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相對剝奪感籠罩全民
◆ 葉匡時/企業聘任高階主管的組織配適問題
◆ 廖元豪/救救孩子──青少年為什麼不快樂?
楊志良/相對剝奪感籠罩全民
2023-03-01 05:33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退休教授、前衛生署長)
著名政治學者 Ted Robert Gurr,在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出版《人們為什麼叛變》(Why Men Rebel)一書,成為政治學與社會學的經典之作,為相關領域學子必讀,歷久不衰,用以理解、解釋及預測各種政治變動及社會運動的發生。
這本書的主要論點,其實源自莫頓的「相對剝奪感」。它是指個人根據自身條件所產生的期望,與他實際享有的生活條件與社會地位發生落差,而產生一種身心不安的狀態。相對剝奪感產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新資訊的獲得,例如電視及手機網路進入開發中國家,民眾得知歐美國家人民享受非常富裕的生活,羨慕之餘產生相對剝奪感。
若認為此落差是自己不夠努力(self blame),通常會增加努力的動力;若認為是社會制度的限制(social blame),則會傾向採取改變社會的行動。但如果期望過高,或能力差距過大,例如再怎麼努力也不能達到郭台銘和張忠謀那麼富有,也只好認了,繼續朝九晚五平安過日子,而不會發動任何行動以改造社會。
另外一種相對剝奪感的發生,是能力的突然下降,例如土耳其的大地震,一夜間房舍倒塌、妻離子散、生活無著,引起強烈的相對剝奪感。但只能怪天地不仁,無處申訴,就連總統都說,再有能耐也不能預知有如此重大的地震而預做準備,然後「扁維拉」、「馬維拉」一番,說豆腐渣的房子都是前朝蓋的。再加上比起敘利亞獨裁者阿塞德竟然阻止援助物資進入,土耳其至少外援不斷,大幅減少了相對剝奪感,只好怪天了。
最麻煩的就是自認「位不配德」,因而認為領導者「德不配位」,常是社會動亂甚至革命的源起。例如法國公務員及勞工努力了半輩子,原來六十二歲就可以退休領豐厚的養老金,現在因為國家財務困難,要延到六十五歲,當然上街頭抗議,馬克宏已是第二任期,否則下次選舉必有苦戰。
一次大戰後,希特勒帶領德國,自認日耳曼民族最為優秀,卻要無止境的對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賠償,強烈的剝奪感促成二次大戰。二戰戰勝國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不得不實施馬歇爾計畫,蔣介石也放棄對日求償,受害者心中雖有不平,卻也避免了成為世仇,而獲得近百年的和平。
至於近來台灣貧富差距來到最大,各處遊民愈來愈多,大學畢業學有專長的高材生,只能在便利商店打工或擔任外送員,連百元便當都沒有滷蛋或只剩半個。而造成這些現象的綠委,只監督在野黨而從未監督腐敗、貪汙、濫權的政府,加上國家面臨兵凶戰危,造成全民高度的相對剝奪感,是外在結構的折磨,社會各界普遍譴責執政者,這可從最近的民調清楚看出。
結構性造成的相對剝奪感,籠罩整個台灣,想要爭奪總統大位的大咖,對於如何消除結構性的相對剝奪感,例如國債爆表、物價上漲導致收入倒退、治安敗壞、家暴年超過十五萬件、虐兒虐老都超過萬件、青少年憂鬱、自殺、自殘爆表且不斷上升、社會總體動盪不安、街頭運動及抗爭無日無之,至今都未提出任何良方,奢談執政,全是無聊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