德須站在政治領袖的高度思考,別像個醫師振振有詞「統計事實」。




聯合/可嘆!蔡英文竟搬修憲來擋赦扁


2017-09-25 02:0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昨在民進黨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拋出憲改主張,宣示將自黨內開始啟動憲改,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 記者陳柏亨/攝影


民進黨黨代表連署得氣勢磅礴的「赦扁」提案,給足了蔡英文壓力;誰料,雷聲大、雨點小,最後因現場人數不足而由蔡主席裁示交中執會處理,草草收場。令人意外的是,為了轉移「赦扁」大戲的焦點,蔡英文竟拋出「憲改」的震撼彈,揚言要修憲打造權責相符、分工清楚的憲政體系。藉修憲議題來抵擋赦扁的壓力,可謂「千斤撥四兩」,實在可嘆!
在全代會前,包括陳菊、林佳龍等參與赦扁連署的縣市首長都說,相信蔡英文會有足夠的「智慧」處理此事。如果這樣的處理,就是所謂蔡英文的「智慧」,如此顯不相稱且南轅北轍的手段,只讓人看了背脊發涼。原因是,面對赦扁問題,蔡英文原本有絕佳的機會宣示她的護法治、反貪腐的決心,她卻選擇含糊以對,和稀泥帶過;而在當前國內民意四分五裂、社會毫無共識的情況下,她卻企圖發動更撕裂國家的修憲運動,藉以轉移黨內的壓力,這究竟是何盤算?
不可否認,這次八成五黨代表參加赦扁連署,是對蔡英文一次嚴重的逼宮,逼著她要在此議題上攤牌。民進黨那麼高比率的黨代表認同赦扁,當然是該黨的墮落,但也無非看準了蔡英文聲望驟跌,覺得有機可乘。在正常的情況下,蔡英文身為總統,應該直接表明立場,說明此事可不可行,依法論法還需要滿足什麼前提,例如陳水扁先認罪、悔過、接受未了審訊,並交出未追回的貪汙款項等,同時由民進黨發動修改《赦免法》完畢,才算滿足特赦要件。如此,才是就事論事的作法。
然而,蔡英文遲不表態,僅以「執政黨不是以黨領政」、「每次看到那七個字」作為託詞,拉開自己閃爍迴避的空間。更糟糕的,蔡總統還派出親信人馬,與陳水扁討價還價談「局部特赦」的可能性,讓扁得寸進尺。這種「私下喬」的作法,不僅踐踏法治,也把法制推入政治運作的不透明角落,是迴避輿論監督的障眼法,極不可取
進一步看,赦扁與否,應有法律面、政治面、人道面、社會和解面等的多方因素必須考慮。其中,「人道面」的問題,馬政府以保外就醫等寬大處理,其實已妥適解決。蔡英文要處理的,就是在符合法制的前提下作政治面考量,讓這個社會的共同心結與腫瘤能夠消解。蔡英文不願向挺扁勢力屈服,這點值得讚賞,至少守住法治和價值堅持;問題是,蔡英文最後使出修憲的絕招來對抗赦扁壓力,想要用最高層次的憲法議題來轉移民進黨和社會對赦扁的關注,這樣的心思未免太過刁鑽,也太過不可思議。試想,連法律面和政治面的問題都不處理,就直接跳到憲法,這不會太「空心」嗎?
蔡英文選擇在全代會拋出修憲議題,首先就踏出了錯誤的第一步。憲改必須爭取全民共識,蔡英文卻在黨內提出,使之變成黨內算計,不免矮化了修憲的意義。其次,搬憲改議題來阻擋赦扁,不僅層次太不相稱,也汙損了修憲工程的嚴肅性。第三,以台灣內部對立的氛圍,談修憲恐怕極難獲致一致的共識,結果反將把社會推向更分裂的深淵。第四,蔡總統上任以來,擅自擴權並踐踏法制的作為層出不窮,例如鴨霸追討及沒入政黨及社團法人財產、總統越權指揮內閣官員、立法院長蘇嘉全濫用「一事不二議」原則使前瞻預算便宜過關等,事件歷歷在目。一個擅權者,適合主導修憲嗎?
蔡英文就任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長於說大話,卻拙於做實事。賴清德入閣能得到這麼多掌聲,即反證了蔡英文和林全的眼高手低。而今,她為阻扁而提出修憲之議,只能讓人冷汗直流。最諷刺的是,蔡英文雖擋住連署赦扁行動,但陳水扁回敬她的那句評論:「修憲是為謀一黨政治之私」,還真是一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