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年改後遺症 下半年浮現
2018-07-11 02:21 經濟日報 吳大任(本文由中央大學教授兼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大任口述)
軍公教年金改革7月1日開始上路,「被改革」者是否因此而減少消費,甚至影響台灣的經濟表現,頗受關注。其實在此情況下,理性的消費者都會因為預期心理而減少消費,年金改革對內需經濟的衝擊,在政策決定後就有了影響。
根據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結果,家庭經濟指數下降0.95點來到86.4點,代表消費者對「未來半年家庭經濟狀況」感到悲觀。
即使和去年6月的76.25點相比,現在的指數還是高的,消費者對家庭經濟的信心「不降反升」。不過,要注意的是,6月家庭經濟信心指數卻是今年上半年最低的,這代表年金改革對家庭經濟信心的影響尚未明顯浮現,可能的原因有三:
一、66萬名退休軍公教占整體人口比重小,直接衝擊不大。二、台股站穩萬點已滿一年,去年底、今年初進場的投資人是有獲利的,相當於家庭的其它所得有益於改善家庭經濟狀況。三、年初公務人員加薪帶動民間跟進,且過去一年多來出口維持正成長,多數企業年終獎金也發得比過去多。這些效果抵消年金改革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認為年金改革是否對國內經濟造成衝擊,關鍵期在今年下半年。因為,年初加薪政策帶動的效果逐漸淡化,加上近來台股上下震盪,以及新台幣貶值,讓股票、外匯市場產生更大不確定性。如果台股表現不佳,年金改革的不利影響就會在下半年浮現,值得關注。
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有ㄧ需要注意的現象是:包括投資股票時機、國內經濟景氣、家庭經濟狀況、耐久性財貨購買時機、就業機會及國內物價水準等六種分項指標全數下跌,且不只三個月來分項指標連續下跌,跌幅更有擴大的趨勢。
其中又以「投資股票時機」的下跌幅度最大,下降到97.4點,是近九個月以來最低點。由於消費信心指數是以100為臨界值,指數在1~99點代表「悲觀」。故6月投資股票時機指數的變化,代表投資人的信心出現轉變。
以過去20年「投資股票時機」指數平均約75點來看,雖不代表民眾對股市非常悲觀,卻是投資人的心境轉換;可能的原因是美國貿易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不僅對中國大陸,更是對歐盟、加拿大全球各國都發動貿易保護政策,而台灣經濟受出口影響又很大,出口占GDP比重約七成,貿易戰加劇確實不利出口表現。加上台灣有很大一部分出口是轉口貿易,出口到大陸再加工成最終產品銷往美國,美中貿易大戰,台灣難免受波及。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近來新台幣劇烈貶值。台幣貶值雖然有利出口,卻對金融市場不利。特別是外資,在新台幣持續貶值的預期下,加上外資占台股比重相當高,如果匯出只剩內資支撐,難免讓股票投資信心下跌。
必須密切注意的還有物價水準繼續下跌,維持在「嚴重悲觀」區,顯示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憂慮。可能原因是國際能源價格變動造成的油、電價格上漲。
雖主計總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過去五年都在1%~2%間,各類商品價格有漲有跌,平均物價並未大幅上漲。但一個是客觀的經濟數據(CPI)顯示物價平穩,消費者卻主觀感受到物價上漲,代表「客觀數據」與「主觀感受」有落差,可能原因是薪資所得偏低,以致物價微幅上漲,民眾的感受卻很強烈。政府在面對內需變動的相關政策制定上,要特別留意此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