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名家觀點/央行與市場

名家觀點/央行與市場


2019-03-04 00:45 經濟日報  丁予嘉(作者是國票金控總經理丁予嘉博士)

今年年初以來,市場出現了經濟數據探底、政策卻密集問世的現象。如中國人行拿大舉資金入市,其他央行亦見風轉舵.以致踩煞車變成催油門,經濟的壞消息因預期的扭轉反成為市場的好消息,股民們當然樂見央行的橄欖枝,央行則慶幸不會再因動盪而成為眾矢之的。與此同時,中國證協會也開始向市場取經,1月底時幾大券商、基金、銀行的分析師、顧問、經濟學家等抬頭不一、共計30位的專家,被當局邀請組成「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惟此舉相比於一個月前,網信辦才要求金融業者不得散佈歪曲國家財政貨幣政策資訊的做法,中國當局顯然是看清了借力使力才是應對市場的王道。
但市場怎會如此輕易埋單呢?多到淹腳目的游資肯定是主因,再者近年透過量化或程式交易的被動策略漸成主流,投資者結構、投資思維、決策行動其實已傾向單一化(如圖)。美國波士頓聯準會曾經就此進行研究,但可能受限於有限且透明度不高的市場資料,使得研究結果有些錯綜-即部份結論表示被動投資可透過投資工具轉換流動性而降低風險,但有更多聲音對被動投資的一致性抱持懷疑,再加上被動資金偏好買進波動度低、流動性佳與市值較大的標的,學者們擔心一旦單純的買入變成不假思索的賣單,肯定會影響金融穩定。


事實上,程式交易也將各式經濟理論模型套入機器學習中,擬借助機器的有效運算與人工智慧,讓資金在宏觀指標公布後得以迅速反應,還可透過反饋機制、強化統計結果的或然率。只是時間一久,可交易的空間會被壓縮,反可能塑造了經濟指標並未十分攸關價格的假像。如此看起來央行若有心避免市場過於波動,似乎只要透過符合市場脾胃的前瞻指引、並藉由大量印鈔壓低資金成本,所有資產評價即會跟著「被膨脹」,還可附帶一些財富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但實非如此,央行的政策空間有其極限,且關鍵在於政策工具能否具備一定的市場公信力,否則若政策執行的可持續性遭質疑,要不央行自己喊停、愛惜羽毛,要不就眼見政策逐漸失效,賠上信譽;此外,被人為壓低的政策利率加上被動投資的推波助瀾,市場習慣自下而上的投資眼光也將漸失光環,諸如近日港媒高度關注的21章投資公司「鼎益豐」在沒有足以說嘴的基本面下成了去年的香港股王,究其主因,應與基金機構將個股自由流通率(free floating)當成優先入市標準有關;如日後此例越多,股市做為經濟櫥窗的參考性降低,煞是可惜。
說穿了,政策入市在於平衡風險,若倒向其中一端則有彈性疲乏之虞,而機器人交易之目的在於彌補人力缺乏效率之處,但得出運算結果後卻因機器人的有限視角,則可能在辨識總體資源的限度、決策分寸的拿捏遇見瓶頸,進而讓市場累積過多的壓力而難以避免一次性修正,反而嚴重撕裂了經濟果實。總之唯有央行與市場各司其職而不逾矩,先求共生、日後才有共榮可言。


丁予嘉

經濟學博士出身,擁有豐富金融實務資歷,難得的是,他能將兩者予以融合,透過理論架構對實務進行分析,輔以國內外的經驗值,提出可能的發展方向與具體建議,頗受政府單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