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先秦、去儒道 課綱不算去中?
.肚子空空 哪來幸福?
.以管窺天 難逃歷史照妖鏡
.聯合筆記∕北京政治謠言
.救國團一路付出 卻淪政爭祭品
.防獨老失智受騙 我不想只靠神!
聯合筆記/北京政治謠言
018-08-13 00:04 聯合報 郭崇倫
中美貿易戰升級,美國總統川普(右)持續對中國施壓,中方失利,北京開始流傳著有關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權力地位受到挑戰的政治謠言。 (美聯社資料照片)
習近平原以為,川普的威脅被認為是做戲而已,但川普沒有給中國留面子,使得北京不得不用同等方式回擊;事實上川普通過加碼繼續將中國逼入死角,公開要求北京無條件投降。
「看人挑擔不吃力」,許多人認為,習近平與他的幕僚要為現在局面負責,之前兩會取消國家主席連任限制,本來就已在知識分子與高幹群中產生不滿,醞釀的情緒藉中美貿易戰爆發,這段時間以來就流傳著許多政治謠言。
其中較可信的是:某元老衝到中南海,要求面聖,當面數落習近平,從貿易戰的戰略誤判,到違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從個人崇拜罵到取消任期限制,甚至到了拍桌子程度。
習第一個錯誤是同意見他,第二是誤以為其他元老支持自己,同意七月召開原任與現任常委的常委生活會,結果引發前常委們圍剿,會上發言盈庭,流傳在外成為三大政治謠言:
其一是,二次修憲,重新加入國家主席任期制,換句話說,習近平任期只到二○二二年的二十大,同時近日指定總書記接班人,有傳是常委汪洋,或是將入常的政治局委員胡春華。
其二是,政治局常委、主管宣傳的王滬寧「前景堪憂」,甚至被迫下台,為中美貿易戰失利負責,自七月六日出席中共深改委會議後,王滬寧至今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公開露面,連看望北戴河專家,都一反過去五年的慣例,由中組部部長出面,而不是主管意識形態的常委出面。
其三是,負責牽頭中美經貿磋商的劉鶴代主受過,有人提議由胡春華或王岐山牽頭,尋求貿易戰的解決。
無疑的,這段時間是有些「異常」,如新華網轉載《學習時報》刊登的華國鋒因搞個人崇拜認錯舊文,但隨後就被刪除;中共叫停陝西省「梁家河大學問」課題研究;上海潑墨事件後,地方政府收撤習近平畫像等等。
但是習近平不是華國鋒,黨政軍大權在握,也成竹在胸,按照既定行程出訪,上述三個謠言並未落實,就連最輕微的撤換劉鶴,最近都連續發布兼職,顯示聖眷仍隆。
不過國外仍在用兩件事評量中共內部的整合,一是自中辦主任丁薛祥與人大委員長栗戰書開始的「定於一尊、一槌定音」的效忠運動,並未獲得廣泛回應;其二是,八一建軍節並未見到中央軍委的集體效忠,也沒有例行的晉升上將授階典禮,只有退伍軍人部出來宣布照顧退伍官兵。
北戴河會議仍在持續,結束後謎底即將揭曉。
防獨老失智受騙 我不想只靠神!
2018-08-13 00:04 聯合報 高克培/醫師(台北市)
老人往往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筆者一位未婚退休公務員的醫師友人、帶著智能障礙的妹妹幾十年生活,近來聚會時,屢屢提到她的一位老師-一位醫學中心主任名醫,在退休後七十餘歲獨居歲月中被騙了大筆金錢的往事,不勝唏噓。現在她自己也來到這個年齡,記憶力大不如前,非常惶恐自己的未來。我們都是基督徒,筆者只能安慰她,多禱告上帝祈福吧!
這位友人憂心忡忡是有道理的,根據警政署統計,在各年齡層中,以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詐騙集團最容易成功上手(昨天新聞就有一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年紀愈大失智症盛行率愈高(八十到八十四歲十三點○三%、八十五到八十九歲廿一點九二%、九十歲以上卅六點八八%)。任何老人一旦被騙破了財易引起憂鬱症,搞不好棺材本都沒了,日子如何過下去,更何況又失了智。
另一方面,依據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資料,(二○一七年三月)國內獨居、或同住者無照顧能力、或經社工訪視需定期關懷之老人已達四六,四五八人,以台灣社工的缺乏,實際數目絕對不止。無論如何,過去嬰兒潮世代人的子女「兩個恰恰好」,他們的子女、也是現時代社會的中堅卻不婚、拒生,少子化後,不久的未來,老年的「鰥、寡、孤、獨」者一定快速增加。
野生動物世界裡,老虎狩獵時皆選擇力衰、跑得慢的獵物,難不成未來台灣社會也成了弱肉強食的原始世界?失智的獨居老人運氣好,孤獨死;運氣不好,死之前還要先被惡人欺凌、剝皮一番。
未來這些人只能依靠神明?當然不是。我們應要求政府為現在的他們和以後的任何人做更多。
事實上衛福部就關懷獨居老人服務概況看來,已經做了很多,但是受惠者都是已被診斷失智、且由他人申報者,而且服務內容除了電話訪問、關懷訪視、居家和餐飲服務,以及文康活動。對某些人,如同我這位友人和她的老師,沒有助益(我的朋友從未接受任何層次政府任何關懷的電話或訪視)。或許政府財務、人力都力有未逮。
筆者是神經科醫師,深知失智者經常沒有病識感,不知就醫或求助,更深知許多的失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可以讓患者逃離苦海的。
筆者建議,由各地衛生局發函或其他方式鼓勵獨居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雖然自認智能無礙,都可以報名各地「關懷獨居老人」的相關單位,要求列入關懷名單,願意接受政府每半年派人到家測試「MMSE失智量表」(加上憂鬱量表更好),若有異常,也願意接受政府主動積極以公信力介入協助就醫、配合聯絡到的家人幫助和保護自己。相信這個可以彰顯人道的施政,所費不多(前瞻計畫零頭即夠)。至於人力,更簡單,台灣人除了少數惡人和無品、無能的政治人物,到處還有滿滿的愛,只要訓練退休的相關科系志工,足矣!
救國團一路付出 卻淪政爭祭品
2018-08-13 00:04 聯合報 柯經一/中華民國國際青年旅舍協會理事、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總幹事(投縣魚池)
行政院黨產會認定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凍結名下56億元資產禁止處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黨產會硬將國民黨附隨組織的帽子扣在救國團身上,引起社會普遍的憤慨。筆者長期在救國團活動中心工作,非常了解其中的運作及內涵。主要是因為服務青年政策推動的需要,政府提供土地並補助活動中心蓋房舍,接待華裔青年返台學習文化、各級學校辦理幹部訓練或公民教育訓練。
游錫堃院長在任時,推動觀光倍增計畫,輔導救國團各青年活動中心加入國際青年之家協會,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還拿過YH的世界品牌首獎,英國總會執行長特地親自來台頒獎,目的是請救國團協助推動背包客來台觀光,救國團以每床、每天不到五百元的價格配合政策。
記得有一年,我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服務,僑委會因為沒有經費來電要求配合,將近一百個來自馬來西亞的學員,每天食宿僅收二五○元,根本是賠錢的業務。政府並不會平白給補助,救國團能用非常優惠的價格提供青年服務,主要擁有一群無私奉獻的義工,每天只領一百元象徵性津貼。如果真的要以勞基法來論,又以不當黨產條例可以溯及既往的概念而言,救國團義工應追討當年義務付出的血汗及政府的不當得利,這才是公平正義。
救國團民國七十八年轉型為社團法人後,全體工作同仁犧牲假日奉獻心力,提供優質服務,逐步成立六十二個社會教育研習中心及經過公開招標爭取政府所屬十三個運動中心的經營權,才能創造目前可觀收入,這是全體救國團夥伴共同努力的成果。
筆者認為救國團財產的主張,可以透過法院公正的判決,政黨利用一時立法院的優勢,成立黨產會來搶奪民產,已有違憲之虞。政府如果覺得過往捐助過的法人組織成員組成代表性有問題,也可透過立法來調整,但救國團這麼好的服務機制,已經是典型能夠自給自足的社會企業,千萬不要用狹隘的政黨鬥爭來當祭品,應該永續經營。
一路走來,救國團屢獲內政部頒發優良社團表彰,卻被刻意扭曲、誣蔑及醜化,已經損及我們的名譽、生存及工作權。筆者一畢業就到救國團服務,家住在台中,近廿五年來,分別在新北市、彰化、西子灣、墾丁、劍潭、總團部、溪頭及日月潭服務,幫國家守護這塊土地,離開家人在外地工作從來沒有怨言,推動各項環保及青年的營隊活動,從不計較工時與報酬,有心人士用非常惡劣的手段來詆毀救國團所有夥伴的付出,在此表達嚴正的抗議!
肚子空空 哪來幸福?
2018-08-13 00:04 聯合報 劉錦得/教(彰縣和美)
漫畫/波波
行政院長賴清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神不知是為了選票壓力,還是真為百姓設想,之前要民眾向老闆要求給四萬八薪資的說法,可能讓一些謀職者求職不成,更讓一些在職者丟了工作;也使得某些企業主,要員工直接去向賴院長要四萬八的薪水;而後賴揆又有人生幸福的追求,不須全仰賴物質的看法,當然對公務員而言,也許是期許他們能清廉自持;可是對於一般庶民來說,物質匱乏,三餐不繼,又有何幸福可言?
每當放寒暑假,學區裡的一些獨居的老阿公老阿嬤,因為學校放假沒了學生營養午餐,無法再到學校把小朋友的剩菜飯打包回家當午晚餐─其實每周休二日也要自想辦法─如此為填飽肚子而發愁的弱勢民眾,尤其是偏鄉的人家,你說物質的追求豈非高於一切?
再看看因觀光業蕭條,有不少飯店關門、遊覽車閒置,他們失業了,肚子空空,又哪有啥幸福可言?因之,期盼政府官員別只會自己「吃乎肥肥」,而後「裝乎槌槌」,忘了社會大眾能否填飽肚子呀!
自由民主走偏 不利經濟成長
2018-08-13 00:04 聯合報 葉明德/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台北市)
砍軍公教退休金等於是剷除台灣中產階級,則中產階級調和台灣社會平衡的功能旋即消失,增加台灣的社會緊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現在的蔡政權正利用國家機器加速把「台獨」強加在台灣社會生活之中,目的就是讓民進黨永遠執政。為實現該項目標,蔡政權從社會文化及政治方面努力促其實現,經濟從來不是民進黨心中的最優先。
社會文化方面,蔡政權殲滅國民黨暨其附隨組織,是摧毀國民黨與台灣社會的連結網絡。砍軍公教的退休金不僅是煽動世代鬥爭,而受害最深的正是一大批有「中國意識」的菁英。拒絕褒揚余光中及「拔管」,其用心則是要馴化台灣知識界,今後只有台灣味的知識分子才能當大學校長,文人雅士凡「拒中」者才能獲得民進黨的恩寵。但去中國化,則台灣文化的豐富性會被掏空,文創潛能相對減弱。砍軍公教退休金等於是剷除台灣中產階級,則中產階級調和台灣社會平衡的功能旋即消失,增加台灣的社會緊張。
政治上,蔡政權的行動有三個方向:一、抓權搶錢。最高法院法官改由總統任命,是行政權干預司法權的作法,導致行政權進一步擴大而司法獨立受損。修改「水利法」及制定「財團法人法」則是讓民進黨插足民間金庫,為永續勝選準備。二、利用法律解釋以限縮自由民主。例如,大法官會議以高金素梅立委未出席程序委員會而否定「前瞻」預算聲請釋憲案。又像是中選會以法律技術細節否決多項「公投」案。同樣的,「拔管」案也是藉口法律細節達成政治干預學術的目的。三、偏袒親綠社運團體主導公共政策。如北農吳音寧及環保署詹順貴的任用,相對的,對於其他公益理性民間團體的聲音則充耳不聞,排斥在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之外。
兩年多以來,台灣政治變遷的特徵有三點:一、消滅反對黨;二、曲解法律以限制自由民主;三、瓦解台灣中產階級。台灣已形成一個採取「左派社會主義」的威權政體。台灣菁英的分裂與意志的不集中,已經不適合自由民主效能的發揮。蔡政權操作的自由民主走偏了,也只有利於民進黨的政治目標,沒帶給台灣任何好處!
蔡政權恣意解釋法律以實現其政治目標,已造成法律的不可預測與不確定性。誅殺軍公教中產階級更導致台灣的社會緊張失去緩衝。延攬特定社運團體把持公共政策,則增加台灣公共政策走極端。這些後遺症,都將無形中使得台灣投資環境更加惡化,境內外投資卻步,絕對不利台灣經濟的持續成長!
以管窺天 難逃歷史照妖鏡
2018-08-13 00:04 聯合報 文多斌/教(桃園市)
高中歷史課綱草案曝光後,引發去中國化的質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凱斯.詹京斯所著《歷史的再思考》中討論「偏見」問題表示:「偏見的概念隨處可見,在學校、在無數的歷史課程大綱中、在高等考試中、在各大學以及歷史教科書中。」那麼,我們該往何處去?
高中新課綱要改成主題式內容,並從東亞看中國,筆者以為最後的歷史結果其實不會變,仍是以中國文化為主軸,引導至東亞各國;這個過程中,只是讓民進黨政府感覺會比較爽快罷了。以東亞核心看中國,我們會發現,東亞各國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非常之深,舉起例子來真的是不勝枚舉。
以日本殖民台灣時所建造的武德殿為例,其建築物造型就是仿唐風的造型,只不過是日本學習唐代的長安宮殿造型,再藉由日本統治台灣傳入。最終,還是中國文化的傳播。
其次,民國72年(一九八三年)韓國發行一千元鈔票上的投壺器具圖,正是從中國當時宮廷的投壺遊戲傳入高麗。《新唐書.高麗傳》:「高麗,俗喜弈、投壺、蹴鞠。」統一後的新羅更醉心於唐朝文化,將中國文化精髓學了回去並發揚光大。直到現今,韓國某些公園中,仍設有投壺遊戲的器物供遊客玩耍。
台灣更不用說了,宗教上以及祖先的祭拜,除了原住民族,沒有不是從中國而來的。大溪普濟寺的關聖帝君遶境慶祝活動,已有百年以上歷史;大甲鎮瀾宮的媽祖祭祀在國際上也早已遠近馳名!
再者,北越河內的文廟建於西元一○七○年,是祭祀孔子的廟宇,比台南孔廟,興建時間更早五九五年。越南的會安古城,更是明代反清復明的遺臣在此建立的。這種歷史上的遷徙遺址,越南政府非但沒有將其損毀,反而將其發展成為觀光重鎮。
學習歷史本來是件很有趣的事,如果是因為意識形態作祟,那麼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歷史,都是以管窺天,看不見全貌。吾等為何要學習歷史?從歷史中可體驗各種不同的際遇,也可以不要重蹈前人的覆轍;治國者亦然,切勿將人民帶入危險的境地,哪怕再怎樣圍堵過去的歷史,最後終將被歷史消滅啊!治國者豈能不慎乎?
丟先秦、去儒道 課綱不算去中?
2018-08-13 00:04 聯合報 蘇子敬/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嘉縣番路)
去年參加了嘉義地區社會領域課綱草案公聽會,負責現場回答歷史課綱方面提問的委員辯稱「去中國化」是個假議題。然而就所呈現的草案言,這真能自圓其說嗎?尤其高中歷史課綱。這裡想談的議題為新歷史課綱草案所呈現的究竟是不是「去中國化」,至於「去中國化」是好是壞,則是另一項議題。前者是事實問題,必須真誠以對;後者是價值問題,容或見仁見智,但不能流於浮淺。
國中課綱,至少還未忽略中國古代及中華民國史,但其分量不大成比例,對台灣歷史文化有相當影響的明鄭更似乎不見了,只能淡化到「原住民族與外來者的接觸」一小節中,尤其中華文明淵源的先秦時期,似乎只以「封建」概括之,作為其精神核心的道德倫理、哲學省思(如儒家、道家)等那麼重要的思想文化方面,是否全略去了呢?宋代亦然,其精神思想代表性的理學全不見蹤跡。在〈古代文明的遺產〉章節中亦未見對以上之補充。雖然國中階段,無法深談哲理,但總須略知其學術史或社會文化淵源,以開啟價值理想的嚮往與思索。
高中歷史課綱草案,以主題設計之,雖可開發歷史問題取向的探索,針對吾人面對不同層面的歷史課題加以考察,培養面對既有文明的省察能力,然是否能夠兼顧歷史前因後果之時序性架構以及歷史的整體統貫性,以助長學子超越當代時空限制的能力?這是歷史教育無法逃避的問題。
例如,台灣史若脫離中國史,將如何能脈絡貫通地切當理解之?而中國史若去掉先秦時期,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高中課綱卻將其略而又略,似乎只片面地濃縮到政治權威統治與社會組織之型態中,至於其文化特徵的禮樂與價值理想的儒、道思想,則割裂丟棄了。
試想若不先談中華文化哲學精神淵源的先秦思想和價值觀,將如何談後代(如課綱草案中近代以前和以後)人群移動中的文化衝擊與交流?至於影響中古、近世以至於今深遠的魏晉玄學(道)、隋唐佛學(釋)、宋明理學(儒)等價值思想,看來也同遭被棄置一旁的命運。似乎只在「山海文化」項下「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動」、「從傳統到現代的文學與藝術」,以及「近代以前的人群移動」項下「從魏、晉到宋、元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差異」、「明、清時期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差異」,勉強可略尋其蹤跡。
世界史方面,印度文明與佛教亦杳無蹤跡,這豈非片面不周?豈非引人疑竇避談佛教?或說國中階段已部分言及,不須重複;實則高中階段深廣度與國中不同,尤其是文化思想、價值理想之探索,自當在原來的基礎上溫故而知新,擴展廣度、提高層次,哪是重複教學?
總之,此歷史課綱草案,中國史的分量不大成比例,尤其中華文明之淵源與核心價值觀哪裡去了呢?就歷史教育、價值信仰而言,這不就是「去中國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