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凱/「自由貿易經濟特區」是什麼?
◆ 劉維公/在城市坐下來的基本權利
◆ 王健壯/想想美國那些總統的故事
◆ 葉銀華/為保戶得罪股民?
◆ 方祖涵/運動賭博商機與危機
◆ 薛承泰/台灣生育率世界最低?
◆ 盛治仁/NCC罰媒體…God bless Taiwan
◆ 黃介正/《臺灣關係法》四十周年
◆ 陳亮恭/長照可否共享經濟?
馬凱/「自由貿易經濟特區」是什麼?
2019-04-08 23:44 聯合報 馬凱(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左二)、費鴻泰(左三)、賴士葆(左一)共同主持「自由貿易經濟特區特別條例」草案立法公聽會,希望加速推動立法 落實全民拚經濟,提升台灣的競爭力。 記者曾吉松/攝影
因韓流而回魂的藍營立委,也乘勢重提特別條例;但為別於胎死腹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而改稱「自由貿易經濟特區」。不過媒體仍將之簡稱為「自經區」,提案者也未加反對。其實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倒不是因為有所混淆;而是由於此名大凶,前此的失敗,即為鐵證。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自經區」之名不吉,可自論語中找到答案。論語.憲問章,孔子為管仲辯護:「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自經」,就是上吊自殺;則「自經區」之名不可用,何待多言?
其實,在高雄設自由經濟特區,是我力倡的。早在民國97年(二○○八年)三月,馬英九甫當選總統,我忽然發現中共高層已起意廢棄世界工廠;自民國97年(二○○八年)伊始,發布「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等逐步落實。我大驚失色,因為當時台灣經濟仍依託其世界工廠為支柱,一旦廢棄,將大為失血。
為此,我苦思冥索扶持台灣經濟之策。救急之道,就是一面以消費券刺激消費;另一面則大張旗鼓籌備民國百年大慶,快速增加公共支出。唯消費券因馬政府貪圖簡便,未排富、避開進口品並要求持券者相對支付,而使成效大打折扣。至於百年大慶,則根本置若罔聞,直到臨時才抱佛腳,也錯失良機。
提振經濟的治本之道,我當時只提出一項,就是以高雄為起點,建立經濟特區。只因書生空議論,毫無回響;乃於民國99年(二○一○年)趁院轄市長改選之便,親自求見高雄候選人,願帶義工重新規劃高雄,振興經濟;其中主力就是經濟特區。最後完成「七日改變高雄」的規劃,成為競選主力。惜乎此候選人黯然落選,整個規劃也束諸高閣。
但因事關國家興衰,我不敢輕廢,仍在各大媒體大聲疾呼。終於一晚蒙經濟部施顏祥部長召見;劈頭就問,你鼓吹經濟特區,其故安在?經過百般解說,部長最後做結:「我明白了,你想設立自由經濟示範區」;同時指定在座的劉大年兄提出研究報告。
馬政府即於民國101年(二○一二年)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唯自茲始被簡稱為「自經區」,終遭封殺厄運,殊堪遺憾!此番藍營更改名稱,或亦有懍於此。但須格外警惕,並以身作則改稱「自貿區」,絕不能再自我詛咒。不過,時移勢易,在經濟失血十年,迄今努力保二之際,重振活力,極力掙脫對岸在國際貿易的圍堵,比諸十一年前更加急迫。除此之外,由於台灣已原地踏步廿餘年,周遭國家個個攘臂而前,不進則退的台灣在許多方面從遙遙領先變成嚴重落後,更需要藉一個封閉的實驗區進行多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所需進行的實驗內涵太多,無法一一詳述,僅臚列於後,俟於其他場合進一步申論:
一、建立雙語、低稅、高度開放、自由而友善的大環境。
二、高度e化、大量使用AI、最富人性、最有效率的管理。
三、合理而美觀的都市規劃及極度綠化的城市花園。
四、房價永平、居者有其屋、幼幼老老的智慧社區。
五、領先世界的全人教育與技職教育體系。
六、弘揚文化傳統、提升品格素養的人文環境。
凡此種種,一旦在特區實驗成功,即可全面擴散,則復見台灣領先群倫、睥睨自雄之日,必不在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