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央行當自強

名家觀點/央行當自強


2018-10-08 01:41 經濟日報  丁予嘉(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在倫敦的英國央行內有個博物館,規模雖然迷你,但去過的遊客多說好,當然有部分原因可能是參觀時可親手摸到金磚的感覺太美妙,可也有不少人則是喜於走完全程有如上了一堂完整的經濟課程般,尤其是館中有艘平底船似的互動裝置,可以讓訪客試著操縱握把、學習如何將鐵球停在通膨目標上,且船頭還寫上了「keeping on an even keel」的醒目字眼,貼切地詮釋了英國央行在過去三百年的歷史上,不僅將「維持龍骨均衡」視為至上原則,還長期艱辛地駕船駛過大風大浪,不致讓鐵球偏差太遠、甚至有撞壞船身之虞。
平心而論,能藉「船」來譬喻自身角色,代表英國央行非常清楚地知道身為擺渡者既有掌握全局的責任、亦無招致船身傾斜、甚至翻覆的失策空間;況且英國央行好不容易才自1997年獲得政策獨立制定權,在平靜十年後竟於金融風暴時面對了信用崩壞、經濟萎縮等艱困局面,再加上一向習於撙節的英國政府加劇了通縮陰霾,迫使愛惜羽毛的英國央行不得不降息且採取非常規工具因應;只是好不容易局勢穩定了,各界又是一陣撻伐,批評央行忘了政策要獨立的初衷。說穿了風大浪大時央行的舵也只能跟著左旋右轉,難不成漠視風浪?我懷疑批評者根本沒去過那博物館、親自「登船」體驗過吧。
其實,一般人對經濟普遍缺乏理解,自是對央行決策權難以信任,此外政客多有一己之私,以致多年來各國央行獨立性屢遭抨擊。可獨立性最大的好處正是防堵政治干預經濟,避免幾年一次的選舉活動讓經濟跟著榮枯循環,還可防止央行的聲譽、政策的邊際效益逐漸被消耗,進而釀成經濟無法可管的境地。
近期最明顯的反例有二:其一是土耳其總統Erdogan公開表示尋求鉗制央行、其二則是一年耗去兩位央行長的阿根廷,兩國的共同處都是有著令人咋舌的通膨水平,最新數據顯示土耳其CPI為25%,阿根廷則高達34%,央行則是動輒得咎、信譽全失。
至於美國,早於30年代的大蕭條時,美國國會就試圖賦予聯準會(Fed)更多的權力,惟之後歷任央行長與各屆總統之間的過招未曾間斷,直至70年代國會終於明確給了Fed包括最大化就業、穩定物價、以及設定適當長期利率等三大政策任務,且該年代末期Fed主席Paul Volcker還立下成功打擊通膨之功,才令美國經濟出現了枯木逢春的巨大轉變,也鞏固了Fed的決策獨立權。
可麻煩的是,央行的資本金從來都是別人給的,歐洲央行的資本金甚至還是從各國按比例出資而來,說好聽是政策得集眾人公約數而行、不受單一國家政局影響,但事實上各經濟體質分歧過大,歐洲央行在本質上即難以匯聚政策共識,遑論國與國之間經常分合角力,政策哪有獨立性可言。
至於近來飽受川普總統點名的聯準會,多年來都有持續將所得上繳國庫的餘力,然今年上半帳上淨利竟不及上繳金額(如圖),資金缺口亦大於柏南克提出退場引來股債雙殺的民國102年(2013年),況且如今決策者仍執著於加息,這難道不是央行再次決定與政府分道揚鑣的前兆?畢竟在時下全球經濟已漸乏彈性,央行心裡當知獨善其身才是保命之道。


丁予嘉

經濟學博士出身,擁有豐富金融實務資歷,難得的是,他能將兩者予以融合,透過理論架構對實務進行分析,輔以國內外的經驗值,提出可能的發展方向與具體建議,頗受政府單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