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明年攘外…三不一放
2018-12-24 00:39 經濟日報 李春
中共歲尾三大會議,即中共中央全會、改革開放40年大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開完了兩個。本來應早開先開的中共中央全會還沒開,本來等著定調的卻作為鋪墊先行,這當然是因為內外大勢變化太大,好多事都費商量所致。但也因此,目前的基本構想、來年的大政方針也都浮出水面。
中國眼前的民國107年(2018年),起起落落中終於可以收尾,即將到來的民國108年(2019年),暫時還難以聚焦地搖搖晃晃。但經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一番討論,中國這艘船終於還是要起航,所以還是要定下大思路,這一思路用京城中較形象的總結,是「攘外用三不一放,安內防驚濤駭浪」。
所謂「三不一放」政策,當然是應對國際大變局的大主張,簡單來講是四條,叫「不對抗、不打冷戰、國家核心利益不退讓、繼續對外開放」。
嚴格來說,這「三不一放」實際是個「四不」政策,因為最後那一放是個重要的新決定,即「不關門」。這「四不」,說的是對外戰略基調,其實說小一點是3月1日之前對美談判的底線,是來年中國對外經濟的基調,說大一點就是目前的對美戰略和近期的國際戰略。
聽到這「三不一放」的提法,會覺得跟某些重要講話不貼切,跟沒有好好地跟環球時報保持一致。但中國目前的對外戰略,基本上是有紅臉白臉的,角色不同、場地不同,說法就不一樣。就好像絕大多數外交官像在戰時狀態,絕大多數商務部官員都在保衛和平發展。
「三不一放」的提法,產生的背景極度複雜艱深,但經過一段時間公開討論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程序,有兩條可以肯定,第一條,中國民心、中共黨內,主張和平發展的占主流,要求打打殺殺的只是個別部門、個別人;第二條,中國目前面對諸多困難,也可以說有些過去自己都不清楚的軟肋暴露了。
有趣的問題是,三不一放的字面和內容都不大需要解釋。唯一可以說的,是那一放,到底還可以怎麼放,放些什麼。首先要明確一點,過去都說改革開放,現在兩個詞要分開來說,因為現在已有堅決不改的革,而開放暫時沒設堅決不能開的,反而智庫的思想更加解放,提出要內外開放要內外並舉來擴大,在客觀上,用這提法等同把一些改革的內容,挪到開放層面。這是因為,中國的市場經濟還沒有達到相應程度,需要進一步開放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和開放競爭性服務業,能夠有效地倒逼改革,摒棄不利於行業發展的低標準。
除了內外並舉,未來真要擴大開放,還是落子於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港。這不僅是因自貿區和自貿港的設立,有助於進一步擴大中國的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提高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更在於自由貿易區有助吸引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透過在港口、交通樞紐和邊境地區設立自由貿易區,可起到繁榮港口、刺激交通運輸、物流業發展的作用。
對外有「三不一放」的柔和身段,對內卻有防驚濤駭浪驚人之語。因何會有這話語出現,是否真有驚濤駭浪,說起來就會聯想到以貿易戰為名的中美之爭,有人認為,因未來兩個月雙方都在施展拖刀之計,談成的可能性不大,談成再打的可能性也不小。但也有人認為,這驚濤駭浪不是指中美決裂,因為中美真打大打的可能性沒有。
未來一年間,國際上有可能風波不斷,中國國內反可能有巨浪而興。這說來話長,可找再度火爆的向松祚講話聽聽。向松祚這人膽子大,跟現在人稱籃球游泳冠軍的林教授拍馬屁能事不同,敢撕開面紗讓你看真容,看了就知驚濤駭浪有可能。所以中共最高話事人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說,明年要「化危為機、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