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敲響美元霸權警鐘?
◆ 大陸推數字貨幣 護政權才是重點
◆ 聯合筆記/韓蔡勞保交鋒 僅此一招?
◆ 孫中山誕辰紀念日 蔣渭水的心事
◆ 慶祝醫師節 多點健康公益
◆ 拿機場服務費發展觀光 違憲!
◆ 港人台審 司法的公信指標
◆ 漫畫/敢不來?記下來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韓蔡勞保交鋒 僅此一招?
2019-11-11 23:50 聯合報 許俊偉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繼學貸免息政見,再拋勞保、勞退、就保等協助低薪的「勞動三箭」。 記者陳正興/攝影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陣營上周端出勞工政見,喊出勞退、勞保、就保「三箭齊發」,其中有關勞保基金入不敷出的問題,韓提出「不能少領、政府負責」原則,具體作法要在二年內編列一千億元撥補勞保基金,之後,每年在維持基金適當水位的原則下,持續撥補;並提高勞保基金投資運用收益。
蔡英文總統隔天受訪時則說,明年起會每年以兩百億元挹注勞保基金,還說主張要把錢用出去的人,就要注意到財源籌措問題。
韓蔡在勞保議題交鋒,但攸關千萬被保險人老本的勞保財務黑洞問題,雙方都「避重就輕」,也難得「有志一同」的都提出由政府預算撥補。但解決勞保財務問題,僅此一招?
根據勞保局最近一次的勞保基金精算報告顯示,預估勞保基金民國115年(二○二六年)恐將虧空,距離現在只剩七年,而且破產速度比上回精算報告又加快了一年。
但藍綠總統參選人看來都不想在大選「得罪」勞工,反正破產時間不在下屆總統任內,因而沒人敢展現guts表態力行勞保年金改革,只能紛紛提出政府預算撥補來「聊表心意」。蔡政府更在軍公教年改後,一路將勞保條例修正草案的勞保年改案「冷凍」在立法院至今。
政府預算撥補形同全民埋單,不僅老本被砍的軍公教納稅人要跟著負擔,對勞工來說,也形同像是拿自己的錢來貼補自己的老本。
再說,政府預算撥補也許可多少延後勞保基金虧空的時限,但治標不治本。勞保基金財務的關鍵問題在「繳少、領多」的結構性問題,政府預算撥補頂多只能延緩基金水庫乾涸時間,卻無法改變水庫持續出水(給付)大於進水(保費)的結構性問題。
隨著高齡化、少子化的人口趨勢,未來年金給付恐將持續增加,繳保費的人則是愈來愈少,加上低薪的經濟結構,保費收入勢必相形見絀,勞保基金水庫出水大於進水的情況要是加劇惡化,基金負擔勢必一年比一年更沉重,政府撥補只是杯水車薪。
勞保基金需要穩定、永續的改革,僅靠政府預算撥補只能暫解燃眉之急,絕非長遠之道。未來要是勞保基金加速衝向懸崖,政府屆時若像蔡總統所說有財源籌措問題,無多餘財力挹注解救,難保不會是整個國家跟著破產。
孫中山誕辰紀念日 蔣渭水的心事
2019-11-11 23:54 聯合報 楊儒賓/清華大學哲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新竹市)
1923年治警事件,蔣渭水一審判決無罪,但最後仍以判刑四個月三審定讞。圖為檔案管理局2015年展出首度曝光的蔣渭水治警事件一審無罪判決書。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十一月十二日是孫中山誕辰紀念日,在他誕辰二十二年後,一位和他同職業、同志業的革命家蔣渭水降生在日治時期的台灣,他後來創立了日治殖民時代台灣唯一的反對黨—台灣民眾黨。在後來的後來的後來,又有一位醫生也創了黨,連名稱都一樣。
蔣渭水應當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但他的心事似乎不太受到正視,雖然他的心事是遮掩得那麼清清楚楚。
民國12年(一九二三年)治警事件爆發,當時台灣重要的反對運動人物幾乎被一網打盡,蔣渭水自然也名列其中,被判刑四個月。在法院起訴時,法官質疑他既然身為日本帝國臣民,何以族群欄上寫中華民族?蔣渭水駁斥道:法官混淆了政治與民族的關係,國民是政治的範疇,族群是民族的問題。他身為日本帝國的國民,這是政治的現實,但他屬於中華民族,這是民族文化的事實。血緣文化的傳承是無從改變的。
法官不知有沒有被說服?但似乎沒有更怪罪之意。只是,蔣渭水的「中華民族論」真的那麼非政治嗎?他的話語如果真要非政治,他該說自己屬於漢族。國籍再怎麼改,改不了民族的事實。日治時期大部分的台灣反對運動人物用以畫清自己和統治者的界線,主要的武器就是漢文化,漢民族所賴以生存的文化即是漢文化。
但中華民族不等於漢族,在十九世紀末中國革命力量興起前,或者說在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中華民國成立之前,「中華民族」一詞有多少人用?有「中華民國」一詞,才有中華民族,有「中華民族」的創造,才可安頓中華民國。辛亥革命之前,中國主要族群的識別記號是漢族,民國成立了,各民族平等共存是政治現實,所以漢族退位,「中華民族」應運而生。日治時期的台灣人大部分隸屬漢族,何來中華民族?蔣渭水錯怪日本法官了,中華民族是真正的政治語彙。
蔣渭水想什麼?日本軍警焉能不知。他自己在台灣成立台灣民眾黨,但老是關心隔海的中國國民黨。他的台灣民眾黨黨旗既像中華民國國旗,也像中國國民黨黨旗,他的黨旗幾經更換,但萬變不離其宗,很青天白日。他是黨魁,但對中國國民黨的黨魂卻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孫中山辭世,蔣渭水痛惜,遠甚國民黨人,他一再撰文弔之,「孫先生雖死,而三民主義是還活著……泰山頂上的鐘聲停了,但餘聲還嘹亮著。酣睡著了的人們也漸漸地醒起來!」其文頗有「日暮途窮,人間何世」之憾。他不寫自己的台灣民眾黨黨史或大肆宣揚我黨理念,卻舊情綿綿,寫了厚厚上百頁的中國國民黨史。蔣渭水一生的文字,以此篇最長。
能怪日本統治當局老是懷疑這些反抗運動分子不服王化,老是幻想自己是有悠久歷史的民族,老是想和對岸政權唱和嗎?蔣渭水大概沒主張武裝暴力革命,以推翻日本殖民政權。他應也沒說過自己是中華民國國民,身在曹營心在漢。但他說自己是中華民族,難道有實質差異嗎?而他生前心事,知道的人何止日本帝國的檢調人員。他當時除沒使用「中華民國」一詞的名義外,擦邊球已打得滿天飛,他表達得已經夠清楚了。
大陸推數字貨幣 護政權才是重點
2019-11-12 00:05 聯合報 楊宗鑫/研究人員(台中市)
展望數位貨幣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穩定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全球跨境支付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普惠的方向發展。 (中新網)
繼上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習近平力倡區塊鏈後,中國人民銀行也在本月初與華為公司簽約,試圖運用區塊鏈發展數字貨幣的意圖明顯。而外界評論,多從政治面切入,認為中國有意藉此挑戰美元霸權、建構一帶一路國家通用貨幣。
這般遠大意圖,當然有可能出現在中共高層想法中,但就實際而言,對一項尚未成熟的技術做出如此想像,似過於高調空談。初步階段,或許內部治理及防弊方為重點,畢竟中國在面臨外有美國貿易制裁、內有經濟成長不佳等不利因素下,維持穩定統治才是當務之急。
那麼,數字貨幣要如何維穩?這可能會先體現於刑事偵查面,進而反饋治理的現代化。威權統治一大弊端,是人民及媒體難以有效監督政府,以致公部門內部黑幕幢幢,金錢的流向更是一團爛帳。這種沉痾在數字貨幣落實後,隨著所有帳目流動公開透明化,將得到改善,能有效預防洗錢行為。
洗錢是許多犯罪的前置作為,如財務能攤在陽光下,中國至少將解決幾類犯罪問題。首先是貪汙:無論貪官以現金藏於私人密室或存入國際帳戶,在紙鈔使用機會銳減、交易線上化後,不明財產將無所遁形;其次是毒品交易:為了避免留下犯罪證據,毒梟多半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這種模式也同樣將被打破;最後是恐怖主義:中國為了預防國際恐怖組織資助境內新疆、西藏分離運動,對於海外資金嚴加監控,未來也能更容易防範。
其餘諸如詐欺、人口販運、偽造貨幣等中國常見的犯罪,亦可望得到解決。試想在一個國家內,政府藉由嚴刑峻罰有效控制了殺人、傷害等暴力犯罪發生率,再透過數字貨幣改善了非暴力犯罪存在空間,則社會治安將直接改善,政府統治權威亦將樹立,或許這才是習近平日前在第十九屆四中全會所說「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的正確解讀方向。
這種改變,需費時多久呢?由中國幾年前在行動支付領域的跳躍式發展來看,只要政府有心投入,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數字版人民幣即可問世。
大陸敲響美元霸權警鐘?
2019-11-12 00:00 聯合報 石齊平/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香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示:「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其用意在為全球第一個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作舖墊。 (路透)
先看一系列相關的關鍵時刻:
─民國97年(二○○八年)九月十五日,世紀金融海嘯爆發;
─民國97年(二○○八年)十一月一日,比特幣概念由中本聰提出,民國98年(二○○九年)一月三日,比特幣正式誕生;
─民國108年(二○一九年)六月十九日,臉書宣布了Libra加密貨幣計畫;
─民國108年(二○一九年)十月廿四日,中國大陸領導人強調區塊鏈的重要;未久,中國央行行長指出,中國將以數字貨幣取代部分人民幣。
這些,都緊聯到美元霸權的地位,上世紀二戰以來的美國霸權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元霸權之上的。
美元霸權奠基於兩個基礎:一、民國33年(一九四四年)的布列敦森林市會議,美國在英國代表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的強力反對下,仍堅持以美元作為二戰後的國際貨幣;惟承諾美元發行須以十足黃金作準備;二、民國60年(一九七一年)八月十五日,美國單方面毀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此後,美國形同擁有全球唯一獨占性印鈔權,開始肆意濫印鈔票換取他國寶貴資源。不僅如此,美國並通過建立SWIFT(跨境電匯支付系統),動輒以切斷美元流動及凍結美元資產來要脅及制裁美國想要對付的國家。幾十年來,全球所有國家面對美元霸權都束手無策。
美國也對美元霸權的鞏固花了極大力氣,建立了難以被挑戰更遑論被攻克的「馬奇諾防線」。美元霸權的「馬奇諾防線」有三條:一、在民國60年(一九七一年)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後,深怕失去公信力被各國棄用,乃與沙烏地阿拉伯形成祕密交易,承諾確保沙國皇室政權誘使沙國鼓動全球石油交易需以美元進行,這保證了美元作為全球國際貨幣的條件;二、如有任何國家想以其他貨幣挑戰美元,如民國92年(二○○三年)伊拉克的海珊,則出兵以武力鏟除;三、類似情況,如軍事動武條件尚未具備,則動用SWIFT加以制裁,如伊朗。迄今為止,美國無往不利。
在美元霸權下,中小型國家無可奈何,少數大國則不甘就範,以將自己主權貨幣國際化的方式來規避部分的利益受損,如日圓、歐元,雖取得部分成功,但過程艱辛,代價昂貴。民國97年(二○○八年)金融海嘯後,中國也為形勢所迫,走上同一條路,吃力的希望讓人民幣國際化。通過十年努力,並非一無成果,但進展明顯緩慢,且前景充滿不確定及風險。
此時,中國釋放信息,一種被稱為DCEP的數字貨幣將出世。這也是習近平日前刻意強調「區塊鏈」的用意,在為海內外認識並接受全球第一個由中央銀行發行的數字貨幣作舖墊。
臉書的Libra也因挑戰美元可能不見容於美國執政當局,但祖克伯在國會作證時提出警告,不接受Libra,美國就得面對中國的DCEP,美國將失去先機,美元霸權亦將為之鬆動。
中國是否能繞過美元霸權的「馬奇諾防線」,讓DCEP取得奇襲之效,且拭目以待。
慶祝醫師節 多點健康公益
2019-11-12 00:23 聯合報 彭壽貴/醫(台北市)
11月12日是醫師節。聯新國際醫院特別找來攝影師,幫全院醫師拍攝形象照,拉近民眾與醫師的距離,提升醫病關係。圖為骨科主任侯咸仰醫師的拍照現場。 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每年的十一月十二日是醫師節。但我們幾乎都忘了這個節日存在的意義。
依稀,只記得醫師公會會舉辦慶祝大會,對醫師的辛勞給予褒獎,對服務超過四十年、五十年…的醫師頒發獎狀。然後,醫師們聚聚餐,打一下牙祭。如果是選舉年,候選人就會來拜託一番,說說好聽的話,讚美醫師的服務,拜託去影響民眾。年輕醫師已經不認同這一套了,民眾觀念也認為醫師只是一種專業,好好做好,就是專業本分。
誠然,醫師節的慶祝,該有些改變了。最近漸漸的湧出一個夢,希望在未來慶祝醫師節時,還是要有健康公益的元素。
公共衛生學是要集體解決地區的各種因傳染、汙染,整體性的醫療疾病問題。台灣的前輩醫師,也確實曾經在瘧疾,烏腳病、B肝、SARS…,過去的公衛領域,有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贏得尊敬。
然而,有了健保,有了經濟發展,文明病樣樣來,造成醫療資源使用的困擾,有極大的原因是公共衛生部門,在教育社會大眾時,對醫療疾病,對日常飲食健康,油煙空氣汙染,迷信,燒金紙,破壞綠地…,認識宣導的不足所引起。
慶祝醫師節,正是所有醫師在共同的節日,共同來推動公共衛生,共同來濟世救人,很適合的快樂公益時間。如果可以,不妨停止大拜拜式的聚餐,公會訂個醫師節前後的星期假日,努力辦個嘉年華式的特色化妝舞會遊行。用歡樂的氣氛,對防治空汙、注意食安、預防文明病等,與社會大眾站在一起的主題,讓大眾留下印象,實際去實踐,減少疾病,妥善運用醫療資源。
平日緊守醫院診所的醫師,也許參加遊行,由白胖變成黑壯健康,且更有活力了。這樣子的「健康日」遊行,可以醫師和家人、親友,一起組隊來參加。更要歡迎年輕醫學生一起來用心規畫參與。遊行結束了,就在附近公園或校園簡單野餐,享受診療室以外的藍天綠地,輕鬆又公益。
醫師如果有這樣的醫師節,一定很高興。
拿機場服務費發展觀光 違憲!
2019-11-12 00:18 聯合報 江榮祥/律師(台北市)
機場服務費應專款專用,圖為旅客在桃園機場提領行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載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興建工程,由桃機公司自行籌資,預算捉襟見肘。但桃機公司向出境航空旅客收取「機場服務費」,須分配五成予「觀光發展基金」,僅自留五成用於機場建設。而政府近兩年實施國旅補助均從前開基金支出,形同「出國玩的人補助在國內玩的人」,引發爭議。
按《國際民航組織關於航空站及助航服務使用費政策》載明,「使用費」係專用於填補提供民用航空設備及服務所支付之成本;航空器使用人及其他場站使用人,包括終端使用人,原則上無須就未使用的設備及服務給付費用;所謂「終端使用人」,指最終消費者,例如旅客和託運人。前開「使用費」與「租稅」不同,後者係用以籌集國家或地方政府收入,通常不用於民用航空整體或特定支出。
準上,「機場服務費」係向使用機場出境的航空旅客收取,用於填補機場設施及服務成本,符合「使用者付費」原則,屬於國際民航組織所定性的「使用費」,也就是我國《規費法》上所稱的「使用規費」,並非「租稅」。但《發展觀光條例》第卅八條第一項前段明定收取「機場服務費」的目的,除「加強機場服務及設施」外,尚包含「發展觀光產業」,其實是變相開徵「離境稅」。
末按《憲法》第十九條規定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係指稅捐主體、稅捐客體、稅基及稅率等稅捐構成要件,均應以法律明定之。今《發展觀光條例》在「機場服務費」單一名目下同時徵收「使用規費」與「離境稅」,混淆「規費」與「稅捐」的界限,明顯違憲!
港人台審 司法的公信指標
2019-11-12 00:16 聯合報 林裕順/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訪問學者(日本東京)
涉嫌在台殺害女友的港男陳同佳(中)。 (路透)
香港殺人凶嫌陳同佳表明願意來台受審,我方主其事者亦設聯繫窗口期盼「引君入甕」。然而,陳嫌香港出獄迄今是否來、何時來、怎麼來等,台港政府、朝野人士隔空叫囂,莫衷一是。現今陳嫌實際受審意願、香港如何算計「操之在人」,但我方政府、司法機關若願貼近庶民人性、回歸素人常情,或可水到渠成立於不敗之地。
先前,蘇貞昌院長表示:「陳同佳在香港如果出獄,就自由自在,怎麼不在香港過好日子,突然之間要來台灣面對殺人罪審判,這不符合人性、不符合常情」。同時嚴詞呼籲:「從國家安全、國家主權嚴格把關,守住台灣安全。」然而,類此高層思維果真「人性思考」,相關政府施策果符「常情判斷」,並能嚴守主權利益、維護台灣價值?
本件港人來台殺人「一屍兩命」重大犯罪,關心時事的庶民大眾或多了解,本案觸動林鄭港府制定「送中條例」,引發社會動盪政經秩序大亂,牽引中美貿易談判進程節奏,連帶影響東亞地緣政治穩定等等。
因此,若非位居廟堂政治算計,犯嫌接受審判、承擔罪責、懺悔改過,是市井小民可以想像的「人性思考」。同時,若非老謀深算選舉利益,現今局勢既難見容當地社會,縱使利害算計、來台避過風頭、期待社會復歸,亦是尋常百姓可理解的「常情判斷」。換言之,依據人情義理、常理常規,擺脫政治考量、選舉操作,陳嫌來台受審或可期待。
然而,香港曾為英屬殖民建置庶民司法、人民陪審,行政、立法往往受制外部干擾或中國牽制,但司法獨立、公平審判成就其全球金融中心之重要支柱。相對地,台灣卸任總統陳水扁、馬英九面對司法官司,每每控訴政治審判、司法不公,迄今裁判組織故步自封仍與人民脫節,自我感覺良好的審判公信節節敗退。
民國88年(一九九九年)七月,台灣與日本同時進行史上首次「全國司改會議」。迄今,日本實施人民參審的經驗,總計約有二八九萬餘人接受法院通知參加審判,進到法院出席選任程序者有約卅四萬餘人,實際坐在法壇與法官決定是非善惡者九萬餘人。其中,就一四,一四五件的殺人、強盜、放火、毒品等重大犯罪,被告經確定判決死刑者卅七人、無期徒刑二三四人、廿年以上有期徒刑七九五人。廿年光陰歲月倏忽已過,台灣人民期待「參與審判」遙遙無期。
各國人民參審法律規範,自有回避貪、怨、忿、愚等等「排惡條款」。日本社會對於人民參審實務現況,更大致認為較易親近、審理迅速、程序及內容較易了解等正面評價。因此,我國司法如何反映庶民心聲、維護公平審判,不僅是維護被告人權提升陳嫌來台受審意願的不二法門,也是台港審判公信、司法文明國際競爭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