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8日 星期四

魏國彥/大屯火山會再爆發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魏國彥/大屯火山會再爆發嗎?
◆  洪蘭/沒本事治國 只好用騙的
◆  辛翠玲/北與南:全球南方的興起與應對
◆  闕志克/電子系統業半導體化的隱憂






魏國彥/大屯火山會再爆發嗎?


2023-09-28 02:54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為中央大學地球科學院兼任教授)

「晚霞平台」可清楚眺望大屯山綿延的山巒與聚落景觀,傍晚時分時,夕陽餘暉將渲染了整片山谷。 圖/台北市大地處提供


九月十八日晚間南沖繩海槽發生一起規模六點八的地震,震央深度卅六公里,全台有感,並無災情。我心想,台灣的地球物理學者應該是抱著興奮之情來迎接這個地震,因為密布在台灣北部的地震網測站,得以接收到高品質的地震波,從而診斷大屯火山下到底有沒有岩漿庫

話說從頭,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的眾多研究顯示,台灣北端的大屯火山群在兩百八十萬年前開始噴發,陸陸續續、層層掩覆的熔岩流與火山碎屑流,構築起一座又一座的山頭,到十萬年前左右才逐漸平息,因此一般認為大屯火山已死。廿世紀的最後一年台大教授楊燦堯發表了一篇重要文章,他分析大屯火山的火山氣體氦同位素組成,知道這些氣體來自上部地涵隱示著大屯山下方還有著活躍岩漿庫。本世紀以來,國科會中研院都積極因應,在台灣北部地區建立了更多高品質地震測站民國一百年也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建立大屯山火山觀測站」。

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的一篇研究文獻報導紗帽山一塊岩石年齡只有一千五百六十七年老坐實了大屯山就是活火山」的隱憂。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林正洪特聘研究員,利用震波的P波與S波找岩漿庫的「陰影」,他估計在大屯山下方廿公里深處,存在一個十五公里長、六公里寬的岩漿層約四分之一個台北市面積),可能有四公里厚總體積三百五十立方公里。這篇文章發表在「自然」集團出版的《科學報導》,是科學界頗負盛名、相當有權威的一本期刊。林研究員在後續的科普演講中,將台北市與龐貝古城相比較,問台北會不會走上龐貝古城的命運?(公元七十九年羅馬帝國時期繁華龐貝城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

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中正大學團隊應用同樣的震波陣列資料研究,也發表於《科學報導》,卻得到完全不一樣的結論。他們基本上否定了岩漿庫的存在,而所謂的「震波陰影」是大屯山下方的破碎帶造成震波散射,而使P波稀薄化。同年稍晚,中研院地科所黃信樺博士在同一期刊又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在七星山、黃嘴山下方八至廿公里深處有個岩漿庫,岩漿庫的上緣向北延伸到台灣北方的海域,深度變淺,只有八到四公里深,讓人怵目驚心。

中研院與中正大學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看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牽涉到大量的數學推導模型建構,一時還沒有人出來強做解人裁判對錯仁智互見其實是一件好事,表示台灣學術自由博學審問百家爭鳴,更能找到真相。

地震難以預測,但是火山爆發是可以預知的,重點是我們要有綿密監測網除了震波接收站外,大屯山還布建有傾斜儀水準儀,萬一大屯山底下的岩漿庫有比較大的動靜,我們馬上可偵測得知。

現代科學昌明,台北不會走上兩千年前龐貝古城的後塵,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