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經濟/改革資本市場刻不容緩

.聯合報社論..政府每次出手,都讓台灣更離心離德
.聯合報黑白集.滅香的「謠中謠」
.經濟日報社論.改革資本市場刻不容緩











經濟/改革資本市場刻不容緩


2017-07-25 02:5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鴻海集團近來切割鴻騰精密並在香港順利掛牌,另一家集團公司印刷電路板大廠臻鼎-KY,也公告子公司鵬鼎控股將向大陸主管機關申請上市。隨著鴻海集團展開更大規模的美、日、印等跨國投資,未來在海外掛牌與籌資動作勢必加速進行,以支應龐大的資金需求。
鴻海是台灣走向國際市場的代表企業,過去都以台灣資本市場做為主要籌資中心,目前在台掛牌企業有23家,在海外則是香港四家、日本一家。近來鴻海集團積極規畫海外掛牌,雖然是資本國際化趨勢下的必然結果,但台灣資本市場能否隨著台灣企業不斷升級與進步,協助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卻是值得國人深思的重大議題。
過去台灣資本市場一直扮演支持產業發展的角色,從租稅優惠到各種獎勵政策,讓電子業不僅在台灣形成產業聚落,也在股市形成電子股聚落,成功吸引內外資打造蓬勃發展的資本市場。但是近年來台股遭逢量能萎縮、人氣退潮的嚴重挑戰,可以說資本市場已經趕不上產業成長腳步,甚至主管機關的觀念與作為,都成為阻礙產業與經濟發展的瓶頸。
舉例來說,台灣資本市場近年就潛藏兩大問題。第一,只要台灣財政不佳與稅收下滑,最常做的就是拿資本市場開刀。從兩稅合一扣抵減半、屢次復徵證所稅,到健保收入短缺就提高股息補充保費等,甚至為了增加交易量能,還通過當沖降稅,鼓勵投機炒作。
其次,當台灣產業已步入不同階段,資本市場仍無法跟著調整,不僅國際化布局速度慢,當許多產業步入成熟階段,亟需進行併購與整頓,甚至減資或下市等,主管機關卻沒有正視企業需求,重新檢討落後的法規,推動政策修法或尋求配套作法,相當可惜。
細究這兩大問題的背後,前者是對資本市場角色的觀念混淆,甚至流露出對財富的仇視、股民都是投機之徒的心態。至於後者則是主管機關疏於體察民意與行政怠惰的結果,資本市場不應只是接收產業發展的成果而已,更應主動配合需求。
因此,資本市場與產業發展不僅息息相關,互為支援也彼此拉抬共榮,資本市場更應持續改革,並以產業升級為重要目標,否則若讓前述不合理現象長期存在,不僅無法彰顯資本市場籌資與創富的功能,只是無情地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終究會讓資本市場魅力消退,逼企業與投資人更加遠離。
除此之外,資本市場都需要新活水加入,因此要想辦法吸引具備未來前景的行業來台上市,只有為新產業敞開大門,資本市場才能像產業發展一樣生生不息,若資本市場只剩下老舊產業,勢必淪為乏人問津的市場。
過去幾年,台股增加了生技族群板塊,吸引許多業者掛牌,甚至成為亞洲唯一能夠吸引生技外商掛牌的資本市場,這是值得記上一筆的成績。儘管近來生技產業遭逢弊案與解盲成績不佳,但主管機關仍應秉持初衷,努力造市,鼓勵更多新的族群來台掛牌上市。
同時,我們也必須對未來資本市場即將面對的兩大危機提出預警。第一是台灣從PC產業後,在許多新科技如網路、社群與電商等,都缺乏強大的本地企業,也連帶讓電子股族群仍停留在舊時代,未來台灣若無法在下一個主流產業如金融科技、人工智慧有所表現的話,資本市場必須預做因應準備。
第二個危機則在於,大陸資本市場快速崛起,已對台商產生致命吸引力。中國不僅資金充沛,股市本益比高,先前亞翔旗下的亞翔集成,或聯發科轉投資的匯頂,都出現市值大漲的情況,未來台灣企業往大陸或香港等地掛牌,恐怕已是擋不住的趨勢。更重要的是,大陸近年加緊進行資本市場的清理整頓與國際化,從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到明年6月入摩,相較於台灣資本市場過去未曾有重大具體改革,恐怕也將對台灣資本市場形成致命的殺傷力。

聯合/滅香的「謠中謠」


2017-07-25 02:5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政府推行「減香」運動引發民間誤解為「滅香」,來自全國多個宮廟團體23日舉行「宗教嘉年華」,以神將(大仙尪仔)遊行方式集結台北凱道表達「捍衛信仰、守護香火」的訴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宮廟「反滅香遊行」以「宗教嘉年華」收場,但對執政黨而言,這項危機卻未完全解除。民進黨把「滅香」定調為謠言,聲稱「減香」非「滅香」,但這種說明似乎越澄清反而越混濁。
如果「滅香」是謠言,其源頭為何?依民進黨的說法,至少已出現三種。第一種說法,是親綠媒體引述「國安官員」的話,認定謠言出自對岸有系統的散播,企圖影響我政府決策,製造「動亂」。此一說法,也曾出自綠委王定宇之口。
第二種說法,則是綠委段宜康爆料,指稱是民進黨內「一對好朋友」分別扮黑白臉炮製這個議題,然後再出面收割,擴張自己的勢力和票源。段宜康並暗示,這對好朋友,一是台南市副議長郭信良,一是有意參選台南市長的綠委陳亭妃。
第三種說法,則指向某網路媒體,主要是今年初環保署長李應元曾受訪談「減香」,標題卻誤植為「滅香」,並稱蔡英文「樂於這樣做」,因而引發後續的紛爭。
這三種說法南轅北轍,差異甚大,毫無邏輯可言。然三說分別出自政府官員、民進黨立委和親綠媒體,可謂系出同源。如果真相只有一個,到底誰說的為真,誰又在造謠?
分析這三種說法,各有政治目的。簡言之,此事帶給民進黨不小的傷害,故而總要找個代罪羔羊來祭旗。行政院宣稱要成立「闢謠專區」,以「終結謠言」;但從滅香事件的「謠中謠」看,該終結的謠言大戶,恐怕是民進黨自己吧!

聯合/政府每次出手,都讓台灣更離心離德


2017-07-25 02:5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漫畫 季青



環保署推動宮廟「減香」政策因溝通失敗,引發民間對政府「滅香」的反彈。儘管「眾神上凱道」活動最後以和平收場,但政府顢頇而強悍的印象,卻已揮之不去。更令人擔心的是,經過此役,政府今後推動其他相關措施,包括宗教團體的財務透明,乃至寺廟侵占國有土地問題,恐均將更為棘手。
蔡政府對宮廟的反彈緊急進行柔軟安撫,原因無他,民進黨政權許多選票都是靠這些基層信眾積聚而成,當然不能輕易任其流失。然而,執政黨澄清此事的手法,卻讓人不敢領教:一是怪罪來自中國的網路謠言,二是歸咎媒體誤報,三是怪閣員宣傳不力,卻不反省自己推動政策的手法和心態。最可笑的是,為了反制網路流言,行政院稱將廣開「闢謠專區」;蔡政府難道忘了,網路上最活躍、最扭曲的網軍,正是民進黨所培養出來的?若始作俑者不能自我約束,謠言大戰只會愈發激烈,如何可能終止?
每一次蔡政府端出一項政策或作出改革,竟都會使台灣人民愈發離心離德,這實在是可悲、亦復可憾的事。例如,僑委會最近拔除了一些海外榮譽職的委員職務,其理由,不過是這些人曾訪問大陸。此舉,是為貫徹蔡英文的反中政策,卻可能導致許多對台灣友好、忠誠的老僑「變心」。這種「化友為敵」的作法,又是明智之舉嗎?
蔡總統可能沒注意到,她嘴裡不時喊著改革口號,手裡則不斷揮舞權力的鞭子,這個形象,看在人民眼裡是什麼滋味?拔掉老僑的榮譽職,用的不過是這支權力大鞭的尾勁;比起退將登陸的管制期達十五年,最重可處以停發退休俸,只是小巫見大巫。要問的是,如果還在乎小小榮譽職的僑界友人會對台灣感到心寒,這麼多退休將領對蔡政府的官威又將作何感想?他們會更忠心嗎?
這樣的事例,其實不勝枚舉。例如,粗糙的「去中」及歷史教科書的任意竄改,雖迎合了獨派的意識形態,卻讓認同中華文化的民眾感覺遭到疏離和背棄。例如,為了推動一例一休,輕率將資方打成剝削勞工的罪人,除徒增社會的緊張,更瓦解台灣勞資的信任關係。例如,為了推動年金改革,不惜醜化軍公教為既得利益者,將社會互信和公務員的忠誠一夕擊潰。例如,為了賺取「進步」的美名,即跳躍式地主張同婚入民法,卻怯於說明其間法理與現實的扞格要如何處理,如此,當然讓宗教界覺得家庭倫理將遭踐踏。
蔡政府施政滿意度不高,綜合各界分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內閣的才智不足,敏感度和因應能力均欠佳,應該改組;二是黨政溝通協調不良,黨內民代無法適時扮演下意上達的角色;三是蔡英文總統領導國家的作風太過威權、躁進,亟須調整。以上三者,其實環環相扣,絕非單一因素所致。如果以為僅改變其中一點,即可讓蔡政府形象起死回生,那恐怕是妄想。
這些,終須回到民進黨的執政心態來看,才能知道癥結何在。扁政府的八年,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民進黨很會「監督」,但不會「執政」;這點,印證蔡政府的十四個月,恐怕依然如是。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民進黨雖自稱民主先鋒,但對於「黨」和「國」的分際,依然沒有清楚的分際,以為黨完全執政即可對國家予取予求,而國家就是百分之百可以為黨所用,卻忘了國為人民共有。其二,民進黨的本質與組織動能在於鬥爭,推動任何政策本能地便一定要把一方打成「罪人」,變成道德性控訴,而無法以「共和」或「共榮」思維作為決策的根據。
蔡政府每次出手,都讓台灣更離心離德,這並非危言聳聽。原因是,政府眼裡只有冰冷的政策,而人民只是達成其政策目的所需要犧牲或運用的工具。當政府視人民為敵,國家焉有太平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