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8740/web/
◆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的正當性何以遭賴清德倏忽攻破
◆ 聯合報黑白集/鄭南榕也不會苟同
◆ 經濟日報社論/智慧城市升級 引領產業轉型
經濟日報社論/智慧城市升級 引領產業轉型
2019-04-09 00:3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的民國108年(2019)智慧城市展於3月底閉幕。根據主辦單位統計,此次展覽比民國107年(2018年)有具體的成長,包括總攤位、來自全球的專業人士,以及百位以上海外城市首長或代表參與首長高峰會議等,有機會將之打造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智慧城市產業解決方案的展示與供應平台。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本次會展的主題訂為「智慧物聯網引領智慧城市再升級」,期望藉由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整合,讓市政服務升級成更有智慧。展覽主題包括城市面臨的重要問題的各種解決方案,如醫療、建築、教育、能源、交通及安防等,除了有國際廠商的產品與服務展示外,國內許多廠商也推出自有的系統整合產品,展現台灣產業在智慧城市各領域的多元堅強實力。
基本上,一個成功的展會,其成效不僅在於廠商產品直接展示所帶來的品牌效益及訂單營收,也是國家特定產業實力展現的重要管道。而其帶動周邊的效益,包括交通、住宿、飲食及觀光等消費也很驚人。
以今年2月下旬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所舉辦的世界移動通訊大展(MWC)為例,共計2,400家參展、11萬人參觀,包括許多世界級的行動通訊產業上下游及服務商都來與會;而1月上旬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所舉辦的消費性電子展(CES),更有高達4,500家廠商參展,18萬人參觀,秀展期間預計為該城市帶來直接消費及數千個就業機會的經濟效益。
因此如何在既有會展的基礎上凸顯展會本身的訴求,進而擴大其周邊效果,需要政府與產業共同攜手努力。以下是未來可以思索的幾個方向:
首先,智慧城市是目前全球各國政府施政的重點,各方都在尋找永續可行的創新解決方案。台灣有許多城市在國際智慧城市評比中都名列前茅,如何深入盤點及檢視台灣已成功落地實施的多元智慧應用,並透過專業的包裝與行銷在展會中呈現,以拓展海外市場,是政府與廠商可以立即合作的舉措。
尤其是專業的包裝與行銷。在國外的展會中,常見國外大廠在介紹其解決方案中,有部分是台灣智慧應用的案例,透過其專業的解說與推廣,不僅提升可信度,更提升整體產品的附加價值。而國內廠商通常比較保守,行銷推廣的預算也比較有限,相同的解決方案,在客戶的認知上,相對居於弱勢,價格因而無法進一步提升,因此需要專業行銷的協助。
其次,建議中央應與地方政府共同行銷,擴大推廣成效,同時提升國際訪客對台灣的好感度。例如從國際訪客進入國門開始,就應該讓參加展會者感受台灣好客的熱情。除了透過行動通訊傳遞會展各類活動外,市區也應有明顯的展會訊息。觀察國內大部分的專業展會,地方政府的角色並不明顯,如何攜手合作,讓展會成功之餘,也提升城市形象,應該積極規劃。
最後,台灣過去以硬體製造聞名於世,雖然很成功,但也被定型為只會做硬體。雖然有部分廠商已開始轉型,也轉得不錯,但以整個產業的發展來說,全球市場對台灣企業能做軟體及服務的形象仍不深。政府及產業或許可以考量將智慧城市展提升為全球智慧城市最佳實務解決方案的展示櫥窗,除了轉變世人對台灣廠商只會做硬體製造的刻板印象,也可以乘機行銷台灣的系統整合服務。
綜觀此次智慧城市展,台灣廠商在智慧醫療、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及智慧安防上都有不錯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展現,並且成功的協助許多城市提升市政效能與服務,如何在此基礎上,結合政府相關政策,引領產業從硬體轉向軟體與服務,並朝整體解決方案的方向發展,是台灣未來產業是否能夠轉型升級的關鍵。
聯合報黑白集/鄭南榕也不會苟同
2019-04-08 23:4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出席「鄭南榕殉道30周年追思紀念會」指出,台灣言論自由的邊界正在被侵蝕,假訊息正給台灣民主和自由帶來嚴峻的挑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紀念鄭南榕去世三十周年的「言論自由日」,民進黨上下齊聚追悼,煞有介事地發表感言。諷刺的是,正當政府大肆打壓媒體、作踐NCC,蔡英文和蘇貞昌卻在紀念會上強調要打擊假消息,賴清德則稱鄭南榕的核心價值是「台灣獨立」。這些說法,鄭南榕若在世也不會苟同。
三年前首次「言論自由日」,蔡英文倒還保留,未強調鄭南榕爭取的是「百分之百言論自由」。但蔡英文執政三年,政績欠佳,也和言論自由越走越遠。前兩年,蔡政府設置層層拒馬,阻隔人民的聲音;最近政府更全力炒作假新聞和「境外勢力介入」,把批評的聲音抹紅抹黑。鄭南榕主張的絕對言論自由,被蔡政府打折又打折;這樣氣氛下紀念言論自由日,顯得很滑稽。
九合一選舉大敗後,民進黨政府又變本加厲,把假新聞上綱到「國安因素」。蘇揆大剌剌施壓NCC取締「假新聞」,在對看不順眼的媒體開罰後,又迫使主委詹婷怡下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更主張將「叛國罪」擴及言論範疇,形同刑法一百條復辟。民進黨口口聲聲喊「南榕」,實際卻「難容」言論自由。
威權時代對言論自由的箝制,是由掌權者認定什麼消息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因此,人民無法決定自己說話的自由。今天民進黨的手法,邏輯完全一致。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政府自己就是假消息的一大來源,這些操弄,都只是為了延續政權的威嚇罷了。
聯合報社論/蔡英文的正當性何以遭賴清德倏忽攻破
2019-04-08 23:3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左)與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昨天見面,會談一個多小時仍無共識。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進黨總統初選的蔡賴之爭,目前進入一個新的僵局。五人協調小組企圖搓合「蔡賴配」,甚至迅即勸退副總統陳建仁;不料卻遭賴清德峻拒,他堅持走完初選機制。蔡英文則拒絕現有的初選遊戲規則,聲稱她「無法和自己的行政院長進行政見辯論」;挺英人馬則預備在明天的民進黨中執會出招,要求改變初選規則或直接徵召。如此劍拔弩張,民進黨的「團結」態勢恐怕越來越難維持,內部的裂痕也越來越深。
民進黨總統初選情勢之所以惡化到今天的地步,可以從三個層次觀察。第一,從技術層面看,是黨主席卓榮泰過度輕率,誤判形勢。卓榮泰是弱勢主席,但年初制訂總統及立委初選辦法時,他卻誤以為黨內不會有人挑戰蔡英文,輕易排除了「現任者優先」的條款。如今面對賴清德的突襲,已難以回頭,全黨夾在制度與現實之間,因此才會有挺英派企圖動用「霸王條款」破解,另一派人則堅持民主機制必須尊重。
第二,從心理層面看,是民進黨敗選後從未潛心檢討,卻以黨政人事改組草草因應了事。在這種情況下,外部的社會支持嚴重流失,內部的凝聚力也難以維持,立委補選才會出現苦戰。放眼民國109年(二○二○),蔡英文的支持度在不同民調中始終居於第三,不僅難以扮演拉抬黨內立委候選人的「母雞」,甚至可能帶衰整個國會選情。賴清德以「基層的焦慮」為由出馬挑戰,所持的正是這點理由。
第三,從政治層面看,蔡政府的施政表現一年不如一年,不僅失去了初上任時的改革銳氣,甚至不斷將國家帶向民主倒退。近期蔡總統一再利用「抗中」來提高自己的網路聲量,對內則以「國家安全」之名打壓對手和民間言論,經濟民生則被置於不顧。這點,在民進黨各派系加緊搶占政府及公營事業職位的映照下,更暴露治理失靈與爭權奪利的不堪。比起前面兩個因素,這點顯然更為嚴重。
當蔡英文說她不能和賴清德作政見辯論時,言下有兩個含意:一方面,兩人是「執政共同體」,決策責任無法分割;二方面,她也意指賴清德是她任命的閣揆,缺乏挑戰她的正當性。這樣的說法,放在「黨內倫理」的框架上或許說得通;但從民主政治的公平競爭看,就算貴為總統,恐怕也沒有排除別人挑戰她的權力。何況,賴清德的民意支持度確實高她一著。
說穿了,蔡英文最大的恐懼,應不是和賴清德就政策進行公開辯論,也不是擔心賴清德的「台獨」立場會比她更具吸引力。蔡英文憂慮的,是這樣的辯論會暴露她自己「識人不明」,甚至坐實「蔡賴體制」那一年半的合作施政根本是一團混亂。兩人一旦公開辯論,蔡政府的虛有其表,恐怕就更難以遮掩。事實上,蔡總統任內三年,除了和林全的合作堪稱愉快,她和閣揆賴清德與蘇貞昌的搭檔都充滿芥蒂,合作極為勉強。其問題在,蔡英文親信的班底極為薄弱,而她又缺乏大開大闔向外求才的領導器識,終究只能在黨內派系包圍下作出妥協性的選擇。誰也沒想到,她破格拔擢的賴清德,卻在下台後向她發動致命的突襲,這難道不是「識人不明」?包括最近蘇貞昌對公營事業人事的異動安排,其實也是在挖她的牆腳。
賴清德這次不顧同志勸阻,挾著獨派和扁系的支持向蔡英文發動突襲,這種「挾外制內」的作法,當然也使他自己的正當性留下了一個大問號。但他以「基層焦慮」為由提出挑戰,強烈撼動了蔡英文總統的治理正當性,也給民進黨出了一道大難題,這是更受矚目之處。試想,賴清德年初堅持為敗選負責求去,但一回首,取而代之的卻是以蘇貞昌為首的一群「敗將」;任何人看了這局面,都會心冷吧!蔡英文的弱點,其實在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