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發展再生能源 不能急就章
2018-06-27 00:44 經濟日報 梁啟源(本文由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口述,記者吳馥馨採訪整理)
經濟部日前公布離岸風電競標價格,得標價約為新台幣2.2至2.5元,低於平均電價每度2.6元,甚至是躉購價5.8元的一半,跌破眾人眼鏡。經濟部解釋,價差是以躉購制度來完善本土產業鏈及基礎設施,再由競價制度降低發展成本及永續產業。
事實上目前全球離岸風力發電廠蓋最多的英國,花了十餘年建設,裝置容量也不過5,794MW(百萬瓦);我六、七年前去考察時,當時英國離岸風廠的國產化率也不過三成。因此,我國政府拿兩倍高的收購價格來期待離岸風機的製造以及海事工程的國產化,最終能否落實,可能會是一個問題。
我國的離岸風機製造,以及海事工程都還在起步階段,要這麼快時間建設離岸風機,一方面要帶動國內相關產業,二方面又要在極短的七年多之間建成5,500MW,彼此的目標是有衝突的。
對開發商而言,還是許多設備要採購進口的,如果要用台灣國產零件,一定要經過認證,但要通過認證檢驗,也是要花一段時間,但現在的政策是具有時間急迫性的。
另一個頭痛的問題是融資,目前離岸風場將採「專案融資」的方式進行,所謂專案融資是不用擔保,而是以未來投資收益來評斷是否放款。但如果風機倒了怎麼辦?台灣位處在颱風行徑路線帶上,也是地震好發的地方,但歐洲卻不用面對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問題。
可預見的,這些風場能否順利貸款就會是一個問題了。最終可能會演變為只剩公股銀行進行聯貸,近兆元的融資金額,一旦發生大規模意外,可能會引發國內的金融風暴。
有關東亞的情況,日本已建成的離岸風機,目前只有24MW的裝置容量,建設中的也只有103MW;南韓包括現有以及建設中的,只有101MW,台灣卻要在七年多的時間裡蓋5,500MW,是否過度忽視了颱風及地震對建設離岸風機帶來的風險?
建議政府對未來離岸風機融資,不能純粹專案融資,也應該要求擔保,避免國內銀行過度曝險;建置目標量也不要在短期內訂這麼大。
就在昨天也傳出茂迪計畫暫停長晶產線的消息,證實台灣在太陽光電上游的價格競爭力還是不足。台灣太陽能產業發展,是以中游的太陽能電池為主,包括上游的矽晶圓,中游的模組組裝、下游的安裝,價格競爭力都不及大陸,產業結構面就已有競爭力的問題。
太陽能產業原本就有供過於求的問題,加上各國都在削減補貼價格,讓供需失衡的問題又更嚴重。
事實上,最早提出以補貼來扶持太陽光電產業發展的德國,本來也是希望藉由補貼政策,扶持德國國內的太陽光電產業技術發展。但未料,價格好了,不只德國國內業者生產,便宜的中國大陸進口貨也來了,結果最終德國業者也倒閉了。
當前政府也提出2025年太陽光電裝置容量20,000MW的目標;以台灣目前太陽能模組年產能1,000MW來看,許多設備可能還是從中國大陸進口。即便如此,台灣哪裡有這麼多土地來安裝地面型太陽光電。
按政府地面型太陽光電達17,000MW的目標,至少需要2.5萬公頃的土地。但目前政府盤點出來不適合農用的地層下陷區、受汙染土地、鹽灘地等,只約有五千多公頃,相當於只找到五分之一的用地。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是受汙染的土地,則應優先整治,而不是搶蓋太陽光電系統賺錢。倘若不先整治,會發生故意汙染土地來蓋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道德風險。同樣,地層下陷區蓋太陽光電廠,也會發生未來更多土地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的道德風險。
同樣的,也建議太陽光電建設期程及設置量,要更有彈性,針對可能會產生的道德風險問題,應未雨綢繆,預先採取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