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名家觀點/匯率避險...沒有白吃的午餐

名家觀點/匯率避險...沒有白吃的午餐


2018-01-25 02:31 經濟日報  李沃牆(作者是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國際熱錢持續湧進,股匯表現不同凡響,繼美國、英國、德國、巴西、韓國及印度股市均創下歷史新高後,台股亦不落人後,銳不可當,一躍創下28年來新高點;而台幣匯率更一舉升破29.3,為近五年來新高價
然而,股匯締造新猷,實是憂喜參半,尤其是台幣強升,不少企業匯損陰霾未消,加上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如今,恐是雪上加霜,深陷愁雲慘霧。
川普去(民國106年(2017))年初上任總統後,為改善美國長久以來的貿易逆差,主張弱勢美元政策,加上新興市場景氣復甦,全球資金移往美國以外地區投資,美元走勢雖非一瀉千里,也是疲軟不振。因而,包括新台幣在內的亞洲貨幣相對走強。新台幣在去年第一個交易日匯率為32.40兌1美元,今年第一個交易日匯率已達29.628元近日更向29元進逼。今年以來新台幣已快速升值逾2%,若此波熱錢不退潮,台幣漲勢難停。
眾所周知,匯率升貶是雙面刃;其一顰一笑,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又台灣係一小型開放經濟體,經濟成長以出口外貿為主。準此以觀,出口商所受匯損之大可想而知。無怪乎,有機械大廠苦笑言,台幣升值,讓整年做白工。不少中小企業更是欲哭無淚,連美元存款戶也瞬間成為受災戶。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民國105年(2016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匯損為1,339億元;金融壽險、筆電、手機代工廠、工具機成為最大苦主。其中,金融業匯損將近1,220億元,占91%;民國106年(2017年)談及匯損,企業仍是哀鴻遍野,單是壽險業就高達高達1,761億元,其他產業有待進一步評估。
不少人為此感到狐疑,企業不是都該有避險,怎損失如此慘?筆者以為,企業匯損,實其來有自:一、以壽險業而言,近年投資於海外資產部位至少近14兆元,多以美元計價,但僅七成有避險,以致損失不貲。二、企業習以為常的央媽「護身符」逐漸失效。長期以來,央行為維持匯率及金融穩定,慣於在外匯市場尾盤實施「動態穩定均衡」操作,久而久之,養成企業依賴的心態,咸認為,反正央媽會進場干預阻升。然則,世事變幻,美國財政部近幾年中所公告的「貿易對手國匯率報告」中,台灣三度被列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逼得央行莫敢輕舉妄動,企業頓失「護身符」,也就一時亂了方寸,不知所措,結果自是傷痕累累。
企業以往為節省成本,大多採零避險成本的「自然避險策略」。舉例而言,某一家筆電廠出口至歐美,也同時自歐美進口原料,只要力求進出口貨款幣別一致,自然可規避大部分風險。但礙於匯率劇烈波動及實務操作限制,通常事與願違而易導致匯損。
匯率預測不易,唯有採取適當的避險,方能減輕匯損壓力。個人以為,一、天下沒白吃的午餐,企業不能再過度依賴零成本的自然避險;理應善用遠期外匯、換匯交易(SWAP)或外匯選擇權等衍生性商品,靈活操作避險。二、企業亦可活用銀行「已出口融資」避險,即向銀行借外匯(如美元),再以優惠的匯率賣出美元,收到客戶貨款後償還美元,鎖定匯兌風險。
當然,除了上述的避險策略外,企業更要強化體質,提升競爭力。以台積電為例,台幣升值1%,營收估計將同步減少約1%,毛利率將影響0.4個百分點,惟其毛利率(民國106年(2017)Q3)高達49.93%,自然無懼匯損。


李沃牆

現職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專長為風險管理、財務工程、財務計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