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葉銀華/消庫存如何影響經濟成長?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銀華/消庫存如何影響經濟成長?
◆  李清志/前谷歌時代的旅行地圖






葉銀華/消庫存如何影響經濟成長?


2022-10-04 05:53  聯合報/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許多專家都有提及消庫存的議題,但都沒有精確的論述其如何影響經濟成長。從二○二○年新冠疫情爆發、蔓延到二○二一年,全球民眾、學生在家辦公、上課與生活,創造對商品需求大幅增加,例如:個人電腦、平板電腦與相關電子、資訊產品。然而,當時因疫情肆虐,各國封城防疫、物流商舶塞港,致使供應鏈斷鏈、運費成本爆增,造成商品供不應求。再加上過去全球化趨勢與生產架構強調效率,致使存貨政策走向「剛好及時」,但疫情期間不只產能恢復不及,而且原物料、成品庫存也因此嚴重不足。甚且,由於積壓訂單,廠商對未來前景看好,遂有積極重複下單之搶貨動作,埋下通貨膨脹的隱憂。

到了二○二二年,全球大部分國家防疫政策調整為與病毒共存的方式,運力、產能恢復,舒緩斷鏈、塞港的問題,之前重複下單的量陸續交貨。再加上許多商品(特別是耐久財)在二○二○、二○二一年就已購買,致使商品需求降溫。在上述兩股力量的共伴效應下,庫存堆積形成重大問題。

再者,二○二二年的病毒共存,使得服務需求恢復,例如:交通、旅遊、美容保養、醫療等服務;但是因為疫情嚴重期間讓一些服務從業人員退出勞動市場,致使相關的勞動需求超過供給,帶動服務類價格上升。再加上,長期、巨量之量化寬鬆政策,特別是疫情爆發初期,大幅拉動房租與房價,使得物價上漲節節攀升,不容易下降。

然而,二○二一年到二○二二年第一季,美國聯準會與各國主要央行,錯判通貨膨脹是短期現象,並沒有採取相應的行動。等到發現通膨怪獸已形成,再採取升息等緊縮政策,其幅度必須大,且要給外界強烈的印象,方能重建央行的可信度。但是各國央行紛紛且大幅度持續升息,勢必要以需求下降為代價。簡而言之,消化庫存會降低國內生產毛額的投資金額,自然會降低經濟成長率。此時若伴隨需求端的下行,自然帶來庫存量增加,則需要更大的力量來消化庫存(例如:降價)。

以上所描述新冠疫情對經濟供需的扭曲,針對此一重要議題,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透過研究過去廿餘年的數據,以二千年網路泡沫、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為參考,建構二○二○年以後,台灣製造業的產業景氣循環圖。

此循環圖的橫軸為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年增率,縱軸為存貨量指數年增率,資料型態為季資料。從景氣高峰始,資料點位於循環圖第一象限之四十五度線右下方,隨著時間資料點會以逆時針方向移動,穿過四十五度線,到第二象限(景氣谷底);繼續,資料點到第三象限,再到第四象限,最後移到第一象限之另一景氣高峰。上述循環過程所繞之橫縱軸規模大小,稱為循環圈幅。

綜合而言,各循環平均消化庫存約需四季;而循環圈幅是金融海嘯期間繞特大圈、網路泡沫期間繞大圈,本次新冠疫情期間繞中圈。若把製造業細分,則電子資訊業的循環圈幅,比其他產業大,代表電子資訊業之庫存問題較為明顯。

接著,我們架構銷售量指數年增率與出口金額年增率的關係,以及存貨量指數年增率與存貨金額年增率的關係,估算未來各季台灣經濟成長預測所需的出口、存貨的年增率,進而估算二○二二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三點四%。而整體消庫存、需求減緩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衝擊,主要發生在二○二二年九月與二○二三年上半年。