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春山/北京冬奧餘波盪漾
◆ 嚴震生/政治正確下,美國成為中國一部分?
趙春山/北京冬奧餘波盪漾
2022-02-22 02:17 聯合報 / 趙春山(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行政院長蘇貞昌要求調查競速滑冰選手黃郁婷的不當言行,並進行適當處分。圖/美聯社
全球新冠疫情氾濫和西方的外交抵制,終究不敵中共「黨國一體」的努力,北京冬奧在爭議中落幕。
對中共而言,辦好這屆冬奧有內外兩重意義。在內政方面,冬奧成敗和年底的中共「廿大」息息相關。去年東京奧運的經驗顯示,因疫情關係,會前高達六十二%的日本民眾,主張延期或中止。在前首相菅義偉堅持下,奧運雖成功舉行,但卻引發民眾對抗疫不力的怨氣,內閣支持率應聲而跌。奧運未能產生穩固政權的效果,反而成為阻礙菅連任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疫情和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中共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故不會不考慮北京冬奧可能帶來的不利衝擊;但習近平顯然胸有成竹,認為民心可用。因為,中共在面臨外部諸多挑戰下,舉辦這項全球最大體育盛會,不僅可以轉移民眾對內部困境的注意力,更可讓受到激發的「愛國主義」情緒,適時找到宣洩的出口。對於中共「廿大」來說,這是會前的一次群眾政治動員。
在外交方面,中共在這次舉辦冬奧過程中,不斷強調反對「體育政治化」的說法;但早自「乒乓外交」開始,中共就把體育視為「公共外交」的重要一環。此外,體育活動還提供中共實施「多邊外交」的舞台。中共領導人藉這次北京冬奧,展開密集的「首腦外交」,會談的內容當然不是體育。最後,冬奧是一場「軟實力」的競賽,中共希望在討論全球「非傳統安全」議題的遊戲規則時,能夠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兩岸關係敏感,台灣過去參與國際體育活動,多次因名稱問題遭對岸從中作梗,大家搞得很不愉快。台灣這次參加冬奧開幕式,沒有隨西方的抵制起舞;雖說是在國際奧會的壓力之下,但也是向對岸釋出「共襄盛舉」的善意。遺憾的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滑冰選手黃郁婷穿著中國大陸隊服的事件,竟然成為「出口轉內銷」的爭議。
不應從「陰謀論」看待「黃郁婷事件」,身為國家選手,她的若干言行確有欠妥之處;但如上綱到必須動用公權力來下令徹查懲處,則未免太過小題大作,甚至還會因小失大。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培養一個國家級的選手誠屬不易,若讓這些年輕人在上戰場前還抱著「不知為誰而戰」的心理負擔;試問,這是誰的過錯?實際上,從國內有些人搞所謂東奧「正名」運動開始,我們的運動選手就受到政治因素的困擾,不知能否有上場大顯身手,為國增光的機會。
有西方媒體指出,美國發動對北京冬奧的外交抵制,讓中共確認美國潛藏對華根深蒂固的敵意,我們不希望「黃郁婷風波」對兩岸關係產生同樣的效應。不可否認,蔡英文總統一再重申「不挑釁、不冒進」,至少讓兩岸關係至今還能維持相對和平穩定的局面。蔡總統對兩岸關係的敏感度,也不容懷疑,她過去對東奧「正名」運動的消極態度,以及日前出席「經國園區」開幕式的舉動,都遭到深綠人士的強烈反彈,但她最後還是決定「擇善固執」。
蔡總統應有重啟兩岸對話,突破兩岸僵局的企圖心。對民進黨而言,蔡任內是改善與對岸關係的唯一機會。蔡總統此刻理應扮演「消防隊長」的角色,不能坐視「黃郁婷爭議」無盡延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