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6783/web/
◆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的志氣,別卡在私心算計
◆ 聯合報黑白集/備胎遠比破胎強
◆ 經濟日報社論/陸推數位貨幣 將重塑金融生態
經濟日報社論/陸推數位貨幣 將重塑金融生態
2019-11-12 23:3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日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會議中,提到要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語音方落,陸港股多檔區塊鏈股票集體暴升,A股多達百股漲停,港股以近年均曾發表區塊鏈白皮書的騰訊及美圖公司領漲。習近平肯定不是在炒熱股市,甚至也未必與提振經濟或拉動科技產業有關,更大的可能,或許與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即將推出數位貨幣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有關,為DCEP作一舖墊。
DCEP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推出的全新加密電子貨幣體系,將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即人行先把DCEP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社會大眾。
無獨有偶,先前臉書(Facebook)亦有意發行加密貨幣Libra。對比DCEP與Libra,兩者在安全性、架構、理念等方面十分相似,但DCEP在保有Libra優點的同時,卻具備了Libra難以成為世界貨幣的一些重要條件。
據了解,中國DCEP的研究設計開始於民國103年(2014年),遠早於Libra,DCEP是人行在數位貨幣領域多年研究的結果。中國為何要大力投入有關數位貨幣的研究?中國為何又在此時決定推出數位貨幣?前一個問題關乎戰略性的思考,後一個關乎戰術性的配套。
就戰略性的思考而言,自民國60年(1971年)8月15日美國毀諾單方面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美國占盡了全球便宜,全球也吃盡了美國苦頭。美元霸權的威力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罔顧貨幣紀律,濫印美元,流往各國,套取各國寶貴的資源,美國占了他國便宜之餘,還不斷指責他國對美國享有巨大順差,占了美國便宜;通過美國主導的SWIFT(國際支付電匯體系),不但以壟斷匯款交易賺取巨額利潤,更經常以此為「武器」,制裁所有想對付的國家。
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早已不滿,小國無可奈何,大國則另起爐灶,以自己的主權貨幣國際化來規避傷害,如日圓、歐元、人民幣都是如此,但這是一條艱辛漫長之路,且風險不小。如今中國另闢蹊徑,走一條迥然不同於傳統國際化的道路,以數位貨幣DCEP來挑戰美元霸權。
所有通過區塊鏈方式來發展的數位貨幣,如比特幣、Libra等,都對主權貨幣如美元會構成挑戰壓力,但成功機率相對不大,以DCEP方式推動的人民幣國際化卻不一樣,因為DCEP已具備了一個十分關鍵的戰術配套,即一個已顛覆全球的移動支付方式。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技術進步及應用普及,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已經覆蓋14億人。從線上到線下,從每一筆不同性質的消費交易,移動支付已徹底打破了傳統支付在空間上、時間上的侷限性。民國107年(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規模達39兆美元,美國則是1,800億美元,差距達數百倍。移動支付使得個人的資金往來信息沉澱下來成為信用數據,使得企業在業態層面有了極大的創新。
此外 ,在電子支付幾乎終結了中國的紙幣流通之後,對國家的鑄幣權和國有金融體系衝擊極大,也必須用區塊鏈方式,將其整合到國家權力之下。所以,在區塊鏈發展下的DCEP,在國際的意義是創造一個與美元平行的結算體系,用以衝擊及挑戰美元,在國內的意義則是強化對金融體系的透明監管。
臉書執行長查克柏格10月23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說,「如果Libra不做這件事,中國央行的數位貨幣將會做。」Libra面對的最大障礙,是因為它挑戰了美國的主權貨幣,所以不易為美國政府接受。
中國不然,中國基於本身的戰略需求,由政府及央行發行主權數位貨幣,不但具備了安全性和便捷性,更與主權的信用、與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財政收入、黃金儲備掛鉤,並且還以特殊機制確保不會濫發貨幣。
可以預見,DCEP的橫空出世,做為一種新世界貨幣,必將重塑全球金融生態。
聯合報黑白集/備胎遠比破胎強
2019-11-13 00:3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左)選擇行政院前院長張善政(右)出任副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宣布與張善政搭檔,形成「國政配」。張善政稍早回應媒體時證實此事,強調「不讓蔡英文做第二任」,言行坦率,沒有傳統政客的矯情。無黨籍的張善政,以行動證明出身背景、行事風格都很「非典」的國政配,不走權謀路線,而是志同道合,為正藍暈染出新意。
張善政不耍花槍,民進黨的反應卻很落漆。綠營譏諷他是「備胎」,見縫插針沒創意;更不堪的是拿人名作詛咒文章,說張善政要替韓國瑜善後、善終。綠營完全執政四年,就剩這點口舌本事?這也可見台灣「回歸善良政治本質」之迫切,白胖口臭心黑的代議士,正是導致民主質變的癌細胞。
綠營捅刀張善政,也在賴清德初選傷疤上畫出新傷口。副總統是備位元首,確如總統備胎;但是,賴清德卻是被蔡英文用政治扁鑽戳破的「破胎」。
賴清德說過「不當副手」,他年初下台為小英善後,隨即偷襲初選爭大位,如今又以團結之名接受勸進;這不是善變是什麼?要論「有用」,賴清德之用在於收編獨派選票,他是蔡英文必備而不能用的破胎。
張善政勝於賴清德,關鍵在「忠誠」。蔡賴之爭動用國家機器,堪稱權鬥典範;兩人合體,只會提醒選民何謂背叛初心、背叛同志、背叛民主。尤其,前一個「蔡賴配」在民國107年(二○一八年)的選舉中已遭選民淘汰出局,如今竟能再改裝升級登場,台灣真要讓它再耗四年?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的志氣,別卡在私心算計
2019-11-13 00:3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邀集黨內大老舉行「英雄宴」,會同各地台商會長,共呼團結支持韓國瑜。這排場並不是沒見過,但需要大擺「團結會」,說明內部團結真的有待加強,其源頭不外某些人爭權奪位的私心算計。正當國民黨內為不分區立委提名相持不下,各陣線選舉部署尚未到位,皆投射出這次英雄宴背後的用心良苦。
國民黨一向勇於內鬥而怯於外戰。四年前大選慘敗,正是因為幾個大咖畏怯懼戰,反而是洪秀柱身先士卒,結果卻又擔心傷及立委選情而臨時「換柱」。國民黨大敗後,全黨士氣消沉又遭蔡政府清算,誰也無法倖免。這回又因大老精算太多,東扯西拉,一盤棋局驟然遭橫空出世的韓國瑜奪去;大老們嘴裡喊著團結,卻始終放不下心中的不甘。
照理說,藍營公推韓國瑜為總統候選人,就當齊心一致,締造去年選舉時「探子、燕子、禿子」的合作氣勢來應戰。但此際,這個推說「市民就是我的競選主委」,那個宣稱「時間還早、到時再說」,藉口說不完。究其實,一是對初選結果不甘心,二是怕選局失利背責任,三是端架子誇示自己的分量。這些人不斷精算個人得失,又把對政黨和國家的大局利害置於何地?再說,競選總部主委並非什麼大不了的職位,迄今選戰只剩兩個月,黨內大咖卻你推我辭,沒有人要一肩擔下。這種「怯於為公」的表現,真是讓人掩目。
洪秀柱和韓國瑜這些「非典型」國民黨人能屢造風潮,靠的就是敢拚能戰、奮不顧身的勇氣,這正是對那種長於宮鬥、喜好大轎的「大老文化」的反撲。藍軍去年選舉締造了大好形勢,明年國會原可望有不錯的斬獲;但為了吳敦義想要列名不分區立委,卻自滅志氣地說「能拿十四名已是上策」。如此赤裸的表態,恐是未戰先衰的表徵。
最讓人瞠目結舌的是,當輿論皆曰不可,趙少康更發出「英雄帖」要求藍營大咖都跳進來衝選票,藍營六成議長更直諫吳敦義應排在安全名單邊緣以激勵士氣;然而,黨內仍有一批「擁吳派」堅決要將吳主席排入前段。事實上,因抬轎者冒進或愚忠終而摔倒坐轎者的場面,人們不是沒見過,吳敦義務必要小心。如果他的轎夫是奮勇衝向民進黨,他當然可以獲得喝采;但如果這衝的只是自己的排名,那就要小心弄巧成拙,後座力強大。
不分區立委名單原是現實與理想的結合,要展現政治理想,同時也向政治現實折衷。民進黨是以派系權力分配為主軸,再穿插社運及文青人馬點綴;國民黨當然不必故作清高,但要搶政黨票,不能沒有呼喚社會注目的號召。卓榮泰敢立下「國會不過半,就辭黨主席」的軍令狀,國民黨的氣魄呢?
選戰已至關鍵時刻,國民黨明明擁有十五席縣市長的優勢,卻從未擰成一條巨繩,共同為立委及總統選情衝刺。韓國瑜請假參選後,確實更能主導選舉議題,民調也呈現逆轉的勢頭;接下來,就看藍軍整合的本事與志氣有多大。國民黨要知道:這場選戰不能有敗戰的選項,若不能拿回政權,未來四年的清算鬥爭只會比目前慘烈百倍,什麼個人小江山都是假的。吳敦義無論出不出任競選總部主委,都不可能推卸最後的成敗責任;若明明可當「救黨中興」的功臣,卻變成「私心禍黨」的罪人,那就愚不可及。
對台灣民眾而言,國民黨的勝負絕非選戰重點,大家關心的是台灣的未來能否改變。民進黨完全執政三年,兩岸關係惡化、外交陷於傾頹、經濟情勢不振、社會撕裂更甚,這絕非人們想要的局面。問題在,國民黨能不能衝出一條新路,扭轉台灣沉淪的命運。如果國民黨人還在斤斤計較自己的利益,還在上演你請我推的宮廷大戲,這如何能贏得選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