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朱宗慶/在制度演變中持續實踐理想


.朱宗慶/在制度演變中持續實踐理想
.葉銀華/公司實質受益人的漏洞
.李清志/公園划船與人生夢境
.蘇蘅/川普的媒體保皇黨正在坐大

.王健壯/陳菊與黃煌雄的權力考驗
.王文華/紐約最酷的店,賣的是…
.嚴震生/我們不是選牧師
.黃介正/台海再成軍事衝突熱點?
.趙春山/中共軍演,「未演先轟動」!
.盛治仁/別成為好員工離職的推手
.薛承泰/論價值與價格在台灣

.陳立恆/「慢」政策,請放過我們的「活」資產
.施振榮/跨域共築台灣夢—最佳體驗的智慧城市
.葉銀華/獨立董事真的沒有發揮功能?
.周行一/好的環境吸引好的人才
.林中斌/金習會的潛因
.洪蘭/「積勞」的上校 因何「病故」?
.方祖涵/翱翔青史的雷克蘭飛虎

.王健壯/這個政府已經走火入魔
.王正方/我們都是傻瓜嗎?
.馬凱/幸福國不快樂的國民
.嚴震生/金恩遇刺半世紀後的民權省思
.薛承泰/我是人,我沒有鐵肺
.盛治仁/希望黃煌雄妥解台灣歷史情仇
.方祖涵/頂尖選手的憂鬱

.黃介正/美台新關係的吸引與慎思








朱宗慶/在制度演變中持續實踐理想


2018-04-26 00:48 聯合報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2004年兩廳院正式轉型為行政法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行政法人制度在台灣的推動,已有一些時日,也累積了不少寶貴的經驗和成果。從二○○四年國家兩廳院改制為行政法人後,經過了十年的運作,至二○一四年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成立後開啟另一個創新體制—「一法人多館所」,期以單一法人轄管多個劇場,以收整合之效。
制度的創始,總有理想,希能擘畫新的可能性。相信許多關心政府公共事務走向的人,對於國表藝中心是「一法人多館所」的體制有所觀察與瞭解。在此體制下,設有國家兩廳院、台中國家歌劇院、國家交響樂團,以及即將於十月開幕的衛武營。而現階段,中央及地方政府對於具中介組織性質的單位,也紛以行政法人制度來作為整合或新設組織的優先選項。但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應思考,行政法人制度的設計是否應更往前邁進一步;面對剛起步的「一法人多館所」制度,「參與者」應抱持何種態度?
兩廳院透過改制為行政法人,走向專業治理,並因人事、會計及採購制度的鬆綁,期使營運策略得以更富彈性,來靈活因應環境與需求的快速變遷,這是這套制度最為核心之處,也是所有制度「參與者」,應共同呵護與珍惜的。因此,一個制度要從理想、規畫到執行、落實,需要有一個不斷檢視和調整的過程。
若就制度的依據行政法人法來看,雖是通則性規範,個別法人得另訂設置條例。但條文內容綿密,難以全面關照不同屬性機構特質,尤其對專業治理的精神,未能有效呼應。再以實務面為例,該法及立法說明,明確表彰行政法人除國際協約、政府補助一定比例以上之個案外,其餘排除政府採購法之適用,得依自訂採購規章辦理,然政府部門卻迄未建立共識,時不認同並提質疑,致使行政法人需時時捍衛說明。雖只舉兩個例子,但顯見現行制度應有追求更好的空間。
此外,有些機關曾與我就「一法人多館所」制度交換意見,對不同屬性的機構,我總是提醒應避免「勉強湊合」、淪為「靠行」,才能達到資源、能量相互支援、共享等加乘效果。因此,營運屬性、專業特質、生態結構及價值體系,都必須納入組織整合考量。
其次,在同一法人下,不同館所間,資源如何彼此整合與共享、建置共通性制度,卻不失各自保有自主彈性與特色,是一大考驗。尤其,各館所發展條件與進程腳步有所不同時,就必須不斷試煉來互為磨合,找出合適可行道路。如果貿然要求成立共同採購中心、共同徵才分發中心,則將與再設置一個公務機關,有何差別,而行政法人存在意義也就不大。
觀念和態度,是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在台灣,行政法人起步已有十多年歷程,我們必須回頭再度思考,追求理想、正確的發展定位、發揮專業動能,使其能帶動環境、促進發展,才是組織改造的初衷。而評估現行制度執行成效,不應只聚焦於法人機構運作,法源設計應一併探討;行政法人和一法人多館所並非「萬靈丹」,而是在真切追求願景的過程中,為落實理想而選擇出最適切的方法。這是在變遷的環境中推行制度、執行計畫、監督評鑑的所有參與者,所應放在心上的起點。
(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