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5日 星期五

名家觀點/壽險降匯率風險 人助也要自助

名家觀點/壽險降匯率風險 人助也要自助


2019-01-25 02:31 經濟日報  彭金隆(作者是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壽險業巨額的海外投資,近來因為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劇烈變動與避險成本大增,外界對壽險業匯率風險的關切度大增。但這些匯率波動,本質上究竟是屬於會立即影響財務安全的風險?或只是損益數字波動的「財報風險」? 如果是前者,為經營安全考量,必須進行風險的實質移轉。如果是後者,因為不會立即實質影響財務強度,則採用會計手段(提存準備)處理即可,現行採用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即是。
兩種方法都可以降低財報損益數字的波動幅度,但採用準備提存的好處是不會有實質資產(避險成本)的流出,缺點是沒有真正移轉風險,如果周期波動假設失靈,外幣長期走貶就有麻煩若採實質匯率避險,避險支出導致資產會持續的永久性流出;特別是匯率屬於區間周期性波動時,花費巨額成本避險的效果,可能跟不花成本的準備方式相同,雖然避掉了財報數字的波動風險,但長期使資產大量減少,反而有削弱公司財務強度的疑慮。
主張以準備金方式規避財報風險的理由,一是經驗法則,二是考慮壽險業經營特性。因為根據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理論,即使不實質避險,匯率雖有上下但長期間會回落在一定區間;加上壽險業海外投資以長期持有居絕大多數,法律上沒有被保戶立即兌領的壓力與必要性,僅為壓低匯率造成財報損益短期波動,代價卻是支出巨額避險成本,既無必要也不合理。但主張應實質避險的觀點,認為採用平穩準備沒有實質避險,只是盈餘管理調節,均值回歸理論也並不可靠,而且嚴重違反國際會計準則的精神等。
現行這套以投資人觀點為主的會計評價原則,讓壽險業損益數字有高度的波動性,不但無法呈現壽險業長期清償能力,也容易引起保戶的誤解與恐慌。壽險明明是長期經營的運作模式,卻必須採市價概念的公允價值評價此外,資產與負債評價基礎不一致,加上我國壽險業特有的高海外投資比率等,種種原因都讓壽險業財報上顯現的損益數字,無法真實反映壽險業的經營實況與長期清償能力。
熟悉壽險業的人都清楚,現行帳面損益並不代表真正的損益,因為其中涉及許多未實現損益的認列以及專業估計項目的判斷,這損益數字也許對投資人有些意義,但對於注重長期償債能力的保戶,卻容易被劇烈波動損益所誤導,而保險公司花這麼多避險成本,常常僅是在規避財報上的風險而已過去壽險業者一年花費少則數百億多則二千多億的支出去平穩財務數字,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匯率波動具有周期性的特性,大量避險導致長期的資產流失,將更不利於財務的安全,但以上並不是說壽險業可以不避險,因為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只是提醒應在會計原則與實務特性間取得一個平衡。
日前金管會已經同意業者增加外匯價格變動準備的提撥與抵充上限,這雖然不是最佳解,但算是現階段調和會計準則與經營特性較可行的方法,不過幅度與彈性應可以再放大。至於該不該動用其它的特別準備項目抵充匯率波動,若當時提撥的特定目的已經消失也許可以討論,否則當時提列都有特定目的,對此確實必須審慎。產業面對這樣的經營困境,除了尋求政策協助外,壽險業更應自助人助,如何儘快調整商品與資金投資結構,更是當務之急。

彭金隆

現為政大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保險科技實驗室執行長,研究專長為銀行保險、金融控股公司、保險監理法規與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