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經濟/內閣換血 應彰顯施政宏圖

.聯合報社論..兩岸監督條例:沒有狗的繫狗繩
.聯合報黑白集.郭台銘會不會選總統
.經濟日報社論.內閣換血 應彰顯施政宏圖









經濟/內閣換血 應彰顯施政宏圖


2017-02-07 00:1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一如預期,行政院在年後進行內閣小幅改組,替換了四位內閣閣員。原本內閣成員更動是一個重新宣示施政宏圖、提振人民信心的良機,可惜此次更換閣員並沒有帶來太多正面評價,似乎無助於提升人民對於政府施政的信心。
政府政策成效之良窳通常需要時間驗證,好的政策可以通過考驗,但政策成效要好,除了靜待時間考驗外,如何在一開始就能取得較多共識、建立人民信心,也往往是政策能否順利推行以取得未來良好成效的關鍵。新政府上台八個多月以來,的確戮力推出不少新政策,努力程度自不待言,但若干重大政策在一開始即爭議不斷,難以順利排解,至少已抵銷了一些推動的動能,使得可能的成效打了折扣。
事實上,新政府不缺願景與策略,無論是打造良好「創新、就業、分配」的環境或是「連結未來、連結國際、連結在地」的經濟策略,都四平八穩,也都能取得人民認同,重要的是如何透過細膩的執行措施與足夠的溝通能力來讓人民相信政府具有恢弘的格局與目標,真正建立人民信心,推動各種改革。內閣是最重要的施政主體,閣員的組成與表現當然是首要關鍵,我們也可藉此來檢視現行內閣的問題。
由此次人事安排來看,林聰賢縣長和林美珠政委是最值得觀察的案例。林縣長在發布為農委會主委前,各界還盛傳可能接掌的是衛福部或勞動部,縱使林縣長是政治長才,在宜蘭的執政績效不差,但在風向球式地耳語傳聞一番之後,大家關心的已不再是我國的農業政策,反而是林這個人與其位子。林政委接掌勞動部也是如此,她因「溝通能力」獲任,但溝通要能有效,前提是大家對此人選的認同與信心,否則必是事倍功半。更重要的是,農業與勞工政策是蔡總統屢次宣示的重要政策,但大家幾乎完全不知道他們對於我國農業與勞動政策的主張,也從不知道他們是這方面的長才。因此,這樣的人事安排當然難以達到宣示施政宏圖、提振人民信心的目的,成效未顯,倒先失一著。
此外,負責任的政府當然應適時更換不適任的閣員,但也應說明被替換閣員的不適任原因。台灣社會重人情,為曾經一同努力過的夥伴留些情面無可厚非,但在責任政策下,若連「完成階段性任務」的檯面理由都沒有,反倒只是凸顯了先前的識人不明。
就更積極的角度而言,無論是前述農業或勞工部門,或是此次首長也異動的科技與衛福部,相關人事都不該是獨立思考,必須注重全面的連結性。政府規劃的新農業不再只是過去著重照顧農民、維持生產的思維,而是一個具有高附加價值、能夠驅動經濟成長並提供年輕人就業機會的重要產業,當然要能與經濟政策相關部門配合。勞工政策在創新活動蓬勃、生產模式變化劇烈的新經濟形態下,挑戰度愈來愈高,當然也必須與經濟政策高度配合。科技政策影響創新誘因、也影響產業興衰,進而影響經濟與就業型態,自然也不宜獨立於經濟政策之外。衛福部影響醫療產業發展,刻正推動的長照與托育政策不但是帶動內需的火車頭,也與就業、民生密切相關。事實上,現時各部會面對的挑戰更甚於以往,需要的連結性與合作度也更高,閣員的合作默契也就更為重要。
或許新政府對於此四部門格外重視,求好心切地希望有更積極的表現,因此有人事更動的安排。但也正因如此,我們期待行政院能夠藉此次人事異動更清楚地說明施政藍圖,尤其是各部會間目標與政策的連結性與協調性;各閣員也應該就如何搭配其他部會以共同達成整體目標提出具體政策宣示。唯有如此,才能初步說服人民「創新、就業、分配」不會是遠在天邊的彩虹。

聯合/郭台銘會不會選總統


2017-02-07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本報系資料庫


郭台銘入主夏普不到半年,居然出現九季以來首度賺錢的紀錄有商場成吉思汗之稱的他,真有點石成金之術?
炒過一陣子郭台銘選總統的話題,看似已經消沉,但這個懸念隨時可能再被提起。
郭台銘常被比喻為台灣的柯文哲或美國的川普。但郭領導的是尖端製造業,這比起柯文哲急診室主任的才具,或川普在地產旅館業的成就,可謂皆高出幾個層次。最重要的是,郭台銘所表現的人格特質,與自命不凡的柯文哲與飛揚跋扈的川普也不一樣。直覺來說,郭台銘給人的信任感,似較柯文哲及川普這類人物為高。
何況,台灣的政治,已經走到藍窮綠絕的地步。這是台灣人在解嚴後付出三十年學費,所得到的刻骨銘心的定論。且不說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噩夢,馬英九更是遍體鱗傷,蔡英文也是灰頭土臉。難怪郭台銘選總統的話題爆出,不少人都覺得,這會不會是台灣翻轉救贖的機會?
郭台銘若選總統,已有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吳敦義及詹啟賢表示讓賢,由此可見郭的分量。而倘若他真的跳下來選,蔡英文的二○二○也不可能再躺著選了。郭台銘正像一柄懸劍,吊在下屆可能參選總統者的頭頂。
所以,不論郭台銘選不選,只要人們心裡存著他可能會選的懸念,或許對台灣的政治就是一種激勵。這也會使陷於藍綠困局的檯面人物深自警惕:民間對郭台銘的想像,其實反映了對台灣政治失能的絕望與反撲。

聯合/兩岸監督條例:沒有狗的繫狗繩


2017-02-07 00:0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5日在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上致詞,首先舉杯向台商拜年,並向台商喊話,
「台灣是各位永遠的故鄉,以台灣作為再出發的全新起點,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點」。 
記者余承翰/攝影



蔡英文總統出席海基會的台商春節聯誼會,向她最難面對的大陸台商喊話,呼喚他們回台投資。席間,蔡英文釋出「下半年」將提出兩岸新政策的說法,但訊息非直接出自其口,虛實難斷。倒是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在會中建議政府速審《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據稱,蔡英文點頭表示重視。
此時此刻,企業界重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不免讓人倍覺諷刺。事實上,蔡英文點頭回應,亦恐非表示重視或認同,而是無言以對及錯愕的成分居多。
如果人們還記得這個條例的「身世」,它是太陽花學運「反服貿」的附帶產物:示威學生要求政府必須先制訂《兩岸監督條例》,才能繼續進行《兩岸服貿協議》或其他兩岸協議的磋商和立法。而如今,兩岸關係已進入「已讀不回」的冰封狀態,所有官方的溝通管道皆已不通,各項貿易協商談判均已擱置,服貿協議也已在國會躺了三年。在這種情況下,兩岸之間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監督,卻說要加速審查該條例,豈不滑稽?
再說,當時反服貿示威者所謂的「監督」,完全是針對馬政府而發,其邏輯是「只有國民黨才會賣台」。根據這樣的偏執邏輯,民進黨政府執政,應該是「人民放心」;但是兩岸各種協商管道都已關閉,貨貿協議難再重啟,和平協議遙遙無期,兩岸數年內看起來不再有達成任何「協議」的可能。那麼,通過這項條例,到底要監督什麼?這就好像,根本沒養狗,買條繫狗繩做啥?
事實上,蔡政府上台後,行政院從未提出過其兩岸監督條例版本。目前執政黨在立法院的法案版本,是民進黨在野時期所草擬,還曾遭學運領袖林飛帆痛批其中六大缺失。至於學運當年所提的版本雖號稱「民間版」,其實是出自律師尤美女手筆。而今尤美女已成為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如此一來,這項法案若要立法,恐怕還會重演民進黨在「同性婚姻」立法時的同室操戈景象,不知誰掠奪了誰的民意。
我們之所以在此細數《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難產的背景,並不是要潑林伯豐的冷水,也不是認為這項條例不重要,而是要指出台灣政治的虛無和矛盾本質,以及這樣的本質如何對國家發展構成了虛耗和拘限。從世代正義的觀點看,太陽花學運確實具有促成社會反省的作用;但就反服貿的政治演出而言,它不僅陷入偏頗的黨派觀點,更被少數人用來破壞兩岸關係的發展。就前者而言,它固展現了新世代的聲音;就後者而言,它帶來國家和公民社會的退化而不自知。
不可諱言,正因為太陽花學運的洶湧潮水,民進黨原本正要走向務實與和解的兩岸路線,卻突然間又被沖回執意對峙的淺灘。蔡英文未上台即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節節後退,其根本原因也是因為太陽花。簡單說,一場太陽花運動,至少使兩岸關係停滯或倒退了四年。
表面上看,蔡英文的對中政策似乎自有主見;但仔細觀察,她其實只是在各路勢力、各種期待之間不斷游移:忽而被年輕世代拉走,忽而因老台獨的叫罵止步,忽而被北京的強硬激怒,忽而又被川普的態度魅惑。也因此,蔡英文在聚餐中向台商暗示,俟今年下半年中共十九大開完,兩岸政策或許會有新的機會,未必顯示她已胸有成竹,這卻可能是她在整個洪流中唯一能抓住的時間稻草,毫無踏實感可言。真正的問題是,身為總統,她把兩岸關係帶到這個地步,到底有沒有深思過國家的長遠發展和人民的感受?她自己訂出這個時間表,又有什麼道理可言?
在這樣的兩岸困境中,還有企業界掛念著《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應儘速制訂,多少令人感動。但是,對一個不想養狗的人,手中抓著一繫狗繩,豈不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