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亞洲化:從雁行理論到龍騰效應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878/web/

◆  聯合報社論/與蔡英文商榷所謂的「執政價值」
◆  聯合報黑白集/謝年飯的黑色幽默
◆  經濟日報社論/亞洲化:從雁行理論到龍騰效應






經濟日報社論/亞洲化:從雁行理論到龍騰效應


2019-04-12 01:1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台灣,昔為四小龍之首,曾幾何時,如今已位居四小龍之尾。其中緣故,固與台灣本身條件與作為有關,更與大環境大形勢之變化有關。大環境大形勢之變化為何,一言以蔽之,「亞洲化」也。
亞洲化」(Asianization)這個概念,是近年冒起的國際關係專家、41歲的卡納(Parag Khanna)所提出的,他向來關注全球化和全球聯繫等議題,在不久前出版的新書《未來屬於亞洲:21世紀的全球秩序》中指出,世界秩序的中心已由西方轉向亞洲,他形容19世紀的世界特徵是「歐洲化」,20世紀是「美國化」,21世紀則是「亞洲化」。
事實上,亞洲化的過程從上個世紀下半葉就開始萌發了,進入21世紀後,仍在持續發展擴大之中,大體上,已歷經了從「雁行理論」到「龍騰效應」的兩個階段。
日本作為亞洲化的一梯隊,二戰結束後,民國49年(1960年)代開始即在美國扶助下從廢墟中重新崛起,不過30年,GDP即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老二,這個在當時被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譽為「日本第一」東亞島國,創造了一個「雁行理論」,將自己喻為雁行之首,之後以「人」字形排列的,則是繼日本之後興起的亞洲四小龍:台、港、星、韓。四小龍尾隨日本之後,無論從技術的移轉,市場的交替,及產業鏈的銜接而言,「雁形」都是一個十分恰當的比喻。只可惜,雁行隊伍飛得並不持久,作為領頭雁的日本,飛了30年,在民國80年(1991年)經濟大泡沫破滅之後,動能急遽減弱,迄今已30年,始終未見大起色,尾隨的四小龍,群雁無首。一時也失去了方向,各自摸索亂飛。就在此時,一隻真正的大龍在經過漫長的「潛龍勿用」階段之後,開始「見龍在田」了。
民國67年(1978年)底,鄧小平作出了歷史性的「改革開放」決定,打開了封閉了30年的中國,通過轉軌的改革將中國同全球接軌。一時間,就同周邊地區產生了巨大的融合,資源的優勢互補。中國大陸豐富的土地與勞力,跟日本及四小龍的資本、技術、管理及全球網路,天衣無縫地結合了起來,於是中國大陸迅速成了資本、技術、管理的輸入大國,與本身資源結合,開始釋放出巨大的經濟動能,以全球市場作為拉動的引擎,不但創造了年均10%的高成長率,也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龍騰效應」取代了正在消失中的「雁行理論」。
隨著歲月推移,龍騰效應也與時俱變。第一階段,是牢牢抓住上世紀下半葉的全球化大機遇,把中國大陸發展成了世界大工廠。在此一過程中,中國通過模仿、山寨、學習及技術購買,持續快速提高本身的技術創新能力;另一方面,隨著就業與所得的增長及財富的累積,將世界大工廠轉變成了世界大市場,這在全球化進入21世紀,因遭遇不斷挫折、打擊,速度減緩,甚至演變為「逆全球化」之際,恰恰補上了全球需求的空缺,也因此進一步牽動到中國跟周邊地區乃至於全球的政經與戰略關係。這是龍騰效應的第二階段。可以看到,這時「亞洲化」的現象與形勢已益發明顯。
民國102年(2013年),習近平上任,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意謂著龍騰效應將進入第三個階段。通過鐵公路、港口、網路等基建,正在以一種不同於傳統全球化的方式,來推進更大程度的經濟一體化;一帶一路持續發展,也很可能最終把在地質學上原本就是一整塊大陸地的亞、歐、非三大洲,全面地串連整合起來,到時,亞洲化同歐洲化或將出現歷史性的結合,對全球政經戰略地緣板塊的影響不言可喻。
台灣地處亞歐非大陸板塊的東南一隅,四小龍時代的時空形勢早已一去不復返,當知天下潮流之所向,明白及掌握龍騰效應之邏輯,順勢而非逆勢而為,或方有可能在新全球化時代中保有一席之地。







聯合報黑白集/謝年飯的黑色幽默


2019-04-11 23:5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總統初選延後,蔡英文總統(中)出席台北市美國商會謝年飯晚宴時,神情輕鬆展露笑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葉宜津說得好:參加兩百公尺賽跑,跑到一半,突然說這是一千公尺的比賽,這樣子不對。但為了幫蔡英文「協調」下去,民進黨沒有任何愧色,皮球一踢就踢到五月。別說一千公尺了,改成一萬公尺的馬拉松,都不在話下。
這可是號稱民主進步的民進黨幹出來的事業,「民主」到了卓榮泰等五人小組手上,變成了「英主」——奉小英的意志為主這與民初為袁世凱恢復帝制鼓吹的籌安會,剩下多少差別?籌安會除了主導奔走的楊度,有著譯西學的嚴復,餘劉師培、孫毓筠等都是原來的革命黨。當年他們對革命的變節,與如今五人小組對民主的背叛對照,何其神似
獨派大老吳澧培火大直批,民進黨乾脆戒嚴好了。蔡英文卻絲毫未露違和感,跑去參加美國商會謝年飯大談民主自由,大言不慚地說「接受威權政府的經濟獎勵,不是台灣要的未來」。她忘了,半路改變遊戲規則,就是典型的威權
謝年飯上最黑色幽默的一幕是,她讚許五人小組成員的柯建銘,誇他「什麼事都能喬」。對五人小組剛剛在中執會不辱使命地喬完「延長加賽」,當即給予口頭嘉勉!
說起民主,不得不提提王丹。這兩天他對韓國瑜在哈佛大學的「演講」耿耿於懷,說韓國瑜唬爛,幾番唇槍舌劍好不勤快。有勞他操心如此芝麻綠豆的小事,但對於蔡英文將初選搞得面目全非這等大事,王丹卻不置一詞,又是一個令人費解的民主鬥士






聯合報社論/與蔡英文商榷所謂的「執政價值」


2019-04-11 23:47 聯合報  社論
民進黨總統初選延後,蔡英文總統(右)和前閣揆賴清德(左)互控對方破壞基本價值。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如預料,民進黨中執會屈從於蔡英文的權威,延後了總統初選時程。賴清德對此深表不滿,認為這否定了黨的民主價值;但他如今落得形單影隻,顯示其突襲攻勢已遭破解。相對的,蔡英文總統則自誇這是一場「捍衛執政價值」的選擇,今天的傷口將是未來評價的「勳章」。把調子唱得老高,文青腔又重現江湖,卻與她眼下的執政處境無法對應。
無巧不巧,對於初選延後,蔡、賴兩人都用了「否定價值」一詞來抨擊對手。蔡英文批評賴清德的攻擊,是「自我否定執政價值」;賴清德則批評,改變初選規則是「否定民主價值」。「執政價值」與「民主價值」都是民進黨一向標榜的價值,現在為了一場初選,現任總統與前閣揆卻互控對方破壞基本價值,而黨內同志對此只能假裝視而不見。這樣的氣氛,何其詭異!
說穿了,蔡賴之爭演成今天這種「價值毀滅戰」之慘狀,反映的正是民進黨近年執政失效、價值破毀的實況。究其原因,問題就出在許多民進黨人的舌頭太過靈巧,善於說出宏偉高大的論述;然而他們的信念卻常常太過偏執,能力又往往有其極限。在這種情況下,便屢屢出現「眼高手低」的問題:執政者向選民作出太多美好承諾,一落到現實,卻發現政策支票無法兌現,答應要解決的問題也沒有能力改善
這樣的窘境,在陳水扁執政的八年即曾爆發過一回當時,目不暇給的政治操作,接連更換了六名閣揆,都遮掩不住執政者能力不足的真相,讓人民徹底失望遺憾的是,那場災難被簡化為扁家弊案籠統概括民進黨並未就執政路線及執政能力問題深切檢討,僅靠著強大的群眾動員能力及宏偉的論述又重獲執政權
不同的是,蔡英文再度執政靠的是「文青腔」,這和傳統民進黨延續自黨外時代以來那種硬梆梆的「革命腔」大不相同。這種文青腔,添加了更多柔軟、文藝化的造句,一時頗能吸引年輕世代的青睞。但沒變的是,蔡政府內部的人才及執政能力均未提升,光靠著文青呢喃,已無法粉飾施政的窒礙難行。更嚴重的是,在更換兩次閣揆之後,蔡英文竟只能借重蘇貞昌等人組成「敗選內閣」,其捉襟見肘已一目了然。
台灣自民國85年(一九九六年)舉行總統直選以來,歷屆總統都能順利連任。而蔡英文執政未滿三年,卻已飽嘗民心悖離之苦,連賴清德都公然挑戰其正當性;主要原因是,蔡總統和她的團隊已失去回應民眾需求的能力。蔡英文雖以推動「改革」自詡,但不論是一例一休、年金改革,乃至能源轉型等,都在缺乏溝通和體恤的情況下引發嚴重的社會後果。這些改革,不僅犧牲了人民權益,甚至造成供電危機及嚴重空汙,都導致對人民福祉的侵害包括不少前瞻建設和補貼政策都只是在揮霍國家資源
也因此,當蔡英文聲稱初選延後是在「捍衛執政價值」時,這樣的說法只能供民進黨內消費之用,或許能給賴清德迎頭一棒,卻完全無法說服台灣人民。目前看來,蔡英文的執政方式至少有四點值得商榷:第一,執政過度執著於意識形態,卻不顧人民的感受和渴欲,注定得不到民心;第二,把政黨和派系利益置於國家發展之上,是損害台灣未來的偏私領導;第三,不能帶給人民富足的生活、卻只會撕裂社會的統治者,是不值得支持的;第四,壓抑黨內外不同聲音的執政者是危險的蔡政府正在倒退回威權之路
兩個最該為敗選負責的人,如今卻成為民進黨爭取繼續執政的領頭羊,這樣的荒謬景象豈不可悲?尤其,當蔡英文只擺得出「敗選內閣」這樣的攤子,卻還在大發「捍衛執政價值」的豪語;對此,去年底才投下不信任票的選民,下次會回心轉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