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專家之眼】誰在恐懼社會流動?他們怎麼做?有教無類

◆  【專家之眼】誰在恐懼社會流動?他們怎麼做?有教無類








【專家之眼】誰在恐懼社會流動?他們怎麼做?有教無類


2024-05-20 07:01  聯合報/ 劉明德/前四川大學副教授
台灣的貧富差距從30年前的16.8倍升至66.9倍。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什麼台灣的貧富差距從30年前16.8倍升至66.9倍呢?它當然不是單一因素使然,而是大大小小的政策所致,這些政策事實上也並非偶然,而是政府有意無意操作的結果,他們都朝向同一目標,那就是固化階層阻礙社會流動,才有今天這樣的局面。可預見的是,貧富差距只會擴大、中產家庭逐一消失。本文就來說說攸關社會流動兩個要素教育平等、社會福利

社會流動靠的是什麼?是公平的機會。2,500年前,孔子就主張平等,每個人都可以受教育,他說「有教無類」,所有人都可以向他學習,他是全世界第一個主張教育平等權的人。當然,孔子的平等不會只限於教育,而是全面性的。為什麼教育平等這麼重要?因為教育是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最有效方法;反之,限制教育權是阻礙社會流動的最有效方法。有人說「知識是第一生產力」,雖然不是真理,但也接近了。

那麼,教育如何平等?首先,它被允許;其次,門檻低;第三、要公平。至今,都已經是21世紀了,仍有國家禁止女性上大學,最有名的例子,當屬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

其次,門檻要低。門檻要多低呢?以孔子為例,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脩就是學費,學費多少呢?只要十條肉乾,就能得到最偉大導師的教誨,門檻非常非常的低。反過來說,如果形式上,法律賦予每個人受教的權利,但是,門檻很高,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美國、英國的高學費政策,例如哈佛(Harvard University),單單學費一年就要5萬6,550美元,那麼,它就變成了阻礙社會階層流動的手段。

其三,錄取資格不公平、審查過程不公開,這也是阻礙社會流動的「巧門」。你的腦子有了,你的錢甚至也夠了,但是,大門仍可以不對你開放。美國名校的「傳承錄取legacy admission)(意指有親人是同所大學的校友)」就是另一種「巧門」。哈佛校園刊物《哈佛克里姆森報The Harvard Crimson)》就指出,擁有哈佛校友親人的人,被錄取的機會是其他人的3倍、超過29%的新生,他們的父母也是哈佛校友。台灣教改從美國那裡所學來的根據所謂的「綜合素質」錄取的升學方式,起到同樣的作用-固化階層。表面公平,實質不公平,因為這當中有大面積的灰色地帶,有人為操作的巨大空間。

在所有社會中,印度社會是最不流動的,因為他們有一個階級森嚴、不可流動種性制度。種性以及內婚是鞏固階級的最明目張膽的宣示。一世婆羅門,世世婆羅門;一世賤民,世世是賤民,這世界上,還有什麼「聖法」能比印度教的種性還不公平的嗎?

為什麼有人反對社會福利?中產階層害怕社會福利,是擔心自己「被佔了便宜」,以為社會福利是在養懶漢、不勞而獲,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社會福利不只不是養懶漢,而是增加就業、縮小貧富差距、凝聚人心。其實,最反對社會福利的,不是中產,而是上流社會,因為上流社會最害怕社會流動,他們害怕自己的後代無法享受像自己現在這樣的地位和財富,社會福利則提供了社會流動的機會,讓中產以及貧困家庭,都能免於飢餓、都能上大學,而且還敢做夢以及擁有寶貴的空閒,不會因為貧窮而失去夢想,不會被房貸壓得暈頭轉向,這就是上流社會最害怕的事情,那就是中產以及貧困家庭有了夢想,是社會福利支撐起中產以及窮人的夢想

台灣政府為什麼廢除聯考?為什麼社會福利被汙名而不實施?為什麼房價高不可攀(的背後邏輯)?…這些都不過是處心積慮心計而已。我們聽到的那些被財團所控制的媒體,所說的義正詞嚴、冠冕堂皇,不過都是似是而非、掩人耳目的說詞罷了。你要相信,那只不過證明自己的愚蠢罷了,我還能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