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楊志良/選民易冷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選民易冷
◆  周行一/美國到底要什麼?要得到嗎?
◆  嚴震生/實至名歸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  蘇起/美國會來救嗎?

◆  王健壯/監委得不到大法官的關愛眼神
◆  施振榮/財團法人法 衝擊財團法人業務推展
◆  馬凱/兩岸賽局 誰能勝出?
◆  盛治仁/別把子女成就 當自己的桂冠
◆  劉維公/一座生病的城市
◆  沈呂巡/從諮議引起「滋議」說起
◆  范疇/台獨與台灣中性化(Neutralization)








楊志良/選民易冷


2018-10-10 23:57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前衛生署長、亞洲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今年選舉的競選看版,主色不再是正藍或正綠。 圖/翻攝自鄭光宏臉書




今年的縣市長及議員選舉,雖與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同樣是總統大選的前哨站,但卻跟四年前有相當的不同,許多現象值得玩味。
首先是不少位於交通要衝,但因景氣不佳而閒置的廣告看板,卻也沒受到候選人的青睞,主要原因恐怕是在野黨被抄家後,連一碗魯肉飯都給不出來,而執政黨不論內政、外交,特別是經濟,漏洞百出,因此募款困難,企業金主捐了錢,到時候換人做做看,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所以多半觀望。
另外,網路便宜又好用,少花錢做看板,市容也跟著改善,不失為一件好事。更有趣的是,今年選舉看板上幾乎看不到與蔡、賴、吳、朱等人的合照,表示兩黨大咖都「上不了檯面」,版面上主色不再是藍天或綠地,黨徽不是沒有就是放在小角落這表示正如民調顯示,民眾對兩大黨的認同度大幅低落,候選人,特別是議員候選人,隨人顧性命,不再依附黨及黨的大咖,反而是向白色的柯P之流靠攏。
在選舉中不變的仍然是泥巴戰,抹黑、造謠、假新聞每天飛,最大的假新聞當然就是蔡英文總統為拉抬選情,一再聲稱各項經濟指標廿年內最佳。但她就是沒說貧富差距有史以來最高,收入最高五%與最低五%在民國87年(一九九八年)是卅二倍,目前超過一百零六倍經濟成長只由少數人收割,夜市、商圈、旅館、民宿空蕩蕩,商店一家家關門,改為夾娃娃機遍地開花。
在蔡總統主政下,虐兒、虐老案件達到最高峰,虐兒主因是父母生活困頓,又不能反抗社會的不公不義,只好對更弱勢的子女發洩。台灣少子化已經夠嚴重了,但兒童虐死事件逐年升高,民國94年(二○○五年)卅四件, 民國99年(二○一○年)六十件、民國106年(二○一七年)超過一百卅件,每周虐死二點四人;有案的虐兒事件達萬件以上,黑數更倍於此。虐老及照顧者殺害被照顧者更是層出不窮;優秀人才,從教授、科技人才到優秀大學、高中畢業生不斷出走,外資投資金額史上最低。所以現在可說是台灣最黑暗的時代,而蔡總統卻說是最好的時代,不是假新聞是什麼?其他人再怎麼造假新聞,都超越不了她,所以只要蔡英文沒有因為假新聞被判罪,其他的哪能有罪?
蔡英文民調直直落,又找了不少豬隊友,在強力運作下,讓「藍綠違法,一律懲處」都說不出口,一定要「懲藍不罰綠」的陳師孟當監委,不但引發藍營強力反彈,一般選民也看不下去,因此張天欽事件,賴揆說是個人單一事件,而非系統性的「東廠」,鬼才相信。蔡英文自我感覺良好,猶勝馬英九,選前必然出現「投XXX就是選蔡英文」看板。
選舉是感性的,隨時可因一件突發事件大起大落;但施政是理性的,要連任的縣市長,有很多具體指標可以評鑑,如財政紀律、虐兒、自殺人數、疫苗接種率、癌症篩檢率、代課老師數、蚊子館件數、割稻尾件數、公安事件、違建事件、下雨坑洞件數等,但媒體一直不長進,只用民調,使得又老又窮,施政最差的卻成了賴神及花媽。幾家著名雜誌以民調排名,並公開頒獎,讓這些只是做秀的縣市長「驕其縣市民」,為其惡質施政的「抹粉」,可惡至極。
選民不斷對台灣的選舉失望,選期已近,未表態或未決定者,在多個縣市竟達三至四成,創以往選舉的紀錄,特別是在綠營縣市,顯示選民早已心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