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劉大年/知中才能保台

◆  劉大年/知中才能保台
◆  陳國樑/疫後特別條例是「檸檬條例」
◆  詹文男/大智若愚vs.大愚若智
◆  彭金隆/願保險市場 也能快雪時晴







劉大年/知中才能保台


2023-02-16 00:27  聯合報/ 劉大年(作者為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兩岸議題不但是台灣總統大選關鍵因素,甚至也成為地方選舉重點。由於中國大陸政經影響力大增,中國政策也成為許多國家選舉焦點;例如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美國總統大選,雙方陣營在中國政策上即有激烈攻防。

中國大陸覬覦台灣已久,處處阻撓台灣國際參與,自然引起台灣反彈。兩岸在政治外交多處於對抗狀態,官方關係也起伏不定;但是兩岸民間往來熱絡,經貿互動密切,形成全球獨特的雙邊關係。

習近平上任後中國政經情勢發生重大變化。在政治上打破集體領導格局、隔代指定接班與世代交替,以及最高領導任期限制。習近平集權力於一身,確立與毛澤東及鄧小平相同歷史地位,與胡錦濤時代明顯不同;在今年三月十四屆全國人大後,習近平將展開第三個任期。

去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只有百分之三,遠低於原先保五的目標,全面解封後今年可望回升。經濟政策目前是在「國進民退」下,以「強化內需、重視製造、推動節能及加速分配」為主軸。

中國早已實施國進民退,習近平則更重視中央對經濟的統一領導,黨的力量進入私有企業。另外也加強管控資本擴張,防止大型電商壟斷資源,形成「政左經不右」的格局。

強化內需則是在反制美國圍堵,降低對國際依賴,以促進國內需求的「內循環」做為經濟成長主軸。重視製造則是回歸實體經濟,例如中國將遊戲軟體視為「精神鴉片」,強調只要晶片不要鴉片,仍繼續大手筆扶植製造業,與美國爭霸之心未減。

中國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已承諾於「二○三○年碳達峰、二○六○年碳中和」,對於環保要求重於經濟成長,會加速騰籠換鳥」,淘汰高汙染產業

重視分配則是由全面脫貧進化到共同富裕。主要是針對大型企業及富有階級,透過捐輸方式進行財富重分配。

面對中國大陸巨變,台灣不但疏於了解,也欠缺因應對策。台灣內部一直在仇中、反中、防中、傾中情緒糾結下,互相指責與掣肘,不但難有交集,更形成台灣的內耗。

未來台灣唯有在知中的前提下,多了解中國政策思維,才能務實因應確保台灣利益,並維持兩岸關係穩定。

在去年軍演後中國大陸公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宣示和平統一是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第一選擇,但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的最後選擇。然而目前中國大陸民族主義高漲,反獨成為全民運動。未來雙方均應克制,避免誤判才能降低衝突,將威脅傷害降到最低。

近年來台海局勢緊張,但兩岸經貿續創高峰未來中國經濟政策會加速帶動產業及貿易結構轉變。台灣也必須順勢調整,在維持技術優勢下深耕大陸市場,才能掌握中國經濟轉軌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