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出口接單負成長的警訊
2019-01-09 01:01 經濟日報 林祖嘉(作者是政大經濟系教授)
經濟部公布去年11月外銷訂單為476.8億美元,年減2.1%,這是民國107年(2018年)2月來的最低點,而且前一個月外銷訂單年增率還有5.1%,現在卻突然掉到負的成長率,其中的訊息值得吾人重視。
同時,去年11月的出口成長率也已是年減3.4%,這是去年全年不計春節因素後,唯一的一次負成長。受到國外感恩節和耶誕節的採購旺季,傳統以來,我國第4季通常都是出口最旺的季節,現在卻突然出現出口與外銷訂單雙雙下滑的問題。由於外銷訂單是國內最重要的領先指標之一,外銷訂單負成長通常代表後面一、二個月的出口成長都不會很好,再加上11月的出口本來就已經負成長了,看來今年第1季台灣的出口動能會有很大的問題。
受到出口動能不足的影響,國發會公布11月的景氣燈號仍維持在黃藍燈,是連續第三個月黃藍燈,但景氣指標分數卻大幅下滑到只剩下17分,是黃藍燈的下限。如果再依此一景氣變動的趨勢下去,12月很可能會出現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這也將是過去兩年唯一出現的藍燈燈號。
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國際上幾個主要的經濟機構都預估今年全球的GDP成長率和貿易成長率,都將會比去年差,而台灣經濟高度受到全球經濟景氣影響,在國際景氣看壞下,台灣今年的進出口部門表現更不會比去年好。
造成台灣現在出口不順有幾個主因:第一,去年下半年以來,蘋果手機銷售表現不佳,導致相關代工廠商及零組件供應商的銷售也受影響。而占台灣出口將近一半的電子產品中,有許多都是與蘋果手機生產鏈有關的產品或零組件供應商。其中,鴻海在大陸的多家工廠是蘋果產品最重要的代工廠,不久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說今年鴻海每股想要賺1塊錢可能都很難,這可說是最有代表性的說法。
第二個重要因素則是美中貿易戰爭,今年以來,美中貿易戰在彼此大幅提高關稅的情況下,雙方現在的貿易已經受到實質的影響,使得雙方的貿易量開始減少。而其中許多以出口為主的大陸台商,其出口也受到影響,因此他們向台灣購買原物料與零組件的金額也同時減少,這是造成現在台灣出口與接單同時減少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今年台灣的出口動能會變得比較好嗎?其實我們是非常擔心的。首先,美中貿易結果如何仍是未知數。雖然最近美國總統川普放話說美中貿易協商有一些好的消息,但是依過去一年來美國對於中國大陸的要求來看,雙方想要在近期達成令美國滿意的結果,其實是很困難的。除非川普又突發奇想,或是突然變得很仁慈,降低美國對於中國大陸的要求,否則雙方的協商應該還要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因素是,新版的跨太平洋戰略夥伴協議(CPTPP)已於去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這是一個高度開放的自由貿易協議,不只絕大多數商品的關稅降到零,而且還會有許多服務業的開放,今年起這些國家之間的雙邊貿易與投資一定都會快速的增加。由於台灣與CPTPP成員國的貿易總額占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24%左右,當這些國家的商品彼此免稅交易之後,台灣產品勢必會受到排擠,這對今年已經不佳的出口預期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過去兩年多,台灣經濟能夠維持在2%以上的成長率,其中成長的動力與貢獻主要來自於進出口的成長,而國內部門的表現相對是不足的。現在受到國際景氣不佳的影響,台灣今年的國外部門表現勢必不佳,如果政府無法有效的提振內需,那麼今年的國內景氣可能很難樂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