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為良專欄】歐俄海底輸氣工程北溪2號 下個華為?
2019-05-27 11:58 專欄作家 樂為良
美國持續威脅制裁參與歐俄海底天然氣管線「北溪2號」(Nord Stream 2)的歐洲企業,引起歐盟反擊,可能成為新的貿易緊張來源。圖/路透
北溪2號總長1,222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長的海底管道。圖為去年11月的作業情景。圖/美聯社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砲轟美國「專斷獨行」,並警告川普別在國際問題上置歐盟於不顧。圖/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制裁或修理的國家共計有中國、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古巴、委內瑞拉、北韓(智誠號貨輪最近被美扣押)等。就在與中國的貿易戰方興未艾、封殺華為的戲碼正熱之際,他又向傳統的盟友歐盟開火,準備制裁參與「北溪2號」(Nord Stream 2)的歐洲企業。
若不出意外,這條俄羅斯直通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工程-北溪2號,很有可能成為華為2.0版。因為美國能源部長裴利(Rick Perry)5月21日說,美方將在「不久後」,制裁俄羅斯與多個歐洲國家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
裴利當天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記者會上說:「美國參院會先通過(制裁北溪2號)法案,再交由眾院通過,法案最後由總統簽署執行制裁。」
俄方官員隨後回應,美方制裁屬於「不公平競爭」。有用嗎?
德國民國91年(2002年)起便禁止新建核電廠,使得天然氣成為能源供應的大項,其中60%來自俄國。興建一條從俄直接入德的海底管道,對兩國皆具商業價值,但也引起被繞過的國家和美國的阻撓。
北溪原有1號輸氣管道,於民國100年(2011年)11月8日完工使用。本來運作無礙,直到民國103年(2014年)2月烏克蘭政變。親歐派推翻了親俄的總統亞努柯維契(Viktor Yanukovych),克里米亞憤而公投回歸俄國。歐盟也因此與俄交惡,烏克蘭又從中製造運輸麻煩。德俄最終決定繞過烏克蘭,直接從海中舖設輸氣管道,也就是北溪2號的由來。
北溪2號總長1,222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長的海底管道。預計今年底完工,一年可輸氣550億立方公尺。由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獨家持股,負責建造這個耗資近百億歐元的工程項目,並承擔一半的費用,另由五家歐洲公司法國ENGIE、奧地利OMV、皇家荷蘭殼牌公司、德國Uniper和Wintershall組成的企業聯盟,提供一半的融資。
這項工程於民國104年(2015年)9月提出,民國107年(2018年)5月啟動,之後一路走來可謂蓽路藍縷。先有被繞過的波蘭、烏克蘭公開反對,法國也基於地緣政治考量摻一腳說不。這些國家或者被德國勸服,或者實力有限、反對無效。但美國施壓反對的動作從未停過。
民國103(2014年)9月12日,美國以克里米亞事件為由制裁俄國,禁止俄國輸出天然氣和石油。川普上台後,於民國106年(2017年)8月2日簽署對俄的新制裁法案,特別加入「能源出口管道投資」項目,並特別指明反對北溪2號的興建。
表面的理由是,北溪2號投入運營,將架空烏克蘭對歐輸出天然氣的作用,進而危及烏克蘭的安全政治地位。俄羅斯便可順勢介入烏克蘭的衝突。同時,歐盟也會更加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形成安全威脅。
從此,美國官方不斷以安全為由,恫嚇歐盟北溪2號參與國,並再三放話要制裁與俄交易的歐盟企業。
以幾個重要場景為例:
民國107年(2018年)7月11日,正在布魯塞爾參加北約高峰會議的川普,當場對著德國最可親的總理梅克爾說,德國成了「俄羅斯人的俘虜」。次日美國務院與國防部分別警告,投資北溪2號的企業可能會受到制裁,並表示莫斯科正在利用這個工程項目分裂歐洲。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聲稱,「這條管道將讓俄羅斯在政治上脅迫歐洲國家,尤其是烏克蘭,提供一個新的工具,這樣會破壞整個歐洲的能源安全和穩定。」
今年1月,美駐德大使格雷內爾(Richard Grenell)警告德國企業,所有參與北溪2號的業者必須明白,這將傷害企業聲譽並可能受到美方的制裁。格雷內爾的這番話遭到德國媒體痛斥,德國官方甚至表示,有可能趕走這位介入德國內政的外交官。
梅克爾很清楚美方除了這個掛在嘴上的理由,還有一個自私的考量。就是擠出俄羅斯,改由美國提供其開發頁岩層所獲得的充沛天然氣。她不想讓德國成為美俄搏奕的棋子,因此一方面全力安撫美方,同時加快與盟國與俄方的協調工作。
今年2月8日,歐盟終於通過了天然氣監管條款,但將北溪2號納入歐盟管理,同時授權德國監督工程的進展,並承諾不會耽誤工程的完工。
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Peter Altmaier)2月11日接受德國《世界報》採訪時表示:「每個國家都有權自由維護自己認為正確的經貿關係,北溪2號符合德國利益。過去40年來,德國和俄羅斯在天然氣貿易方面,始終維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俄羅斯總統普亭的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則表示,北溪2號不會增加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這是一條「互利互惠」的管道。
從上述美國反對北溪2號的手段,與封殺華為的節奏如出一轍,現在只剩下執行制裁這一步。如果川普依舊一意孤行,制裁歐企,為之付出的代價將更大、更難估計。畢竟這些是先進大國的組合。
美國對華為使出的極度封殺,製造了一些市場不安,但對華為造成的實質傷害遠低於川普的預期,因為華為早為這一天做好準備。美國絕無可能讓華為屈服,更別提想要壓制中國崛起。
同理,今天歐盟都已正式立案執行北溪2號三個月了,美國還威脅要制裁歐洲企業。歐盟對此的反彈與反制能量絕對大於華為,到時川普都不知要如何自圓其說和收場了。
至少在歐盟的範圍內,歐盟早已透過立法防止制裁「獲得認可或執行」,同時實施報復性措施。
就像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回應,美方以「北溪2號」為由施加制裁,是「錯誤」做法;歐洲國家將決定歐洲能源政策,而非由美方決定。
就像梅克爾近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砲轟美國「專斷獨行」,表示不能輕易毀壞多邊主義組織,並警告川普別在國際問題上置歐盟於不顧。
川普會怎麼走下一步棋,無從判斷。唯一可確定的是,他乃一介商人,做生意的人不太願意兩敗俱傷乃至自殘。就像他對中國,走不下去了,就退一步。這套全球都見證了。對北溪2號大概也脫不了這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