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聯合筆記/民意不挺 安倍四選卻上檯面

◆  民進黨的「民主」 荒腔走板
◆  台學德國,德已認錯... 荒謬的反核神主牌
◆  全球暖化下 減煤比無核重要
◆  經國日記 蔣公審讀有功
◆  願高雄遊行 開心平順
◆  國際疫情發燒 我應做好流感防治
◆  美國友台…選前介選 選後制衡
◆  漫畫/重設特偵組抓肥貓
◆  聯合筆記/民意不挺 安倍四選卻上檯面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民意不挺 安倍四選卻上檯面


2019-12-20 23:47 聯合報  蔡佩芳
安倍被控用公款招待支持者參加賞櫻會,導致民調連續第2個月下滑。 (歐新社)

日本首相安倍被控用公款招待支持者參加賞櫻會,聲勢下挫;共同社本周最新民調甚至顯示,時隔一年安倍內閣不支持率再度超越支持度,各種民調也顯示壓倒性民意並不支持安倍繼續連任自民黨主席但和輿論相反,自民黨內近來卻紛紛浮現力挺安倍四連任聲音
日本國內對「安倍接班人」人選討論從未間斷,但黨內同時存在支持安倍四選力量。最早表態的是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而讓這論調擴散的關鍵在安倍盟友、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麻生在本月發售的雜誌專訪中提醒安倍,未來兩年內完成修憲十分困難,「真正推動修憲,要有不辭連任四屆的覺悟。」
麻生派是黨內僅次於安倍所屬細田派第二大派閥,麻生的表態讓安倍四選浮現真實感
自民黨規定黨主席最多得連任三屆,安倍第三任任期至民國110年(二○二一年),要連任需要再次修正黨章。雖然安倍隨即在公開場合表態,不考慮四連任,但他矢志修憲,安倍內閣核心閣僚有人拋出視局勢延長黨魁任期,似乎也為未來政局鋪陳各種可能。
國際局勢變化也可能推著日本政局往安倍四選的軌道前進。美國對日本外交戰略至關重要,自民黨內不少人認為目前檯面上安倍接班人人選都不是川普對手,如果川普連任美國總統,主張安倍接班人只能是安倍的看法可能變得更強勢。麻生在專訪中也提到,雖然安倍與川普經歷、背景、甚至年紀都有落差,「毫無疑問,他們很合得來,川普非常欣賞安倍。」
外交向來是安倍擅場,安倍自民國101年(二○一二)回鍋擔任首相,並非不曾遇到政治危機,推動新安保法制以及森友學園、加計學園兩起弊案,都讓他不支持率與支持率出現死亡交叉,但靠著日俄峰會等國際舞台表現,特別是與歐巴馬創下美日領袖首度同赴珍珠港慰靈、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火速訪美,都成功翻轉民眾對他的肯定和期待。安倍將在月底訪中,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也預定明春首度以國賓訪日,中日都想醞釀友好氣氛,安倍在中日關係上的斬獲,或將再次平復日本民眾的不信任感。
距離民國110年(二○二一年)九月自民黨主席改選還有近兩年,變數仍多,但安倍四選已被提上檯面討論。安倍上個月甫成為戰後任期最長首相,日本很可能迎來史無前例的超長安倍王朝









民進黨的「民主」 荒腔走板


2019-12-21 00:16 聯合報  林火旺/華梵大學特聘教授(台北市)
司法院長許宗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聯合報十九日社論「陳師孟霸凌司法,許宗力卻裝聾作啞」。從關心「民主」政治健全發展的角度來看,陳師孟的作為不只是許宗力的事,而是全民的事,因為陳師孟踐踏的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價值
民主政治基本上是對「權力」不信任因為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絕對腐化」,所以民主政治一個非常重要的設計就是分權,讓權力不會被個人或某一個政黨獨攬,權力與權力之間相互制衡。歐美國家是三權分立,而我們則是五權分立。陳師孟不只踰越權力分際,根本就是公然挑釁民主。
許宗力為了個人權位,對陳師孟行徑裝聾作啞,這是沒品」;民進黨一向以捍衛民主自居卻一樣裝聾作啞,這是失心」;而口裡喊著「民主是普世價值」的那些人,如果不知挺身而出,則是無知」。
其實民進黨違反權力分立的事不只這樁,另一樁是發生在今年五月十四日,蔡英文提名的監察委員通過對台中地檢署檢察官陳隆翔的彈劾案,彈劾的理由等於是指導檢察官如何辦案,所以一天之內就有超過一千位檢察官、法官連署,以「捍衛司法尊嚴」為名,抗議監察院濫權。
最近的一樁一般人不易覺察,那就是民進黨提名三立電視台主播林楚茵為不分區立委。在國民黨長期執政、一黨獨大時,民進黨要求黨政軍退出三台,這是正確的,因為民主國家的人民只有四年當一次主人,投完票後,人民的權力部分由大眾媒體替代,所以大眾媒體是輿論,職責是為人民發聲,也因為如此,西方三權分立國家把媒體稱為第四權」。
可以想像的是,如果輿論掌握在政黨手中,一定變成特定政治立場的傳聲筒,使人民失去一個傳達意見的重要管道,因此政治黑手不能介入媒體,也是基於「分權」的精神。林楚茵為什麼會被民進黨看中?有沒有媒體的黑手直接介入政治?政黨不能經營媒體、干涉媒體,同樣的,媒體也不能經營政治、干涉政治,否則就是破壞權力分立的精神。
民主政治有幾個簡單卻非常重要的原則,權力分立是一個,另外兩個是依法行政行政中立,違反其中任何一個的執政黨,都不是守護民主,而是糟蹋民主。民進黨全面執政,不只出現監察院濫權事件,另外兩個原則也視若無睹。台大校長管中閔事件是典型的不依法行政,張天欽的東廠說,以及李進勇的中選會主委任命案,完全不理行政中立。
健康的「民主」政治是全民都該關心的事,表現荒腔走板的執政黨,卻高談闊論「民主」,把人民當白痴嗎?










台學德國,德已認錯... 荒謬的反核神主牌


2019-12-21 00:08 聯合報  林基興/大學教授(台北市)
德國總理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國會黨團能源事務發言人最近表示,德國放棄核能是錯誤的。圖為將關閉的德國米爾海姆─克爾利希市核電廠。 (路透資料照)

日昨,德國總理梅克爾所屬的基民黨國會黨團能源事務發言人說,德國放棄核能是錯誤的
美英法日等先進國家一直支持核能,為何民進黨眼中只看到(幾年前)要廢核的德國呢?民進黨反核神主牌的開山祖師,是東海大學生物教授林俊義,其中心教條是反核就是反獨裁」。後來,該黨取得政權,無獨裁可反,轉而誇張核能風險,包括宣揚日本核災後停核,應學東瀛,但日本卻持續啟用核電,只好噤聲。全球只剩德國可學廢核,但德國增加燃煤而多排碳,若「倒行逆施」,又從法國進口核電,實為「兩面人」。
獨立電網的我國,太陽與風電(看天恩)要占總電兩成,則需多增兩成火電隨侍在側(原已八成)。核電延役的例子甚多,瑞士與比利時均有,美國則絕大多數(九十四機組)已准延廿年而用六十年,上周有兩機組准用八十年。相對地,我國則棄之如敝屣。
反核號角下,核廢也被宣稱有害,結果捅出蘭嶼大婁子,例如,今年十一月,總統以廿五點五億元向蘭嶼致歉(加上每三年二點二億元),為補償當年政府欺矇建置罐頭工廠,實為核廢料貯存場,使鄉民受到輻射傷害。但當年政府並沒欺瞞,就如立法院公報六十九卷七十三期與民國74年(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日蘭嶼雙月刊等多資料顯示,當時資訊公開
其次,蘭嶼核廢料傷及居民嗎?原委會的全島監測站,每年數百樣品均在背景輻射範圍內。委託中山大學公正研究單位所得結果亦然,前衛生署資料也顯示居民沒受影響。英美法等先進國,類似貯存場眾多,並無傷人證據。其實,這些只是低階核廢,包括受汙手套等,受到重重障蔽,外顯的劑量非常低,怎麼傷人?台電員工就近住,也沒受傷證據。國人若不接受科學證據,進而改變有害的認知,則恐慌沒完沒了,這廿五點五億元只是加深恐慌與「補償合理化」,副作用是「不勞而獲易致怠惰」。
另外,為了阻絕核四啟用,殫精竭慮地封殺生路,包括運出其核燃料,其實,根本不急著浪費運費與異地保管費。核四前廠長指出,沒買主而美其名為異地儲存,但大家心知肚明,只為反核神主牌浪費民脂民膏。類似地,五百頁的《述說龍門—核四,我們的故事》也被禁出版。該書記載傳承二十年來,耗資三千億元核四「無中生有」的決策、建廠、記取教訓、將士用命、留命根等內幕,卻慘遭「文字獄」。無獨有偶地,某公家刊物告訴筆者  :「本刊受主管機關指示,不得批評政府政策。」反核神主牌需要這般「大開殺戒」嗎?










全球暖化下 減煤比無核重要


2019-12-21 00:12 聯合報  陳平常/研究人員(台南市)
德國看守等環團公布今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倒數第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日前「德國看守」等環團在聯合國氣候峰會發布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台灣在六十一個評比國家中名列「倒數第三」。這個果當然是來自能源政策的因,簡言之就是「無核」與「減煤」在現階段是魚與熊掌,無法兼得。 既然無法兼得,那到底「無核」跟「減煤」應該捨哪一項?
CCPI排行的發布,是因全球暖化已迫在眉睫。而核廢料問題跟全球暖化相比,孰輕孰重無庸置疑。全球暖化已嚴重到造就一位十六歲的英雌了,而反觀核廢料,基本上是可被控制的問題,只要足夠厚的水泥包覆和安全防護,基本上對環境不會有太大的衝擊。更何況,輻射強度隨時間衰減,換言之,可透過時間來減緩威脅。
而造成全球暖化的溫室氣體,是不可控制的,二氧化碳從煙囪排出後,就在大氣層裡幽幽地盤繞著地球,而且日積月累,只會更多不會變少。 除這個問題外,燃煤釋放的空汙及PM2.5就在你我身邊,比起在海裡或山洞裡的核廢料,哪個影響嚴重?
這麼淺顯易懂的分析,現階段當然只能放棄「無核」,更何況,「非煤」在台灣根本也是不可能的任務,能「減煤」就已是萬福了。
再來談萬一核反應爐發生事故的話,如果把地球比喻為人體,一部核反應爐引起的核災,其傷害頂多不過像個肚臍大的傷口,而全球暖化則已是全身通體都不對勁,再不改善就要進加護病房。
也許某日,全球暖化解決了,核廢料成了最嚴重的問題,到那時使用核能必成為千夫所指,「無核家園」自然是世界潮流,但眼下台灣何必跟世界潮流過不去。
所以,無核不是複雜的政治問題,也不是冠冕堂皇的能源問題,是簡單的輕重緩急問題而已。










經國日記 蔣公審讀有功


2019-12-21 00:26 聯合報  鄭弼儀/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將於明年2月3日起,公開展出蔣經國私人日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公開蔣經國日記原稿及重要事件內容,學者推崇小蔣「幾乎是台灣有過最好的總統」。經國日記是他聽從父親蔣公要求每天寫,並接受父親審讀將來應擷取經國日記精采片段列入教材
蔣經國日記,始於民國26年(一九三七年)五月從蘇聯返回中國,止於民國68年(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底;他回國後,父親安排他在故鄉研讀古書,這時在父親要求下記日記,並交父親審讀,蔣公也把閱讀批注兒子日記當作重要事務,甚至將自己的日記給兒子觀摩學習、討論,父子互觀日記最有益於倫理與修養(民國33年(一九四四年)一月三日蔣公日記)。蔣公晚年即使健康欠佳,仍堅持閱讀兒子日記並有批注
胡佛檔案館藏其中的民國37年(一九四八年)日記佚失,這一年是蔣經國在上海打老虎期間的手稿。翌年來台後的日記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有關「台獨」勢力由來,及兩蔣父子的態度與應對。蔣經國也曾親自公布過一小部分日記,主要是崇敬父親和呈現他們父子關係,例如「風雨中的寧靜」、「守父靈一月記」。蔣經國擔任總統時,重視清廉,與庶民親切往來,真正展現了庶民總統作風










願高雄遊行 開心平順


2019-12-21 00:24 聯合報  韓靜/教退(新北市 )
挺韓、罷韓大遊行周末在高雄尬場,高鐵、高雄捷運等大眾運輸系統嚴陣以待,增派警力維安,加強沿線車站、車廂警戒。圖為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挺韓與罷韓活動今天在高雄舉行,在輸人不輸陣下,韓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韓粉支持者呼朋引伴前往南台灣共襄盛舉,因此挺韓遊行在氣勢上應有主場優勢。
話說回來,這次挺韓遊行固然會熱鬧滾滾,但筆者認為一如之前韓國瑜呼籲,外來韓粉們能歡歡喜喜到高雄遊行之外的吃吃喝喝消費,把錢花在高雄,讓高雄地方的攤商與飯店看到商機,善盡一份「愛屋及烏」的選前大愛。
至於遊行另一主軸「撥亂反正」,因韓國瑜在日前政見會上提出若當選將成立「特偵組」,勢必讓遊行支持者高調訴求檢討蔡政府的「違法亂紀」。為免擦槍走火與罷韓民眾起爭執,甚至出現街頭紛爭,期待韓國瑜的支持者克制,並以開開心心到高雄支持韓國瑜選總統的心情,平平安安順利完成遊行任務。











國際疫情發燒 我應做好流感防治


2019-12-21 00:22 聯合報  金傳春/台大公衛學院兼任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顧問(台北市)
該如何有效對抗流感,北市衛生局建議免疫力較差的長者、幼兒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學童與醫護人員等高傳播族群,接種流感疫苗來預防最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每年感恩節後,北美洲的流感疫情拉開序幕。今年美國的流感人數比往年同期的平均值還高,也較早出現流行,至十二月中旬,初估全美將有二千六百萬病例,其中約二萬三千人住院與一千三百人死於流感。更重要的是今年美國流行的是B型流感病毒維多利亞株最多,與往昔多A型先發飆至流行尾才出現B型有所不同。
流感病徵包括上呼吸道的鼻(流鼻水)、喉(喉痛、咳嗽)、下呼吸道(細支氣管炎、肺炎、氣喘),有時也會出現消化道病徵(嘔吐、腹瀉)及其他病徵(發燒、發冷、頭痛、疲倦、肌肉痠痛)。若有這些徵狀,應即先戴口罩後就醫。多數病人會痊癒;少數會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嘴唇發紫或藍色)、血痰、胸痛、血壓低、意識改變,甚至有中耳炎、鼻竇炎、肺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等併發症,宜盡速轉診至醫學中心,降低重症率與致死率。
台灣的流感流行往往在天冷時發威,自溫度低的北部開始流行,波峰陡升陡降較明顯,三到四周後南部會發生流行;偶有幾年是一年有兩波流行。值得注意的是流感高危險群除六十五歲以上年長者與嬰幼兒之外,還包括先天或後天免疫缺失者、糖尿病、心臟病、腎病患者、肥胖者及人群密集處(如長照中心、護理之家、社區活動中心、育嬰中心)的工作者、警察及醫護人員等均應接種疫苗,以降低人群擴散。已得流感者周遭親友更應常洗手。若患者出現嘔吐、不喝水、呼吸喘不過來、胸痛胸悶,或小孩活動力與食慾變差等徵象,須盡早就醫,減少往後心肌炎與腦病變等惡化病徵。
抗病毒藥劑的服用,必須遵從醫囑服完療程,減少抗藥病毒產生;老人常遇細菌共同感染易讓病情雪上加霜,宜由常見細菌感染的肺積水、心肌炎、鼻竇炎等病徵即先慎用抗生素。其他防治之道,包括凡具呼吸道病徵與體弱多病者,不宜參與人群活動,應在家充分休息,切忌通宵達旦!跨年活動宜盡早結束,共謀大眾健康。
流感防疫小自個人健康防護著手,大至須以全球觀點關切國際疫情。地方衛生單位尤其是有禽流感疫情縣市,更要防杜人畜交互傳播,提早做大流行的萬全準備。












美國友台…選前介選 選後制衡


2019-12-21 00:19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美國國會通過2020年國防授權法案一致版本,將送總統川普簽署。圖為中華民國與美國國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國會通過民國109年(二○二○年)《國防授權法案》,包括關注台灣大選專節,要求國家情報總監於選後四十五天內向國會情報委員會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提出報告,說明大陸為干預或破壞台選舉所採行動,及美反介選努力
先前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費德瑋直言,大陸當局肯定有偏愛的候選人,美台將會合作防止境外勢力干預民主選舉,尤其是在網路安全領域合作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也宣稱大陸將干預選舉,美方會直接幫助台強化應對能力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更直指大陸企圖影響台灣民主流程,利用假訊息破壞民眾對民主體制的信任
顯然美國認定大陸介選,也會進行反介選。美宣稱美台將會合作防止境外勢力干預台灣選舉,美方如此反介選恰提供民進黨當局操作「大陸因素」的憑藉。
美如此公開介選,在去年九合一選舉時已顯露無疑,在台協會主席莫健即直指台灣已成為全球面臨假消息傷害風險最高的地方。去年美中經濟與安全委員會更提出中共海外統戰報告,指其提供誘因等統戰行動已涉及贊助犯罪組織,破壞台灣社會穩定及干預政治。儘管美國助攻,但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上仍然大敗。
美國會通過一系列友台法案,提升美台交往層級、支持軍售常態化及強化台國際參與,例如《台灣旅行法》、《台灣保證法》…等。美試圖打「台灣牌」以遏制、軟圍堵中國發展;尤其美國會和行政部門指控大陸介選,宣稱大陸當局將跳離融合促統、和平統一政策軌道,轉向以非和平方式武統手段,這將激化台灣人民的亡國感及強化對大陸黨國之敵對,從而有利民進黨在選舉操作「主權牌」、「國家安全牌」,標籤化國民黨的親中路線。
操作「主權牌」、「中國介選」在地方選舉涉及純粹民生治理議題,效果有限;但在高層選舉因涉及統獨、國族認同及國家安全,其政治影響較為有效。觀之蔡英文選情支持度,從去年選舉大敗瀕臨政治谷底,到年初重批「習五點」、反對「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及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藉此操作台灣民眾的危機意識,「大陸因素成為民進黨選情升溫超級助選團主席」。
美國基於印太戰略需要提升台灣民主同盟角色,但卻將台灣推向「聯美抗中」的戰略前沿,這種「馬前卒」角色極易使台灣陷入衝突邊緣;也使民進黨當局反對九二共識、一國兩制,操作台獨擦邊球猛踩大陸對台政策紅線,更具底氣。問題是,這絕非意味著美國支持激進台獨路線,美國的國家利益界定,並無為台灣獨立打仗之準備。美國寄望親美的台灣當局以維護其國家利益,不僅會介選,也會在選後扮演著「制衡」台灣傾向大陸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