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兩岸交流 抓機遇迎挑戰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2954/web/ 

◆  兩岸交流 抓機遇迎挑戰
◆  力抗美國圍堵 華為小輸為贏
◆  郭董別蹚政壇渾水
◆  非綠聯盟應有郭董
◆  缺工危機 企業善待員工了嗎
◆  抗倫理保民進黨? 還把頭埋沙裡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兩岸交流 抓機遇迎挑戰


2023-02-16 00:44  聯合報/ 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台北市)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圖右三)率團訪問對岸,國民黨智庫和大陸智庫座談會談兩岸交流的重要性。圖/國民黨提供


近來,大陸除表示要推動小三通全面復航、兩岸恢復直航;同時,之前禁止輸陸的部分台灣食品也予以解禁,還強調願意恢復台灣農漁產品輸陸,甚至表示歡迎台灣各界人士訪陸。而政府也宣布,恢復開放港澳來台自由行,且同意上海市政府官員來台參加台北燈會。

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新冠疫情接近尾聲,兩岸恢復正常交流往來的態勢越來越明顯。眾所周知,兩岸之間深受美中關係影響,雖然近來因所謂大陸間諜氣球入侵美國領空導致美中陷入緊張關係,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將可能在本周舉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會晤,化解氣球事件引發的美中危機。可以說,在兩大國都希望管控分歧、尋求和平共存方式的前提下,未來的美中互動或許波折不斷,但不致升級為衝突。

也就是說,在美中維持一定溝通管道,以及台美關係不斷升級的同時,美中台三邊最需要修補的即是近年來低盪的兩岸關係。蔡英文總統日前表示,願意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起尋求雙方可接受、且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的可行之道。然而,透過相互交流促進相互了解,才能展開對話,甚至尋求共識。因此,台灣必須預判疫後兩岸交流的機遇與可能遭遇的挑戰。

在機遇方面,雖然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戰略下,大陸一再強調對台政策要「操之在己」,且不斷強化一中反獨、一中促融、一中促統等對台三大戰線;但隨著中共二十大後大陸政治情勢的相對穩定,大陸將致力於疫後經濟的復甦及社會的維穩,兩岸透過交流維持和平穩定,符合大陸利益。因而,大陸對台方面不但調子越放越軟,過去過硬的對台講話、甚至路線,也有放鬆的跡象。從各種蛛絲馬跡顯示,大陸不但將全力恢復推動兩岸交流,甚至將透過釋放更多利多爭取台灣民意。因此,在可預期的未來,北京一方面將持續邀請台灣各團體赴陸;同時,重新開放陸生赴台就讀、陸客來台旅行。

但與此同時,兩岸交流將面臨一些新的挑戰:首先,兩岸敵意如何化解?要如何透過兩岸良性交流,化解近年來兩岸民間不斷上升的敵意螺旋,不但是兩岸政府的責任,也將考驗兩岸執政者的智慧;其次,兩岸如何重新連線?近幾年大陸從中央到地方,各政府、各單位,特別是對台系統人事頻頻換血,台灣必須重新掌握這些變化,並逐步建立關係;第三,兩岸交流如何更加透明?無論是赴陸參訪,抑或陸客、陸生來台,兩岸交流的成果都應為台灣全體共享,因此應透過制度規範,推動兩岸有序交流,避免兩岸交流的黑箱化。

不少論者認為,大陸推動兩岸交流充滿統戰陰謀;但亦有論者認為,大陸對台統戰一向是眾所周知的陽謀。問題是:面對陸方的頻頻出招,台灣應以怎樣的策略因應,以迎接挑戰、掌握機會?這將是台灣各界必須共同思考的課題。










力抗美國圍堵 華為小輸為贏


2023-02-16 00:45  聯合報/ 廖啟宏/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經濟系客座教授、加州州政府研究首席(美國加州)
外媒報導,美國政府將不再讓美企對華為供貨,範圍從5G延伸到4G產品。 路透


近年來美中高科技、晶片戰硝煙瀰漫。自從二○一八年華為財務長孟晚舟被美國控告盜竊商業機密、違反伊朗制裁禁令後,接下來美國不斷加強力道圍堵中國的高科技企業。最新的進展,是去年十二月美國商務部將卅六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今年農曆年又成功勸說日本和韓國加入禁售光刻機給中國。這一連串的動作,不但使中美兩國競爭白熱化,也讓夾在兩強中間的國家左右為難。

對於美國連串制裁,媒體出現兩個極端的評論:一部分評論是唱衰華為或中國高科技發展,認為華為和中國晶片的發展就此倒地不起;另一部分評論則認為美國濫用科技霸權,華為和中國晶片發展一定不會被打倒。筆者嘗試從過去經濟和貿易戰的歷史,提供第三方的理性客觀角度。

首先,就美國而言,美中長期以來的貿易逆差、中國長久以來的匯率操控、傾一國之力進行產業補助,以及藉由商業擴張政治,已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際地位產生威脅。加上全球化已經走到了盡頭,在烏俄戰爭發生後,許多人驚覺自由貿易並沒有辦法阻止戰爭的發生;因此貿易產生了質的改變,由過去最低價者得,慢慢進入小院高牆,也就是高成本和區域化生產時代。

這也使得許多歐洲國家(例如荷蘭)從原本搖擺的立場,轉而加入以美國為首的抗中行列。

就中國而言,華為處在風口浪尖,二○二一年的營收跌了將近三成,手機業務幾乎休克;但華為成立了子公司和空殼公司(例如鵬芯微),幫助華為繞過美方制裁,藉以獲得高端晶片以及晶片設備。二○二二年稍微穩住陣腳,但生產線仍受劇烈影響。首先是手機業務,華為二○二一年推出的智慧手機不支持5G,明顯缺乏進階晶片。

此外,許多4G相關技術和產品、第六代與第七代無線技術、人工智慧及高效能的電腦技術乃至雲端產品,都受到很大阻礙。華為也被迫出售部分業務,很多人認為華為就此敗落。

在歷史上的貿易戰裡,危機往往成為被制裁國家產業轉型的契機。美日在八○年代的汽車戰爭,日方自願遵守出口配額,限制總出口車輛不得超過萬輛。但日本車廠不但沒有降低投資或生產成本,反而加大資本額,投資高品質、高配備的汽車;ACURA、LEXUS都是在八○年代出現的。貿易制裁反而讓日本汽車品質大幅提升,使得原已難和日本匹敵的美國汽車,在九○年代基本看不到日本汽車的車尾燈了。

如今中美高科技戰火甚囂塵上,面對美國圍堵,華為反而做了有格局的回應:增加研發投資。在「二○二二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中,華為的研發占總收入的廿二%,為全球企業第四大,僅次於Alphabet、META及微軟。當然華為的加碼投資少不了北京的奧援,但這樣的決定在全球企業中仍是少有的格局。

接下來的五年是中國高科技業的危急存亡之秋,在面臨美國商務部的法規、美國盟友的圍堵、全球經濟的疲軟、內需的不足時。華為最好的情況是「小輸為贏」。若華為能在這樣險峻情況下存活,或許會像日本的汽車產業一樣,在貿易戰後大為提升。











郭董別蹚政壇渾水


2023-02-16 00:39  聯合報/ 王秉鈞/元智大學退休教師(法國巴黎)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記者潘俊宏/攝影


二○二四年總統大選距今已不到一年,比起民進黨的賴清德一人底定,國民黨又陷入四年前的覆轍,令人擔心不已!

由郭董原已平靜的心又被權力的魔戒挑動,可以看出國民黨二○二○夢魘未隨時間消逝;而是吳換成朱、韓換成侯;郭董仍扮演壓制地頭蛇角色;可見郭董仍看不清政局險惡與自身青澀。由此可知,郭雖商場霸主,仍無法體會政治的眉角與細節,空有一身商場經驗與實力,卻仍不知政治這新舞台出場與走位的基本規矩!

國民黨為何屢陷領袖危機,一再發生諸侯與外戚干政問題?在於沒有中心思想,缺乏對人民的明顯訴求!四年前,民進黨用「抗中保台」與「亡國感」,配合香港「反送中運動」,完勝內亂不斷的國民黨。甚至今日許多國民黨新生代都禁不住抗中保台趨勢,改變立場跟著搖旗吶喊。

如今國際情勢隨俄烏戰爭丕變,年輕人體會「叫別人作戰」與「自己上戰場」的分別後,不再有當年吸食「亡國感」的激情與衝動。然而,國民黨卻仍提不出有力的政治方向;「謀和」似乎不是它的選項,任由民進黨新任賴主席修正「抗中保台」為「和平保台」,殊不知「抗中」與「和平」本是對立選擇,但竟都被民進黨選用,而國民黨卻軟弱趴在一旁毫無對策!

奉勸郭董還是別蹚政壇的渾水!要幫台灣,以郭董崇隆的國際商業聲譽,大可不必走美國奸商川普的險路;可以考慮籌建像西方商人在達沃斯的世界經濟高峰論壇,如此不必侷限在島內總統府孤芳自賞,而是帶台灣發揮國際影響力。政治泥淖就讓那些政治人物去玩吧!











非綠聯盟應有郭董


2023-02-16 00:38  聯合報/ 蔡田/國小退休教師(台北市)
郭台銘有意回國民黨、參加黨內初選,希望能獲得黨提名參選下屆總統。記者潘俊宏/攝影


郭台銘釋出有意回國民黨、參加黨內初選,希望能獲得黨提名參選下屆總統。對於郭台銘的清楚表態,部分國民黨人並不領情,有人說「不能再為他開方便之門」,批評郭是「攪局」、「會分裂藍營」云云。

朱立倫主席主張盡最大努力,促成非綠大聯盟,以下架民進黨為終極目標。既然要組「非綠聯盟」,當然包括郭台銘。

首先,郭台銘不是綠營人士,成為朱主席口中「非綠陣營」結盟的對象,殆無疑義,而且郭董在疫情危急之際帶頭捐贈疫苗,民眾點滴在心頭;對「反綠」來說,是助力而不是阻力。

其次,郭台銘和柯文哲曾是政治層面好友,郭參與對影響柯文哲具正面意義、甚至拉攏效果。當郭董明確表態後,親綠媒體大篇幅報導,且語帶揶揄,可見綠營對他的動向相當在意和畏懼,也可見郭台銘對綠營的威脅。

再者,國民黨應該要有智慧和風度,對於郭表態參選應表達歡迎;因為多一位朋友,比多一個競爭對手,更有利於下架民進黨。團結都不一定可以擊敗民進黨,何況分裂?郭和柯獨力競選也許難以成事,卻足以敗事,國民黨須有化解兩人「暗助」民進黨的智慧。

國民黨應提出一套「非綠團結的策略」:一、國民黨擬訂黨內初選辦法;二、透過初選產生總統參選人;三、邀約有意參選的政黨和參選人溝通、討論,並擬訂「非綠聯盟競選辦法」;四、依競選辦法舉辦民調,依序產生總統候選人。

總之,辦法和方式有千百種,但最大前提是「團結下架民進黨」。國民黨最為人詬病的是嘴巴喊團結、心中卻千萬個心結,呼籲國民黨和郭董都應記取教訓、願賭服輸,成功讓政權輪替。












缺工危機 企業善待員工了嗎


2023-02-16 00:36  聯合報/ 劉明德/中國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台北市)
近幾年缺工已經變成企業宿命,如何搶才更成為企業經營重要變數。圖為勞工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著疫情解封,景氣回溫,各行各業開始徵才,但面臨的是企業抱怨招不到人,就算找到人,也留不住的棘手問題。這制約著產業復甦與發展,特別是服務業就業人口占比約為六十%,是人力密集行業,疫情期間很多飯店、餐飲、休閒等服務業,大放無薪假,甚至裁員,流失基層員工。如今短期內不易回補,缺工已成許多企業發展的危機。

也因此,許多企業用加薪來解決招不到及留不住的困局,加薪或許是解決的方式之一,但是八○後及九○後的世代,在意的只是薪資嗎?當缺工也受少子化影響,直接衝擊勞動力供給的職場時,可以讓企業看清楚,薪資並非唯一的問題。企業要在激烈的人才招聘市場與留才中獲得有利地位,必須要認識新世代員工與過往的不同。

過往的世代比較容易配合公司的發展,忠誠度高,視自己為公司的夥計。八○後及九○後世代,往往比較考慮個人發展,共體時艱的認同低,視自己為公司的夥伴。夥伴不只是考慮薪水,其他如個人成長、職涯發展、人才培養、工作分工、成就感及歸宿感等問題,也變得相對更重要與關鍵,當他們覺得這些問題難以及時獲得解決時,很容易會有另謀他途的想法。簡單來說,無法落實善待員工的企業,就算招到人,進來後也是騎驢找馬,更何況員工在企業中覺得自己沒有發展,選擇離開也是正常。

因此,企業在談論經營策略中,包含善待員工了嗎?落實了嗎?「只有把員工當成是企業的財富,才能讓員工在工作中感受自己是企業的財富」,員工和獲利間存在一種最簡單的邏輯關係:沒有好的員工就創造不了獲利。像是在疫情期間,為了節省成本,企業是否合理的安排基層員工的輪休制度、設計培訓或進修方案、提出共體時艱的薪資或福利調整方案等。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善待員工的企業,創造了不一樣的組織文化與品牌,終將得到員工的善待。片面追求利潤與成本控制的企業,忽略了對人的照顧和扶持,也必然會嘗到苦果。

經營環境在變,營運成本不斷提高,加薪會明顯提高成本,也會影響財務。因此在企業發展進程中,藉由推動升級來提升薪資福利是必要與必然的。隨著人力缺工,企業應重新思考如何藉由升級,來打入藍海市場,抑或要持續落於紅海?對進來的人不夠好,走掉的人不會少。沒有長久之計的企業,面臨的還不只是缺工,相對會讓其他問題接踵而至。

萬萬不可認為只有加薪一途是萬靈丹,加薪或可解燃眉之急,但為長久發展,應研擬善待員工之計,才能贏得員工的心,成為「招得到、留得住」的企業。












抗倫理保民進黨? 還把頭埋沙裡


2023-02-16 00:34  聯合報/ 張鐸/大學兼任副教授(高雄市)
林智堅(左)發文對論文門事件道歉反省、不再訴願,但國安局前局長陳明通(右)也發聲明為林喊冤。本報資料照片
季青漫畫


林智堅公開道歉,決定撤回針對台大學位遭撤銷的訴願。一場「抗倫理保民進黨」的鬧劇,看似就此結束。回想當初爆出林智堅論文抄襲風暴的時候,蔡總統還貼文要求全黨力挺,隨後鄭文燦及鄭運鵬等也舉行記者會公然力挺,一四五○及其側翼亦大力呼應,為了民進黨的選舉,不只可以「抗中」,也能「抗倫理」。前些日子看了一部法國電影,劇中有句對白,完全道出民進黨無視倫理的粗魯。那句對白是說:「道德倫理的喪失,影響了文明的生命體」。

民進黨對倫理的粗魯,除了全黨挺違反學倫的林智堅,還包括當年立委質詢蘇貞昌是否知道「四維八德」,蘇貞昌不屑地回應「四尾有土龍、土虱,八德在桃園」,足可證明民進黨視倫理如敝屣。也呼應了羅馬哲學家奧古斯丁所說:「一個國家若沒有倫理公義,就是一個巨大的匪幫。」

西方國家的政治人物若涉及倫理問題,幾乎都是下台展現他們珍惜倫理的「氣度」。反觀國內政治環境卻是完全相反,民進黨賴主席上任宣示的首要工作就是杜絕黑金,解決學倫問題。似乎是不想要讓民進黨道德倫理的喪失,影響台灣文明的生命體。諷刺的是,民進黨中央前幾天通過學倫案處理機制,要求該黨參選人未來須簽署「論文學位倫理聲明書」,並由民進黨審查小組比對並且不溯及既往,言下之意,已經被侵蝕的文明生命體看來將繼續被侵蝕下去。

根據該機制,參選人沒列學歷就沒有查核論文的必要,在黨中央眼中就等同沒有抄襲問題。賴主席解決學倫問題做法,是換湯不換藥的「抗倫理保民進黨」。這個邏輯如成立,會嚴重影響台灣文明的生命體。試問,若家庭成員不要去登記戶口,就不會有家庭倫理的問題?醫生看診不要留下看病紀錄,就不會有醫學倫理問題?若然,全台灣的文明生命體能不瓦解?

賴主席若真的要保民進黨,是該認真挽救台灣文明生命體,還是繼續把頭埋在沙堆裡,直到二○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