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美對大陸經貿緊縮 是福是禍?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二〇二四密碼:蔡總統丟下爛攤誰收拾?
◆  聯合報黑白集/沒人懂「看守」?
◆  經濟日報社論/美對大陸經貿緊縮 是福是禍?





經濟日報社論/美對大陸經貿緊縮 是福是禍?


2023-01-14 00:58  經濟日報/ 社論
美中關係示意圖。美聯社



拜登政府對中國大陸的經貿政策,現在愈來愈明朗了,不只是繼承了川普對大陸強硬的經貿政策,還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打蛇打在七吋上,對關鍵產業愈來愈緊縮。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在去年9月一場演講中,很明確地提到美國在經貿上的戰略競爭態勢,他指出,過去美國產業政策是在「相對優勢」上,領先全球對手「幾個世代」,但是現在的戰略環境,逼著美國必須在某些產業上,「盡可能地維持領先幅度」,換句話說,就是領先愈多愈好。

拜登政府所用的手段,早已超過川普政府時的關稅,而是包括了:政府法案、行政命令與國會立法,所著重的不是貿易逆差,而是在關鍵產業是否居主導地位,這些產業包括,半導體、生物科技、綠能減排。

拜登政府即將公布新的行政命令,限制美國企業不得在中國大陸投資高科技產業,還有限制中國的App像是抖音(TikTok)收集美國用戶的數據資訊的行政命令。而國會中也在醞釀兩黨一致的類似法案,包括對來自中國大陸投資的審查,對投資大陸的項目限制,以及對抖音的限制等等。

拜登政府措施分為兩個層面,一是保護面,阻止中國取得高階晶片的行政命令,限制凡是美國企業,或是使用美國科技的外國企業,不得在中國大陸投資生產高階晶片,甚至美國人都不能在中國晶片產業中工作。二是推廣面,1月起生效的《通膨削減法》,其中相關的電動車等綠能產業,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在北美生產的零件與原料,才能得到補助。

美國的戰略競爭,當然是針對中國大陸,而這個決策受到了幾件事的影響;一是三年前開始的新冠疫情,美國赫然發現,自己不能生產足夠的面罩與呼吸器,必須要從中國大陸進口,這對國家安全來說,是個很大的弱點。

其次是,一年前開始的俄烏衝突,由於非常依賴俄羅斯的油氣,歐洲要團結一致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不是件容易的事,美國也反省,既然俄羅斯可以用此來要索歐洲,那如果發生台海危機,中國大陸是否會以手上的經貿籌碼,阻擋美國出兵?

其三是,過去30年,美國原本期待,自由經濟會形成中產階級,最終促成大陸改變,已經落空,現在中國經濟「國進民退」的趨勢愈來愈明顯,私人企業愈來愈受到政府管控,美國與大陸的投資、技術轉移、甚至經貿往來,只會讓軍工產業得利,所以必須要予以嚴格限制。

川普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惹惱其他國家,拜登的策略,比川普要巧妙,建立起以市場經濟為主的國家聯盟,形塑起自己的戰略產業供應鏈,來對抗北京,這是「印太經濟架構」背後的構想。

話講得漂亮,但是要把各國從現在的經濟體系、已有的供應鏈中拔除,是很痛苦的過程,雖然主要針對目標是中國,但是其他經濟體莫不受到影響。《晶片法案》衝擊到台灣,而《通膨削減法》傷到了歐盟與南韓。

台灣與南韓由於依賴美國安全保護,對美國的霸道敢怒不敢言,但法國與歐盟卻通過公開和私下等途徑表達了不滿,認為《通膨削減法》保護美國廠商,卻對歐洲企業歧視,希望美國能夠同意給與歐洲企業豁免權,就像美國已經給予墨西哥或加拿大的那樣,法國總統馬克宏就在訪美時當面向拜登提出,至今沒有結果。

美國現在所作所為,變相樹立起投資壁壘,絕對還是保護主義,雖有利於美國,卻會讓其他國家面臨國內產業空洞化的可能。不僅對全球衝擊,美國國內的自由貿易派,也擔心這個趨勢繼續的話,將成為冷戰的前奏,任何美國與中國大陸的往來與合作,都將成為「資敵」,形成第二次麥卡錫主義,這也非美國之福。










聯合報黑白集/沒人懂「看守」?


2023-01-14 03:49  聯合報/ 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出席警政署會報,仍未鬆口內閣改組議題,民進黨內議論,行政院長蘇貞昌多了最後一搏機會。記者林伯東/攝影



眾人皆曰「該換」的蘇揆,終於傳出接替人選,將由陳建仁接任,所謂綠營「中生代四大公子」也要登場。奇怪的是,應該打包的蘇貞昌卻忙得很,他忙著發超徵現金,忙著調動全台警界人事,忙著把原能會主委謝曉星免職。

蘇貞昌當過兩次閣揆,他不曉得有「看守內閣」這回事嗎?一旦知道要異動,內閣就該進入「看守」狀態,僅維持基本行政運作,把重大政策留給繼任者決定,以確保權責分際。但蘇貞昌搶發現金,把下任閣揆可以施恩的「好康」拿走;又大手筆調動八十多名高階警官,把未來閣揆的人事權也侵奪。這是要證明自己「霸道」當之無愧嗎?

蘇揆會做得如此過火,和蔡總統的曖昧態度有關。外界要求改組的聲浪一天比一天高,蔡英文卻忽左忽右閃躲,遲不拿出主張。於是,蘇貞昌看出蔡英文六神無主的罩門,才會不斷上下其手撈過界。

若蘇貞昌平日那麼勤政,也就罷了。但大家都記得,疫情期間多少行政院會報都停擺,蘇揆最熱中的就是發補助、視察建設及政績宣傳。現在,他趁著內政部長徐國勇自行掛冠,大肆調動高階警政人馬,手伸那麼長,真不怕吃相難看。

民主制度的「看守」設計,到了民進黨手裡,完全沒人理睬。當年,陳水扁在看守階段,用大量碎紙機來滅跡,莫非已垂範綠世界!













聯合報社論/二〇二四密碼:蔡總統丟下爛攤誰收拾?


2023-01-14 03:52  聯合報/ 社論
財政部前部長、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蘇建榮表示,還稅於民是假議題,政府有多餘的錢就該用來償還債務,否則等於債留子孫。(中央社)



蔡政府用一千多億元超徵稅款發現金「還稅於民」,財政部說這起碼須舉債一五○億元,前財長蘇建榮更稱超徵應先用於「償債」。可見,這是一個治理失能、內宣膨風又撒幣買人心的政府。除了舉債撒幣掩飾失能,事實上,國營事業的中油和台電,勞動、國保、退撫等基金皆嚴重虧損,加上前瞻、防疫及國防的兩兆特別預算,國家財政有如骨牌岌岌可危。其惡果,在蔡總統卸任後,勢將逐一浮現。

出現超徵,並不代表國家財政良好,這是常識。且看,台電、中油去年合計虧損超過創紀錄的四千七百億元,即一目了然。油電公司虧損,除受國際能源價格暴漲影響,更大的癥結在蔡政府扭曲的能源政策:蔡政府刻意要求兩家公司虧本吸收高昂的能源成本,以製造我油電價格「平穩」假象。但這假象能維持多久?

觀察蔡政府施政,一直存在著一個「二○二四密碼」。蔡英文的非核家園達成目標設在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那是她下台一年後的事,這是一個巧妙絕倫的設計。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如果非核家園目標無法達成,乃至再生能源無法達到她承諾的兩成,蔡英文都已不在其位;屆時,她大可甩鍋給繼任者失職或不夠努力。亦即,她仗著「二○二四密碼」,站穩體制脫逃的巧門,誰奈何得了她?到時候,台灣綠能不足,缺電成為常態,減碳進度落後,人民要向誰追問責任?

中油台電出現鉅額虧損,說明台灣的油、電售價與成本完全脫節,也堆高了供電不穩及環保開倒車的後遺症。主要原因,是蔡總統能源政策好高騖遠,明知錯誤卻不務實調整,硬逼油電公司吞下鉅額虧損絕不能調整價格。把油電調整公式當成玩具,正是蔡政府操弄社會觀瞻的魔術,就像還稅於民「發現金、消民怨」一樣,充斥短期政治算計,卻不為國家穩定發展作長遠規劃。最後的苦果,仍是全民承擔。

危機程度不遑多讓的,是勞動、國保和退撫等基金,其中勞動基金一度虧損達五千多億元。勞保原估計將在民國一一七年(二○二八年)破產,但去年因運用不當加遽虧損,破產年限勢必提前。蔡政府推動軍公教年金改革時,專家即示警最危險的其實是勞動基金;但蔡政府只挑軍公教軟柿子開刀,卻不敢動勞動基金,只能透過「撥補」降低虧損,這根本是障眼法。同樣靠政府預算補助的農民保險,蔡政府更不斷加碼給付,最後的惡果仍是「全民共擔」。

蔡政府近年頻頻自詡「舉債少盈餘多」,如今假象不斷戳破。蔡政府四大特別預算,幾皆舉債支應,總金額超過二兆。其中,僅疫情振興紓困預算會在蔡英文任內執行完畢,其餘前瞻計畫、新式戰機採購、提升海空裝備等,都將延續到下任政府。加上明年開始執行的潛艦特別預算,蔡總統留給後任的舉債及執行金額,將達七、八千億元。

蔡總統把各項政策危機都壓到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卸任後才爆,這是什麼執政思維?包括蔡英文拍板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延長兵役,那些「受害」的役男,也要在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後才有投票權。蔡總統只求自己平安下莊,卻把問題都丟給後人。前中研院長李遠哲透露,他曾與蔡英文討論民國一三九(二○五○年)淨零排放議題,蔡英文卻答稱「二○二四以後不是我的事,是下一代的事」。這種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年)後「不是我的事心態,隨意堆積在能源、財政、國防、外交政策上,不僅是繼任者難以承受的重擔,也是全民之禍。

賴清德已成為蔡英文欽定的民進黨接班人,他得說清這些爛攤要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