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經濟/大陸經濟面臨三難 需要戰略定力

.聯合報社論..「十年電價不漲」是假議題
.聯合報黑白集.古巴和鄭州的風聲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面臨三難 需要戰略定力




經濟/大陸經濟面臨三難 需要戰略定力


2016-03-11 02: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G20財長會議結束之後,中國大陸兩會舉行之前,中國央行宣布調降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估計可釋出7,000億人民幣流動性,以供穩增長之需。
單純從當前大陸經濟金融形勢來看,再度降準的主要背景是:一、股市持續低迷;二、各種實體經濟指標,包括新公布的製造業PMI指數進一步下降,反映經營環境持續惡化;三、人民幣匯率貶壓明顯減輕,給寬鬆貨幣政策較大的實施空間。
這個降準貨幣政策的實施,能不能為穩增長作出貢獻?會不會反而產生新一波的人民幣貶值壓力,或者在一、二線城市製造出又一個房市泡沫?姑且不論,一切讓時間來給答案。但這樣的政策取向,毫無疑問地,已對近幾個月來中國執政當局一再大力鼓吹的「供給側結構改革」構成了很大的混淆甚至是矛盾的衝擊。
如今已成為大陸政策界主旋律的「供給側結構改革」,由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去年11月提出迄今,還不滿半年,卻早已成為各級官員及學者專家朗朗上口的新潮詞彙了。雖然迄今為止,尚未看到決策當局或權威部門對此一詞彙作過精準明確的定義,但大體上,應可理解為決策當局認知到此前採取的做法,也就是偏向於凱因斯理論動輒以擴張性手段來刺激需求的政策,似乎效果不彰,甚至反而有許多後遺症,所產生的反思,因而決定改弦易轍,開始重視供給側的改革。具體內容可能是更強調市場機制,更強調效率、生產力與創新,也可以確定與刺激需求並不相容;然而,如今的降準政策,明顯地又走回到了以往的需求側政策老路,此一現象充分反映了當前中國決策當局的「兩難」困局。
「兩難」之外,還有「三難」。此番降準,主要目的之一,應是紓解市場資金緊俏;市場資金所以緊俏,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資本的外移;後者,在很大程度上又與預期人民幣貶值的強大心理有關。也即是說,降準此一政策,與資本外移、資金緊俏及人民幣匯率走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連動關係。果爾,降準之後,意味著貨幣政策之走向寬鬆,自當對人民幣匯率構成進一步的貶值壓力,反過來,豈不又對資本外移及資金緊俏形成更大的推力。換言之,這在本質上等於進入了一個政策上的「三難」困境。
無論「兩難」或「三難」,反映的都是當前中國大陸經濟政策面對的窘境。其實,從「經濟政策學」的角度理解,困境從來就是常態,沒有哪一個政策可以同時達成所有目標。決策當局要做的是在不同政策目標間的取捨(trade off)。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與麻煩,明顯地已將執政當局推向了政策三難的前沿,這就是為什麼時不時就面臨到左右為難、顧此失彼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主要解釋。
怎麼辦?答案是要找到政策「主幹」,然後有所堅持,不能動搖,否則,三心兩意,游移反覆,必將時時面對各種政策困境或窘境,一如現在。
如果我們觀察無誤,那麼當前大陸執政當局的政策主幹應當就是近來一再強調的「供給側結構改革」,但「供給側結構改革」與「需求側刺激政策」不同,前者理順經絡,補養元氣,但見效慢;後者刺激需求,見效快,但副作用、後遺症多。在「供給側結構改革」與「需求側刺激政策」之間做出選擇,並有所堅持,是中國的挑戰與功課。
與中國不同,一般發達國家經濟體制多已臻成熟完善,也就是說已無太大改革的空間。然而中國走上市場經濟還不到40年,所有體制有待改革完善之處比比皆是,意味著中國大陸還可以有很大的改革紅利,但執政當局必須對此有充分的認知、信心與堅持,不輕易被一般國家的刺激政策所誘惑。當下中國決策當局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戰略定力。

聯合/古巴和鄭州的風聲


2016-03-11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原訂婦女節在台北演出的古巴國寶樂團「樂士浮生錄」全球告別音樂會,突然在演出前夕宣布取消,理由是「台灣政權發生變化」。該團結束新加坡的表演後,跳過台灣,直飛下一站的香港。
同一天,大陸河南鄭州貼出一紙通告,指居民往來台灣之通行證因為「空白證件不足」,要求民眾暫緩申請。敏感人士猜測,這可能是中共當局「技術性」干擾陸客赴台的措施;但國台辦隨即澄清,這是個別地方空白證件「庫存不夠充裕」,加上印刷廠家生產遭遇問題所致。然而,訊息靈通的旅遊業者隨即揭露,福建省也正以系統「改版升級」為由,延緩該省居民的赴台申請。
古巴樂團取消來台演出,與鄭州、福建發放赴台通行證的技術干擾,傳送的是相同的風聲:中共正在透過不同手段,對蔡英文及台灣民眾進行神經戰。
「樂士浮生錄」取消來台一事其實發生得較早,在一月大選政黨輪替後不到兩周,古巴文化部即透過經紀公司來函告知台灣的主辦單位。為此,台灣主辦者甚至前往古巴駐北京的使館尋求協助,卻無功而返。樂士浮生錄取消演出,雖只影響一千多名觀眾,但其間冷肅之意令人側目,卻只能徒呼無奈。
至於陸客來台問題,如果只是各地自發性的技術性減發來台證,而非北京統一下令緊縮,則可見對岸善意猶在,無意把事做絕。那麼,這場神經戰後續發展如何,就還有得瞧。

聯合/「十年電價不漲」是假議題


2016-03-11 02:2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如果要綠能,又期待電價10年不漲,有沒有可能? 圖中為在市區的變電所。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黃義書/攝影


蔡英文在其「產業之旅」中說,電價在我們預估的十年內「不會有大幅上漲的可能」;這與先前她在大選期間承諾選民「十年電價不漲」的印象頗有落差,因而遭外界質疑。蔡英文坦言,她不怪媒體過度簡化其電價政策,唯強調民進黨的電價策略有完整思考。
蔡英文在大選期間提出許多政見,卻少見對手挑戰,這多少與其謹慎的個性有關,她甚少提出自己毫無把握的主張。但在能源政策上,蔡英文受到各方的挑戰卻不小。尤其,她提出十年要推升綠能發電到五百億度的「超日趕德」野心,質疑聲浪很大,這又間接迫使她提出「十年電價不漲」的論調,以反駁外界指她發展綠能將導致電價大漲的批評。
從「十年電價不漲」修正為「十年電價不大漲」,說明這只是選舉語言;重點不在如何「不漲」,而在如何打動選民。蔡英文說,「十年電價不漲」是媒體過度簡化之詞;但就競選效果看,民進黨執政後「不漲電價」的印象已深印民心。因此,當蔡英文改口,說「不漲」其實是「不大漲」,外界自然要用放大鏡檢視。
蔡英文說,她對十年內電價不會大幅上漲有把握,是基於三個理由:一是落實節能,就不需要繳那麼多的電費;二是綠能價格現在雖高,但未來成本會降;三是民進黨要修《電業法》,推動電網分離,提高台電營業效率,電價會更透明合理。
這些理由,從現實面檢視,恐怕未必如蔡英文說的輕鬆。首先,落實節能可以讓民眾使用的電量減少,卻未必能使單位電價不漲。以台灣進口能源占總九十八%的高水位,台灣能源價格漲與不漲完全不操之在我。
包括台電決定今年四月降電價在內,過去一年台灣電價連三降,都是因為進口煤炭與天然氣價格大跌所致;而我國火力發電比重將近八成,電價才有連降空間。過去幾年國際燃料價格波動極大,油價可以攀升到每桶近一五○美元的天價,也可以跌至不及卅美元一桶;以如此大的變動,民進黨如何保證國內電價一定不大漲?
其次,綠能發電成本將隨著技術成熟與普及率提升而走低,這是大趨勢;問題在,台灣天然條件上發展綠能之限制,民進黨至今無解。諸如:缺電的北部日照天數不足,土地因素不利發展太陽能;不缺電的冬天,卻是風力發電的高峰。去年我國再生能源系統裝置容量占台電系統的七.七%,但實際發電量卻只占台電總發電量的二.八%,原因在此。就「發電」與「實際調度」而言,再生能源並無法達到如核能、火力等基載電力般的調度效率。
蔡英文主張台灣要在二○二五年成為「非核家園」,但以目前國內綠能發展的速度,要在短期內取代核能,連德國、日本都辦不到,台灣豈有可能?比較可能的途徑,還是用火力取代或作為過渡。國內林口、大林等新火力機組將在二○一九年前陸續上線,可彌補核一等核電廠除役的空缺;但火力發電的碳排放將影響台灣的減碳努力,其空汙隱憂也可能損害國人健康。
從當前國內供電情勢與國際能源價格走勢看,在短期內,台灣確實有可能「電價不大漲,也不會缺電」。然而,能源政策是國家三、五十年的發展大計,不能一味炒短線。日前蔡英文參訪氫能汽車,立刻喊出「氫能是台灣能源轉型的戰略選項」;事實上,台灣連廢核路徑都沒畫好,就要跳到發展氫能,這無異奢談要正在學步的嬰孩去跑百米,如何讓民眾信服?
馬總統任內因油電雙漲政策引發民怨,民進黨因而戒慎恐懼,唯恐重蹈覆轍。電價是關係民生之大事,確應謹慎處理,但一味在「十年不漲電價」的假議題中糾纏,反而可能錯失台灣長期能源發展的規畫契機。蔡英文在能源政策上必須務實,千萬不要見樹不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