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人可以開始「投資地球」了


◆  北韓核威脅是世界課題
◆  八年廿萬戶社宅的迷思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人可以開始「投資地球」了
◆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④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
◆  國安與經濟 尹錫悅訪美包袱重
◆  世代交替 大勢所趨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國人可以開始「投資地球」了


2023-04-24 02:51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為台灣社會責任公益減害發展協會執行長)


四月廿二日「世界地球日」,種種嘉年華式的活動—路跑、關燈一小時、宣示城市淨零……行禮如儀,成了台灣慶祝這個節日的日常。

另一方面,老天爺的警告一年比一年嚴重。四月廿日,極端天氣在東亞各處轟襲:山西大同落下四月大雪、貴州降下柿餅大小的冰雹、緬甸龍捲風橫掃村莊。原來風和日麗、春暖花開的好時節,成了極端天氣肆虐的修羅場。相比之下,台中沙鹿雷雨包轟炸的淹水肆虐,只是小巫見大巫。

四月天猝然來襲的極端天氣,是前所未見的「黑天鵝」,背後反映的是科學家早就警告的「灰犀牛」—全球氣候變遷正以沉重的腳步一步步進逼。世界氣象組織在世界地球日前夕發布:過去十年中,全球海平面以每年四點六毫米的速度上升,比上一個十年要增加一倍。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人類不斷排放二氧化碳使地球系統突變,老生常談了!科學家不斷警告,就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在三月底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綜合版所標誌的:「這是科學家的終極警告」,是「人類的求生指南」。

這些評估報告對於人類的氣候治理進程有幫助嗎?難說!面對極端天氣這種黑天鵝式的災難,人們會馬上避災救難;但是,對於灰犀牛這種緩步而來的氣候危機,人類卻只會觀望,或指責別人不行動,或期待別人快行動,自己呢?蹉跎觀望、敷衍塞責、議而不決。也因為市場獎勵商人追求短期利益,選票鼓勵政客五日京兆,大家都忙於摘採樹頭的鮮果,卻沒時間移植險境中的樹根。

我們明知災難終會降臨,但是無暇處理。我們也厭惡先知;十數年前,好幾位美國科學家(包括我以前在美國耶魯大學教過的一位學生)被抓到國會羞辱。先知的下場通常很慘,就像希臘神話中女先知卡珊卓的遭遇,她預言特洛伊會亡於斯巴達之手,但是沒有人聽信她;特洛伊最後被木馬屠城而淪亡,她也被俘。人們總是陷落於自己造成的平庸邪惡之中,我祈禱現代的氣候科學家不要變成卡珊卓。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與去年一模一樣,都是「投資地球」。好消息是,行政院選在世界地球日這天發布,證交所將與國發基金合組「台灣碳權交易所」。

這是個重大進展!如同紐約前市長彭博(Bloomberg)說的:「你必須在前線領導,沒有人會在草根開始。」

有了「碳權交易所」,國人可以開始「投資地球」了!










大屋頂下/白石鎮的紅地毯④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

2023-04-24 02:51  聯合報/黃年


本文是此一系列文字的第四篇。讀者皆應看出筆者對馬英九此行呈現的兩岸架構持相當正面的看法。然而,實則我對此一架構能否在兩岸實行卻未必看好。

因為,馬英九的架構是以中華民國為兩岸問題的樞軸(pivot),主張兩岸共同將中華民國的位置擺正,其他圍繞的元素就能發生系統性的對應變化。但是,中共與台獨卻均持「中華民國滅亡論」,在現實上作踐中華民國,在目標上要消滅中華民國,這是馬英九架構的完全對立面。

此一局面,可稱是「中華民國樞軸論vs.中華民國滅亡論」。在兩岸之間,中共實力較強;在台灣內部,台獨勢力上升。中共與台獨都持「中華民國滅亡論」,「中華民國樞軸論」受到內外夾擊,當然不易撐持。

其實,中共與台獨都尚未能消滅中華民國。台獨只是想把中華民國玩成台獨,而中共則是為了打壓台獨卻步步把中華民國逼成了台獨。

但是,台獨想把中華民國玩成台獨必是自尋死路,中共想把中華民國逼成台獨也是搬磚砸腳。因此,中華民國在台獨與中共的夾擊下應當仍有空間。

這個空間,就是要讓台獨與中共正確認識:中華民國不是台獨。

先說台獨。台獨是中共「中華民國滅亡論」的OEM代工者,台獨是中共的同路人。馬英九在大陸,力爭「中國」與「九二共識」的中華民國定義權。但蔡英文與賴清德,卻拚死附和中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對「中國」與「九二共識」的定義權。這不是中共的同路人,是什麼?

蔡英文說馬英九有關一個中國的定義是一九七○年代的論述,現在已經是二○二三年。這是信口開河。

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正是七○年代以後經歷修憲所定本。馬英九在湖南大學所說的「憲法一中/一國兩區」,也正是蔡英文自己兩次就任總統所說的「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說這些話時的馬英九與蔡英文都不是在七○年代,就在今天。

眾人皆知,這一套中華民國憲法架構的論述及實行,在現實上皆有相當的困難,但一則它是憲法,二則它仍是國家在現實上的寄命依托,蔡英文不能一方面說依據憲法,另一方面又否定憲法,自打嘴巴。

蔡英文說「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我對此有與一般不太一樣的看法。我認為,若從台獨的立場看,這是「兩國論」;但若從中華民國的立場看,這仍可能是「一中各表」。憲法不是戲法,蔡英文只要真正「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她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就仍有可能回到「憲法一中/一國兩區」。

然而,賴清德已重傷了這個可能性。他迄未接續蔡英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事務」的說法,並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推升到「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試問,這樣的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國嗎?難道這是「務實台獨」?難道這能「和平保台」?

所謂務實台獨,就是要把中華民國玩成台獨。但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台獨弄死了中華民國,收屍的不會是台獨,而一定是中共。

賴清德的「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必須面對中共的「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

再說中共。馬英九行前應當與中共作過行程交涉。馬英九當然是有備而去,中共方面則當然也有「收/放」的斟酌。但此行實際的發展卻顯示,馬英九愈來愈主動,中共則愈來愈被動,情勢被馬英九牽著跑。

馬英九此行始終沒有說出「一中各表」四個字,這可能是受限於雙方的交涉,但他此行自始至終皆在露骨表達「一中各表」,並在四月二日湖南大學的「憲法一中/一國兩區」攀上顛峰。當晚,接待方並未取消長沙夜市萬人空巷「馬英九大進場」式的掃街活動,應可視為輕舟已過萬重山。中共沒有抽刀斷水,而像是順水推舟。

再如,馬英九找盡空間說出「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總統」等頂層符號,在中山陵,他開頭說「各位同仁,各位同學」,好像只是對大九學堂說中華民國。在白石鎮,他開頭說「親愛的立安公公」,好像只是對立安公公說「兩次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這也可能出於兩方事前交涉的限制。

但是,馬英九的這些「中華民國」,當然不止是說給大九學堂與立安公公聽,尤其是說給中共當局及所有台灣人聽。

中共當然知道馬英九來要說中華民國,若不容他說,他也不會去,但起始可能也未預料到態勢會被馬英九搞到欲罷不能的地步。中共此次決定讓馬英九在大陸有限度地說中華民國,當然不是說給大陸人民聽的,因此在官媒刪盡中華民國,卻是要讓「馬英九在大陸說中華民國」的影音傳達給台灣人民,並認為這樣的場景應當有益於台灣人民轉化敵視中國的看法。

也就是說,中共可能在思考,提升中華民國在兩岸的定位,應是鬆緩兩岸僵局的解方。此即中華民國樞軸論。

中共向來將對台政策建立在「中華民國已經滅亡論」上,是一根本性的錯誤。中共用「一國兩制」這類以消滅中華民國為目標的政策為對台方案,如何與台灣人「心靈契合」?更如何可能被台灣人接受?數十年來的演化可見,中共要消滅中華民國,只能助長台灣內部「懼統容獨」的氛圍。

因此,中共今後的政策重點,已不在對付台獨,而在維持中華民國。台獨說「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沒有中華民國的空間」,但馬英九主張「九二共識有一中各表,有中華民國的空間」。國台辦在四月十二日的談話不啻已完全背書馬英九「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朱鳳蓮且轉個彎稱馬英九此行「證明了九二共識的有效性」,兩岸據此可以「和平發展」,吾人拭目且看「九二共識」能否就此「活過來了」?

中共必須維持中華民國,因為中華民國不是台獨。中華民國是杯,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中華民國不是台獨。兩岸關係應當從「中共與台獨皆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轉向「中共與台獨共同維持中華民國的兩岸關係」。這可稱「新型兩岸關係」。

「中華民國樞軸論」在中共與台獨「中華民國滅亡論」的夾殺之中。本文雖對「中華民國樞軸論」不敢太過寄望,但也確認「中華民國滅亡論」在現實及發展上都是無以復加的悲劇。

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










北韓核威脅是世界課題


2023-04-24 02:51  聯合報/ 康埈榮/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東北亞未來合作論壇會長(韓國首爾)


北朝鮮(北韓)連日來不斷進行將擁有核武器和最尖端飛彈視為既定事實的挑釁。特別是進入二○二二年以來,已發射上百次的洲際飛彈、超音速飛彈等彈道飛彈,這是有史以來最集中、最有力的挑釁。據聯合國糧食農業機構稱,如果將發射費用全部省下來,就可以解決北韓一年的糧食問題。看來這是多麼魯莽的事情。

北韓自二○二二年九月通過暗示先發制人使用核武器和運用戰術核武器的《核動力政策法》以來,以韓國正當的軍事訓練爲藉口,向北方界線南方發射飛彈,在東西海海上緩衝區域內進行炮擊,用無人機侵犯韓國領空等,繼續違反南北軍事協議。從而國際社會為實現北韓無核化而做出的努力仍在原地踏步,東北亞地區的緊張局勢連日來不斷加劇。

問題是北韓完全無視國際社會的憂慮和南韓政府的對話提議,只顧著提高核和飛彈能力。今年二月八日在平壤舉行的人民軍建軍七十五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了戰術核武器運用部隊和洲際飛彈縱隊等加強核武器的相關部隊,並公開了被推測為裝有固體燃料發動機的新型洲際飛彈的新武器,展示了強化的國防力。北韓稱四月十四日試射了固體燃料推進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十八型」,北韓中程以上飛彈可改為突襲發射的固體燃料為基礎進行重組。這足以成為「遊戲規則」改變者。

北韓如此持續的挑釁有國內外因素。內部層面來看,利用韓美聯合軍演,以金正恩領導力為基礎,向居民宣傳已準備了防禦韓美所有攻擊的對策。對外方面來講,以韓美聯合軍事演習為藉口,不斷提高對韓國和美國的軍事威脅程度,同時不斷制定確認其為擁核國的邏輯。這種邏輯的核心在於自己正當地擁有核武器作為自衛手段,而韓美卻對此進行威脅,北韓就是受害者。這是本末倒置、完全不符合事實的詭辯。因為北韓無視國際社會的規範,肆意開發核武器,擁有洲際彈道飛彈,是威脅全世界的國際秩序的破壞者。

但是中國和俄羅斯繼續反覆主張北韓的憂慮,將國際社會明確的加害者北韓誤導成受害者。在中俄的庇護之下,北韓不顧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繼續做出違反所有制裁的行為,將北韓的飛彈試驗包裝成正當的權利。北韓進一步主張,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不能再對美國和南韓的反和平行為置之不理,並要求停止韓美聯合軍演,這簡直就是「做賊喊捉賊」。

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的聯合足以引起韓半島問題的擔憂。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防止核擴散負有責任的兩國趁著美中矛盾和烏克蘭戰爭等混亂之際,試圖使聯合國的功能失效,在國際社會反美、反西方聯盟中提高存在感。這有可能給北韓傳達錯誤信息,陷入困境的北韓隨時都有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

北韓擁核和飛彈威脅不再是南北韓雙方的問題,已變為國際問題。地區的穩定與和平雖然狹義的是本地區的問題,但廣義上卻會對全世界產生影響。不管是南北韓問題還是兩岸問題,為了維護和平與穩定,民主陣營應該產生共鳴的明確理由就在於此。










八年廿萬戶社宅迷思


2023-04-24 02:51  聯合報/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台北市)


蔡總統任期剩下一年,八年廿萬戶社會住宅的承諾是否能夠達成?其績效如何?

由於政府興建社宅不但土地取得困難且興建耗時費力,明顯無法在八年內達成目標。因此,在廿萬戶目標不變的情況下,調整為十二萬戶政府興建八萬戶包租代管方式提供。然而包租代管的社宅是政府和民間屋主訂約承租,雖然可以有效利用民間資源,快速且不需土地及興建成本即可增加社宅數量;但短期租約,屋主隨時可能收回,並不能確保社宅的存量。這與政府興建並擁有的社宅能夠長期提供弱勢家戶居住使用,兩者績效顯然不能相提並論。

最近在野黨批蔡總統的社宅政策跳票至今七年入住二點四萬戶;而營建署認為發包就算達成數,至今已七點三萬戶。雖然彼此認定標準不同,但剩下一年,無論如何,十二萬戶的目標顯然難以達成。

至於包租代管至今雖有五萬四千多戶,但多為原本已有出租的房東藉由租賃業者轉為包租代管,以便多獲取租賃補貼同一群人在玩大風吹。甚至同一戶包租代管社宅,每年更換不同房客即重複計算數量,績效明顯灌水,嚴重膨風。換言之,包租代管社宅是否達到新增加幫助弱勢家戶的住宅數量且能長期穩定的提供,此成果令人質疑。

最大的爭議是,社會住宅原本目的是在幫助弱勢家戶解決居住問題;然而根據《住宅法》規定,目前社宅中有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並非弱勢家戶,即便屆時完成廿萬戶社宅,其目標績效仍要大打折扣。

所有的社會住宅都涉及大量政府補貼,包括公有土地不計成本,租金按市價打折,包租代管補貼房東、房客及租賃業者等。若社宅接受補貼的對象大多為非弱勢家戶,在數量非常有限的社宅資源下,更凸顯社宅補貼的不公平,扭曲了居住正義。

換言之,八年廿萬戶社宅目標的主要迷思,是只關注在「蓋房子」的表象,卻忽略了「住房子」的內在本質。大家爭議社宅數量是否達成,卻忽視了社宅根本目的是幫助弱勢家戶居住困境應關注焦點是,政府八年來協助多少弱勢家戶解決住房問題

另一個迷思是,如此數量少的出租社宅,無法解決租金不斷高漲與租屋黒市問題,當然更不可能解決高房價這個最大的民怨。因此,能否讓年輕人或弱勢家戶可以期待等到未來政府的社宅,更是社會要關注的議題。

社會住宅被視為政府落實居住正義手段,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經費,然而不但社宅數量非常有限,且大多由非弱勢家戶所享有。我們應進一步檢討社宅政策,尤其社宅興建包租代管租金補貼三者之績效如何?甚至包括住宅三箭中的房貸補貼與青年購屋補貼,又應如何分配才公平且能達到政策目標

未來社會住宅政策何去何從?建議政府委託具公信力的專業學術單位,在社宅政策執行最後階段,同時進行政策的檢討,包括各種住宅補貼方式成本效益評估,作為後續社宅政策擬定之依據,以建立完整住宅政策藍圖











國安與經濟 尹錫悅訪美包袱重


2023-04-24 02:51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今天,韓國總統尹錫悅啟程赴美進行國是訪問,廿六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拜尹會」;據韓國總統辦公室人員指出,二人將談及台灣和烏克蘭問題。

稍早於十八日,尹錫悅接受路透社記者專訪時指出,韓國有意提供武器給烏克蘭,立即遭到俄羅斯方面的嚴正抗議,認為是韓國對俄的敵對行為。這頗讓總統辦公室緊張,俄國可能拿旅居俄羅斯韓僑和旅遊韓人採取報復。其實,尹錫悅訪美前夕發生的外交齟齬事件真不少。

廿一日,中共外交部長秦剛對尹錫悅關於台灣的發言提出批評,稱其「引火自焚」,讓韓國外交部甚為不悅,甚至以「沒有國格」回應,韓國外交部次長召見中共駐韓大使邢海明。韓國與中共建交卅一年以來,其間雖有大蒜事件、泡菜宗主國爭議等不愉快,但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然而,尹錫悅自始卻對中姿態強硬。

去年尹錫悅當選總統後,分別組團訪問美國和日本,表達加強雙邊關係意願,獨缺中國大陸。尤其尹錫悅強調與中共平起平坐,糾正前總統文在寅說的「中國是大山、韓國是小丘」,把韓國當小國對待。

二○二二年八月,韓國外交部長朴振與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在山東青島舉行會談,雙方彼此探底、各開條件,不歡而散。當時就很明顯,韓國要靠向美國,中共拉攏韓國無效;韓國認為,靠中共勸說北韓,不如加強韓美日三國軍事聯盟更實際。

因此,尹錫悅對金正恩也採硬碰硬。尹錫悅要求軍方,北韓打一拳,南韓就還兩腳。金正恩也不客氣回應說,要讓美韓隨時緊張兮兮。十三日發射的洲際飛彈可達美國本土。預料尹錫悅訪美期間,北韓或將發射衛星探測火箭或進行第七次核試。

韓國過去「安全靠美國、經濟賴中國」已成歷史。此次尹錫悅率一百廿名企業家一同訪美,希望拜登對電動車、乾電池及半導體方面給予優惠。尹錫悅此行包袱沉重,一方面要以核傘保護國家安全,另一方面要滿足韓國企業的需求。

尹錫悅這趟美國行成果,將會直接投射到明年四月國會議員選舉的勝負。













世代交替 大勢所趨

2023-04-24 02:51  聯合報/ 王瑞興/公退(南投市)


國民黨信義、南松山選區立委初選由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勝出,立委費鴻泰無緣挑戰連任。「費芯之戰」落幕,並掀起世代交替議論。

國民黨在威權時期素有大老政治,尤其一九九○年李登輝爭取競選連任總統,黨內非主流醞釀由林洋港參選;眼看面臨分裂,蔣彥士等「八大老」出面奔走整合,林洋港宣布「辭選」,阻止黨內風暴,也奠定了李登輝的地位。

二千年政黨輪替後,國民黨雖成為在野黨,大老政治仍陰魂不散,卻已無人能化解黨內矛盾。雖於二○○八年重回執政,但持續的「馬王之爭」重創國民黨,也導致二○一六年政黨再度輪替。二○二○年國民黨情勢大好,卻又因初選內鬥及黨主席吳敦義個人私心,導致總統與立委選舉雙雙潰敗。前車之鑑,相信黨主席朱立倫不會重蹈覆轍,侯、郭兩人也會來場君子之爭。

至於區域立委提名,年輕世代崛起是必然趨勢。三月初南投補選立委,國民黨候選人林明溱從最初民調大幅領先,最後卻以千餘票敗選,年齡是重要因素之一,高齡及老面孔無法吸引年輕選民。時代在變,國民黨亟需新血進入國會才能掌握社會脈動。「費芯之戰」就以平常心看待,初選後更須齊心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