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國營事業董座派任 要適才適所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方祖涵/運動賭博商機與危機
◆  聯合報社論/麥卡錫主義的幽靈正在台灣上空盤旋
◆  聯合報黑白集/社區助理犯了什麼天條
◆  經濟日報社論/國營事業董座派任 要適才適所






經濟日報社論/國營事業董座派任 要適才適所


2019-04-05 01:2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國營事業高層變動頻仍,包括中油、華航、漢翔、台水與台酒的董事長換人,台肥董事長也確定異動,只待政府拍板人選。
這些國營事業董事長的調整並非平順,有因勞資爭議而下台,有因個人因素而辭職,另有董事長出任公職而造成職位出缺。在這些變動中,我們常聽政府官員解釋變動理由,是因原任董事長完成了階段性任務這看似嘉勉的場面話,隱含國營事業公司治理的危機
今年出現董事長異動的國營事業,均是國內產業的一方之霸這些產業過去受政府資助、扶持,成為我國的指標企業即便在國營事業推動民營化後,國家仍掌握這些企業的主控權,指派董事長並無疑義。早年國營事業在國內鮮有競爭對手,全球化競爭也未如今日嚴苛,國營事業官派董事長即便是酬庸性質,實際帶領公司運作的仍是專業經理人,對公司經營的影響較小。但當前全球經濟競爭壓力已遠高於過往,國營事業董事長要擔負的經營重責與日俱增
官派的國營事業董事長與公司原經營路線產生衝突,從近年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中油前任董事長戴謙在任時,積極推動中油向綠能轉型,但這樣的路線並未獲得多數員工支持,之後更成為工會與戴謙決裂的因素,加上中油五輕關廠後,整廠輸出的進展有限,讓中油在固守本業與加速轉型兩條路線進退失據,最終戴謙下台,改由經濟部能源局前局長歐嘉瑞接手
第二個例子是台水前董事長郭俊銘在任內配合政府推動新南向,進軍東南亞的淨水市場,但外界質疑台水財務狀況不佳,連國內自來水漏水率偏高的問題都還沒解決,怎麼有能力推動新南向業務?
包括戴謙與郭俊銘等國營事業董事長均非相關產業出身,就算具備管理專長,但遇到企業重大經營方向轉變時,這樣的掌舵手是否合適,不無疑問。更令人擔心的不光是這些官派董事長的專業能力,而是他們在官派的背景下,政治力的影響讓國營事業的經營可能走岔了路
以台水的案例來看,若非蔡政府強力推動新南向政策,我們豈能想像台水有如此的急迫性要推動新南向業務?更遑論台水過往並未具備跨國基礎建設的能力,就要貿然跨出這一步,當時不少業界人士即示警,台水能打入的市場以中低價位為主,不但利潤有限,投資風險也不小。
近日才下台的華航董事長何煖軒,雖擁有交通部次長等與交通業務相關資歷,但卻欠缺航空業的經歷,在接任華航董事長之初面臨空服員罷工,雖迅速平息了罷工紛爭,但卻被航空界認為因缺乏經驗而讓步太多,埋下了今年春節機師罷工的火種,最終反成為何煖軒去職的最後一根稻草。
台水還要不要繼續推動新南向,是新任董事長必須解決的問題;何煖軒雖已離職,但他當年向工會讓步增加公司的經營成本,將繼續成為華航經營上必須面對的挑戰,這些例子均凸顯國營事業的官派董事長對公司經營的重要性。中鋼、華航與漢翔不單是國營事業,亦是台股上市公司,眾多的小股東關注的是公司經營成績,國營事業董事長頻繁更替甚至不適任,對企業營運恐怕是失分多於得分
蔡政府上任以來,民進黨派系對國營事業人事的話語權已讓各界頗多非議,連民進黨內部其他派系都有不平之鳴。此次華航董事長由現任總經理謝世謙升任,其他國營事業如台肥董事長一職的安排也轉趨謹慎,已可看出蔡政府對之前國營事業人事安排失當的警惕。
國營事業亦是企業,為股東謀利是企業經營者之責,董事長不應只擔負階段性任務,更非酬庸之職,適才適所才是政府遴選國營事業董事長的唯一原則







聯合報黑白集/社區助理犯了什麼天條


2019-04-05 01:08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政府正在加密抗中的天羅地網。圖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中)接受節目專訪。 翻攝/YouTube寶島聯播網

內政部對兩名在大陸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台灣人開罰十萬元,理由是他們擔任中國黨政軍團體公職」,違反《兩岸條例》。隨後清查,發現擔任同樣職位的還有六十六人,對此內政部顯然沒有手軟之意,將繼續開罰。相對的,這些人似乎也沒被嚇到,打算繼續幹下去。
上從管制退將,下到開罰社區助理,民進黨政府正在加密其抗中的天羅地網。問題是,「社區助理」就像台灣的社區管委會幹事,工作內容不過是管理社區、整治環境等日常小事,屬於基層民間性質。民進黨鎖國鎖久了,連這等芝麻事都要大張旗鼓開鍘,也未免太抬舉這個小職位。
依照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的標準,這些台灣人為了區區餬口,就不惜自棄尊嚴跑到對岸工作,自屬於豬狗禽獸之輩,政府絕對要以法律之鞭對付。但是,政府抓詐欺犯也沒有這麼認真吧?
矛盾就在這裡政府提供不了就業機會,對努力在異鄉討生活的人,卻還要律令責罰,指責對國家不忠相反的,對於那些在國外橫行的詐欺犯,蔡政府卻極力以人權為由要求引渡,回台之後就予以輕縱政府若要對六十六名社區助理開罰,不怕罰到人民起義
再說,開罰十萬,彰顯了什麼法治?若此事如同「為虎作倀」,似應拘禁關押,才足以懲治惡行。而如今的做法,卻像當事人要花十萬向政府買一張「赴陸任職通行證」;但蔡政府收得起這筆仲介費嗎?






聯合報社論/麥卡錫主義的幽靈正在台灣上空盤旋


2019-04-05 01:0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政府對於兩岸相關談話、政策與立法,都不斷往麥卡錫主義的道路走去。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執政漸失民心,卻不斷拉高抗中態勢,尤其九合一選舉挫敗後,反中情緒愈高亢。這股恐共浪潮,在韓國瑜訪陸後,達到高峰。從綠營人士動輒扣紅帽、控賣台的言行,輔以各項緊縮兩岸、限制人民權利法令不斷出爐,麥卡錫主義的鬼魅正籠罩台灣上空。
民國39年(一九五○年)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卡錫聲稱手上握有一分兩百人左右的共諜名單,指控這些人混入了政府機構,是侵害美國利益的叛徒儘管他提不出任何具體的證據,但在保守派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許多政界、公務員、好萊塢明星及學界人士在「國家安全有疑慮」的罪名下紛受到調查、監控、解雇或囚禁,人人自危,許多人的事業與人生都受到毀滅性打擊此後,凡公開指控他人有親共而不忠於國家,卻缺乏充分證據者,即統稱為麥卡錫主義」。
這是近七十年前的美國,但同樣的情節卻正在台灣活生生上演。一年多來,蔡政府對於兩岸相關談話、政策與立法,都不斷往麥卡錫主義的道路走去。例如,民進黨政府把許多對政府不利的消息一律打成「假新聞」、「假訊息」,或把源頭推給「境外勢力」或內部「有心人士」,認為其目的就是在影響政府施政,潛台詞就是搞垮民進黨政權。在「打假」聲浪下,蔡政府不斷進行《保防工作法》、《總統副總統選罷法》、《公職人員選罷法》、《反滲透法等的制訂或修法,加強設限這些法令皆藉著國家安全的理由形塑恐共氛圍,遂行打擊異己,掩飾執政無能
年初「習五條」公布後,蔡政府變本加厲,除將九二共識扭曲成一國兩制外,更不斷限縮兩岸人民往來的相關規範,已到了不惜侵害人權及工作權的程度。包括被民進黨團列為優先法案的將退休高階將領或政務官赴陸管制,從三年延長為十五年,被認為衝著馬吳而來如此不成比例的管制年限連前副總統呂秀蓮都大罵:「這絕對是惡法!」
除了嚴控退休高官,蔡政府更把矛頭對準一般民眾,擬修法限制申領中國大陸居住證的國民須放棄居住證五年後才能參選台灣公職人員,形同認定這些人都是「對國家不忠」的潛在罪犯。對於藍軍倡議的「兩岸和平協議」,蔡政府更決定加設「三道鎖」,包括國會雙審議和全國性公投的高門檻,設下比修憲更高的關卡,咬定兩岸協議必定是賣台條約
在韓國瑜會見港澳中聯辦主任後,蔡政府的麥卡錫主義更升到新的高點。從蔡英文隔海嗆聲、賴清德臉書質疑、陸委會揚言開罰,到綠營市議員提告外患罪,在沒有任何證據下,就把整個市府團隊連同議員繪聲繪影說成聯共賣台的共犯。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甚至連「韓國瑜若當選總統,國家將危如累卵」的恐嚇言論都出籠,目的就是要把韓國瑜打成為「一國兩制」背書的賣台者。陸委會更火速修改港澳關係條例》,增訂韓國瑜條款」,要把兩岸的門愈關愈緊
近日網路上瘋傳一段藍委陳超明質詢國安局長彭勝竹的畫面,他問:蔡政府要求韓國瑜赴陸要交報告,為何桃園市長鄭文燦訪美不用寫報告?看不到國家機密文件的韓國瑜,為何連賣水果都有國安問題?到底「國家安全標準」何在?彭勝竹被問得啞口無言,凸顯蔡政府鋪天蓋地的「文攻武嚇」,只是利用叛國罪名製造恐共氣氛,攫取民進黨的政治利益
民國43年(一九五四年),在麥卡錫高喊「狼來了」的四年後,美國內外媒體開始質疑他一連串假反共真整肅的作為那年選舉共和黨失去參議院多數,隔月參議院以懸殊比例通過決議譴責麥卡錫的行為違反參議院傳統」,結束了麥卡錫主義時代。可悲的是,時隔超過一甲子後,麥卡錫主義竟在台灣復活,而且還在擴大獵尋「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