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

陳亮恭/蘭亭上巳曲水流觴千載不復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陳亮恭/蘭亭上巳曲水流觴千載不復見






陳亮恭/蘭亭上巳曲水流觴千載不復見


2023-04-24 02:50  聯合報/ 陳亮恭(作者為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


農曆三月三日是所謂的「上巳節」(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是國曆四月廿二日(六))。上巳風俗據信從春秋時代就存在,它既有源於蘭湯辟邪宗教活動之說,也是官府為未婚青年男女舉辦相親日,此時男女可於戶外自由約會,並不算違反禮教倫常。而上巳節也延伸為「女兒節」,是古代少女的成人禮;女兒們「上巳春嬉」,臨水而行,著新裝在水邊遊玩,踏歌起舞,以驅除邪氣。而日本目前仍於每年三月三日舉行女兒節,各種製作精美的紙紮玩偶替女兒帶走災厄。

詩經陳風.東門之枌》便對此男女可自由約會的節日有浪漫的描述: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穀旦於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穀旦於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東門外榆樹下,宛丘旁柞樹邊,子仲家女兒在樹下婆娑起舞。選個好日子,在祭祀婚姻的南方之原相會。女子放下搓麻線的工作,跑去集市跳舞。眼看節日活動即將結束,趕緊表白我的心意。妳是我眼中的錦葵,她羞怯回贈一捧花椒。

魏晉之後,社會崇尚縱情山水,上巳節也由洗濯身體辟邪轉為春遊,並逐漸演化為貴族、文人雅士臨水飲宴節日,並再演變出「曲水流觴」的飲宴型式。「曲水流觴」場景是眾人坐於環曲的水道邊,讓盛著酒的酒杯順流漂下,酒杯停在誰面前,誰就將酒一飲而盡,並賦詩一首,若無法成詩就罰酒三杯。

東晉永和九年上巳節,王羲之偕親友相聚會稽蘭亭祭祀儀式後便舉行曲水流觴的飲宴。總計有十一人成詩兩首、十五人成詩一首,十六人無詩而罰酒。眾人將詩集結為《蘭亭集》,並由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鬚筆蠶繭紙即席揮灑,寫下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然酒醒後卻再也寫不出相同神韻作品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人與人的交往,在短暫一生中,或有會聚一堂暢談胸懷抱負;或有各安所好,縱情於精神層次追求。雖然喜好可能天差地別,但若欣喜交流而有所收穫時,那種暢快與自我滿足,可讓人忘卻老之將至啊!

蘭亭集序》的內容與書法在酒精的催化下成為千古奇作。其實古人釀酒技術沒有好到足以生產高濃度酒飲,推估王羲之喝的也就是五度左右釀造米酒

高齡者飲酒是否符合健康長壽目標?這個很複雜的議題,國際間仍少有完整研究形成結論。整體而言,飲酒會增加死亡風險,而風險的增加可能來自相關疾病,也可能是酒醉意外危險行為長期飲酒背後社經困境。過去研究點出社會網絡在老後生活的重要性,而人際網絡的狀況也影響長者飲酒習慣;目前的研究還難單以酒精論斷長者健康,但有些建議是相對明確的,男性不建議一天喝超過十四公克酒精、女性七克,大量飲酒或借酒澆愁都有害健康。

酒精對於健康沒什麼明確幫助,飲酒行為附加社會心理連結才能出現價值,但也不是非飲酒不可。王羲之與好友同飲同樂,酒精與親友摯情的火花催生出千載不復見的《蘭亭集序》,或許是酒精妙效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