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2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美歐圍堵中國 開啟新冷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1357/web/

.聯合報社論/政治審查的幽靈仍在台灣上空盤旋
.聯合報黑白集/台大是誰的附隨組織?
.經濟日報社論/美歐圍堵中國 開啟新冷戰







經濟日報社論/美歐圍堵中國 開啟新冷戰


2018-09-12 01:0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中貿易逆差8月不減反增,致使川普揚言要擴大制裁清單,納入全部中國產品不過,目前看來只有關稅戰本身似乎很難解決美中矛盾,經濟體制之爭才是最終關鍵
從國貿實務觀察,8月逆差擴大應該是美國進口商5、6月時預期關稅戰會惡化,加速下單進貨囤積有關;美國若以此作為擴大制裁的基礎,難免有欲加之罪的感覺,但是以目前戰況,川普遲早也會找其他理由擴大範圍。這是因為美中雙方目前的武器,還是以關稅為主,況且北京是以「等價、等量報復」的方式回應按目前的陣式,美國擴大清單後,中國仍可「等比例」(而非等價)跟上。如此雙方出口都同步受阻,很難達到「大幅消減赤字」的目標,所以關稅戰可能只是第一步。
北京當然可以隨時找個理由放棄等量報復的做法,任憑美國單方加徵關稅,對美赤字就會開始減少。但是此一做法的後座力極大:首先,原本就蠢蠢欲動的外資台商會加快離開的腳步;第二,中國企業的獲利會減少,消費者信心會降低。投資、消費及獲利都減速後,連帶使債務問題更加難解,GDP成長趨緩無法避免,最終會直接威脅習近平的領導權。這些因果關係,導致中國大陸很難不選擇強硬回應;雖然回應的經濟影響類似,但至少在政治上能以愛國主義先擋著壓力,他方面亦可增加美國國內給川普的壓力,因此貿易戰極可能會繼續下去。
消減赤字還有其他方法。例如增加對美採購或加大市場開放,但無論何種做法,因為川普的終極目標仍然模糊,過早出價會讓北京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因此以拖待變有其意義。另一個變數是中國內部的路線之爭,目前中國大陸不但無法有效回應美國要求,反而出現「我的國是否真厲害」以及「大象是否真的無法藏身樹後」等路線之爭。可能要等這些辯證告一段落,北京才能有效釐清對美方針。
然而當前最大的變數,在於中國是否真的能回應美國。7月25日美歐達成合作共識,除了解決雙方貿易糾紛問題,追求完全取消關稅等共識外,雙方亦表明將共同在WTO推動新規則,處理如竊取智慧財產權、強制技術移轉、補貼、國有企業扭曲貿易及產量過剩等問題。這些方向雖未指名中國,但項莊舞劍的意圖已極明顯,外界普遍解讀美歐將再次聯手圍堵中國,新的冷戰已經開啟。
這些改革方向反映出美歐對中國崛起的最大質疑,不在貿易逆差,而在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及思維帶來的威脅不久前,美國科技顧問報告指出「中國製造2025」透過試點城市,以每三年上千億人民幣的規模在進行「史詩級」的補貼而8月時美國又在WTO提出立場文件,指出中國大型企業只有二種:直接聽命黨與國家的國有企業,以及間接聽命的民營企業。這種體制與WTO格格不入,亟需新規則加以規制
這些論點背後,直指「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思想)路線,以及只想彎道超車的中國夢,才是美國真正要挑戰的對象對中國大陸而言,這個挑戰比關稅戰更加嚴峻40年改革開放這是唯一路線,習思想才剛入憲,客觀上幾乎沒有改變的空間,況且主觀上,中國大陸似乎也對為何美國市場經濟才是唯一路線的質疑而不願改,於是認為美中對抗是新冷戰的看法並非狂言
對台灣而言,應極其嚴肅地開始評估很多問題。短期內,若中國製造2025被西方牽制發展受挫對台灣的利弊、加大從台灣挖人挖技術的風險、中國經濟被壓抑後的產業與經濟衝擊、如何建立防火牆,以及最關鍵的冷戰可能結局及衝擊。不要忘了,舊冷戰最終導致蘇聯分崩離析,但瓦解前的困獸之鬥,台灣與東亞都同樣暴露在風暴的核心中!






聯合報黑白集/台大是誰的附隨組織?


2018-09-12 00:1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大校門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或許該感謝黨產會的積極作為,國人現在對「附隨組織」一詞開了眼界。近日幾位台大退休教授就管中閔事件連署請願,讓民眾更深化了一個印象:台大是教育部的「附隨組織」嗎
教育部拔管事件,看似輿論熱潮已過,但教育部造成「台大無校長」的狀態迄未解除。每天行經椰林大道的在校師生不會無感,散佈各行各業的台大校友更是心頭刺痛。
歷經三位教育部長處理此事,無論是龜縮退隱、橫眉豎目、或「溫和溝通」者,其實皆執行著相同的動作:一,不發校長聘書;二,要求台大重啟遴選教育部心裡有鬼,為避免行政處分走上訴願和行政訴訟程序,只敢在「內部職務指示」的理由上支支吾吾
「內部職務指示」,是表示教育部對台大有「上級指示下級」的權力嗎?是認定台大為教育部的「附隨組織」嗎?念法律的台大人小英總統要如何回答?教授法律的教育部長葉俊榮要如何回答?難怪有人譏諷,等葉部長「政務官不會當一輩子」而回校教書時,要如何回應學生的提問?
官場現形記也都罷了令人驚愕的是,包括蔡丁貴等幾位以台獨運動知名的台大教授,呼籲台大重啟遴選,完完全全呼應著教育部拔管的邏輯當年為爭取大學校園自主曾聲嘶力竭的人,看看自己今天乖乖附和「上級機關」的行徑,如何自圓其說
果然,在某些人心裡,台大就是教育部的附隨組織啊






聯合報社論/政治審查的幽靈仍在台灣上空盤旋


2018-09-12 00:1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以核養綠」公投的工作人員,將約31.6萬份的連署書送至中選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果沒有「意外」,年底和九合一大選合併舉行的公民投票,應該會有十個之多但是,以中央選舉委員會目前的表現看,「意外」發生的可能性不低
去年底《公投法》修法時,除了降低公投提案、連署和通過的門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取消了「公投審議委員會」的審查機制這項修正,主要目的是降低政治對公投提案的干預誰料,「公投審議委員會」雖遭廢除,政府的政治審查黑手仍然無所不在中選會輕輕鬆鬆就取代了公投審議委員會過去扮演的角色,而且變本加厲地干預
今年公投提案出現井噴狀態,主要就是提案人都希望能趕上與年底選舉合併舉行,以提高公投的投票率,並增加公投通過的機會中選會的審查作業越快,意味提案人有更多時間可以部署下一階段作業;但觀察目前已通過連署的十個公投提案,政府的處理時程卻出現很大的差異,對某些議題表現出明顯的好惡,啟人疑竇。
例如,今年二月提出的「東京奧運正名公投」,中選會僅花了四十多天,即在三月底完成審查。對照之下,中選會拖了最久的公投案前三名,皆是藍營領銜提出的案子。其中,「停建深澳火力發電廠案」花了七十天,「反核食案」花了七十六天,「減少火力發電案」更花了超過九十天,明顯刻意延宕。
不僅如此,這幾個被刻意拖延或阻滯的案子,都遭到中選會「特殊關照」,舉行聽證會、補正、再補正、書面說明,花樣百出例如反核食案,就被質疑有「違反國際條約」之嫌;但對於遭質疑違憲及違反國際條約的東奧正名案,蔡政府卻一路開綠燈。這難道沒有雙重標準?至於民間發起的「以核養綠」公投,則因直接衝擊民進黨「非核家園」的核心價值,則受到審查拖延的影響,趕在最後時限才湊足連署書。但以中選會的蠻悍態度看,此案能否趕得上併大選舉行,仍在未定之天
中選會的刁難手法,不僅完全取代了過去公投審議委員會的過濾機制,甚至變本加厲,扮演起政治黑手的角色。例如,藍營送件時,中選會演出「拒收」戲碼在審查連署書時,中選會則高分貝宣稱有大量「死人連署」及「相同筆跡大量抄寫」情況,質疑連署正當性。事實上,若是「死人連署」,自然可以剔除;但所謂「大量抄寫」,只是根據部分戶政機關反映,便指國民黨的三案有高達六成是「大量抄寫」,甚至舉美國一個毫不相關亦顯不對稱的選舉案例稱可以判定失格。中選會這些動作,恐怕是在預留伏筆,為最後判定反對黨的公投案「不成立」預作準備
中選會的說法到底有無道理,其實徵諸歷史即可一目了然。首先,無論中選會或戶政機關,均非專業的筆跡鑑識機構,除非直接徵信,否則是否確為「大量抄寫」,恐非其所能判定。其次,「死人連署」情況,過去亦曾發生如過去民進黨發起的「討黨產」公投,也曾被發現超過二百份的「死人連署書」
事實上,在《公投法》修法時,朝野曾就此有過辯論:若有「連署造假」,是否即可判定為無效提案?當時綠委段宜康回答說,若果真如此,那麼假連署將成為「意圖破壞公投者讓公投失效最簡單的方法」。當時的中選會主委劉義周則引用法院判決說,因無法證明造假動機及是誰造假,所以做法就是「剔除」該連署書可見,連署是否違法造假應由法院認定,而非中選會權責,更別說以此認定公投案失格了
明知今年公投案將會爆量,中選會卻未增加處理人手,亦未依法完成電子連署系統的建置卻濫權利用各種行政杯葛,拖延及刁難特定案件,自失其中立機關立場公投的「鳥籠」雖然打開,政治審查的幽靈仍在台灣的上空盤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