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 面臨三大背離逆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2411/web/

◆  聯合報社論/蔡碧仲師心自用,恐步陳金德後塵
◆  聯合報黑白集/政客的證詞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 面臨三大背離逆境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 面臨三大背離逆境


2018-10-11 01:1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際貨幣基金(IMF)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從3.9%下修到3.7%。預估有上就有下,表面上問題不大。當前全球經濟真正的嚴肅課題,在於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出現經濟成長強弱、貨幣政策鬆緊及金融市場榮枯三大「背離(divergence)」現象,不但已衝擊全球金融市場,還會使貿易戰進一步升高,在政治面也將為反體制、極端化運動注入新動能。
先看經濟成長背離。民國97年(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之後,美國靠超寬鬆貨幣政策得以休養生息,日本依然奄奄一息,歐元區更因發生債務危機而尚存一息;從民國96年(2007年)底到民國107年(2018年),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估計共擴張17.1%,歐洲及日本僅擴張11.6及6.7%,只有新興市場因外資大舉流入而迅速復甦。但民國106年(2017年)起,歐、日經濟終於緩過了氣,加上美元貶值,新興市場受益,全球出現難得的「同步加速成長」;但好景不常,民國107年(2018年)起歐洲經濟復甦再度減弱,新興市場更因美國利率及美元匯率雙升而面臨金融危機,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只有美國靠著減稅政策及法規鬆綁,帶動消費及企業投資增加,經濟一枝獨秀。
美國經濟的確有夠熱。各機構普遍預測第3季美國經濟將成長4.1%,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遠超過趨勢水準的國家;失業率只剩3.7%,工資與通膨都有加速上升信號。反觀歐元區預估成長率為1.6%,日本為0.7%,中國為6.9%,都回到趨勢水準,且預料未來數月將進一步下降。新興經濟體成長勢頭也減弱,拖累全球成長率下降。
經濟成長背離,自然造成貨幣政策背離。目前歐、日等大部分先進國家貨幣政策仍然超鬆,只有美國既升息,又縮表,雙管齊緊。奇怪的是聯準會(Fed)的數據顯示,金融情勢卻比民國104年(2015年)12月首次升息之前還更寬鬆,原因可能是美股指數與美債殖利率雙升,投資報酬率升高,加上美元強勢,使之前外流的美元資金回流,加上減稅政策也促使企業將滯留在海外的資金匯回,形成美國政策緊縮,外國金融縮緊的罕見現象。
經濟與政策背離,也造成金融市場的走勢背離,且仍然是美國資產獨強。美股最近雖也回檔,標普500指數今年來仍上漲約7.5%,但歐、日股市卻都下跌。新興市場更是股、債、匯市三跌,並形成賣壓傳染,土耳其里拉,南美二索,亞洲雙印,加上南非及俄羅斯都災情慘重,中國股、匯也慘遭雙殺,MSCI新興股市指數更淪入空頭市場
三大背離不僅環環相扣,還可能形成惡性循環。美國經濟獨強,貨幣政策獨緊,促使美元升值,川普更加不爽,貿易衝突益發激烈,於是美元又更強;新興市場為支撐匯率,也被迫提高利率,經濟與金融情勢更加困窘,最後終將反撲美國。
「背離」當然不可能長期持續,但要走向「靠攏(convergence)」顯然有兩種情況。有利的方向是美國以外國家的經濟成長能夠急起直追,如此將有助於降低金融風險,緩和貿易緊張,貨幣政策正常化更容易進行,先進國家及新興市場都同蒙其利。然而正向「靠攏」非常困難,歐洲不大可能大幅擴張財政支出以振興經濟,新興市場沈重的負債短期內難以縮減,貿易戰更使國際間對抗易、合作難。
比較可能的情況,則是走向不利的發展,即美國經濟成長下降而使差距縮小。發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相當高,因為美國是在經濟穩定成長的階段又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加上關稅提高之前企業搶建庫存,經濟處於「高血糖(sugar high)」的興奮狀態,但這股靠「打雞血」產生的過熱效應將隨著時間而消退,全球經濟也將雪上加霜,貿易緊張益發升高,多國政局更趨民粹化,於是IMF調降全球成長預估也將成為常態。
面對此種情勢,在投資規劃上照理說應該採取「反背離」的原則布局,但時機並不成熟。由於短期間「背離」現象不可能消除,美國資產仍相對有利;但「背離」持續愈久,這種操作方式破功的機率愈高,於是就只剩下縮減風險性資產部位一條路可走。







聯合報黑白集/政客的證詞


2018-10-11 00:1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左)辭職,署長李應元(右)事後說詹「不顧江湖道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詹順貴請辭環保署副署長,讓觀塘接收站案順利過關,但署長李應元事後還譴責他:「不管我死活,不顧江湖道義」。一句「江湖道義」,正是政客的證詞
民進黨結合社運人士打天下,蔡政府也延攬不少社運人士入朝為官但到頭來,卻把環保和社運理念踩在腳下,還不准這些側翼戰士光榮退役李應元口中的「江湖道義」,其實是一黨一派的「幫規」,絕非政府開大門、走大路的制度。也因此,詹順貴雖護航了深澳電廠,卻沒護航觀塘案到底,就是「不顧江湖道義」。
詹順貴在深澳電廠案中以身相許,賠掉自己畢生名譽,終於看出民進黨政府不是他可以久居之地即使如此,他遞出了一個月的辭呈,硬是被李應元壓著不批,要拉他在觀塘案「再犧牲一次」看到沒有,這就是民進黨的「江湖道義」,「死道友,不死貧道」的道義;你屍骨無存,我勝利過關
蔡政府江湖路上的犧牲,詹順貴並不孤單勞動部前次長廖蕙芳出身勞陣,在一例一休反覆修法下,因自覺無顏面對勞工,也只能掛冠求去當然,也有官場適應良好的例如,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出身農陣,在觀塘案中也持不同看法,但身為官派環評委員,到了必要時刻也就「義無反顧」地投下了贊成票。這才是懂得江湖規矩的人
李應元是老江湖了對政客而言,名譽不重要,理想不重要,黨派利益才是真的。但對社運人士而言,江湖在哪裡?








聯合報社論/蔡碧仲師心自用,恐步陳金德後塵


2018-10-11 00:0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花蓮縣代理縣長蔡碧仲推動「百日革新」,要求重新檢討前縣長傅崐萁任內的青年住宅和免費營養午餐兩大政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法務部前次長蔡碧仲奉命代理花蓮縣長,短短三周,已在花蓮大開殺戒。包括停辦升旗典禮,廢止建設標案,將弊案移送司法偵辦,甚至喊停「青年住宅」政策,並向學童免費營養午餐開刀。一連串鐵腕作風,展現了蔡碧仲先前獻策「拔管」的快狠身手,目的是影響花蓮選情,打擊前縣長傅崐萁之妻徐榛蔚目前的優勢
從政治慣例看,行政院任命法務部次長出任僅兩個多月的代理縣長,顯不符合比例原則或經驗法則尤其,蔡碧仲素無地方行政經驗,對花蓮民情也所知無多,蔡政府安排他在選舉最後時刻空降花蓮,任他以東廠之姿大肆操弄地方政治,嚴重踐踏了花蓮的民意
縣市長是「民選首長」,與「官派首長」截然不同。前者,是選民一票一票選出來的,具有民意基礎;而後者則無。蔡碧仲以為自己是中央任命,即可在花蓮為所欲為,或許因他接收到這樣的指令,或許他對地方自治的精神毫無所悉。無論如何,蔡碧仲只是一名「代理縣長」,從未擁有花蓮的民意;他以「欽差大臣」自居大搞地方整肅,任意變更地方政策,皆不符合其「代理」的角色。
觀察目前幾個縣市長的代理任命,都與蔡碧仲模式截然不同。例如,陳菊接任總統府祕書長後,指定高雄「副市長」許立民接手代理。這是合理的安排,因為副市長熟諳市政,最能無縫接軌。宜蘭縣長林聰賢出任農委會主委後,其首次遺缺安排,也是由副縣長接任,其道理是一樣的。但後來民進黨為了私心安排陳金德參選宜蘭縣長,調走代縣長吳澤成,改由陳金德接任代理,企圖讓他由「代理」職位直接攻取縣府。兩度改派,對宜蘭民意也極不尊重。而陳金德憑著天上掉下來的權力作威作福,激怒了宜蘭選民,不僅無法取得黨內披掛上陣的資格,連「民主聖地」的光環都糟蹋殆盡。宜蘭民心思變,不正是「代理縣長」師心自用的結果?
再看,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後,指定台南市府「祕書長」李孟諺代理市長,也堪稱合乎情理的安排;因為祕書長畢竟熟悉市政,更駕輕就熟。但當時外界不明白的是,賴清德為何不指派副市長代理?直到最近,人們才看出真相台南副市長張政源今年七月終於等到接任交通部次長另一副市長吳宗榮則在上月接任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兩名副市長都等著「另有高就」,因此才由祕書長代理市長,這是派系人馬「占好占滿」的考量
依上述邏輯,傅崐萁因案入獄,其僅餘兩個多月的縣長遺缺,行政院的最佳安排應是任命花蓮副縣長或祕書長代理不料,行政院卻指派了殺氣騰騰的蔡碧仲空降後山
當然,出格的安排有時也能有驚豔之作;然而,蔡碧仲大動干戈的鬥爭作法,在人民對「東廠風波」疑慮未消之際,除引人議論,也可能導致反作用,平添花蓮民眾對民進黨政治操作的反感。
事實上,僅餘兩個多月的任期代理,在民主政治上應定位為「看守」,代理者應以「維持縣政的常規運作」為原則,俟新縣長上任後再作興革。若有重大而緊急的弊端,代理人當然可以制止並移送法辦,但不能以東廠手法自理。尤其對於推動中的縣政,代理人不明就裡地喊卡喊查,則恐怕是攪局、抹黑成分居多,不僅損及花蓮及縣民利益,更將留下「權責不明」甚至涉及賠償的後遺症。例如,花蓮青年住宅的興建及免費營養午餐政策,都是根據後山特殊的經濟社會條件而設計,蔡碧仲卻僅憑幾日的直覺就逕予否定,不會太武斷嗎?
兩個月後,帶著在花蓮立下的汗馬功勞,蔡碧仲極可能就是新任促轉會主委的完美人選了。但是,他如果把自己表演成陳金德第二,選舉要叫座就很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