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名家觀點/共享資訊 跨越數據鴻溝

名家觀點/共享資訊 跨越數據鴻溝


2019-04-02 03:55 經濟日報  周建宏(作者是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暨聯盟事業執行長)

英國知名品牌評估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日前發布「民國108年(2019)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亞馬遜(Amazon)以超過1,878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居榜首,若把時間往回拉十年,民國98年(2009年)全球最具價值的品牌為沃爾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品牌的更迭說明了企業必須不斷思索改變才能持續站在領先的浪頭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各行各業面臨許多痛點,包括勞動力短缺、法規瞬息萬變、消費者行為轉變、訂單少量多樣、交期縮短等挑戰,企業必須開始思考,如何用「科技」作為解方,運用新科技與人工智慧來建立新的競爭優勢,甚至透過人工智慧重新定義企業運作模式。
當數據蒐集、數據分析成為現今企業的決勝武器,企業領袖如何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完整地取得所需數據?在十年前的民國98年(2009年)PwC全球企業領袖調查中,全球企業領袖們做決策時所能取得的資訊,與其需要的資訊量之間存在巨大落差。十年後,隨著外在變因增加與資訊量急速增長,今日企業領袖要獲取足夠的資料為公司做出最佳決策,仍然充滿挑戰。今年的PwC全球企業領袖調查發現,全球高達94%企業領袖肯定「客戶喜好與需求」資料的重要性,卻僅有15%認為已取得足夠相關數據資料。其他如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科技趨勢如何影響產業、品牌與商譽等數據取得,也面臨相同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全球,台灣企業領袖更加重視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研發流程效率、供應鏈相關資料、以及因不同決策所產生的稅務影響等數據,但台灣認為取得上述足夠數據的比例卻比全球更低。台灣產業以製造業為主體,研發流程效率及供應鏈相關資料影響企業營運及效率至為關鍵,數據取得不足卻比全球更加嚴重,此現象值得台灣企業高度關注並積極尋求改善方法。
進一步詢問台灣企業領袖數據獲取不足的原因,有超過半數認為最大癥結在於資訊封閉且缺乏共享,其次為無法量化外部資訊當要發展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來解決企業痛點,必須先蒐集到足夠或是具代表性的數據,當數據及資料缺乏共享,每家企業握有的都只是價值鏈其中一小部分的數據,能夠透過數據預測或透過數據分析解決的問題也跟著相對侷限。
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很可能成為演算法與演算法之間的競爭,誰握有更多、更完整的數據,愈有機會在數位及人工智慧時代稱霸。台灣企業若希望能運用數據來做出更好的決策,上下游或同業間的資訊共享,或許是台灣企業跨越數據鴻溝的途徑之一。
當科技大幅改寫人類生活樣貌,全球企業無不進行大規模的變革,建議企業在維護核心競爭優勢的同時,也張開雙臂積極找尋資訊合作與共享的夥伴,以壯大台灣企業在全球數位轉型浪潮的競爭力。
如何在數據應用與AI發展的同時兼顧社會公義、避免大量失業或貧富持續擴大等弊端,台灣企業領袖高度倚重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建議政府必須針對數據應用制定清楚、可執行的法律規範,並在維護個人隱私資料的前提下,更開放地釋出具意義的統計資料讓產業及學界研究,加速台灣在數據應用領域的發展進程

周建宏

東海大學物理系畢業、美國密蘇里大學會計碩士,現任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