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面對未來挑戰 央行應鷹起來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褊狹加懶惰,誰把新大陸變成新中國
◆  聯合報黑白集/府院所問何事?
◆  經濟日報社論/面對未來挑戰 央行應鷹起來







經濟日報社論/面對未來挑戰 央行應鷹起來


2022-02-21 02:39  經濟日報 /   社論
學者表示,聯準會升息可抑制物價不斷上漲,但如果現在升息,也得在第四季才能看到顯著影響,而影響會在明年持續發揮。示意圖/美聯社



全球物價上漲現象一發不可收拾,美國聯準會在去年年中物價上漲開始嚴重時,尚認為這是源於全球供應鏈不順所致,聯準會主席鮑爾仍遲遲不願採取抑制物價的緊縮政策,被動期待供應鏈問題解決。時至今日,物價問題幾已失控,聯準會終肯積極面對,展開升息循環,但已被批評來得太遲。

各國面對物價的凶猛漲勢也不敢輕忽,包含南韓等多國政府過去半年來積極因應、開始升息,南韓甚至已升息三次。倒是同樣面對物價上漲問題嚴重的台灣,物價問題似乎與央行無關,「貨幣過多會導致物價上漲」的經濟學鐵律好像不適用於台灣,因此「穩物價」的職責便落在以經濟部為首的各部會,把物價上漲都歸因於成本提高、輸入性膨脹、哄抬所致。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聯準會又何必急於展開升息循環?事實上,物價失控與央行超級寬鬆政策的關聯性已被各國證實,無庸贅言。

我們先檢視近年來國內貨幣供給變動的狀況。M1B貨幣供給額在2010年突破10兆元,從此便如洪流一路氾濫,到去年底已近25兆元,這是房地產價格飆漲的時期。一般商品價格由於可以藉進口平抑,因此不會迅速上漲,豐沛的資金會先流向無法進口的房地產市場,這是造成房地價格率先雙飆的原因。然而,11年間的M1B貨幣數量成長了150%,代表產出水準的經濟成長率每年均僅個位數成長,貨幣數量增加遠高於產出增加,當然會有物價上漲的潛在壓力。再看更近期的數字,2016到2020的五年間,M1B的年均增幅都不超過8%,但去年度M1B年增卻達17.5%,過多的貨幣追逐增加有限的物資,物價房價狂飆豈能與央行負責的貨幣數量與貨幣政策無關。

經濟部這幾個月來為了查察物價已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不但勞民傷財,也影響經濟部日常業務的運作,造成資源錯置與浪費。物價漲幅吃掉薪資成長已是近來最受關注之事,使得基本工資調整的美意蕩然無存。廣大受薪階級的所得都是點滴勞心勞力付出的累積,卻很快不及物價上漲的鯨吞,造成的心理折磨更是無法以貨幣計數。整體經濟所得分配因物價上漲惡化,這對長年潛心規劃稅制以求分配更公平的財政部而言,更是一招落水的打擊。

近來在野黨因物價上漲嚴重而批評政府穩定物價不力、不知民間疾苦,這的確是對執政黨極大的挑戰。執政黨受惠於青年與廣大基層民眾支持,儘管經濟成長有亮麗表現,但如無法解決最直接感受的物價飆漲、實質薪資倒退、房價所得比全球名列前茅等困境,必將嚴重侵蝕執政基礎,值得嚴肅面對。

更重要的是,在台灣邁向經濟體質提升的當下,即將面對諸多真正合理成本的提高。在氣候變遷威脅下,減碳路徑即將展開,產業無可避免將面對國內外碳稅、能源價格提高;環保要求日高,為達成循環經濟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更為重要。最近健保制度改革,將使民眾醫療支出增加。這些成本都是無可迴避的合理成本,卻也不免造成物價的進一步提高。若物價因貨幣過多而上漲的情形持續,必將使得政府未來在推行各種合理政策時面對更為投鼠忌器的困擾,影響經濟體質優化進程,這是最令人憂心之處。

央行向來強調維護經濟成長的重要性,但若僅因為擔憂新台幣升值而影響出口與經濟成長,則未免顯得太過狹隘。央行須宏觀體認物價上漲對於所得分配、民怨、經濟體質提升等多方面的影響,盡速採取夠快夠大的貨幣緊縮措施,才能就源解決當前最大的經濟困境。













聯合報黑白集/府院所問何事?


2022-02-21 03:34  聯合報 /   黑白集
北京冬奧閉幕,行政院長蘇貞昌(中)指冬奧國手黃郁婷行為極為不當,要求教育部和體育署調查、處分。記者曾原信/攝影



北京冬奧閉幕前夕,府院下令調查滑冰選手黃郁婷爭議言行,要求必須懲處。綠委吳思瑤嗆說,「不能有下一個黃郁婷」;這是廢話,當然不會再有了!台灣好不容易出現一個滑冰選手,一次就被五馬分屍,怎還可能有下個黃郁婷?

身為國家選手,黃郁婷的若干言行確實有欠妥當;這點,透過其教練或周邊人士給予開導勸誡也就夠了。但由府院下令,動用國家級大法伺候一名運動員,可能株及教練團諸多人等,真的有必要嗎?

奧運追求競賽精神,但有時也是個民族情緒的煉金爐。同是華裔,谷愛凌披中國戰袍奪二金一銀,就被美國人罵「滾回中國去」;而男子花式滑冰摘金的陳巍,就被大陸網友起底「辱華」黑史,叫他「滾回美國去」。陳巍淡然以對,他覺得「社群是個毒,未來也不打算用」,一語道破網民的不理性。

我們府院下令調查黃郁婷事件,則似是跟著網民起舞,以為可以把這個「毒」埋得更深,其實搞錯了方向。這種事,體育部門若覺得有必要,主動檢討即可;由府院下令,豈不是要他們提誰的頭來見?

政府該問的大事何其多,一個黃郁婷何勞府院出手?年前年後缺蛋,怎不見蔡總統或蘇貞昌出來關心,或要求嚴辦囤積?萬物齊漲,衛福部卻故意調高各種費用推波助瀾,這才是府院該過問的吧。











聯合報社論/褊狹加懶惰,誰把新大陸變成新中國


2022-02-21 03:36  聯合報 /   社論
麥田出版社新書「激辣中國」搞烏龍,將書中所有「大陸」字眼全替換成「中國」,引發作者公開批評。麥田出版社已緊急道歉,並將收回重製。圖/擷取自麥田出版臉書



對岸廣東中山大學教授曹雨的《激辣中國》一書在台出版,麥田出版社竟將書中所有的「大陸」一詞一律改成「中國」;如此一來,文中意外出現了「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謬語。哥倫布在十五世紀發現美洲「新大陸」,到了廿一世紀的台灣,竟變成他發現了「新中國」。這種歷史與地理的錯謬,映照了當前台灣社會思想狹隘和混亂的情況,再加上工作態度怠惰,便鬧出了國際級笑話。

之所以會鬧出如此荒謬的錯誤,主要原因是近年蔡政府不斷鼓動仇中,原本台灣民眾慣常使用的「中國大陸」或「大陸」詞彙,即漸漸遭到制約和窄化,許多人被迫必須稱呼對岸為「中國」。近兩年,偶有藝文界人士使用「大陸」一詞,便遭到綠營網軍的聲討叫罵。久而久之,有些人連「中國大陸」一詞都不敢用;於是,提到對岸便只能一律稱「中國」。麥田出版社荒唐編輯,便因此而來。

「大陸」原是地理上的「普通名詞」,指的是地球上的大塊陸地。但由於兩岸之間的特殊歷史、地理和文化淵源,台灣民眾長期以「大陸」指涉對岸,它因此在兩岸被轉譯成「專有名詞」。在那些仇中或本土意識強烈的台灣人眼裡,因「大陸」一詞長期與「中國」連結,進而連「大陸」一詞也難以忍受,認為必須否棄;如此一來,只能稱中國,不准說「大陸」。這樣僵固的思維一再擴散,導致這家出版社用機械式的手法,將《激辣中國》書中所有的「大陸」全部置換成「中國」;於是,便創造出「哥倫布發現新中國」的新歷史。

除了機械式的置換胡亂修改書中內容,更可議的,是出版社的怠懶。兩岸使用的語彙歧異一直存在,一向由雙方編輯人員經由溝通修改,以符合兩岸讀者的不同認知習慣。但這次,顯然是編輯人員下了一個電腦指令將「大陸」全部改為「中國」,事後並沒有人再將全書重新校閱;因此,「新大陸」變成「新中國」的錯誤就堂皇印製成冊。最後,還是錯愕的讀者發現了這項驚天大錯,出版社無法矯飾,只能道歉認錯,將書回收重印。

此一事件之所以值得格外關注,因為這雖只是個出版事件,其背後卻具有深層的政治脈絡,導致人們思考的自我窄化。從政策層面看,文化部是否曾或明或暗地要求出版社對兩岸相關名稱作出特殊規範,我們並不清楚;但很顯然,有些出版人已開始自我審查,以迎合當今政府的特定政治口味,而做出可笑的事來。從文化層面看,麥田是成立卅年的老出版社,會選擇出版此書,目的也是為了擴大台灣讀者視野。不料,它卻用狹隘的政治框架對地域名稱特別設限,不僅粗暴地設下機械式的修改指令,編輯事後更未做任何人工檢視校對;結果,讓荒謬絕倫的錯誤砸毀自己的招牌。

如果不知道思維僵化會有什麼後果,這個事件就是一個赤裸裸的教訓。在這個凸槌事件中,哥倫布發現的不是美洲「新大陸」,而是亞洲的「新中國」;此外,「歐亞大陸」變成「歐亞中國」,「南亞次大陸」變成「南亞次中國」。由於蔡政府的反中意識形態作祟,反而幫中國添加了好幾塊「大陸」,豈不滑稽?

廿年前,人們對台灣的言論及出版自由引以為豪,對中國大陸嚴格的出版審查管制不以為然,那是台灣的奔放年代。廿年後,我們出版對岸學者的書籍,竟然用荒唐的方式把內容改得面目全非,把世界共知的歷史改成不知所云。台灣的倒退和內捲化,在此暴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