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6341/web/◆ 聯合報社論/景氣糟透了,蔡政府卻有閒情在那裡揮霍
◆ 聯合報黑白集/民主無價,挺台有價
◆ 經濟日報社論/區域經濟整合 台灣要加把勁
經濟日報社論/區域經濟整合 台灣要加把勁
2023-07-04 00:2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不但在FTA數目成長遲緩,在出口涵蓋率,即出口享有FTA優惠占總出口比重約為10.7%,遠遠落後其他國家。美聯社
季青漫畫
蔡英文總統執政以來,由於邦交國中斷影響,台灣與尼加拉瓜、薩爾瓦多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已失效,與宏都拉斯FTA也將在今年底終止。蔡政府宣稱台灣與這些國家雙邊貿易不熱絡,失去三個FTA對台灣影響微不足道。在這段期間,政府也與巴拉圭、史瓦帝尼、馬紹爾及貝里斯等四個邦交國締結FTA,但無論就自由化範圍及程度而言,並不符合一般FTA標準;對台灣效果更是微乎其微,甚至無法彌補三個失效FTA的損失。
連同新完成四個FTA ,目前台灣與巴拿馬、瓜地馬拉、中國大陸、紐西蘭、新加坡,合計共九國仍維持FTA。台灣不但在FTA數目成長遲緩,在出口涵蓋率,即出口享有FTA優惠占總出口比重約為10.7%,遠遠落後其他國家,而且絕大部分是來自蔡政府當初急欲除之而後快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一直是台灣最優先選項,政府強調早已做好準備,但在決策延宕下遲遲沒有申請。直到被台灣視為條件較差的中國大陸在2021年9月提出申請超車後,台灣才正式申請,但已經處於被動。
CPTPP最近即將召開執委會,台灣念茲在茲期望可以成立加入工作小組;為此也先後開放美國萊豬、日本福島產品,甚至加拿大全齡牛的進口,但迄今仍得不到上述國家的公開支持。CPTPP已經成為兩岸角力戰場,兩岸申入儼然已成為零和博弈。但以最近今年CPTPP輪值主席國紐西蘭總理訪問大陸,簽署多項協議,在今年順利成立台灣工作小組的困難度不低。
區域經濟整合落後,也連帶影響出口,出口持續衰退已使經濟連兩季負成長。台灣所有主要市場均呈現下滑,其中以中國大陸衰退最明顯;另外傳統產業的非零關稅產品,衰退幅度遠超過以半導體為主的零關稅項目。除了景氣變化因素外,欠缺FTA網絡也是重要原因。
最近是否重啟服貿的議題成為焦點,蔡政府除了以服貿已經過時而反對外,更以在全球與中國大陸脫鉤下,與大陸啟動談判會影響台灣與其他國家洽談的進展;卻漠視即使各國在圍堵中國下,還是與中國大陸廣簽協議的事實。
除了對外區域經濟整合不順外,台灣內部經貿體制建構也落後。政府當初承諾推動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迄今毫無進展;以致未來兩岸即使有機會重啟談判,成果也無法落實。
蔡政府任內全力營造與美國關係,今年6月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首批協定。政府強調此成果不但是台灣區域整合重大進展,更是台美關係的里程碑,並可為台美FTA鋪路。平心而論,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完善台灣經貿體制有正面助益,但欠缺市場開放而使得效果大打折扣。
蔡政府時期歷經CP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兩大區域經濟整合協議簽署及生效,台灣均被排除在外,目前已承受衝擊。其次相較於中國大陸已完成與東協及紐西蘭FTA升級版,台灣在推動既有FTA升級也毫無作為。另外一些功能性的協定,例如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台灣也難以切入。
近年來全球區域經濟整合不但進展快速,還更為多元化;但台灣幾乎仍在原地踏步,在各方面均無法開疆闢土。蔡政府全力美化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強調可以做為台灣推動區域經濟整合的指標;不過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對台灣雖有加分,但絕非萬靈丹,現實面更無法緩和台灣出口衰退的頹勢。
台灣無法因應區域經濟整合多元化趨勢,更因欠缺宏觀策略而無法突破,幾乎已經看不到競爭對手的車尾燈。在兩岸關係更加險峻下,使得台灣區域經濟整合之路變得更窄,未來的挑戰勢必更加嚴峻。
聯合報黑白集/民主無價,挺台有價
2023-07-04 00:2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英國前首相、現任下議院議員特拉斯(右)、外交部長吳釗燮(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英國前首相特拉斯五月訪台,被說成「國際友人挺台」樣板。正代表民進黨參選的賴清德也大讚她:「對民主自由價值堅持」、「用行動表達對台灣支持」。如今答案揭曉,原來她「挺台」一趟的價碼,是九萬英鎊。
特拉斯只當了四十五天首相即倉皇下台,任期毫無光榮可言。政府外圍組織卻還邀她訪台,真的是搞不清狀況。特拉斯當時賣力表演,一方面誇蔡總統展現領導力,一方面提出「經濟版北約」要合力抗中。但其同黨議員卻不埋單,指她是作秀外交,「以台灣安全為代價,刷自己的存在感與能見度」。評語實是一針見血。
標價挺台,特拉斯並非首例。美國前國務卿龐培歐去年九月訪台,價碼是十五萬美元。美國前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我黨政部門光是發動遊說,便花掉三一四萬美元。國際友人訪台挺台,都是錢堆出來的。
今年外交部預算用於「接待外賓」項目,較去年增加五千六百萬元,增幅達一成五。這些經費由於是公開預算,或因美英等國遊說金額透明化,才無所遁形。事實上,藏在機密外交布幕下,支付外國政要的出場費,更不知凡幾。訪客挺台多用力,得看價碼。
特拉斯訪台時,還因寧可逛夜市、不見在野黨引發爭議。如今真相大白:原來是誰出錢,就幫誰演戲;若要加戲,除非加錢。
聯合報社論/景氣糟透了,蔡政府卻有閒情在那裡揮霍
2023-07-04 00:2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副總統賴清德20日宣布,公、私立大學1年學雜費落差約5萬元,教育部將至少補助2萬5000元以上。記者曾學仁/攝影
為了幫賴清德的總統大選造勢,行政院各部會最近閘門全開,各種補貼救急措施悉數出籠。教育部祭出對私立大專院校學費補貼,每人三.五萬元,高中職學費全免;內政部祭出房貸補貼,每戶三萬元;勞動部不惜動用「勞動保險基金」,讓無薪假的勞工每月可領取九千七百元補貼,期限從半年延長為一年。國防部和教育部還推出就學服役「三加一」方案,補助提供彈性修課計畫的大學,每人六萬到十二萬元。
上述各項補貼計畫,林林總總加起來,一年要花掉國家近千億的經費。行政院長陳建仁在拍板學費補貼方案時大剌剌地說,去年政府有近五千億的超徵稅款,所以有能力這麼做。陳建仁顯然忘了,在他接任閣揆前,蔡政府已經把去年這四千五百億元的超徵稅款做好分配規畫。其中,七百億分配給地方政府,一千億用於補貼勞健保和台電虧損,一千億用於「加強韌性經濟」,剩餘的一千八百億元則向每個國民發放六千元現金。如此加減起來,行政院最近撒出的千億元補貼,莫非是大幅挪用了「加強韌性經濟」的千億元?
政府財政除須遵守「量入為出」原則,也必須接受內部的審計及國會的監督;否則,即談不上「遵守財政紀律」。如果陳建仁把「加強韌性經濟」的千億經費,都拿來發放各式各樣的補貼,雖照顧了一些弱勢群體,卻與「發展經濟」及「強化韌性」的目標背道而馳。尤其,民進黨為了選舉買票的自私目標,推出了許多救急性的短期措施,但每一項都可能淪為無法消化或戒掉的長期政策,未來勢必成為國家嚴重的財務病兆。「寅吃卯糧」的結果,甚至可能危及下一代的未來,成為他們不可承受的負擔。為了一次選舉,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明智嗎?
先問一個最直接的問題:去年政府有四千多億元的超額稅收,今年還會有同樣的榮景嗎?如果沒有,那麼今年陳建仁揮霍的這些補貼政策,明年要如何延續下去?要去哪裡挖東牆、補西牆?而今年受惠的人,一旦明年斷炊了,他們的處境不會變得更糟、更難因應經濟的困頓嗎?
其實不必等今年過完,僅從上半年各種景氣指標的墜落觀察,今年經濟不可能好,甚至可能很糟,已可預期。讓我們用一些數字來提醒陳建仁:財政部的統計,今年五月台灣的出口年減十四%,這已是連續第九個月負成長。經濟部的統計,五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十五.七%,是「連十二黑」,亦即已持續一年惡化。國發會的景氣對策信號,五月繼續亮出「藍燈」,這已是連續第七顆藍燈,顯示經濟動力不足。看到這些數字,陳建仁仍覺得今年稅收有可能大幅超徵嗎?
主計總處原預估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可達二・七五%,到五月已下修為二.○四%,是八年來的最低。然而,最近中央銀行更將經濟成長率下修為一.七%,直接戳破了經濟「保二」的迷思。我們要提醒的是:當台灣經濟發展碰上結構性轉型的瓶頸,景氣日漸惡化,而政府卻一味揮霍,將原本應用來振興經濟的本錢拿來胡亂撒幣補貼,只為貪圖執政黨一時的選舉利益。這樣短視近利的執政者,還能讓人民再相信它一回嗎?
政府照顧弱勢是天經地義,問題是,經費來源要「取之有道」,不可挪東用西,以欺罔的手段遂行自私的目的。尤其,台灣經濟正處於低迷,許多結構性問題亟待解決,行政院卻將「加強韌性經濟」的經費拿去任意補貼。試問,被犧牲的經濟的韌性,誰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