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六四」卅年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0485/web/

◆  別讓15級分 壞了甄選入學一鍋粥
◆  發掘潛力…劍橋面試裡的玄機
◆  聯合筆記/「六四」卅年
◆  要發財時才想起石虎
◆  藉薩國態度 驗證台美增溫虛實
◆  川普新廣場協議的陽謀殺機
◆  民進黨誰在乎「民主進步」?
◆  漫畫/鴕鳥的合作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六四」卅年


2019-05-27 00:15 聯合報  陳言喬
「六四事件卅周年特展」最近在中正紀念堂展出,重現天安門事件時的大字報與標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六四事件」下周卅年了,最近聽到一些大陸來台學生談到有台灣同學問他們當年「六四事件」經過,有的陸生近似惶恐的回應,有的難以啟齒,更多的陸生是不清楚這件事。
這些大陸學生不過廿出頭,要他們評論出生前十年的事情,有點困難,且在大陸當局採取不准談、不准傳、不准報的全封閉管控模式下,大陸年輕一代也難以得知相關訊息
就像稱我行政院長為「台灣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一樣,大陸也用十五個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的那場政治風波」來替代四個字的「六四事件」,顯見他們對六四的忌諱與不願面對
從大陸官方到民間的噤聲,整個社會失去集體記憶,彷彿這起事件從未發生過。即使有西方人士或媒體提起這段歷史,也只會聽到官方一致的口吻:中國政府對此早有了定論」,並請提問者多關注中國社會正在發生的積極變化」。
今年六四逢十,中共當局更是如臨大敵,大陸各地嚴打嚴查,北京更是風聲鶴唳。六四發生地的天安門廣場,早已不是當年大家可以隨意進出的休閒散步之所,而是必須憑著身分證,外加X光機和金屬探測器檢查才能進入的地方。
廣場內除了來回巡邏的制服武警與警察,還有無數盯著人群的便衣人員,以及遍布四處的高解析鏡頭。
在這裡散步已沒有輕鬆優閒的雅致,但每天依然有來自四面八方進入廣場或瞻仰毛澤東水晶棺的人潮,與拿著自拍桿想把城樓毛肖像框入合影的遊客。
大陸這幾年的確出現積極的變化,不僅沒被西方國家唱衰崩潰,反而政軍實力更強、經濟更繁榮。這種結果讓一些人難以接受,尤其是早年逃出大陸的學運領袖們,他們回頭反思,心境五味雜陳,以致如吾爾開希所說「若能重來,不會那麼篤定行動」。
大陸社會泰半集體不語,一方面是言論自由被壓制,另一面是政府當局「以時間換取記憶」,更因有些人生活改善,而不想再去討論這些無法改變的政治話題。就像那些到天安門廣場的人們可能會說「今天我就是個遊客而已」!
這些來台的大陸年輕學生,因為大陸的開放才能到台灣,進一步接觸到一個友善、沒有監控且言論自由的社會,更讓他們有機會知道那一年在北京有隻身對抗軍隊的「坦克人」故事,填補了歷史另一面的空白。他們也可能因此知道,在大陸不能只像遊客不想去了解政治,因為你不碰政治,有一天政治也會找上你。
相對地,我政府對自己應具有信心,只有不斷的交流開放,才能彼此了解更多、化解誤會,透過真相與事實,改變一些人的觀念






別讓15級分 壞了甄選入學一鍋粥


2019-05-27 00:15 聯合報  鍾邦友/高師大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高雄市)
一○八學年度大學個人申請因首度實施學測成績最多五選四,導致四科滿分者大幅增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今年大學甄選入學採計學測最多五選四科等新制的衍生亂象,教育部擬將學測每科最高的第十五級,再細分出三級,改善今年學測高分群鑑別度不足的狀況,但筆者認為這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應該更全面性的檢討相關問題。
由於今年的數學較往年簡單,滿級分人數太多,加上採計科目變少,導致高分群無法區分;許多大學教授或教師團體又另指數學科鑑別度太差,是為級分失效的罪魁禍首。
殊不知數學的試題平均鑑別度五十八點八,僅略低於英文的五十九點一,卻遠高於國文卅五點二、社會卅二與自然四十二點八,也比去年試題較難的數學五十五點五及前年四十八點四都要好,鑑別度其實一點也不差,甚且可說是各科與近年中的佼佼者。
根據大考中心公布的鑑別度公式,是將某科全體考生依高低分排序,並將前三分之一考生(高分組)的每題答對率,減去後三分之一考生(低分組)的每題答對率,倘若試題過度偏易或偏難,多數考生的分數均偏高或偏低,高低分組之間的差距便不易拉大,鑑別度相對不佳,因此唯有試題難易度適中,方可能達到最佳的鑑別度。
倘若只為了保住這千瘡百孔的十五級分,便只有讓數學難上加難,如此豈非削足適履?甚至影響其他各科也趨往更難的走向,以達成頂尖校系樂見的鑑別度」。但捉襟即見肘,屆時解決了高分群的問題,難道不會出現中、低分群塞車的狀況?
申請入學的設計重點在多元取才,過程繁複,包含考試(學測再加上第二階段筆試)、備審資料審查及面試,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適合以小規模的型態出現。
早年參與人數少,級分數當然也不用太多,但當考生數愈多就愈會發生級分數不足的現象,否則八十八年度又何必將每科十級分增至十五級分?且現下才是五選四,問題就已如此凸顯,未來五選三又要怎麼辦?
如今申請入學已然成為升學主流,報考人數屢創新高,學測級分數不足的問題便更形浮現,唯有將級分適度增加,如三十或四十五級分便能輕鬆解決問題,也能讓數學免背試題鑑別度不佳的黑鍋,又何必讓十五級分這顆老鼠屎壞了甄選入學的這一整鍋粥?







發掘潛力…劍橋面試裡的玄機


2019-05-27 00:15 聯合報  陳志今/英國僑民(英國)
家長團體表示有補習班助考生打造書審資料與輔導面試,助長多元入學變質為「多錢入學」。圖/全國十二年國教家長聯盟提供

一年一度的大學甄選入學已經告一段落。最近,國教家長聯盟擔憂現行多元入學制度會造就多錢入學一事,遭到私校工會反擊:「教授不是笨蛋,不會看不出受補習班訓練的半吊子學生」。這讓我想起數年前筆者親身經歷的英國劍橋大學入學口試,在此與各位分享。
當年筆者申請的是劍橋自然科學系的生物類組。自然科學系在入學時並不會細分學科,所以舉凡動物、植物等,都可能是口試題。第一位口試委員是化石學教師。一進門,這位教授拿了一個垂直半切面的動物頭蓋骨給筆者。歷時卅分鐘的口試,題目就只是討論這個骨骼。
乍聽之下這似乎十分簡單容易,但筆者至今對此口試仍記憶猶新。原因是,教授完全不在意筆者事先知道多少,反而對筆者的每個答案提出疑問,甚至引導筆者找出解題方法
筆者首先提出這可能是豹的頭骨,因為流線型的鼻骨表示牠跑得快、尖銳的牙齒表示牠吃肉。教授會心一笑說筆者想太多,只是狗而已。
當進一步討論鼻梁的結構時,教授連續問筆者三次為什麼鼻子骨骼有許多皺摺。當筆者再也想不出新的答案時,教授就開始給提示:將眼鏡拿下來,開始交互用鼻子或嘴對鏡片吹氣,從而引導筆者想出「鼻內皺摺可以降低體內水分散失」的道理。
進到大學以後,才知道所有的同儕都被問到相同的口試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應對方式與答案,但都覺得那是個一對一討論教學,而非口試。更弔詭的是,若學生一開始就講出許多解答(比方說事前受過訓練或者補習過),那教授就會開始從高中生的題目,提升至大學生,甚至是研究所最新研究的問題來提問。
我們在意的,不一定是學生知道多少,而是當他/她不知道答案時,如何有系統性的思考解決題目的方式。這才是我們想要的學生。」教授事後跟我們如此說道。
當然,這種口試或許會受到教授對人的主觀評價而被人詬病,因此口試至少有兩次以上。但重要的是,即使是有城鄉差距的弱勢學生,在引導式的口試中也有能力展現出對這個學科的熱誠,或者精闢的解析思考方法
未來潛力比學生現在知道的知識重要得多」,這句話,或許值得大學甄選入學的口試教師及無數擔憂的家長們一個借鏡。







要發財時才想起石虎


2019-05-26 23:33 聯合報  林辰/ 苗栗子弟、研究生(新北市)
苗栗縣是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石虎最重要棲地,縣長徐耀昌本月在議會答詢,表示支持有個規範,讓工程或影響石虎棲息的事件有所遵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報載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草案在縣議會二度闖關,一度退回草案,後經溝通,全案保留送交大會表決。
條例審查時,有議員說因為影響太大反對,跟去年以條例「阻擋開發」為藉口如出一轍,還有議員說要實際統計石虎數量後再說,令人遺憾。
徐耀昌縣長選舉期間曾利用石虎為吉祥物宣傳,幾乎所有看板都印石虎台中花博也以石虎為吉祥物並發行諸多商品,然而盧秀燕市長主政的台中市政府也不再推自治條例卓蘭鎮辦了兩屆石虎路跑活動後,更以石虎名義申請到八千萬經費,破壞石虎棲地蓋石虎公園星巴克也以石虎圖案推出商品
當少數人利用石虎獲取名聲或發財時,石虎卻在眾多開發中漸漸走向滅絕。試想當石虎絕跡時,人們還有可能繼續透過石虎牟利嗎?如果我們都認同石虎是苗栗縣的代表,從根本保育石虎,讓牠們成為苗栗的公共財,不正是徐縣長落實文化觀光旅遊大縣」的根本方向?








藉薩國態度 驗證台美增溫虛實


2019-05-26 23:31 聯合報  張光球/致理科技大學副教授(台北市)
「北協」更名「台美事務委員會」,反映國際現實的消長,更有許多外交前輩的汗與淚。圖為蔡英文總統透過臉書,表達對「北協」更名的看法。 記者陳柏亨/翻攝

近來台美密切的互動,使得台美外交有增溫的趨勢。台灣處理美國事務的白手套,「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更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我國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波頓會面,美國參議員提出維護我邦交國的《台北法案》,更讓國人對台美關係有重大突破之感,但台灣在振奮之餘,仍應理性及冷靜探究其中虛實。
美國為了維持世界獨霸的地位,藉由貿易大戰壓制中國的崛起,希望複製出上世紀逼日本經濟就範,軍備競賽拖垮蘇聯的結果,所以目前台美關係的進展,是川普政府打擊大陸的方法之一,亦即所謂的打「台灣牌」。中美雙方長久以來都有「鬥而不破」的戰略默契,但從美國高調證實AIT早有美軍駐守,軍艦密集通過台灣海域,其軍事戰略已改為要中國守著鬥而不破的默契,美國則提升與台灣準外交關係鬥而不破的潛規則,未來台海局勢的發展,著實令人難以預料。
其次,李大維與波頓的會面是台美斷交後,雙方國安最高層級的正式接觸,對台、美、中的意義各有不同然值得注意的是,李、波二人一起會見我邦交國馬紹爾及帛琉在美的官員,這是美國政府和國會近來一直致力於鞏固我邦交國政策的一環,但卻也透露出我南太平洋邦交國確有鬆動之虞,否則李、波二人何須大費周章的與小島國官員會面,無非是要提醒有關國家,美國非常在意他們和台灣的關係,以遏制大陸在該地區的發展。
再者,雖然美國協助我鞏固邦交,但在現行的國際政治運作下,要美國率先與台灣復交,狠狠教訓大陸,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台灣可以藉由薩爾瓦多新政府對台灣的態度,驗證美國對我實質外交的影響力即將上任的薩國正副總統布格磊和烏佑亞都表示過,在薩國發展的考量下,不排除與台灣復交的可能性,屆時就要看兩岸誰能提供薩國足夠的援助,所以只要美國願意,絕對有能力促使薩國外交再度轉向台灣。
遺憾的是,川普三月底因移民問題,提出終止對薩國在內的三國援助計畫,金額達七億美元,另外兩國是我邦交國宏都拉斯和瓜地馬拉。此外,仔細檢視美國對我邦交的協助,是以鞏固我目前的邦交國為前提,而不是幫助我與他國復交或建交,亦即是維持我現有邦交國為目標。
變與無常是外交的藝術及國際關係奧妙之處,中美貿易戰終究有結束之時,無論誰勝出,都不會是贏者全拿的局面,如果依目前小英總統的政策,屆時台灣恐需付出一定的代價。







川普新廣場協議的陽謀殺機


2019-05-26 23:30 聯合報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
美國總統川普。 (美聯社)

川普極限施壓華為公司並列為禁制進出口黑名單之後,在日前信心滿滿說,六月底東京G20高峰會的川習會中,一定可以很快搞定有利美國的《美中貿易協議》;不過,跨國經濟智庫專家則不看好此一協議能「很快完簽」,除非川普做出大讓步,否則習近平會「委屈求全」簽署的可能性極低。因為這項協議,根本就是當年雷根結合先進五強壓制日本《廣場協議》的更新翻版。
廿三日川普表示,華為「非常危險」,並表示或許可以把華為議題納入美中貿易協議中;不過川普堅持結果必須要對美國有利。
之前美中貿易戰是集中火力對付進口,現在開闢新戰線把美國的出口化作武器
過去幾十年,美國政府一直藉由出口管制,避免國防相關技術流向「流氓政權」或「戰略競爭對手」。從民國107年(二○一八年)開始,美國政府便與相關企業和產業團體閉門討論,如何更新及重新定義商務部出口管制清單上的產品;外界咸認這項更新清單作業,預期在六月底川習東京會之前可以完成。
川普政府鷹派人士推動的放寬出口管制清單定義作業,將限制人工智慧、機器人、3D列印等技術出口;鷹派認為這些是攸關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技術,甚至新定義的出口管制清單中,更限制外國工程師和科學家在相關領域工作。
已確定的是,首先把華為列入出口管制的黑名單,嚴格限制把重要的美國零組件賣給華為,以有效防堵北京取得關鍵技術;目前正評估中的黑名單,至少另有五家生產監視系統的中國企業
最近對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動作,正是民國49年(一九六○年)代式保護主義手法的延伸。美國業界卻憂心,川普的貿易戰殺入更大範圍的科技衝突中,極可能引發回火效應,反而倍加損害美國經濟前景。
事實上,五月初美中第十一輪高階會談時,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帶到華府的一百餘項修正文本意見,已經對川普高調喊價的美中貿易協議,明白表示難以屈辱接受」,因為川普新開出的《十三條霸王條款》,遠溢出原本川習阿根廷峰會的協議內容
中方認為整個協議與當年列強壓制清廷簽下不平等條約並無不同。依協議,中國必須停止中國製造民國114年(二○二五)計畫、中止一帶一路方案、停滯電子資通電信產業發展、開放以金融服務業為主的服務產業市場投資營運、放棄國家產業政策自主權,甚至要兩會通過立法改變中國國家政經體制、建立美國可以隨時單方介入的監督機制,似已完全納中國為美國之「經濟金融附庸國家」。而今又要加納「華為專款」,則除非習近平已完全喪失還手對抗之力,否則豈有含笑敬受簽字之理。
美中兩強爭霸之戰,無論是冷戰或熱戰,在民國124年(二○三五年)之前,絕無可能輕言歇止。









民進黨誰在乎「民主進步」?


2019-05-26 23:27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台北市)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初選僵持不下,賴清德提出新方案,就算自己民調領先,「如果賴也輸韓」,或者「如果蔡也贏韓」,賴清德願意主動退出,支持蔡英文競選連任。
客觀來看,這不叫「更改規則」。打個比方,蔡英文要的是跑一百公尺變成跑兩百,直線變彎道,PU變紅土;而賴清德則是不改變規則,只是如果跑到後段,發生某些情境,他願意在終點線前停下來,禮讓蔡英文。
當然,這樣的「讓」,陰謀論者會說不安好心,會說賴清德是要凸顯蔡英文的「弱」,是要表示自己的胸懷大度、全力為黨。那麼蔡英文也可以不接受賴清德的「讓」,正面對決。
現在民進黨的初選情勢,雙方都做過私下民調,知道怎麼樣的規則對誰有利,於是落後一方想盡一切辦法要重新修正。蔡英文是現任總統,掌握資源,自然可以影響中執委的意向,用台灣通俗的話講,就是「博歹賭」。
在這樣的時間點,看到民進黨主席卓榮泰、秘書長羅文嘉堅持「向歷史與制度負責」(拒絕沒收初選),讓筆者感動,也讓人想起「民主進步」的創黨精神。筆者必須提醒執政黨,初選不是民進黨的家事、黨事,更是在台灣所有中華民國人民的事。
全台灣人民都在看,民進黨是不是一個只有利益,毫無理念的政黨全台灣人民都在擔心,今天民進黨的中執會,未來會不會同樣的劇情,出現在中華民國的中選會
如果中執會的舉手表決,可以更改規則,那未來中選會是不是也可以修正選舉辦法,去圖利民進黨;像去年陳英鈐那樣,讓站不久的老人無法投票,讓候選人可以一邊開票,一邊呼籲支持者來投票?
蔡英文總統說,「不會以國家機器做私人事情」,但她的紀錄不堪檢驗。為什麼民進黨立委的陳情,可以勞動蔡系監委去彈劾檢察官;為什麼中華郵政合法的標案,會讓蘇貞昌院長撤換賴清德任用的董事長;蘇貞昌的行政院長越做越像蔡英文的競選總幹事,台灣人民不會看不出來
當然,蔡英文是尋求連任的現任總統,手上有太多的資源、工具,可以把規則「喬」到對自己有利,但古往今來,一個在初選就如此吃相難看的總統,可有順利連任的前例?
蔡英文應該要大開大闔,拚大選而不是拚初選,不要為了個人的「面子」,把最後一點「民主進步」的香火也熄滅。
賴清德是蔡英文的行政院長,賴清德勝出,正好表示蔡英文的政績受肯定,民進黨用這個角度去看待初選,才是民主、進步的當然,更重要的是,執政黨的政府在即將到來的總統及立法委員大選中有義務落實民主法治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