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即時短評】躲在新聞稿後的「一位資深官員」

.【即時短評】政客請自愛!你打擊的不是管中閔一個人
.【即時短評】原來 老師上課都要留一手
.【即時短評】躲在新聞稿後的「一位資深官員」
.【重磅快評】管爺被開2槍 小心還得確認「台灣價值」
.【重磅快評】總統的意志:五萬台商大軍轉進金門過年?
.【即時短評】政治染指學術 民進黨開惡例
.【重磅快評】川普轉身拔槍與穆勒的一場政治決鬥

.【即時短評】護照烏龍 政府竟把風險推給人民?
.【重磅快評】消失的國旗,神隱的政府
.【重磅快評】政治正確搞不出「國車國造」
.【即時短評】陸韓跳腳 台卻不吭不響 恐成美貿易戰輸家
.【重磅快評】陳金德用簡單幾何消滅我們的農地
.【重磅快評】小英「幸福共好」略虛矯 賴和更願送下聯
.【重磅快評】蔡英文「國車國造」比捷運安全重要嗎?
.【重磅快評】賴揆入住謊言構築的官邸豈有寧日 !
.【重磅快評】站神蔣萬安續戰立院 喬王柯建銘怕了?
.【重磅快評】美國政府關門告訴你的民主政體危機
.【重磅快評】恫嚇治國 蔡政府作了虧本生意
.【重磅快評】「搞人民的飛機」這一招 已不管用了
.【重磅快評】M503事件 政府模仿周星馳電影?
.【重磅快評】川普周年越做越穩 要連任恐也是輕而易舉
.【即時短評】以春節加班機反制M503 缺乏籌碼自殘行為
.【重磅快評】小英承諾不暴走 奈何難應對習大片面舉措
.【重磅快評】蔡政府的偽諾貝爾獎得主們
.【重磅快評】小英有夢,但希望在哪裡?
.【重磅快評】老共其實希望台灣炸了三峽大壩?
.【即時短評】好大喜功觀光局 管露營地虛晃一招
.【即時短評】猖狂監委為政治服務?
.【即時短評】基本工資3萬元?年輕人不用另一個633
.【重磅快評】陳師孟狂語下隱藏的精明算計
.【即時短評】工運走入體制?抗爭的困境與兩難
.【重磅快評】黃國昌的選擇性之怒
.【重磅快評】勞基法勞動條件的規定是地板或天花板?




【即時短評】躲在新聞稿後的「一位資深官員」


2018-01-25 10:06 聯合報  記者張加╱即時報導

駐美代表高碩泰。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國國務院領事事務局、貿易代表署官網的台灣頁面,中華民國國旗圖案陸續「被消失」,外界擔心台美關係倒退訊;過去這等重大的指標事件,駐美代表都會盡早出面說明。但到任後對媒體一貫避而遠之的現任駐美代表高碩泰,這次依然故我,對此事選擇化身成一紙新聞稿裡頭的「一位資深官員」,告訴外界他好棒,該做的都做了。
去年9月國務院官網改版後,台灣頁面的中華民國國旗圖案消失不見,外交部當時表示,「已電請駐美代表處向美國務院了解變更緣由。」
當時高碩泰對外稱此事「應該只是個案」。4個月過去,高碩泰還未依外交部訓令,向國人報告美國務院變更緣由,未料又出現領務局、貿易代表署官網也撤除我國旗的事件。
駐美代表處新聞組23日應記者要求提供簡短說明,其中一句竟寫道「美方調整緣由,仍請逕向國務院洽詢」;一副「國旗被刪干我什麼事?」的態度,要台灣媒體自己去問老美。
過了一天,駐美代表處新聞組主動發布新聞參考資料。未料這分堪稱「最不敢負責任」的新聞稿,竟只引述「駐美代表處一位資深官員」的說法,稱充分掌握訊息,向美方表達嚴正立場,並要求儘速改善。
駐美代表上下派不出個有名有姓的角色,難道只剩「一位資深官員」這號人物願意對外了嗎?
不過,「一位資深官員」的新聞稿,還是提到了高碩泰「一次」,說他和團隊成員「第一時間」就向美方表態,美方也都迅速回應,「沒有溝通窒礙的問題」。
高碩泰常說「台美關係處於極佳狀態」,如果和美方「沒有溝通窒礙的問題」,在台灣面對中方一連串施壓行動時,更應讓美國支持台灣,而不是默許美國政府官網接連撤除中華民國國旗。
高碩泰三度派駐華府,處理台美關係經驗豐富,近日頻傳他可能接任外交部長。但若駐美代表保不住美國官網上的中華民國國旗,國人如何放心他能守住台灣珍貴的邦交國?到時候若出了事,該不會也讓外交部的「一位資深官員」出來善後吧。


【重磅快評】川普轉身拔槍與穆勒的一場政治決鬥


2018-01-25 11:24 聯合報  主筆室

川普表示願意接受特別檢察官穆勒約談。圖/美聯社資料照片


美國政治上的大秀,終於要揭開序幕。
川普總統24日表示,他「期待」在未來2-3周內在調查「通俄門」的特別檢察官穆勒面前作證,而且願意在宣誓下完成。這意味著如果發現他所言不實,或是有所隱瞞,就是犯了偽證罪。
這是一場典型的西部決鬥,夕陽下,一邊是身經百戰的前聯調局局長、現在是特別檢察官的穆勒,另外一邊轉過身來的是,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總統川普。
穆勒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調查collusion勾結,在選舉期間,俄羅斯駭客盜取民主黨電郵,協助川普當選的疑案中,弄清楚川普本人事先是否知情、過程中有沒有介入;二是調查obstruction,在川普就職後,有沒有利用職權,妨礙司法的調查,這包括開除聯邦調查局局長柯米。
穆勒這幾個月來正在收緊他的調查圈,之前訪談過川普的女婿與兒子,起訴競選經理麥納福特,最近又與司法部長塞辛斯、CIA局長蓬佩奧約談,近日還要與前白宮策略長巴農約訪。
現在只剩下川普一個人,川普心裡也很清楚,穆勒最後是衝著他來的,先收集其他人的證詞,好用來揭穿川普的「謊言」,據23日華盛頓郵報報導,穆勒已經提出要與川普訪談。
川普為什麼要接受穆勒約訪?他有總統特權,可以不接受,穆勒也沒有辦法,事實上最近幾個月來,川普一直在迴避這個問題。
川普目前有三個考量,覺得不能再躲下去了;一是根據民調,有高達78%的人認為川普應該接受穆勒訪談,這是川普不能忽略的民意,如果他拒絕穆勒的要求,那時所有人都會懷疑「他有甚麼好隱瞞的?」。
二是,既然躲不掉,川普的律師希望能夠與穆勒談出一個最符合川普利益的方案,包括要有律師陪同,是私下與穆勒的場合,而不是在大陪審團前。
三、最重要的是川普本人的意願,他自稱要「反擊」,以證明他的競選團隊與俄羅斯之間「沒有勾結」,更重要的是希望藉此作證,一勞永逸的結束穆勒的調查。
這就讓政治決鬥的味道更濃,夕陽下,兩人同時拔槍,看誰死在槍下。


【重磅快評】總統的意志:五萬台商大軍轉進金門過年?


2018-01-25 12:33 聯合報  主筆室

受M503航路爭議影響,今年可能有不少台商選擇以小三通方式返鄉。金門縣政府說,必要時會協調軍方加開運輸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金門過去長期駐紮重兵,隨著兩岸關係的和緩,以及國軍從精實、精進到精粹等案一路精簡,金門十萬大軍陸續裁撤到只剩幾千人。今年春節,在「總統的意志」和「政府的抗壓」下,五萬台商大軍或將轉進金門過年,重現昔日戰地盛況。
蔡英文最近接受電視專訪時,提到處理兩岸關係有三個關鍵:總統的意志、政府的抗壓,以及人民的團結。不過,在M503航路事件上,總統有意志沒謀略,政府想抗壓沒能力,台商只能團結起來痛罵蔡政府,然後各謀出路。
民航局暫不核准兩家陸航春節加班機申請,兩岸春節疏運大受衝擊。陸委會和國台辦還相互叫陣,都叫對方不要綁架台商當人質;但台商淪為兩岸對抗意志下的籌碼,則是不爭的事實。
問題是,在「總統的堅定意志」與「政府的抗壓能力」之間,恐怕存在很大的落差。
台灣卡住陸航春節加班機作為懲罰,也卡住了台商春節返鄉路。台商變相受懲大跳腳,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卻說這只是要求兩岸協商的「權宜之計」,但陸方不中計,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還刻意走訪在陸台生,關心台生「回家的機票買好了嗎?」
蔡英文呼籲北京當局採取彌補措施,展開技術性協商,化解此事件的負面衝擊。這話聽起來,有點提醒北京「台商怎麼回家是習近平責任」的味道。
兩岸都趕快為台商尋找回家的路。海基會端出五項替代方案,總之就是台商加價費時多折騰。陸方採取的主要「彌補措施」,則是讓大量台商改走小三通,同時也反將了台灣一軍。
五萬台商大軍轉進金門,如何後撤來台,將是蔡政府的一大考驗。何況過年期間往往霧鎖金門,機場碼頭關關停停。每年春節疏運,大量人潮滯留金門機場,是經常上演的畫面。難怪金門副縣長說,歡迎台商來金門過年!
蔡英文屢以當年開通小三通邀功;如今,在「總統的堅定意志」下,金門即將迎來小三通送回的五萬台商大軍進駐過年。這到底是歷史的諷刺?或者是國防部長馮世寛諂諛的「總統高瞻遠矚」?


【即時短評】政治染指學術 民進黨開惡例


2018-01-25 11:32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即時報導

管中閔能否在2月1日如期上任台大校長出現變數。 記者楊萬雲/攝影



台大校長遴選,國發會前主委管中閔脫穎而出,他是唯一非台大校友的候選人,也是台大近34年來首位非台大畢業的校長。然而,就在外界期盼新校長就任後為台大注入新活力之際,卻上演了一齣「追殺比爾」的戲碼。
先是傳出準校長管中閔在遴選時未揭露台灣大哥大獨立董事身份引發風波,讓教育部和監察院先後發函要求台大說明。不過此舉實在太小看台大的遴選委員會,暫不提管中閔已事先報備,遴選委員會怎麼會連一個媒體早已報導過的新聞而不知?而若要論利益迴避,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參選台大校長,擔任遴選委員的中研院長廖俊智,是否有應迴避?
距離新校長上任僅剩一周,民進黨立委指控管中閔論文涉抄襲,不當引用學生論文,但綠委坦言「不確定是誰抄誰」,民進黨立院黨團竟提出主決議要台大暫緩核定校長出任,黨鞭柯建銘更點名管中閔「自稱是爺們,既然如此就要表現像漢子一樣,自動婉拒。」大學校長選舉,本屬大學自主、大學自治範疇,如今卻遭執政黨團介入點名暫緩,用政治推翻民主,究竟是管爺當真有問題,還是他終究不是高層屬意的人?
蔡政府執政後,這樣的狀況屢見不鮮。國語日報去年因內部改選紛爭,教育部介入,甚至向法院聲請解除國語日報全體董事,年初被台北地方法院駁回;民進黨立委提案修改「地方制度法」,擬將鄉鎮市長改為官派;農田水利會改制案也在民進黨國會人數優勢之下強勢通過,從投票選舉會長改為政府派任會長,2001年民進黨首次執政改為選舉制,現卻大開倒車。
民進黨的全面執政,變成全面官派,台大人自主選出管中閔,執政黨團不滿意管爺,就可以要求教育部不核定,要不要台大校長以後也改為官派,或由政府來辦遴選,不滿意就投到蔡英文總統滿意為止?當執政黨意圖用政治黑手染指學術殿堂,用顏色定是非,台大人應該挺直腰桿悍拒。 


【重磅快評】管爺被開2槍 小心還得確認「台灣價值」


2018-01-25 13:09 聯合報  主筆室

台大準校長管中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準校長管中閔人紅是非多?就在即將上前夕,綠委先後搬出管中閔曾任台哥大獨立董事及論文疑似抄襲,欲力阻管中閔接掌台大,但真相越辯越明,綠委的「指控」反落入昨是今非之譏,強以政治力介入學術,更予人輸不起之感。
管中閔以非台大、非綠營的背景脫穎而出,著實讓綠營眼鏡掉滿地,但願睹不服輸的綠營在管中閔即將上任前夕發動突襲,先稱管中閔未揭露獨董的身分,繼而又說他共同掛名的論文有抄襲之嫌,綠委還敲鑼打鼓要求教育部針對台大校長遴選過程的爭議應督促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進行調查,未釐清疑雲前,不應草率核定校長任命案,讓管中閔的台大之路充滿險阻。
綠委突襲管中閔的第一槍是上市公司獨董身分,好像擔任獨董就是天大的瑕疵,對照一年多前林全接任行政院長的情景,林全卸任財政部長後,曾擔任世界先進積體電路董事長,後又陸續擔任和碩、鎧勝控股及華亞科技的獨董,又是台灣東洋、智擎生技、美亞產物保險的董事,林全轉身接任閣揆,薪酬號稱減了一個「0」,舉國稱讚有加,林全卸任閣揆後出任台灣東洋董事長也未見批評。
然而,管中閔兼任台哥大獨董本來是公開資訊,不需揭露,遴選委員事前也知之甚詳,而且管中閔在當選台大校長後即辭去獨董職務,綠營再拿此事說嘴,和林全處境相比,只能感慨「大小漢差太多」,行政院長的重要性難道不如台大校長?綠營人士何以「厚林薄管」? 
至於民進黨立委發出的第二槍,指管中閔去年5月與暨大教授陳建良共同發表的論文涉不當引用張姓研究生一年前發表的碩士論文,但根據張姓研究生論文引用文獻明列管、陳二人早就共同發表的同名論文手稿,有中研院學者認為立委指控應是烏龍,而且這篇論文只供研討會討論,並無論文審查程序,藍委還現文中表格的資料來源明明就註明「財政部貿易統計資料庫,作者自行整理」,哪裡有問題?看來,綠委出招前並未詳實查證,點火就跑,充其量只能以烏賊視之。
綠營衝著管中閔而來,如果確實攸關學術倫理,證據確鑿 ,無人可以置喙,但首發拿獨董開刀,已屬不當,繼而拿查證不清的論文抄襲再攻,也屬不智;說坦白一點,管中閔究非綠營自己人,才會挨上這些莫名砲火,管中閔不該大意,或許綠營還有第三招,可能要再確認一下管的「台灣價值」,不得不防!


【即時短評】原來 老師上課都要留一手


2018-01-25 12:11 聯合報  記者程平╱即時報導

管中閔。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進黨立委張廖萬堅指控,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與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陳建良去年5月共同發表論文,不當引用暨大張姓碩士生2016年學位論文。陳建良澄清,是該位EMBA研究生引用他的部分研究手稿,爆料者「倒因為果」。如果陳建良的說法屬實,那以後老師上課恐怕都要留一手。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每個做老師的,看到學生能將自己上課所傳授的知識,運用在自己的作業中,應該心中會感到些許欣慰,因為這代表學生上課時至少有聽講,也願意聽講,差別就在於學生能不能舉一反三,提出自己的新論點。
這次張廖萬堅聲稱,二份論文經過比對,管中閔的論文,包括年限、數據、結論等,與張生論文有20多處雷同,就依此角度大張旗鼓舉行記者會,公開質疑管中閔涉及論文抄襲,這樣的操作手法,不免落入政治力干預台大校長遴選的批評。
因為連張廖萬堅自己都說,張生的論文裡面有提到引述自管中閔的手稿,陳建良也說有提供管的手稿讓學生參考,所以到底是誰抄誰還須要再釐清,只是因為張生的論文先發表,張廖萬堅就認為管中閔必須尊重學生論文的「原創性」,有正確引述都有責任。張廖萬堅似乎忘了,相關的年限、數據、結論是根據誰的「原創」?如果張廖萬堅的論點成立,以後還有哪個老師願意在課堂上傾囊相授?
台大選的是校長,選得是誰能帶領台灣最具學術地位的大學與世界競爭,不是選一個政治人物,但民進黨卻把政治人物選舉時善用的抹黑文化帶入校園,只要非我族類,就用盡一切辦法搞臭、搞爛。看來民進黨已經忘記當初黨政軍退出校園的堅持,乾脆把台大校長這個職務如同水利會長、鄉鎮市長一樣,也直接官派。


【即時短評】政客請自愛!你打擊的不是管中閔一個人


2018-01-25 12:30 聯合報  記者王彩鸝╱即時報導

管中閔當選台大校長後引發爭議。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侯永全攝影


台大校長遴選風波愈演愈烈,外界沒想到遴選結果出爐,才是風暴的開始,也讓國際社會看清楚台灣「政治教不分離」有多嚴重,政治力伸入高教有多深。
在台大公布八位校長候選人名單後,管中閔從未是箭靶,在台大校務會議進行推薦投票時,管的票數開得也不漂亮,但遴選結果,這位非台大畢業的人,卻跌破眾人眼鏡獲選台大校長,這個結果似乎讓執政當局措手不及,因為曾任藍營政務官的管中閔,是八位候選人中「最難管」的。
於是,管中閔當選後,黑函、爆料出手力道急又猛,對管中閔的質疑和指控,從獨董身分到抄襲碩士生論文。加上黨遴選公民進黨和時代力量兩黨聯手,力阻管中閔在2月1日順利接任台大校長一職。
管中閔擔任台大哥大獨董,這是上市公司的公開資訊,且經台大和教育部核備,卻硬生生被戴上「刻意隱瞞」的大帽子;遴選委員之一、主控台哥大的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與管中閔的關係,也被影射有「利益輸送」,指涉蔡明興是影響遴選結果的關鍵一票。事實是,管中閔以12比9票勝出;且21席遴委中有3席是教育部推薦委員,其中一人還是教育部政次姚立德
質疑台大遴選過程,某種程度上,也在質疑教育部及台大遴選委員。政治權勢打擊的不只是管中閔個人,也考驗台大面對政治脅迫時,是否能挺起腰捍,捍衛大學自主和學術尊嚴;政治干預學術的強大後作力,也恐將讓國際高教及學術圈驚覺到,台灣政治勢力無所不在,政治黑手可以長驅直入干涉大學自主,往後有哪個國際知名學者膽敢跳進台灣這缸「政教不分」的糞坑裡,惹來一身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