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調漲 節能與補貼須取得平衡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3246/web/ 

◆  聯合報社論/一部動員法,要把多少人捲入戰爭恐懼?
◆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是辜寬敏的遺憾
◆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調漲 節能與補貼須取得平衡





經濟日報社論/電價調漲 節能與補貼須取得平衡


2023-03-01 01:21  經濟日報/ 社論
經濟部3月下旬將開會決定今年4月至9月電價是否調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本月將決定是否調漲電價,由於台電與中油因凍漲電價虧損嚴重,調漲電價已是跨部會共識,待確認的是漲多少以及哪些族群要漲。目前各界評估,產業用電與用電大戶調漲電價機會最大,要不要擴及民生用電,意見仍分歧,由於今年景氣不若去年,此時調漲電價對一般民眾及產業界的衝擊均大,政府必須妥善規劃且不能重蹈過去倉促調整電價的覆轍。

今年冬天若有去歐洲旅遊的國人會發現,因為俄烏戰爭導致大漲且力推節能措施,從旅館到一般家庭都降低暖氣使用頻率甚至停用,以德國為例,去年天然氣發電比重從前年的18%降至12%,降幅顯著。德國人在面臨寒冷冬天的同時力行節電,雖然生活舒適度不若往年,但確實在節省用電與節省用氣上發揮效果。

德國嚴厲推動節能方案,除了要擺脫俄羅斯天然氣供應的地緣政治考量,另一個關鍵是德國近年能源價格飛漲,去年漲幅高達六成,企業到庶民都承受極大的能源負擔壓力,想要降低支出,就必須積極參與節能。在節能的同時,德國政府也預期今、明兩年能源價格仍承壓,預計動用2,000億歐元,相當於新台幣6兆元的超高額補貼,寄望在節能與補貼雙管齊下,度過十多年來最嚴峻的能源供應考驗。

回過頭來看台灣,因應能源價格高漲的方式,也只有節能和補貼兩種,但這兩件事在台灣都面臨執行上的困境。首先,近年國內電價頻頻凍漲,即便去年好不容易調漲,也排除掉多數民生用電戶;國內電價與其他國家電價波動幅度差異大,在電價相對偏低的情況下,國人普遍缺乏投資節能設備的誘因。另一方面,政府對補貼電價一事猶豫不決,除了財源問題,也擔心外界質疑政府補貼用電大戶,缺乏公平性。

目前政府規劃的電價補貼方案,預計從超額徵收的稅收中編列預算補貼台電或中油,規模最多就是500億元,相較德國的6兆元規模,這樣的補貼規模偏小,且以台電和中油4,500億元的鉅額虧損來看,若今年4月僅小幅調漲電價,要靠500億元補貼撐過能源上漲考驗,恐怕是太過樂觀。

上半年電價調高的機率高,除了台電與中油的虧損已大到無法不處理,還有一個關鍵因素是明年1月要總統大選,下半年電價調整的機率不高,如果上半年不調,等於要再等一年才能處理,台電與中油將為此各虧損數千億元,這個財務黑洞已超乎兩家公司可以處理的規模。然而,上半年調漲電價有另一個難以忽視的缺點,就是夏月電價分別在5月與6月上路,如果4月確定調漲電價,緊接著實施的夏月電價會讓產業與一般用電戶有連漲兩次電價的壓力,政府必須有彈性因應作法。

綜合來看,政府今年調漲電價不能以「撐過今年」為假設前提,必須有至少兩年的中期規劃,不論是電價調漲幅度與補貼金額,都應從最悲觀的角度來計劃,並明確讓國人與產業界知道未來兩年國內電價的預估走勢,讓各界提早因應,不論是投資節能設備或預作財務規劃,都可以讓各界有更充裕的時間做準備。

更深層的問題是,蔡政府是否還要堅持現有的能源配比不做調整?以民國一OO年(2011年)福島核災後兩個反核最積極的國家德國與日本為例,前者讓僅存的核電廠有條件延役,日本則是放寬核電廠除役標準,允許核電廠運轉超過60年。德、日的政策調整代表他們務實的面對俄烏戰爭與淨零碳排的需要,重新執行包括核能在內的多元能源使用計畫,這不只是有助能源安全,也能降低電價上漲壓力,值得我國借鏡。










聯合報黑白集/賴清德是辜寬敏的遺憾


2023-03-01 01:15  聯合報/ 黑白集
副總統賴清德(右)被外界視為「台獨金孫」,長期獲台灣制憲基金董事長辜寬敏(左)等獨派大老關愛支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獨大老辜寬敏逝世,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率先致哀,願辜老安息,「台灣交給我們」。「台獨金孫」賴清德是辜寬敏最肯定的總統人選,甚至曾逼宮蔡英文放棄連任讓位;豈料,金孫如今絕口不提台獨阿公的遺志—正名制憲。

民進黨悼念辜老,不約而同消音「正名制憲」。蔡英文、陳建仁肯定辜老一生捍衛台灣主體性,算是給深綠群眾有個交代;但賴清德僅稱頌辜寬敏在故鄉捐地濟貧。此地無銀三百兩,即是如此這般。

蔡英文執政,辜寬敏成立制憲基金會,推動國家正常化,總算等到民進黨修憲。未料,竟只推個「十八歲公民權」,氣得老先生大罵受騙。辜寬敏若身後有知,民進黨從沒少拿他捐款,卻對他台獨志業吝於致敬哀榮,恐怕要涕泗千古。

賴清德為爭取美國支持選總統,言必稱蔡英文「四項堅持」,不再高談台灣前途。賴系人馬澄清美國沒有「疑賴」,但賴神致哀辜寬敏,卻露了餡。愈是迴避對台獨表態,愈凸顯他對美國的忌憚。賴清德能糊弄逝去的恩人,一旦坐上大位,強權壓頂還會以誠待民?

因為辜寬敏,人們看見台獨金孫的矯情,連尊重逝者的人情義理都忸怩作戲。辜老高呼的台獨理想,賴清德竟避諱不言。所謂「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就是碰到美國爸爸,便將阿公神主牌藏到案桌下。











聯合報社論/一部動員法,要把多少人捲入戰爭恐懼?


2023-03-01 01:18  聯合報/ 社論
國防部近期預告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引發在野批評。圖/本報資料照


國防部公告《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修法草案,必要時將對媒體、網路納編納管,引發外界質疑政府假防衛之名管制言論。更嚴重的是,教育部近日召集地方教育主管機關,要求對十六歲以上學生進行「動員造冊」,組織學生「保鄉」與參與救護。這些舉措,一夕喚起民眾對戰爭的不安和恐懼,彷彿肅殺的戰爭已近在國門。

這次修法,國防部將現行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更名為《全民防衛動員法》,並利用「動員準備階段大肆擴權。現行法律將動員準備分為精神動員、人力動員等八大類,但修正草案將「精神動員」改為「教育動員」,並新增訊息傳播、金融外匯和資通動員三項;其中與網路、媒體相關者即占了一半以上。此外,現行法律的動員整備是以「物資」為主,新法卻大幅增加對「人力」的納管,強調為「因應新聞及不實訊息處理」,可對廣播、傳媒人員納編及徵用,在在顯示此次修法高度偏重言論管控。

更可議的是,《全動法》草案出現兩個「空白授權」,使政府管控言論的力道更強。其一,是對所謂「動員準備階段」並無明確定義,任何時候只要政府認為有必要,皆可視為「準備階段」,要求新聞媒體、網路平台和資通產業提供所有必要人事資料供其納編。其二,是對「主管機關的空白授權」,現行法令對各動員準備方案的主管機關皆有明確規定,如「精神動員」由教育部主管,「人力動員」由內政部主管等;但在新法中,則變成「由行政院指定所屬機關或單位為主管機關」,這也讓政府對資通、新聞、網路、名嘴等人力的納編納管,變得更為恣意。

儘管國防部表示,這些都是因應戰爭時期的必要措施,且現行法令對傳媒的管控,也已有「動員實施階段大眾傳播事業及從業人員管制辦法」規範。但綜觀上述辦法,並無「動員準備階段人員納編、納管」的相關條文;國防部的說法顯然避重就輕,模糊問題焦點。

同樣受到嚴重關注的,則是戰爭一旦發生,「未役青年」是否須上戰場的問題。國防部解釋,現行《民防法》已規定高中以上學生須編組防護團,負責協助救護、消防等任務,這與讓未役青年「參戰」有別。但事實是,教育部近日已積極要求各地教育機關,將十六歲以上學生不分男女進行動員造冊,施予訓練,以建立「戰時保鄉保校及自保能力」。儘管保鄉衛國是人人應盡的責任,但在台灣民主化卅多年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也早已退場;蔡政府如今卻再召喚出戰爭的鬼魅,讓下一代年輕人被迫面對兩岸衝突,連十六歲的青少年都要開始造冊動員護鄉,這難道不是時光倒流了卅多年?

諷刺的是,蔡政府曾欲推動「十八歲公民權」的修憲,又向十八到廿一歲的青年發送每人一千二百元的「成年禮金」,似對年輕世代備顯關愛。但與此同時,卻在美國壓力下將十八歲男子的兵役延長為一年,而今,更要將十六歲的學生動員造冊編組護鄉。這些作法,是要青少年加速長大認清現實還是在把年輕的一代推上戰場,幫民進黨打一場他們無法收拾的戰禍

國防部修改《全動法》,標示的風向是:戰爭近了。因此,台灣必須為「全民皆兵」作準備,媒體必須為動員應變交出言論權,年輕學子必須為保鄉衛土提早組織起來。這部法令,也是蔡政府未竟全功的《保防工作法》和《數位中介法》之借屍還魂;但寶劍直指戰爭,這是全民想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