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產權改革 須先推思想改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高雄刷掉半數藍營公投連署,玄機何在?
◆  聯合報黑白集/連黃煌雄也留不住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產權改革 須先推思想改革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產權改革 須先推思想改革


2018-10-07 00:5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正逢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但40年來這條改革開放之路走得並不順遂,特別是在「產權改革」這個領域,思想解放包袱沉重,阻力重重。
最近有號稱「資深金融人士」的吳小平在網上發表文章,認為中國私企已完成協助公有企業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退場。這項極左言論引起廣泛討論,也在經濟產業界引發諸多聯想與憂慮,黨政媒體不得不出面駁斥,《人民日報》批評吳小平否定民營經濟,是製造市場恐慌情緒。甚至,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也藉著「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場演講,大派定心丸,指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小企和民企的力量不容忽視,釋出政府肯定民企的訊號。
目前看來,吳小平做為左派發言人的言論,並不代表黨政官方的立場,更多的是想在12月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活動之前,營造或發起一場反改革的運動。另有消息指出,北京左派據點「烏有之鄉」準備在深圳舉行一項紀念活動,全面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就與經驗教訓如舉辦成功,預料會是一場控訴大會
雖然中國執政當局對民企的態度與立場並無改變,當前的現象與形勢已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了,卻還有許多極左的意識形態與思想未能獲得充分解放。所謂改革開放,就是鄧小平理解在民國67年(1978年)之前的30年,中國發展走入了三個誤區,包括100%的計畫經濟、100%的公有體制及100%的閉關鎖國,把中國人民的生產力全束縛住了,導致一窮二白;要走出一條活路,就要先走出這三個誤區,所以一要改革,二要開放
改革有二部分,一是從計畫經濟改向市場經濟,也就是把所有價格由官方決定改為由市場供需決定,學術名稱叫「價格改革」;二是從公有體制改向民營、私有體制或混合制,學術名稱叫「產權改革」。至於開放,就是放棄閉關鎖國,打開整個經濟體系,與國際及全球化接軌,讓中國的核心競爭力能在全球市場充分發揮。
這三個方向,「開放」的意識形態包袱最小,主要的障礙與顧慮在於對既有產業與社會造成的衝擊;要減緩衝擊,循序漸進就好。經過長期談判,中國民國90年(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繼續發展與簽訂雙邊及多邊自貿協定,這條路有快有慢,但中國基本走得堅定不移。
改革方面,價格改革的部分,意識形態的包袱也不大,主要考驗是在循序漸進中,如何減緩對原有體系的衝擊。當然,在官僚體系中,要從全管過渡到少管、再到不管,在心態及權力調整中是有個過程。但這條路有快有慢,方向與決心卻堅定不移。
最大的考驗與挑戰在於「產權改革」,尤其是在企業的產權改革部分,第一關就是思想意識形態的巨大包袱。中國大陸在民國38年(1949年)之後,核心思想之一就是公有制與確保社會公平正義緊密連結,國企就是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根本保障;許多人對民企與私企還有一種從道德上的負面評價,認為是資本主義的代表,為了避諱言「私」,迄今還習慣以「非公」來稱呼民企與私企。
坦白說,這樣的思維與當代市場經濟的運作是完全扞格不入的,無論在理論或現實上都不能證明是正確的,但思想意識形態的包袱一扛30年,想要徹底解放,何其難哉。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就講過「政企分開」,但具體推動起來,既有思想解放不開,有龐大既得利益集團抗拒的問題,可謂舉步維艱。後來另闢蹊徑,走了「國不退民進」、即四個經濟特區實驗的活路。儘管如此,國企問題還是繞不開,加上極左勢力不時蠢動與反撲,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路上最大的考驗與挑戰。鄧小平vs.吳小平,連名字上都折射出中國改革之路的困境與窘境。








聯合報黑白集/連黃煌雄也留不住


2018-10-07 00:4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促轉會主委黃煌雄昨請辭獲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促轉會主委黃煌雄昨天辭職。連這樣一位素負清望的人都待不住,顯示他深知促轉會的偏歧走向已非他所能導正換一個角度看,蔡政府連黃煌雄這樣的人都留不住,說明這個梁歪柱斜的政府已無法讓有心人專志施展
本報上月廿日黑白集《黃煌雄該不該辭》一文,曾分析黃煌雄去留的兩點考量:一是他有無重振促轉會聲望的可能,二是他有沒有光榮下台的機會。經過半個月的發展,從促轉會事後對張天欽事件的粉飾性檢討,該會新發言人楊翠疾厲偏頗的發言,乃至吹哨者吳佩蓉噤聲無疾而終,黃煌雄應知那兩項考量的答案皆為否定,因此毅然求去
黃煌雄離開,是他確保自己名譽的明智之舉,但這卻未必能使促轉會「浴火重生」。若他不辭,蔡政府假藉其懇切形象為招牌,將成為該會清算鬥爭的粉飾,轉型工程將更表裡不一。其次,促轉會的成員和性質已定,缺乏調整的可能;黃煌雄自爆曾遭架空,這個結構問題迄未改善。更重要的是,黃煌雄就算留下來,也負擔不起蔡英文或其他促轉委員所要的那種鬥爭式促轉
無論如何,我們要為政府留不住一個誠懇敬謹的人感到悲哀。在蔡政府的獨立機關中,黃煌雄是極少數(如果不是唯一的話)具有超然及清晰角色自覺的首長,當其他人不惜自貶身分配合府院作跳梁演出,這位踽踽獨行者卻發現自己已前行無路。這種失望的感覺,相信許多民眾應能體會。







聯合報社論/高雄刷掉半數藍營公投連署,玄機何在?


2018-10-07 00:3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中選會公布反空汙公投連署書查對結果,不符合規定人數達18萬,其中7.7萬疑似有偽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選會審查國民黨三個公民投票案,雖聲稱是「獨立機關,審查標準一致」;但事實卻是因人設事,擴張濫權,少數縣市更出現異常的審查刷掉比率。中選會自稱「標準一致」,其實卻在粉飾「此地無銀三百兩」。
以甫公布的「反深澳電廠」公投連署審查結果為例,連署不合格率高達三成六,其中總共有七萬二千份連署被認定有「偽造」情事,占了所有不合格連署書的四成三。耐人尋味的是,在七萬多份「偽造」連署書中,僅高雄市一地就占了三萬五千多份,將近半數。對比「反空汙公投」,高雄市刷掉了四萬五千多份(約六成四)的連署書;「反核食公投」高雄則刷掉了三萬五千多份連署。高雄「刷爆冠軍」的表現,未免太驚人。
觀察其他縣市認定連署「偽造」的比率,多數在○.三%到七.五%之間,甚至有三個縣市掛零。五個比率超高的縣市,除了名列前茅的高雄,依次是超過二成的台南、台北、嘉義市,及一成多的新竹市。其中,四個是綠色執政縣市,這樣的「巧合」能不啟人疑竇?
撇開所謂「造假」不談,中選會另一高度質疑的「死人連署」比率,各縣市卻是呈常態分布,比例在○.五%到四.四%之間。高雄市判定「死人連署」比率僅占該市連署書的二.三%,與全國趨勢沒有太多差異;那麼,為何高雄市的「偽造」比率高得如此不尋常?最可能的情況,是各縣市的審查標準並不一致,而高雄市採取了最高標準嚴格過濾,才會出現如此巨大的落差。
出現這種現象,中選會難辭其咎。根據中選會在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制定的《公職人員罷免案提議人及連署人名冊查對作業須知》,判別連署書是否「偽造」規定了周延的程序:在發現連署書有疑似同一筆跡或偽刻印章時,可寄送查詢單向當事人查詢,若當事人表示並未連署,才予以刪除。這項規定,是為避免相關機關濫權,維護公民權益及程序公正,但這次顯然都被中選會跳過不理
中選會捨此規定不用,卻要求戶政事務所成立「大量抄寫判定小組」自行判斷,不需詢問連署人,只要看似大量抄寫、筆跡一致,即逕自認定為「偽造」。中選會甚至提高「查對費用」,「鼓勵」找假連署書。這種作法,不是「一國兩制」,什麼才是一國兩制?
地方戶政事務所是否有能力鑑定筆跡,我們存疑;從最後查核結果看,也顯示多數縣市戶政事務所並未遵循中選會的新要求。原因是,認定「偽造連署書」無客觀標準,若擅自鑑定,戶政人員即可能涉及濫權、瀆職。事實上,若中選會認為偽造連署必須司法追查,那麼戶政事務所的「偽鑑定」也必須重新檢驗,才能知道高雄和其他縣市的審查落差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宣稱,死人連署、偽造連署書都涉及「犯罪」,並痛陳讓這樣的公投案成案「很痛心」但回歸法制而論,中選會只是選舉和公投事務的執行機關,其職權僅在確保公投案的有效連署及投票至於偽造連署是否「犯罪」,應為司法機關的事,而非中選會職權。陳英鈐的演出,未免撈過界,也喪失獨立機關的立場。
可議的是,行政院長賴清德也插上一腳,譴責提案人「為了個人政治目的不惜大量造假,非常令人痛心」,甚至指示立法院再修《公投法》,禁止大量造假的公投成案賴揆對立法院下指導棋,未免撈過界太遠;而且,以他之意,難道是要賦予中選會否決公投案成立的權力?如此一來,民進黨一向主張開放的公投「鳥籠」,難道現在要改鋪電擊網嗎?
個別公投案是否通過,最後應取決於選民。但號稱獨立機關的中選會,卻以破壞法治及行政引導的方式遂行政治目的,能不讓人對綠色執政悚然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