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503/web/◆ 聯合報社論/三種討厭貫穿選戰,蔡英文離人民更遠了
◆ 聯合報黑白集/廿四年來最佳機會
◆ 經濟日報社論/疫後世界局勢丕變
經濟日報社論/疫後世界局勢丕變
2022-10-03 03:11 經濟日報/ 社論
在新冠肺炎之前,美中已經展開貿易戰,但疫情使得美中對抗更加白熱化。歐新社
持續近三年的新冠肺炎,仍未完全消除,但大多數國家陸續解除管制。我國步調雖較為保守,但無論何時大幅鬆綁,台灣未來必須面對世界經貿新情勢,對政府及企業挑戰不小。
在新冠肺炎之前,美中已經展開貿易戰,但疫情使得美中對抗更加白熱化;俄烏戰爭之後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使得中俄同盟更為緊密。未來將形成美國聯合西方盟邦與中俄長期對抗,全球將進入冷戰2.0的時代。
與上世紀冷戰相比,除了俄中角色已經易位,中國成為共產主義龍頭外;最大差別是先前冷戰是自由民主與共產霸權的對抗,爭的是意識形態;雙方不但經濟實力差距很大,經貿也幾乎毫無互動。目前冷戰則是以經濟為主軸的對抗,爭的是技術主導。特別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並在先進領域帶來美國沉重的壓力。美國雖急欲擺脫中國追趕,但由於雙方在經貿上有高度依賴性,難以完全脫鉤,情況較以往冷戰更為錯綜複雜。
新冷戰爭的是技術主導權,取得全球產業標準的制定是勝出的先決條件。美國已在半導體關鍵技術、5G和行動通信設備,排除中國參與標準制定。而中國則在美國圍堵下,也在建構自身標準,形成「一個世界,兩套標準」的趨勢。
企業為兼顧美中兩大市場,就必須做到從上游研發設計,甚至到下游的物流銷售及服務,都要有兩套營運模式。美國為了將中國排除,目前倡議「友善外包」,即是結合可信賴的國家及企業夥伴,建構安全及具有韌性的供應鏈。
中國也以自主創新來提升技術,並利用市場規模優勢建構本身供應鏈以相抗衡。未來可預見愈是先進領域以及高端技術的產品,美國對於排中要求會更高,切割分流就會更徹底。在經濟安全考量遠高於成本及效率下,不但推升企業營運成本,也使全球供應鏈發生質變。
美國排中要求不僅侷限在供應鏈部分,甚至延伸到企業股權結構,以及員工身分;只要其中牽涉到任何中國因素,在美國國家安至上的思維,以及無限上綱認定下,就有可能被納入制裁範圍,更應該要小心因應。
美國棍子與胡蘿蔔並行,除了擴大懲罰的規定外,也提供防中色彩十足的誘因。例如補貼國內企業汰換中國電信設備;另外在美國晶片法中補貼在美國投資的企業,但卻附加十年內不可赴大陸投資的特殊規定。
美國去中化也將顛覆傳統原產地認定方式。以往只需符合產品價值成分比例,或是滿足重要關鍵製程,就可取得原產地條件,但目前美國措施卻破壞原產地規定的完整性。例如2018年川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理由,對全球進口鋼鐵產品課徵額外關稅,台灣一直爭取豁免;但美國卻以台灣輸美鋼鐵產品使用中國鋼鐵原材料,主觀認定「含中成分」過高,而不豁免對台灣的額外關稅。
除了美中之間涇渭分明外,未來也必須因應多邊經貿體系,特別是世界貿易組織(WTO)重要性降低。美國雖然指責中國大陸加入WTO,只享權利而未盡義務,許多措施違反WTO規範;但美國制裁中國大陸的多項措施也是抵觸WTO。WTO無法約束,也無力制定共通的國際規範,功能更加式微。
另外在美中兩大系統之外,各國也會建構本身的規則,全球將走入「規範零碎化」。以目前節能減碳政策為例,雖然全球普遍接受2050年完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但是對於達成路徑仍欠缺共識,各國又紛紛制定各式規定,不同遊戲規則之下增加適應的困難度。
在世界環境劇變,以及全球治理系統崩解下,無論是政府或是企業,必須掌握即時動態,並有效進行調整,才能取得先機。
聯合報黑白集/廿四年來最佳機會
2022-10-03 04:19 聯合報/ 黑白集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右)舉辦競選總部成立大會,總統蔡英文(中)、前副總統陳建仁(左)均出席站台。聯合報系資料照
陳時中競選總部成立,蔡英文全力站台,稱這是一九九八年在陳水扁後民進黨最有機會贏得首都市長的一次。她並以「溫暖、有能力、沉穩」三大理由,稱許陳時中。這樣的推薦詞,民眾恐怕難以苟同。
廿四年來,民進黨兩度在中央執政,卻拿不回首都執政權,不是沒有原因的。一九九四年北市首次實施市長直選,陳水扁一戰而勝,顯示首都市民對改革充滿期待。但阿扁的霸道,使他只做一任便落選。陳水扁後來當上總統,卻以貪瀆惡搞作收,使台灣民主變成噩夢一場。民進黨「說一套、做一套」的習性,台北市民始終無法釋懷,這是綠營難以重返首都的主因。
廿四年過去,這回台北市選舉又碰上「三腳督」,民進黨原本是有機會奪回市長寶座。問題在,蔡英文提錯了人。陳時中在指揮官任內,表現的是「冷漠、霸道、偏袒」;誰知,蔡英文卻錯看成「溫暖、有能力、沉穩」。蔡英缺乏「知人之明」,硬要陳時中落跑參選,就是失算。此外,她自己執政的專斷偏頗,也直追陳水扁,這也是市民對陳時中興趣缺缺的主因。
蔡英文把陳時中看成「廿四年來的最佳機會」,但這只是民進黨觀點;若陳時中當選,台北市將橫遭整肅,沒有寧日。台北市民不是韭菜,不會任由政治人物收割,綠營用霸道是征服不了首都的。
聯合報社論/三種討厭貫穿選戰,蔡英文離人民更遠了
2022-10-03 04:23 聯合報/ 社論
媒體人周玉蔻近來爭議言行,讓綠營內部憂影響選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舉一到,台灣再度陷入非藍即綠的兩個世界。親綠名嘴周玉蔻揭人瘡疤、鏡電視申設爆府院高層介入等政媒亂象,顯示民進黨執政非但沒有促成社會對話,反而加速社會「綠化」。蔡英文總統的「認同色盲」,更惡化台灣社會一分為二的僵局,並在選舉中發酵。
二○一六年總統大選前爆發藝人周子瑜「國旗事件」,引發國人憤慨,蔡英文在當選之夜留下經典名句:「只要我當總統一天,我會努力,沒有人需要為他的認同而道歉。」時至今日,蔡總統所謂的認同,顯然是建立在「綠色認同」的前提上;於是國家認同向社會滲裂,除了綠色,不論藍色、白色或無色,隨時會被打成紅色。
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始終徘徊在民主轉型陣痛期,難以跨進民主成熟期;部分原因,可從最近蔡英文開的「玩笑」聽出端倪。九月廿八日適逢民進黨卅六年黨慶,蔡英文主持中常會時突然問:「為何黨慶是在教師節的時候?是因為教師節來成立民進黨嗎?」黨秘書長林錫耀趕緊解釋,跟老師沒有關係,是因為之前教師節放假,是利用假日組黨。黨內人員尷尬解釋,主席只是開個玩笑。但這個玩笑,很少人笑得出來。黨主席對黨史無知,對創黨精神和黨的價值知多少?民進黨執政,台灣民主倒退噜,豈是偶然!
民進黨沉淪,台灣民主歷劫。中常會討論全民防衛,蔡英文又大哉問:「教官為何退出校園?」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急為蔡補課,指黨政軍退出媒體、教官退出校園、返回不當黨產,是當時立法脈絡與過程,不可能逆回來,這是台灣民主重要發展課題,轉型正義不能走回頭路。但國民黨退出媒體,民進黨搶進操控;教官被綠營徹底作踐,蔡英文才說教官留在校園也不錯;返回不當黨產把人民財產沒收充公,轉型正義更是追殺在野黨的奪命符!面對民主重要發展課題,蔡英文可以開民進黨玩笑,民進黨為什麼要開台灣玩笑?
尤其在新聞言論自由上,蔡政府以打假之名推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實則是要規範網路世界,遂行民主威權拼圖;而為了掌控大內宣,蔡政府一手關閉中天、驅逐TVBS,另一手則偏袒華視、鏡電視,政治力公然介入,將言論市場框架成只有挺綠的聲音。打開有線電視,綠媒廊道連天際,築成捍衛蔡政府、阻擋民主進程的政治高牆。
民進黨靠選舉起家,過去一面旗子、一句口號就能呼風喚雨;如今則豢養出名嘴、網軍、綠媒等一四五○側翼一條龍產業鏈,在網路社群帶風向打擊政敵、黨同伐異。過去狗搖尾巴慣了,未料尾大不掉的側翼竟變成尾巴搖狗,造成支持者也認同錯亂、昨是今非。從論文門、疫苗案等爭議,綠營不惜戰台大、打慈濟,到後來演變成名嘴毀人名節、掘人祖墳。民進黨不敢譴責,只要挺綠就萬般包容,蔡總統也默不吭聲,任憑惡質手法變成選舉主流,結果周玉蔻愈挺陳時中,陳時中仇恨值愈高;中間和年輕選民從無感、冷感到反感。
因為認同色盲,民進黨長期習慣膝反射逢中必反、逢綠就挺。但「綠色執政品質保證」,已因林智堅的新竹棒球場和鄭文燦的八德羽球館破功;抗中保台的政治紅利,則在美中台演義裡稀釋。民進黨以為強化綠色同溫層,其實自絕於基層民意,今年選戰不但是蔡政府的期中選舉,也是對蔡總統的信任投票;當「討厭周玉蔻、討厭陳時中、討厭民進黨」等「三種討厭」貫穿今年選戰氛圍,蔡英文距離人民也愈行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