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薛承泰/人口紅利未消失,台灣還有機會嗎?
.施振榮/推動公視釋股 讓華視民營化
.朱宗慶/心念轉,情勢轉

.蘇蘅/公視 真要走向黑暗時刻嗎?
.嚴震生/美國政治的蝴蝶效應
.陳立恆/不識高山青,台灣如何長青?
.盛治仁/那一張阿諾睡覺照片,你也傳了嗎?
.方祖涵/沒有被遺忘的33勝投手
.王正方/燃煤電廠不是空汙的主因?
.黃介正/美台關係正能量的隱喻

.王健壯/台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李清志/老屋新生 感受年輕的好
.洪蘭/讓每個人都期待明天的太陽
.薛承泰/人工智慧紀元已到來!
.葉銀華/大陸系統性金融風險會形成?
.周行一/凍漲大學學雜費 台灣恐永遠落後韓國
.林中斌/川普可能連任

.嚴震生/足球先生成為賴比瑞亞總統
.薛琦/創新就是解決問題
.馬凱/救低薪要這樣做!
.劉維公/光榮城市的神話
.方祖涵/一年一度的海陸大戰
.范疇/指紋、聲紋、臉紋、思紋
.盛治仁/2018,活得YOLO!






馬凱/以「萬元育兒」救「稅改」原罪


2018-01-25 01:04 聯合報  馬凱(經濟評論者)


        圖表/聯合報提供




緊跟在美國總統川普之後,蔡總統也完成了稅改。儘管每年國庫減少稅收一九八億,殊不能與美國十年一點五兆美元並論,但在太平洋兩岸同時引來圖利富人的怒吼。
最受詬病者,要在綜所稅最高稅率降為四十%,及股利所得可分離課稅廿八%,不再累進納稅,確讓高所得者獲得極大利益。為示不獨厚富人,乃大幅調高薪資特別扣除額七點二萬、標準扣除額三萬,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也自二點五萬提高為十二萬元。
殊不知扣除額大幅提高,獲利最大者,更是富人。試以十萬元計算,廿萬戶未達納稅標準者,分文好處都得不到;稅率五%的家庭,只減稅五千元;而高所得者,輕易即可減稅四萬元,兩者相差八倍之多。主政者大聲宣示,有八十%的納稅人受惠,卻隱瞞了彼此之間偌大的歧異。
事實上,古往今來任何減稅,都不出降稅率或提高扣除二者,因而其圖利富人、劫貧濟富的原罪也無法逃脫。真心要為中低所者減輕負擔,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給予補貼,而且論人頭發放。上述每年一九八億稅損,二千萬人,不論貧富,每人約可分得千元;對億萬富戶自無足掛齒,但對眾多月入不到三萬元的家庭,就不是個小數字了。
此尚可解當前台灣最急迫的問題,就是出生率以破世界紀錄的速度直線墜落;近則挫低經濟成長,遠則威脅國家安全。生養一個子女,從懷胎、分娩到各種預防注射、托嬰、幼兒園等費用,對一個中低收入家庭而言,簡直是天文數字,不僅無比艱辛,也望之生畏。
目前每年的新生兒已到廿萬人上下,各黨派都在思索提高出生率之道。賴院長預定農曆年提出台灣版育人革命,針對幼兒發放每月二千五百元育兒津貼;各方聚訟紛紜,有人逕以「不可能單靠發錢提高生育率」有所質疑。
但發錢固非萬能,沒錢則萬萬不能;何況錢多到每月一萬元以上,不但會有強大誘因,對中低所得家庭而言,相當於其所得三分之一以上,更可以大為減輕父母的重擔。廿萬幼兒,每月一萬,一年不過二四○億,稅改的稅損即可抵其八成。
有一個現成的財源可濟此燃眉之急。台灣無自產能源,但電價卻遠低於國際水準,目前住宅電價每度二點五七元,美國逾四元,德國更高達十點六六元。若將電價每度提高一元,一年即得逾二千億元,足供六歲以下幼兒每月津貼一萬元尚有餘。如果容許富人自行選擇不接受津貼,則每度電價提高零點五元即可綽綽有餘。將目前林林總總的各項相關補助、津貼、特別扣除額等一概併入,實際所費將更少於此。
此策除了為育兒家庭減輕負擔之外,有一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讓每一個幼兒,自出生起就獲得平等的機會與完全的自由成長;因而不只生育增加,而且其中更大的比例可以成為有用的人才,不致淪落為社會的負債。
固然電價微幅調高可能增加日用負擔;但一方面富人用電遠高於中低所得者,一方面可分級調價,一定度數以下不漲,則其負擔當大部份轉嫁給高所得家庭,略抵圖利富人原罪。還有一個附加的好處,當電價略微提高,節電意識隨之加強,又可跳出發展綠電的困境;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馬凱(經濟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