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3日 星期五

【專家之眼】中美博弈下 沙烏地阿拉伯再次走鋼索

◆  【專家之眼】中美博弈下 沙烏地阿拉伯再次走鋼索
◆  【專家之眼】放棄武統vs.放棄台獨

◆  【專家之眼】違憲修法實為居住正義跳票的遮羞布
◆  【專家之眼】賴清德不疑美 台人該疑他面對強權的膽識
◆  【專家之眼】美歐與中俄的博弈與台灣
◆  【專家之眼】英國的今天,台灣的明天:損不足以奉有餘
◆  【專家之眼】解釋超徵 不要胡說八道!






【專家之眼】中美博弈下 沙烏地阿拉伯再次走鋼索


2023-01-13 08:08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圖/美聯社



對國人而言,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全面往來關係,應該仍記憶猶新的;從中沙大橋貸款興建友好農耕團中華工程顧問公司技術提供,一路到有台大醫療團,進入到首都利雅德親王醫院輪番駐診和現地做示範教學

於上個世紀的八零年代,伊朗柯梅尼政權的成立,一度成為美國卡特總統的政治包袱!其後,伊朗與伊拉克發生兩伊戰爭,期間不僅要有沙國與美國輪番上陣,調停介入;過程當中,於兩伊軍力的再平衡,以及扶持下一個親美政權的投機考量之下,美國與沙國的關係時而緊繃對峙、偶而可能要瀕臨絕裂。

美、沙兩國交情匪淺,當然有在中東和平的利益與促成願望;但更多時候,因為策略性選擇的支持對象,甚而替換彼此的扶持對口,隨著兩伊局勢的演變自然不斷產生角色對立,雙方偶而也會有直接衝突。

尤其是在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前後,兩伊戰爭的當兒順勢開啟中國大陸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軍事接觸。在軍火供應的取得上,當時沙國需要有美國以外的替代來源;同時,因著回教信仰所必要的麥加朝聖,中國大陸與沙國也不斷擴大民間交流。因而順勢啟動了兩國在貿易活動的促進,以及後續洽談、展開的外交關係

即使在台、沙有外交關係的最後幾年間,派遣退役空軍健兒到沙國參與對葉門內戰的管控,相信是國人的共同記憶之一。終而在民國七十九年(1990年),沙、台結束近半個世紀正式外交,那段始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的雙邊承認與使領館陸續設立

有趣的觀察卻是:在去年年底,因著習近平主席回訪沙國國王,一時間讓歐美主要智庫與媒體報導,紛紛著眼於中美地位的消長,以及石油戰略、人民幣價值和中沙經貿結盟的彼此拉抬。更逗趣的是,主要的涉台專家與派駐在東亞的媒體人,像是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也紛紛跳入此一熱門話題來!

回溯過去五十年間,從石油美元的建立、產油國組織的調節供需,一路到美沙聯手打擊在中東地區的極端教義組織;必須承認的是,沙國的和戰手法、多方交結與切入時機,都能精準掌握和確認了其不可或缺的夥伴角色。出手的重點,就是要能贏回國家尊嚴與對中東地區的平衡維穩;而美、沙雙邊關係的重中之重,自然就是在石油價格的管理與在軍事關係上的不斷強化。

換言之,沙國的戰略考量與工具運用,出手時機都很精準且目標一致:一旦對美國的信任感和所能取得支持旦有降低,立馬要強化其政經槓桿的調度。因此,拉抬尚處於第二順位的相關國家,類似於獨立之初、二戰之前與美國的關係;甚至是挑釁與衝撞和美國所建立的能源體系,為維護其戰略地位與長遠利益做考量,都是必要且是不得不的積極手段。

總之,再次遊走鋼索的沙國,藉以深化其在多邊關係的經營與漸次推進;此番更多了一張以王儲經歷與年紀尚輕,所開展的美、沙拉鋸!沙國國王的預作傳承安排,讓37歲的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獲任為總理,反而有了在全球親和形象的提升,與在政策出牌深度上的不可預料性!更能從容展現其國家的自主意願,與遂行以國際關係所做成的避險安排。

沙國看似在中、美兩強的殊死爭奪之間,預做押寶;究其實,正是其自獨立建國以來,立國精神與重大的外交成就。既有助於取得中東局勢的主動權,和在地緣政治與中美俄三方依存關係上,有在未來動態的掌握與再次平衡。












【專家之眼】放棄武統vs.放棄台獨


2023-01-13 07:57  聯合報/ 高永光/政大國發所兼任教授
副總統賴清德。本報資料照


民進黨在去(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大敗,主因之一是民進黨的「抗中保台」牌失效,選民恐懼戰爭,而不支持民進黨。民進黨現在改喊「和平保台」,但各界看法認為民進黨的去中仇中抗中及反中本質沒有改變,即使喊「和平保台」,也改變不了可能引起大陸發起「武統戰爭的可能。

賴清德面對質疑,對外解釋説,「和平保台」「不過是手段」和「抗中保台」差不多,都是為了維持台海和平穩定,促使大陸「放棄武統」。這是種「迂迴話術」,其實仍回到「抗中保台」的原點,賴期待用這種「話術」,可以消除台灣民眾,在蔡英文執政下,持續挑釁中共,引發大陸機、艦不斷擾台,造成對戰爭的憂慮或恐懼,而因此撤回對民進黨或賴清德競選總統的支持。

絕對不承諾放棄武統是大陸對台政策的底線之一。習近平在中共20大致詞時,他的說法是:「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事實上,大陸把民進黨任何形式的台獨主張或倡議,以及「切香腸式」的漸近台獨,都看成和「和平統一水火不容。所以賴清德畫蛇添足式話術,大陸的網路評論立即有人提出「民進黨放棄台獨,大陸或有可能承諾放棄武統」。

兩岸自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11月開始開放探親旅遊以來,台灣研究兩岸的學者專家和大陸涉台官員及學者,在討論兩岸合作、整合或統一的問題時,就是糾結在大陸不願承諾「在解決台灣問題上放棄使用武力」。即使在研究或研擬簽署「兩岸和平協議」條文時,對於大陸是否放棄武力一項,陸方也有保留。大陸方面在放棄武統上的實際考慮是美國軍售台灣代表著外國勢力的干涉),以及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下,所可能幻化成各型各式台獨

博奕理論來看,民進黨搞台獨,中共喊武統及决不放棄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比較類似美國和前蘇聯冷戰核子對峙狀態下,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下的核戰危機但因此反而造成恐怖平衡balance of terror)。這也是現下俄烏戰爭中,普丁口口聲聲要動用核武,但各方判斷,因為相互保證毀滅下,狂人的失控機率十分低,不會實際發生核戰的原因。

長期以來筆者一直認為,台獨和武統之間,比較不是核子戰爭相互保證,會完全摧毀對方的博奕,因為前提是:雙方必須擁有完全毀滅對方的能力。

不要説過去台灣和大陸彼此並沒有完全毀滅對方的能力,就算現在,在今年1月9日美國智庫CSIS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剛剛發佈的兵推wargaming),中共在民國一一五年(2026)以傳統軍事力量進攻台灣,在設定各種前提條件下,最後陸美比較是兩敗俱傷,其實就算是中方受創比較嚴重,但美方也可能是一場「得不償失」的勝利。所以中美之間以傳統戰爭來講,不會是 MAD。而陸方也不可能保證完全毀滅台灣,雖然 CSIS 兵推結果台灣的地面部隊,機、艦隊可能全毀,而基礎設施及經濟也會重創。

因此個人以為台獨和武統之間,反而比較像博奕理論中的「囚徒困境」。兩個犯人被隔離審訊,如果彼此都不認罪,檢方因為證據不足,只能放棄起訴。但如果其中一個認罪,另一個不認罪,認罪者可以轉成污點證人,獲判無罪,被出賣的不認罪者,重判10年。如果兩個犯人都認罪,等於是出賣對方,但雙方都各自認罪,只會被輕判1年。所以博奕理論在「囚徒困境賽局中玩家players),理性的抉擇是「出賣」對方,換取輕判。這當然是因為「玩家」彼此之間的「信賴」不足,而雙方不能溝通下(在囚徒困境中不會讓他們串供),理性計算

其實,「囚徒困境」的「困境是囚犯彼此資訊不足。如果兵推到實際的兩岸關係上,在資訊透明下,假定民進黨或主張台獨者先放棄台獨(這裡可以理解成「讓步」,而不是囚徒困境中的「背叛」),才有可能要求大陸承諾放棄武統(陸方也做出讓步)。

問題是民進黨願意公開放棄台獨嗎?美國願意放棄逼迫台灣成為類鳥克蘭的美中對抗戰略中的「卒子」(pawn)嗎?而陸方也願意在民進黨放棄台獨下,採取「信賴」而承諾放棄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嗎?如果以上皆非,結果仍然是中美之間必須一戰,戰場就在台灣,可能如 CSIS 兵推所説,民國一一五年 (2026年)就是大限之年。

唯一有可能性破掉此局的,應該是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國民黨推出可以贏的總統候選人,政黨輪替後能有智慧處理美中台三邊微妙又高度危險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